CN206134999U - 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4999U
CN206134999U CN201621113983.0U CN201621113983U CN206134999U CN 206134999 U CN206134999 U CN 206134999U CN 201621113983 U CN201621113983 U CN 201621113983U CN 206134999 U CN206134999 U CN 206134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rtion
tip
tip contact
connectio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39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东
于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39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4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4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4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本体包括底座、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顶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对配端子。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插接腔内并沿所述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连接稳定、结构精简且承压能力强。

Description

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与越来越复杂,对于稳定电性连接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连接端子,可以称之为接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性连接的重要产品。连接端子,能够提供稳定的连接,且能够便于通过插拔实现与不同对配端子之间的连接及分离。特别是在汽车内部的电连接应用时,往往需要对线束的稳定的连接。在此种应用环境中如何精简结构、占用空间减小,则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结构精简且承压能力强的连接端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本体包括底座、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顶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对配端子。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插接腔内并沿所述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由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形成。
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错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由部分所述底座形成。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轴向端部。所述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其余部分间断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包括第一底端接触部及第二底端接触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均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所述底座纵向突出的拱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底部凹槽。所述第一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底部凹槽。所述第二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顶部凹槽。所述第一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顶部凹槽。所述第二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由所述顶壁连续延伸。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沿所述本体的轴向排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顶壁连接并连续延伸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前端包括上层部;及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前端包括下层部。所述下层部自所述上层部的一侧壁弯折,且延伸至与该上层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壁的所述上层部具有第一保持凸肋。所述第一保持凸肋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下层部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持凸肋与所述上层部的所述侧壁径向对齐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壁具有第二保持凸肋;所述第二保持凸肋为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突出设置;及所述第一接触片上的所述顶端接触部邻接一向上突出部,所述向上突出部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纵向对齐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及所述向上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凹陷。
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邻接,并形成一邻接部;所述邻接部与所述凹陷纵向对齐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具有向上突出设置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可抵接在所述顶壁的内侧面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凸肋。所述限位凸肋向所述本体的两外侧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尾部。所述连接尾部具有一对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由一整块铜板制成的冲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的插设腔能够稳固地保持对配端子,使得电接触部与该对配端子形成稳定的电接触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替代了传统的两个或多个分离部件组装一体的结构,从而从整体精简了结构、提升了承压及保持性能。尤其地,所述连接端子具有较强的保持性能,能够抵抗振动,提升了稳定电连接性能。相应地,对应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模具数量及结构得以精简,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连接端子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端子自前端向后端的投影图。
图4为图3的连接端子自后端向前端的投影图。
图5为图1的连接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连接端子自顶部向底部的投影图。
图7为图6的连接端子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1的连接端子自第一侧壁向第二侧壁的投影图。
图9为图8的连接端子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连接端子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的连接端子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101。所述连接端子101包括本体10及电接触部20。所述本体10用于支撑电接触部20。所述电接触部20用于与对配端子实现接触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101为母端子,可以与另一个公端子(图中未示出)对配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如图特殊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径向”、“轴向”及“纵向”分别为图中箭头示出的方向。进一步地可以参照图3及图4,“径向”或“横向”即为图中的“左右”方向,“纵向”即为图中的“上下”方向或高度方向。“顶部”与“底部”为一对相对概念,即为图3中的上、下方向的部分。“轴向”,可以理解为所述连接端子101的长度方向。另外,“径向”、“轴向”与“纵向”相互两两垂直,即构成立体直角坐标系。
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本体10包括底座11、第一侧壁13及第二侧壁15。所述底座11用于支撑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其他部分。所述底座11的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大致为板状。所述第一侧壁13及所述第二侧壁15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第一侧壁13与所述第二侧壁15正对设置,且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3、所述底座11及所述第二侧壁15由同一块铜板冲压弯折制成。具体地,所述本体10大致为矩形凹槽状。所述本体10还包括顶壁40。所述顶壁40、第一侧壁13、所述底座11及第二侧壁15围成插接腔17。也即是,所述顶壁40、第一侧壁13、所述底座11与第二侧壁15依次连接,并围成插接腔17。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腔17为通槽。请参阅图3及图4,相应地,所述插接腔17具有前端开口(图中未标示)及后端开口(图中未标示)。所述前端开口可用于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插设对配端子(图中未示出)。所述后端开口可用于与其他对配端子的连接,譬如导线。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所述电接触部20自所述本体1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内。所述电接触部20用于与延伸进入所述插接腔17的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电接触部20的具体形状及结构根据相应的应用需求而选择,只要能够与相应的对配端子实现接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连接性能,所述电接触部20包括底端接触部21及顶端接触部23。所述底端接触部21及所述顶端接触部23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21与所述顶端接触部23至少部分正对设置,从而提供给对配端子上下保持力。所述底端接触部21及所述顶端接触部23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底端接触部21、所述顶端接触部23的具体形状只要能够实现与对应形状的对配端子接触即可。所述底端接触部21与所述顶端接触部23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间隔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所述电接触部2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内并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也即是,所述电接触部20的所述顶端接触部23沿纵向向下突出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21沿纵向向上突出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2,为了增强所述电接触部20与所述本体10的稳固性能及便于节省制造成本,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20由所述本体10的一部分形成。也即是,部分所述电接触部20由部分所述本体10通过相应加工制成。具体地,所述电接触部20的所述底端接触部21由所述本体10的底座11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端接触部21由部分所述底座11冲压制成一体件。
为了增强所述底端接触部21的稳定接触性能,所述底端接触部21包括第一底端接触部211及第二底端接触部215。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从而能够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依次与对配端子实现电接触,而且能够根据不同对配端子插设在所述插接腔17内不同深度仍然能够保持电接触以提升通用性能。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机械强度,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向顶部突出的冲压结构。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相顶部突出的冲压结构。
请参阅图7及图9,为了提升所述连接端子101弹性形变性能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触部21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轴向端部212。所述两个轴向端部212分别由所述底座11连续延伸。也即是,所述轴向端部212用于支撑所述底端接触部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轴向端部212自所述底座11倾斜向上延伸,且该两个轴向端部212大致呈八字状的相对结构。所述轴向端部212能够提供对所述底端接触部21的稳固支撑,并加强所述连接端子101对相应对配公端子的保持力。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桥形结构”为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且具有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拱起的结构。所述拱起的结构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拱起的结构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底端接触部211及第二底端接触部215。所述顶端接触部21设置为桥形结构,能够使得对配端子的位置得以固定,以增强稳定连接性能。
同样地,为了提升所述连接端子101弹性形变性能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触部21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216。所述两个径向端部216分别由所述底座11连续延伸。相应地,所述径向端部212可用于支撑所述底端接触部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径向端部212为自所述底座11向上凸起延伸的竖壁。所述径向端部212能够提供对所述底端接触部21的稳固支撑,并加强所述连接端子101对相应对配公端子的保持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弹性形变性能,作为所述径向端部216的变形,所述径向端部216可以分别与所述底座11其余部分间断设置。此处“底座11其余部分”指的是除了所述径向端部216之外的部分。此处“间断设置”,指的是所述径向端部216在所述底座11上形成由孔洞,譬如拱桥形成的孔洞。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端接触部21的桥形结构由冲压形成的凹陷,没有形成孔洞。
为了节省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制造材料、提升承压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触部21由部分所述底座11形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的部分通过冲压制成所述底端接触部21。
请参阅图6,为了增强所述电接触部20的稳定接触性能,尤其是在所述连接端子20发生震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稳定接触,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具有第一底部凹槽213。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能够保持将对配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分的限定,从而实现稳固的电接触。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从而对配端子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来回滑动时仍然能够保持电接触。根据所述连接端子101与相应公端子的连接需要,为了增大电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具有底面(图中未标示)。所述底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的底部。所述底面只要为平面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为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矩形平面。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与对配公端子实现稳定地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具有第一接触平面214。所述第一接触平面214只要为相应的平面,既能够增大与相应对配公端子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平面214被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分隔为左侧接触平面、右侧接触平面。
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211a、211b。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底部凹槽213可沿所述本体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沿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或其他不规律的设置方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部211a为左侧的分部。所述分部211b为右侧的分部。也即是,所述分部211a为第一底部接触左分部。所述分部211b为第一底部接触右分部。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的上述设置,增强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的机械承压强度。
出于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211的上述进一步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考虑,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具有第二底部凹槽217。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具有第二接触平面218。所述第二接触平面218设置在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底部。所述第二接触平面218为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矩形平面。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具体形状及规格可以与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相同。
为了使得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与对配公端子实现稳定地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具有第二接触平面218。所述第二接触平面218只要为相应的平面,既能够增大与相应对配公端子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平面218被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分隔为左侧接触平面、右侧接触平面。
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215a、215b。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可沿所述本体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沿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或其他不规律的设置方式。如图4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部215a为左侧的分部。所述分部215b为右侧的分部。也即是,所述分部215a为第二底部接触左分部。所述分部215b为第二底部接触右分部。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上述设置,增强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215的机械承压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7、图10及图11,为了增强所述顶端接触部23的电接触性能,所述顶端接触部23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231及第二顶端接触部235。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电接触连接。从而能够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依次与对配端子实现电接触,而且能够根据不同对配端子插设在所述插接腔17内不同深度仍然能够保持电接触以提升通用性能。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机械强度,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向顶部突出的冲压结构。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相顶部突出的冲压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0,为了增强所述电接触部20的稳定接触性能,尤其是在所述连接端子20发生震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稳定接触,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顶部凹槽23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顶部凹槽233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第一顶部凹槽233可沿所述本体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沿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或其他不规律的设置方式。所第一顶部凹槽233能够保持将对配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分的限定,从而实现稳固的电接触。所述第一顶部凹槽233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从而对配端子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来回滑动时仍然能够保持电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部凹槽233为光滑凹槽,也即是连续弯折延伸的凹槽,从而与对配端子在该第一顶部凹槽233的最低点仍然能够保持电接触,从而增强了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上对对配端子的保持限位。为了增强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的机械承压能力,所述第一顶部凹槽233将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231a、231b。如图9所示,所述分部231a为第一顶端接触左分部。所述分部231b为第一顶端接触右分部。
出于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的考虑,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顶部凹槽23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顶部凹槽237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第二顶部凹槽237可沿所述本体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沿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或其他不规律的设置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部凹槽237为光滑凹槽。为了增强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的机械承压能力,所述第二顶部凹槽237将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235a、235b。如图10所示,所述分部235a为第二顶端接触左分部。所述分部235b为第二顶端接触右分部。
为了提升对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的定位支撑性能,所述连接端子101还包括第一接触片30。所述第一接触片30自所述本体1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内。所述第一接触片30大致为自所述本体10的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倾斜板状。为了减少与对配端子插拔的摩擦阻力,所述第一接触片3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所述第一通孔32能够减少与对配端子的摩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进而便利于实现对对配端子的插拔。所述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一顶部接触部231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通孔32的数量根据应用需求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2为三个。该三个所述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交错排列。
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1与所述第一接触片30的后端部30b邻接,并形成一邻接部38。也即是,在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上,所述邻接部38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1与所述第一接触片30的后端部30b。所述邻接部38与所述凹陷54纵向对齐(即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正对设置),从而使得该邻接部38在与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即底面)发生接触时前在沿本体10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空间。即,所述邻接部38的上述设置能够避免过早地与所述顶壁40的内侧接触,防止所述电接触部20发生过载。
所述第一接触片30的后端部30b向上延伸呈一抵顶部39。在对配公端子插入在所述连接端子101上时,所述抵顶部39可与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相抵接地设置。所述抵顶部39可弹性形变,并可移动至抵接在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上。所述抵顶部39能够形成支点,提供支撑及增强对公端子的保持力,并且能够将电流导通至所述顶壁40,从而增强了所述连接端子101的载流能力及抗振动能力。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7,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连接端子101的连接保持及承压性能,所述连接端子101还包括顶壁40。所述顶壁40自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侧壁13向第二侧壁15延伸,以与所述本体10围成具有前端开口18的插接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顶壁40能够形成对对配端子的保持限位,且增大了所述前端开口18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从而方便插拔。
所述顶壁40的前端40a包括上层部41。也即是,所述上层部41设置于所述顶壁40的前端40a。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部41大致为平板状。即,所述上层部41为沿本体10的轴向及径向围成的平面延伸为平板状。所述顶壁40的前端40a可用于指示本体10的前部方向。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前部的承压性能及对对应公端子的保持力,所述第一接触片30的前端30a包括下层部43。也即是,所述下层部43设置于第一接触片30的前端30a。所述下层部43自所述上层部41的一侧壁412弯折,且延伸至与该上层部41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层部43及所述上层部41均为平板状,且所述下层部43为矩形平板状。即,所述下层部43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与径向限定的平面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前端增强对对配公端子的弹性保持力以便于插拔配合,所述上层部41与所述下层部43为自第一侧壁13的顶端沿本体10径向延伸的第一悬臂。也即是,所述下层部43自所述上层部41的一侧壁412发生了180度折弯。所述下层部43可与所述上层部41在沿本体10的纵向上间隔设置。
为了增强所述顶壁40的承压性能,所述顶壁40具有第一保持凸肋42。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自所述顶壁40的顶部向底部冲压而成,从而增强了承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与所述上层部41的所述侧壁412径向对齐。也即是,在沿所述本体10的径向上,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与所述侧壁412对齐。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的左端部与所述侧壁412对齐。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护所述下层部43与所述上层部41之间的连接,增强机械承压性能,及在对配公端子自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前端插入所述插接腔11时增强对该对配公端子的保持力。
为了便于制造及节省材料,所述下层部43与所述顶端接触部23连接设置。具体地,所述下层部43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片30与所述顶端接触部23连接。即,所述第一接触片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层部43及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连接。也即是,所述第一接触片30自所述下层部43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向该本体10的后端延伸。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5至图7,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连接端子101的连接保持及承压性能,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设置有凹陷54。即,所述凹陷54自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向上凹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54自所述顶壁40的内侧面向上冲压呈凸肋状。所述顶壁40包括第二悬臂50。所述第二悬臂50设置在所述顶壁40的后部。所述凹陷54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50上。所述第二悬臂50自所述本体10的第一侧壁13向第二侧壁15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悬臂50作为保持结构,增强了所述连接端子101的一体性能提高了承压性能。为了增强所述第二悬臂50受到自该第二悬臂50的顶部向底部方向的压力,所述第二悬臂50的自由端延伸至可与所述第二侧壁15的顶端相接触。也即是,所述第二悬臂50承压过大时,所述第二侧壁15的顶端提供对该第二悬臂50的部分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40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悬臂50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排列设置。
为了增强所述第二悬臂50的承压及保持性能,所述第二悬臂具有第二保持凸肋52。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为自所述第二悬臂50的顶部向底部凹陷的冲压结构。也即是,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经过冲压,在所述第二悬臂50的顶部形成凹陷,而在该第二悬臂50的底部形成凸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具有前端缺口521。所述前端缺口521与所述顶壁40的后端正对设置。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第二悬臂50的承压及保持性能,所述第二悬臂50具有凹陷54。所述凹陷54为自所述第二悬臂50的底部向顶部凸起的冲压结构。所述凹陷54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间隔设置。所述凹陷54位于所述第二悬臂50的中部。
所述第一接触片30上的所述顶端接触部23邻接一向上突出部36。也即是,所述向上突出部36与所述顶端接触部23的后端相连接。所述向上突出部36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纵向对齐设置。也即是,在沿所述本体10的纵向(上下方向)上,所述向上突出部36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正对设置。在对配公端子插设在所述连接端子101上时,所述向上突出部36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相接触,从将电流传导至所述顶壁40上,以增强所述连接端子101的载流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向上突出部36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231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235之间,从而均衡所述电接触部20受到的对配公端子的抵接力,且充分利用空间,增强与对配公端子接触电连接的稳定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7,为了便于实现与其他电子部件的稳固连接,所述本体10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尾部60。所述连接尾部60具有一对安装壁62。所述一对安装壁62正对设置。且,所述一对安装壁62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电子部件穿过的空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壁62相对彼此设置为倒“八”字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01为连线端子,以与导线电连接。相应地,所述一对安装壁62形成容置槽64。所述容置槽64与所述插接腔17连通。所述容置槽64用于穿设导线。所述安装壁6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6。所述第二通孔66与所述容置槽64连通,以用于确保导线压接到位。所述第二通孔66沿所述安装壁62的高度方向延伸呈矩形通孔或椭圆形通孔。
为了增强所述连接端子101安装至安装壳体(图中未示出)时的对配性能,所述第一侧壁13与所述第二侧壁15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凸肋70。所述限位凸肋70自所述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5的内侧向外侧突出的冲压结构。所述限位凸肋70的数量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肋70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限位凸肋70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3上。另外两个所述凸肋70沿所述本体10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15上。所述限位凸肋70可与安装壳体相抵接,从而提升稳定组装一体性能,及便于插拔组装。
为了节省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制造材料、提升承压性能,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20由所述本体10的一部分形成。具体地,所述电接触部20由本体10上的一部分经冲压制成。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01为一体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101为冲压件。也即是,所述连接端子101通过冲压工艺制造成一体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端子101可以采用任意导体材料制成,譬如铝。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阻值及提升承压能力,所述连接端子101为一整块铜板经冲压制成。也即是,所述连接端子101为铜板冲压一体件。为了节省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制造成本及获得均衡承压性能,所述铜板为厚度均匀的平板。所述铜板可以为黄铜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
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并包括:
底座;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正对且间隔设置;及
顶壁;
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对配端子;
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插接腔内并沿所述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由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部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
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且
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由部分所述底座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轴向端部;
所述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
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
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其余部分间断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端接触部包括第一底端接触部及第二底端接触部;
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均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所述底座纵向突出的拱起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底部凹槽;
所述第一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底部凹槽;
所述第二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平面;
所述第一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二接触平面;
所述第二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
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顶部凹槽;
所述第一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顶部凹槽;
所述第二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由所述顶壁连续延伸;
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沿所述本体的轴向排列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顶壁连接并连续延伸地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前端包括上层部;及
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前端包括下层部;
所述下层部自所述上层部的一侧壁弯折,且延伸至与该上层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所述上层部具有第一保持凸肋;
所述第一保持凸肋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下层部突出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凸肋与所述上层部的所述侧壁径向对齐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
所述顶壁具有第二保持凸肋;所述第二保持凸肋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突出设置;及
所述第一接触片上的所述顶端接触部邻接一向上突出部,所述向上突出部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纵向对齐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及
所述向上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
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凹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邻接,并形成一邻接部;所述邻接部与所述凹陷纵向对齐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具有向上突出设置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可抵接在所述顶壁的内侧面地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凸肋;
所述限位凸肋向所述本体的两外侧突出设置。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尾部;
所述连接尾部具有一对安装壁;
所述安装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设置。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由一整块铜板制成的冲压件。
CN201621113983.0U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端子 Active CN206134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983.0U CN206134999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983.0U CN206134999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4999U true CN206134999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3983.0U Active CN206134999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49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553A (zh) * 2016-10-11 2018-04-1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CN10965974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阴模接触件
WO2024066294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553A (zh) * 2016-10-11 2018-04-1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CN107919553B (zh) * 2016-10-11 2024-02-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CN10965974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阴模接触件
WO2024066294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7956B (zh) 电端子
US7651381B2 (en) Contact terminal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JP3120893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6134999U (zh) 连接端子
CN105226424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US8821197B2 (en) Fuse terminal
US9620882B2 (en) Battery connector and conductive terminal thereof
EP32938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629711B (zh) 用于产生电插塞连接的插座
US6811450B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type terminal
CN206116690U (zh) 连接端子
CN106099485B (zh) 一种汽车线束母端子
CN114467230A (zh) 具有冲压梁的阴接触件及制造方法
EP3540854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105281080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CN206211087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JP2013118102A (ja) 雌端子構造
CN107919553A (zh) 连接端子
JP3145137U (ja) コネクタ用端子
CN209150333U (zh) 一种接线端子
EP2862238B1 (en) Connector terminal
JP3156557U (ja) 導電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US20200036112A1 (en) Wiring terminal and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mponent
US10128600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CN106058530A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