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5381U - 一种水下潜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潜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5381U
CN206125381U CN201621191738.1U CN201621191738U CN206125381U CN 206125381 U CN206125381 U CN 206125381U CN 201621191738 U CN201621191738 U CN 201621191738U CN 206125381 U CN206125381 U CN 20612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under water
dive
propeller
buoy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1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柏文
胡璇宇
李峰
张小平
姚圳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191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53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潜碟,包括蝶形结构本体,蝶形结构本体的中心孔安装有第一螺旋桨,蝶形结构本体内设有浮体材料,浮体材料产生的浮力略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第一螺旋桨产生下潜作用力大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向下潜,第一螺旋桨产生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第一螺旋桨产生向上升力则该向上升力与浮力一起使该水下潜碟向上升;蝶形结构本体下部设有安装杆,安装杆端部设有第二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可绕安装杆水平方向转动180度,第二螺旋桨可绕安装杆竖直方向转动90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下潜到水下任一深度且能实现停留、定位,还能实现在水平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潜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水下潜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深水作业很难探明水下地形,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潜水员去探测,这样风险大,成本高,也不安全。现在急需一种水下潜碟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下潜到水下任一深度且能实现停留、定位,还能实现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下潜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潜碟,其包括蝶形结构本体,所述蝶形结构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在其中心孔处安装有第一螺旋桨,所述蝶形结构本体内设有浮体材料,所述浮体材料产生的浮力略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所述第一螺旋桨产生的下潜作用力大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向下潜,所述第一螺旋桨产生的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所述第一螺旋桨产生向上升力则该向上升力与浮力一起使该水下潜碟向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蝶形结构本体下部设有平衡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蝶形结构本体下部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端部设有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可绕安装杆水平方向转动180度,所述第二螺旋桨可绕安装杆竖直方向转动90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平衡杆的数量为2至8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螺旋桨的数量为2至8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平衡杆的数量为4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螺旋桨的数量为4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该水下潜碟还设有传感器和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蝶形结构本体的顶部设有吊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吊钩的数量为4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螺旋桨和4组第二螺旋桨一起转动产生下潜作用力或向上升力使该水下潜碟下潜或上浮;第一螺旋桨产生的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 改变4组第二螺旋桨的运动方向则可实现该水下潜碟水平移动或动力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下潜到水下任一深度且能实现停留、定位,还能实现在水平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蝶形结构本体;
11—中心孔;
2—第一螺旋桨;
3—平衡杆;
4—安装杆;
5—第二螺旋桨;
6—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水下潜碟,其包括蝶形结构本体1,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的中心设有中心孔11,在其中心孔11处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内设有浮体材料,所述浮体材料产生的浮力略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的下潜作用力大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向下潜,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的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向上升力则该向上升力与浮力一起使该水下潜碟向上升。
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下部设有平衡杆3。所述平衡杆3的数量为2至8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杆3的数量设为4支。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下部还设有安装杆4,所述安装杆4端部设有第二螺旋桨5,所述安装杆4、第二螺旋桨5的数量相等都为2至8组。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杆4、第二螺旋桨5的数量都为4组,并对称安装布置。所述第二螺旋桨5在其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传动机构)作用下可绕安装杆4水平方向转动180度,所述第二螺旋桨5在其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传动机构)作用下可绕安装杆4竖直方向转动90度。该水下潜碟还设有传感器和摄像头。4支平衡杆3的作用:1)在陆地上支撑该水下潜碟;2)调节该水下潜碟重心;3)调节该水下潜碟前行的平稳性;4)便于安装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第一螺旋桨2、第二螺旋桨5都可以实现正反转。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的顶部设有吊钩6,所述吊钩6用于吊装该水下潜碟;所述吊钩6的数量为4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源系统用于供电。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螺旋桨2、第二螺旋桨5正反转及转速大小,所述控制系统还控制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传动机构)的工作。所述控制系统还接收传感器和摄像头的信号并向外发送。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潜碟具有水下地形探测、军用侦查、物品搜寻和人员救援等众多用途。
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分为上下密封安装的两部分,下部分主要放置浮体材料,上部分主要安装密封好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潜碟置于水中,当水下潜碟需要下潜或上浮时,4组第二螺旋桨5在其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传动机构)作用下可绕安装杆4竖直方向转动90度,第一螺旋桨2和4组第二螺旋桨5一起转动产生下潜作用力大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向下潜,或第一螺旋桨2和4组第二螺旋桨5一起转动产生向上升力,则该向上升力与浮力一起使该水下潜碟向上升。蝶形结构本体1中心孔中的第一螺旋桨2主要是保持该水下潜碟滞留深度的作用,由于浮体材料产生的浮力略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当下潜到某一水深时,就靠该第一螺旋桨2产生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长时间留在某一水深。当水下潜碟需要在某一位保持不动时,靠四个对称安装布置的第二螺旋桨5在四个相反方向产生作用力实现动力定位。当水下潜碟需要水平移动时,四个对称安装布置的第二螺旋桨5在其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传动机构)作用下可绕安装杆4水平转到同一方向,同时工作即可实现水平移动;若改变前进速度,则可以改变第二螺旋桨5的转速,还可以增减第二螺旋桨5同时转动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潜碟还可以在空中飞行,当第一螺旋桨2和4组第二螺旋桨5在空气中产生的向上升力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时,通过改变第二螺旋桨5的方向则可实现该水下潜碟在空中飞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螺旋桨2和4组第二螺旋桨5一起转动产生下潜作用力或向上升力使该水下潜碟下潜或上浮;第一螺旋桨2产生的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 改变4组第二螺旋桨5的运动方向则可实现该水下潜碟水平移动或动力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下潜到水下任一深度且能实现停留、定位,还能实现在水平方向移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包括蝶形结构本体(1),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的中心设有中心孔(11),在其中心孔(11)处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内设有浮体材料,所述浮体材料产生的浮力略大于该水下潜碟自重,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的下潜作用力大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向下潜,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的下潜作用力等于浮力与该水下潜碟自重的差值则使该水下潜碟停留在某一水深,所述第一螺旋桨(2)产生向上升力则该向上升力与浮力一起使该水下潜碟向上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下部设有平衡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下部设有安装杆(4),所述安装杆(4)端部设有第二螺旋桨(5),所述第二螺旋桨(5)可绕安装杆(4)水平方向转动180度,所述第二螺旋桨(5)可绕安装杆(4)竖直方向转动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3)的数量为2至8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桨(5)的数量为2至8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3)的数量为4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桨(5)的数量为4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该水下潜碟还设有传感器和摄像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结构本体(1)的顶部设有吊钩(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6)的数量为4支。
CN201621191738.1U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水下潜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2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1738.1U CN206125381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水下潜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1738.1U CN206125381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水下潜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5381U true CN206125381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17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25381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水下潜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53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2182A (zh) * 2016-10-28 2017-05-17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潜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2182A (zh) * 2016-10-28 2017-05-17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潜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4387B2 (ja) 駆動部内蔵式のロールオーバ浮動式マルチハビタット潜水装置
CN105235841B (zh) 一种高机动性潜水器
JP6982681B2 (ja) アジマススラスター、船舶、浮遊式プラットフォーム、潜水装置及び潜水艦
CN202624599U (zh) 一种螺旋桨减摇系统
CN103612723A (zh) 一种深远海全自主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CN104627342A (zh) 一种滑翔机器海豚
CN102180249B (zh) 智能仿生机器海豚
CN109878666A (zh) 一种前缘旋转圆柱型翼控制水下拖曳体
CN103612728A (zh) 水下三维立体探测滑翔机器人
JP2014218958A (ja) 洋上風力発電用浮体構造物
CN101481008B (zh) 减轻船舶摇动并能产生推力的可收放装置
CN206125381U (zh) 一种水下潜碟
CN108423145A (zh) 一种矢量推进的四旋翼水下航行器
CN204310028U (zh) 一种飞艇两轴联动螺旋桨矢量推进装置
CN108001625A (zh) 一种浮标方位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627138B (zh) 可控水翼滑行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72182A (zh) 一种水下潜碟
CN1924614B (zh)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平衡展开装置
CN101481009B (zh) 减轻船舶摇动并能产生正反推力的可收放装置
CN208149580U (zh) 一种矢量推进的四旋翼水下航行器
CN205707198U (zh) 带有稳定控制装置的水面浮动平台
CN102910264B (zh) 一种船舶系泊状态的减摇装置
CN208360465U (zh) 混合动力水下机器人
CN202593836U (zh) 上下两舱室式潜水艇
CN103950529A (zh) 一种水下驱动联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