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1325U - 溢水罐 - Google Patents

溢水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1325U
CN206111325U CN201621099734.0U CN201621099734U CN206111325U CN 206111325 U CN206111325 U CN 206111325U CN 201621099734 U CN201621099734 U CN 201621099734U CN 206111325 U CN206111325 U CN 206111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vel
tank body
level mark
jar
high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9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朋
李宇洲
刘莉
黄帅
刘嘉皓
陈平凡
张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97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1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1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1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水罐,其包括具有加液口的罐体,在加液口连接有盖板,并在罐体上设有通气管,以及连通于罐体内底部的水管,该溢水罐还包括设于罐体顶部的透明观察窗,以及设于罐体内、并位于透明观察窗可视范围内的液位标识部。本溢水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液位标识部,以及在顶部设置透明观察窗,可从上方观察罐体内液位,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被遮挡而不易从侧面观察,以及采用液位传感器导致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溢水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溢水罐。
背景技术
汽车溢水罐主要用于贮备冷却液以及回收冷却系统内因温度升高而使液体膨胀溢出的冷却液及蒸汽,且也可及时排除冷却系统内的气体,以避免水泵产生气蚀现象。
为了确保冷却系统内冷却液充足,需要驾驶员可随时查看溢水罐内冷却液的剩余情况,而为了便于观察溢水罐内冷却液的液位,现有技术中,一种方式是在溢水罐壳体上设置液位标识线,但此种结构需要溢水罐壳体外露,且标识位置容易观察到,由于现在车辆对美观性和整洁度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车辆采用装饰板对零部件进行遮盖,致使此种结构的实用性较差。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溢水罐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来感知冷却液的剩余情况,并将冷却液的剩余情况显示在仪表上以提示驾驶人员,但此种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溢水罐,以可用于观察溢水罐内液位情况,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溢水罐,包括具有加液口的罐体,在所述加液口连接有盖板,并在所述罐体上设有通气管,以及连通于所述罐体内底部的水管,还包括:
透明观察窗,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液位标识部,设于所述罐体内、并位于所述透明观察窗的可视范围中。
进一步的,述液位标识部包括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错开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于所述罐体内底部的投影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及所述低液位标识组件卡接于所述罐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及所述低液位标识组件分别为卡接于所述罐体内壁上的高液位标识板和低液位标识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液位标识板和所述低液位标识板上分别设有高亮的显示部。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部包括设于所述高液位标识板上的呈黄色的MAX标识,以及设于所述低液位标识板上的呈红色的MIN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连接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液口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透明观察窗设于所述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观察窗包括设于所述盖板上的对应于所述液位标识部布置的观察孔,以及覆设于所述观察孔上的透明板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溢水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液位标识部,以及在顶部设置透明观察窗,可从上方观察罐体内液位,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被遮挡而不易从侧面观察,以及采用液位传感器导致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液位标识部由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构成,可更好掌握罐内的液位情况。
(3)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相对布置,可便于观察及相关部件的设计。
(4)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卡接于罐体内壁上,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5)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采用高液位标识板和低液位标识板,可减小罐体内液体冲击晃动,从而可避免液体晃动泄漏以及因液体晃动而产生的冲击噪音。
(6)设置高亮的显示部,可便于对高液位标识板和低液位标识板进行观察。
(7)高液位标识板和低液位标识板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可便于区分观察。
(8)水管设于罐体底部,不仅可充分吸收罐体底部残留的液体,也可省去使用吸液胶管来吸收残留的液体。
(9)由观察孔及透明板件构成透明观察窗,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溢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溢水罐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液位组件及低液位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低液位标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液位标识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罐体,11-下本体,1101-通孔,12-下突块,13-下凸环,14-第一卡件,15-第二卡件,2-上罐体,21-上本体,22-加液管,2201-连接孔,2202-卡槽,23-上凸环,24-上突块,25-安装件,2501-安装孔,3-盖板,31-顶板,32-围板,33-突板,34-观察孔,4-通气管,5-水管,6-低液位标识板,61-第二T形块,7-高液位标识板,71-第一T形块,8-透明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水罐,其包括具有加液口的罐体,在加液口连接有盖板,并在罐体上设有通气管,以及连通于罐体内底部的水管,该溢水罐还包括设于罐体顶部的透明观察窗,以及设于罐体内、并位于透明观察窗可视范围内的液位标识部。
本溢水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液位标识部,以及在顶部设置透明观察窗,可从上方观察罐体内液位,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被遮挡而不易从侧面观察,以及采用液位传感器导致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溢水罐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及图2中所示,其中,前述的罐体由下罐体1和上罐体2构成,具有加液口的盖板3、通气管4及透明观察窗设于上罐体2上,液位标识部和水管5则设于下罐体1上,且透明观察窗具体设置于盖板3上,液位标识部则包括沿下罐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错开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
本实施例中,下罐体1和上罐体2可采用热板焊接工艺连接,当然,除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也可采用螺栓副或卡接的方式将下罐体1和上罐体2连接于一起。本实施例中下罐体1和上罐体2均由PP材料制成,当然,除了采用PP材料,其也可由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等制成。
由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下罐体1具体包括下本体11,于下本体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101,以用于连接水管5,且水管5也为L形结构。水管5连接于下罐体1的底部,不仅可充分吸收下罐体1底部残留的液体,也可避免水管5连接于罐体其它部位,而需在罐体内设置吸液胶管的麻烦。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下罐体1与上罐体2进行焊接,于下罐体1的顶端面上形成有沿下罐体1的边缘外凸的的下凸环13,并在下凸环13上还间隔设有多个向下罐体1的底部延伸的下突块12。于下罐体1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卡件14和第二卡件15,以分别用于卡装前述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件14和第二卡件15也为相对布置,以可使得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于下罐体1底部的投影同为相对设置,由此可便于如下所述的透明观察窗的结构设计。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件14由相对布置的两个L形的卡条构成,两个L形的卡条围构成的T形槽即用于卡装高液位标识组件。当然,第一卡件14除了由两个L形的卡条构成,其还可以直接由一卡板形成,并在卡板上设置T形孔,T形孔即用于对高液位标识组件进行卡装。第二卡件15采用与第一卡件14相同的结构即可。而除了采用卡接的方式将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固定于罐体内壁上,当然也可采用焊接或螺接等方式,但其在操作上稍后不便。
由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罐体2具体包括上本体21,于上本体21的底端面上形成有与下凸环13相匹配的上凸环23,以及与下突块12相匹配的上突块24。于上本体21的外周面上还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件25,以用于罐体在车辆上的安装。该安装件25具体包括与上本体21的周面垂直设置的底板,以及连接于底板与上本体21之间的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板,于底板上还形成有安装孔2501。当然,安装件25除了采用底板和侧板相组合的结构,其也可以只由底板构成,但此结构会导致安装件25的强度较低,而降低罐体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上本体21的顶面上固连有加液管22,于加液管22上形成有连接孔2201,通气管4即与连接孔2201连通而设于加液管22上,加液口即由加液管22的管口形成,盖板3则连接于加液管22的管口处。当然,除了将加液口设置于加液管22上,也可将加液口直接设于上本体21的顶面上,同时通气管4也为直接连接于上本体21的顶面上。
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盖板3包括顶板31以及沿顶板31的边沿向一侧延伸的围板32,围板32可包裹于加液管22的外周面上,以将盖板3盖合于加液口处。盖板3采用与罐体相同的材料即PP材料制成。前述的透明观察窗则包括设于顶板31上的对应于液位标识部布置的观察孔34,以及覆设于观察孔34上的透明板件8。透明板件8可由玻璃制成,当然,除了由玻璃制成,透明板件8也可以由透明的塑料板制成。
本实施例中,观察孔34为沿顶板3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于顶板31上的两个相平行的椭圆孔,以与相对布置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相对应。当然,两个观察孔34除了平行设置,其也可呈夹角设置,另外,观察孔34除了为椭圆孔,其也可以为圆孔、矩形孔及三角孔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透明板件8,于盖板3的顶板31上形成有突板33,于突板33上设有向围板32一侧延伸的卡块,对应于卡块,于加液管22的边缘及透明板件8的边缘处开设有卡槽2202,由此,通过围板32对加液管22外周面的包裹,以及卡块与卡槽2202的卡装,可实现盖板3及透明板于上本体21上的固定,同时,也可实现对加液口处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如图7中所示的相对设置,其可减小液体在罐体内的冲击晃动,而避免液体泄漏及因晃动而产生冲击音。本实施例中,高液位标识组件及低液位标识组件分别为采用PA66材料,即尼龙66材料制成的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当然,除了为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的板状结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也可采用柱形等结构形式。
为了实现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分别于第一卡件14及第二卡件15内的卡装,如图8及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于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卡件14和第二卡件15上的T形槽相适配的第一T形块71和第二T形块61,在卡装时,将第一T形块71和第二T形块61分别卡设于第一卡件14和第二卡件15上的T形槽中便可。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观察,在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上还分别设有高亮的显示部,该显示部具体包括设于液位标识板上的呈黄色的MAX标识,以及设于低液位标识板6上的呈红色的MIN标识。在观察液位时,可由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上的MAX标识及MIN标识的于液位上、下时所带来的观感区别,以判断液位的情况,从而实现对液位的观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溢水罐,包括具有加液口的罐体,在所述加液口连接有盖板(3),并在所述罐体上设有通气管(4),以及连通于所述罐体内底部的水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观察窗,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液位标识部,设于所述罐体内、并位于所述透明观察窗的可视范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标识部包括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错开的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和低液位标识组件于所述罐体内底部的投影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及所述低液位标识组件卡接于所述罐体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位标识组件及所述低液位标识组件分别为卡接于所述罐体内壁上的高液位标识板(7)和低液位标识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液位标识板(7)和所述低液位标识板(6)上分别设有高亮的显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设于所述高液位标识板(7)上的呈黄色的MAX标识,以及设于所述低液位标识板(6)上的呈红色的MIN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连接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口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透明观察窗设于所述盖板(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溢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窗包括设于所述盖板(3)上的对应于所述液位标识部布置的观察孔(34),以及覆设于所述观察孔(34)上的透明板件(8)。
CN201621099734.0U 2016-09-30 2016-09-30 溢水罐 Active CN206111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9734.0U CN206111325U (zh) 2016-09-30 2016-09-30 溢水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9734.0U CN206111325U (zh) 2016-09-30 2016-09-30 溢水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1325U true CN20611132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9734.0U Active CN206111325U (zh) 2016-09-30 2016-09-30 溢水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1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942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外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US20120291890A1 (en) Fluid reservoir for paint spray gun
CN206111325U (zh) 溢水罐
DE102011100476A1 (de) Abgedichteter Doppelkammertank
ATE548235T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hälters für flüssigkeiten zum waschen der glasflächen eines motorfahrzeugs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behälter
CN205592423U (zh) 膜片阀
CN208602315U (zh) 一种液压油与柴油复合燃油箱
CN207239485U (zh) 一种自动放水水箱
CN209008392U (zh) 一种复合型燃油箱
JPS6382823A (ja) 自動車のフユエルキヤツプアダプタのドレン構造
CN206756395U (zh) 一种零件泄露测试工装
CN103161624B (zh) 一种囊式油箱
CN20653221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207145109U (zh) 一种燃油泵的滤油器组装结构
CN205346819U (zh) 一种叉车加油装置的加油罩
CN206321390U (zh) 一种水室气密性检测自动封堵装置
CN211343190U (zh) 一种汽车密封型塑料喷油轨
CN203797569U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导光装置
CN207920746U (zh) 一种油箱外壁预拉伸结构
CN215014375U (zh) 一种军用密封性强的储水设备
CN217930718U (zh) 一种半自动液压胶管泄漏检测装置
CN210191431U (zh) 一种洗涤液位观察装置
CN210829948U (zh) 一种使用效果优良的活塞
CN208881897U (zh) 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
CN205551409U (zh) 一种发动机底压盖上下组合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