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2071U -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12071U CN206112071U CN201621051698.0U CN201621051698U CN206112071U CN 206112071 U CN206112071 U CN 206112071U CN 201621051698 U CN201621051698 U CN 201621051698U CN 206112071 U CN206112071 U CN 2061120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closure
- friction top
- mounting seat
-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开口处的密封盖与压紧盖,密封圈设置在密封盖与所述开口之间,密封盖用于对开口进行密封,压紧盖用于压紧密封盖;压紧盖与密封盖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锁机构,自锁机构用于在密封盖处于盖紧状态且压紧盖压紧在密封盖上时、限制压紧盖的转动以保持对密封盖的压紧。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只有压紧盖是外露的,其余部件均被盖住,不影响美观与整洁;只需转动压紧盖即可实现对密封盖的压紧与自锁,无需手动压紧密封盖,可以完全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密封不均的现象,保证密封盖的密封性,密封效果好;开启操作也十分简单,无需借助工具,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设备上都有具有密封功能的盖或门,以便在需要时打开对内部进行操作或维护,并且关闭后可实现防水防尘的功能。如图1至图3所示,这类密封盖门一般由盖体a1、弹性橡胶密封圈a3和外圈均布的压紧螺钉a2组成。众多的螺钉a2造成打开或关闭盖体a1的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并且由于操作人员个体差异,导致各螺钉a2的拧紧程度不同,或松或紧,容易出现未完全压紧而漏水漏气的现象,盖体a1密封可靠性较差,存在泄漏的风险;多个螺钉a2直接外露,外观上不够简洁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设备密封口处的密封门或密封盖由多个螺栓固定,安装拆卸不方便,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开口处的密封盖与压紧盖,密封圈设置在密封盖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密封盖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压紧盖用于压紧所述密封盖;所述压紧盖与密封盖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在所述密封盖处于盖紧状态且压紧盖压紧在密封盖上时、限制压紧盖的转动以保持对密封盖的压紧。
其中,所述密封盖与压紧盖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两侧。
其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紧盖内壁上的凸起和设置在密封盖上的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凸起位于压紧盖的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凸起的顶端到第二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压紧盖的内壁到第二转轴中心的距离;所述凸起的顶端与压紧盖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过渡连接,当所述凸起的顶端转过所述第二斜面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紧贴。
其中,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均与所述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与设备主体直接的安装位置可调节,以使得密封盖与设备主体开口的距离、压紧盖与设备主体开口的距离可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均设有长圆孔,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通过穿过所述长圆孔的螺栓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一端的压紧盖上设有所述凸起。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两端的压紧盖上均设有所述凸起。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沿第二转轴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压紧盖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均设有用于穿设有第二转轴的连接孔,至少一个所述凸块上设有所述凸起。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通过在密封盖外侧设置压紧盖将密封盖压紧,然后利用自锁机构限制压紧盖的转动,实现对密封盖的固定;安装后只有压紧盖是外露的,其余部件均被盖住,不影响美观与整洁;只需转动压紧盖即可实现对密封盖的压紧与自锁,无需手动压紧密封盖,可以完全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密封不均的现象,保证密封盖的密封性,密封效果好;开启操作也十分简单,无需借助工具,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密封用盖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密封用盖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现有密封用盖体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闭合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闭合过程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闭合过程示意图之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闭合过程示意图之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a1、盖体;a2、螺钉;a3、密封圈;1、密封盖;11、第二斜面;2、压紧盖;21、凸起;3、密封圈;4、设备主体;41、第 一安装座;411、第一转轴;42、第二安装座;421、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4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3、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4开口处的密封盖1与压紧盖2,密封圈3设置在密封盖1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密封盖1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压紧盖2用于压紧所述密封盖1;所述压紧盖2与密封盖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在所述密封盖1处于盖紧状态且压紧盖2压紧在密封盖1上时、限制压紧盖2的转动以保持对密封盖1的压紧。设备主体4指的是被密封的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安装在该设备主体4的开口处以实现对该 开口的密封;密封盖1转动连接在开口处,密封盖1转至与开口的端面紧贴时可以实现密封,但密封盖1自己无法实现固定,因此设置了转动连接在开口处的压紧盖2,压紧盖2转动后可以压紧在密封盖1上以使密封盖1保持密封状态,从而实现密封;而压紧盖2则是通过压紧盖2与密封盖1之间的自锁机构实现固定的,该自锁机构可以在密封盖1处于密封状态且压紧盖2压紧在密封盖1上时限制压紧盖2的转动,从而使该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实现自锁密封;自锁机构是设置在密封盖1与压紧盖2之间的,压紧盖2压紧后可自动锁定,自锁机构不外露且无需设置多根螺钉进行紧固;打开时只需要提供一定的驱动力转动压紧盖2,即可使该自锁机构失效,密封盖1在密封圈3的反弹作用下自动弹开,密封与开启操作方便;密封盖1一端与设备主体4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压紧盖2压紧,密封盖1受力均匀,不会发生密封失效的现象。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密封盖1与压紧盖2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411、第二转轴421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两侧。第一转轴411与第二转轴421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密封盖1的自由端被压紧盖2的靠近第二转轴421的一端压紧,密封盖1自由端力矩较大,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将其压住;而压紧盖2则是利用其力矩最小的一端将密封盖1的自由端压住,密封盖1将压紧盖2弹起所需的驱动力较大,在自锁机构的存在下,密封盖1不可能将压紧盖2弹起;将密封盖1与压紧盖2设置成这种相对交错叠加的状态,从结构上保证压紧盖2的压紧状态不易被破坏,进一步保证了密封盖1的密封效果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5至图10所示,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紧盖2内壁上的凸起21和设置在密封盖1上的与所述凸起2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11;所述凸起21位于压紧盖2的连接第二转轴421的一端,所述凸起21的顶端到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压紧盖2的内壁到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距离;所述凸起21的顶端与压紧盖2内 壁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过渡连接,当所述凸起21的顶端转过所述第二斜面11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11紧贴。如图8所示,当凸起21顶端与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斜面11垂直时,密封盖1处于过压状态,密封盖1自由端处的密封圈3被过度压缩;而当凸起21的顶端继续转动至图9的状态时,由于密封盖1自由端的反弹作用,会进一步推动凸起21转动,使压紧盖2自动转至图10所示的状态;此时压紧盖2与密封盖1紧贴,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11紧贴,压紧盖2与密封盖1进入自锁状态,即压紧盖2处于压紧状态、密封盖1也进入密封状态;此时密封盖1反弹所需力度较大,而压紧盖2开启首先要克服凸起21顶端对第二斜面11的作用力,紧靠密封圈3的反弹无法破坏该自锁状态,除非用外力才能将压紧盖2打开以破坏该自锁状态。由于这种自锁状态不易被破坏,因而密封盖1的密封状态不会轻易失效,保证密封效果;整个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只有压紧盖2是外露的,不影响美观;只需要转动密封盖1与压紧盖2即可实现密封与开启操作,操作较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4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411、第二转轴421的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将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安装到设备主体4上后即可连接密封盖1与压紧盖2,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均与所述设备主体4可拆卸连接。将第一安装座41与第二安装座42拆卸后即可将整个自锁压紧密封结构拆下,方便更换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也可以在密封盖1无法取下的情况下将整个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取下,不会出现无法打开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与设备主体4直接的安装位置可调节,以使得密封盖1与设备主体4开口的距离、压紧盖2与设备主体4开口的距离可调节。由于不同设备主体4开口位 置不同,当设备主体4上的连接孔位置无法满足密封安装要求时,或者需要对密封位置进行微调时,就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位置的方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安装环境与安装要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上均设有长圆孔,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通过穿过所述长圆孔的螺栓与所述设备主体4连接。通过调整固定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的螺栓在长圆孔中的位置,即可实现调节其位置的目的,操作方便,最小调节量较小,可以满足一些调节量较小的安装需求。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多个螺栓安装孔的方式实现调节,但最小调节量较大,且调节量是固定的,只能实现固定调节,所以还是设置长圆孔比较实用一些。
具体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二转轴421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42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一端的压紧盖2上设有所述凸起21。即只有在压紧盖2的与第二转轴421的连接处设有凸起21,压紧盖2上只设有一处凸起21与第二斜面11相对。
或者,所述第二转轴421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42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两端的压紧盖2上均设有所述凸起21。即压紧盖2的与第二转轴421两端的连接处均设有所述凸起21,从两个地方实现自锁,保证自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上设有多个沿第二转轴421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压紧盖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均设有用于穿设有第二转轴421的连接孔,至少一个所述凸块上设有所述凸起21。即在第二安装座42上间隔开设多个凹槽,压紧盖2上设置多个凸块,压紧盖2与第二安装座42连接时,凸块插入对应的凹槽内,然后将第二转轴421穿入使压紧盖2与第二安装座42转动连接;凸起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且该凸起21可以设置 在任意一个或多个凸块上,即凸起21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只要能够满足将密封盖1压紧的效果即可。第二斜面11优选是沿第一转轴411平行设置的一个完整的斜面,无论凸起21设置在什么位置,也不管凸起21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都可以实现第二斜面11与凸起21的第一斜面的配合,保证各处的自锁均能实现,从而通过设置多处自锁以保证压紧盖2不会发生转动,保证密封盖1的密封效果。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压紧密封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安装时根据密封圈3的厚度等参数确定密封盖1与压紧盖2与设备主体4开口端面的距离,从而确定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的安装位置,将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分别与设备主体4连接,然后用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分别将密封盖1、压紧盖2连接,密封圈3可以预先装在密封圈3或开口的端面上;然后如图7至图10所示,先将压紧盖2完全打开,以免凸起21对密封盖1造成影响,将密封盖1转至开口的端面处,然后转动压紧盖2使凸起21的顶端滑过第二斜面11,当凸起21的顶端与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连线垂直于第二斜面11时,密封盖1受力最大,处于过压状态;如图9所示,当压紧盖2继续转动,凸起21的顶端继续向前滑动时,密封盖1的自由端受力逐渐减小,由于密封圈3等的反弹作用,密封盖1的自由端会向上转动,进而推动凸起21的顶端继续向前转动,使压紧盖2自动转至如图10和图12所示的状态,实现自锁。此时只有压紧盖2是外露的,其余部件均被盖住;只需转动压紧盖2即可实现对密封盖1的压紧与自锁,无需借助工具,操作方便,可以完全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密封不均的现象,保证密封盖1的密封性,密封效果好;打开密封盖1时,从压紧盖2的自由端转动,即可克服自锁,将凸起21转出来,然后再打开密封盖1即可,开启操作也十分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3)、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4)开口处的密封盖(1)与压紧盖(2),密封圈(3)设置在密封盖(1)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密封盖(1)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压紧盖(2)用于压紧所述密封盖(1);所述压紧盖(2)与密封盖(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在所述密封盖(1)处于盖紧状态且压紧盖(2)压紧在密封盖(1)上时、限制压紧盖(2)的转动以保持对密封盖(1)的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与压紧盖(2)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411)、第二转轴(421)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紧盖(2)内壁上的凸起(21)和设置在密封盖(1)上的与所述凸起(2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11);所述凸起(21)位于压紧盖(2)的连接第二转轴(421)的一端,所述凸起(21)的顶端到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压紧盖(2)的内壁到第二转轴(421)中心的距离;所述凸起(21)的顶端与压紧盖(2)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过渡连接,当所述凸起(21)的顶端转过所述第二斜面(11)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11)紧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4)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411)、第二转轴(421)的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均与所述设备主体(4)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与设备主体(4)直接的安装位置可调节,以使得密封盖(1)与设备主体(4)开口的距离、压紧盖(2)与设备主体(4)开口的距离可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上均设有长圆孔,所述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通过穿过所述长圆孔的螺栓与所述设备主体(4)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421)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42)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一端的压紧盖(2)上设有所述凸起(21)。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421)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座(42)后分别与所述压紧盖(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两端的压紧盖(2)上均设有所述凸起(21)。
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锁压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上设有多个沿第二转轴(421)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压紧盖(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均设有用于穿设有第二转轴(421)的连接孔,至少一个所述凸块上设有所述凸起(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1698.0U CN206112071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1698.0U CN206112071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12071U true CN206112071U (zh) | 2017-04-19 |
Family
ID=5852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51698.0U Active CN206112071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120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2815A (zh) * | 2018-08-20 | 2019-01-04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屏蔽装置 |
-
2016
- 2016-09-12 CN CN201621051698.0U patent/CN2061120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2815A (zh) * | 2018-08-20 | 2019-01-04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屏蔽装置 |
CN109142815B (zh) * | 2018-08-20 | 2021-06-22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屏蔽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12071U (zh) | 一种自锁压紧密封结构 | |
CN207101457U (zh) | 一种新型加压氧疗保健舱 | |
CN102678029B (zh) | 一种连动式同步锁紧的新型密封门 | |
CN207436842U (zh) | 一种核电钢质气密门 | |
CN107687303A (zh) | 一种保险柜的柜门结构 | |
CN202706853U (zh) | 一种连动式同步锁紧的新型密封门 | |
CN213393599U (zh) | 一种电动双偏心软密封法兰蝶阀 | |
CN205109832U (zh) | 一种磨煤机排渣风室门 | |
CN108386200B (zh) | 盾构机快开闸门 | |
CN211448104U (zh) | 一种密闭门的闭锁装置 | |
CN203230274U (zh) | 救生舱门 | |
CN207038967U (zh) | 一种符合ip4x的开关柜柜门 | |
CN105672842A (zh) | 一种用于脱硫塔的人孔门 | |
CN217558294U (zh) | 一种压裂管汇用的高压旋塞阀 | |
CN105299225B (zh) | 一种高压设备筒体上的人孔机构 | |
CN201925489U (zh) | 一种带有可调式指示器的蝶阀 | |
CN207101350U (zh) | 股骨近端髓内钉 | |
CN206071316U (zh) | 一种保险柜的柜门结构 | |
CN213016013U (zh) | 一种开关门组件 | |
CN206072101U (zh) | 一种带阻尼的铰接机构 | |
CN103629027B (zh) | 螺旋式自转防盗油箱盖 | |
CN221513327U (zh) | 一种滤毒罐防毒面具卡接夹具 | |
CN206638301U (zh) | 一种燃气表的电池盒结构 | |
CN207567334U (zh) | 一种设检修人孔的镀膜机 | |
CN206130122U (zh) | 一种侧向压合式气田用阀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