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9352U -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 Google Patents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9352U
CN206099352U CN201620909232.3U CN201620909232U CN206099352U CN 206099352 U CN206099352 U CN 206099352U CN 201620909232 U CN201620909232 U CN 201620909232U CN 206099352 U CN206099352 U CN 206099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p
container
valve
sv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92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杨
姚宁
陈为丰
曹利伟
孟佳
杜道忠
汪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092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9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9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9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包括集装箱,以及安装在集装箱内的水冷SVG阀堆、水冷系统、外冷风机、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水冷SVG阀堆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内,并通过底部和侧面的绝缘子与集装箱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水冷SVG阀堆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与水冷SVG阀堆隔离分布,布局合理,有利于安装与维护;本实用新型水冷SVG阀堆与集装箱一起整体运输,运输和现场安装成本低;不需要现场建设阀厅,大大节省了建站的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属于输变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冷SVG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形式的SVG:立式水冷SVG、卧式水冷SVG、柜式水冷SVG、以及箱式水冷SVG等,SVG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整个输配电领域的发展。
目前,土地资源成本较高,阀厅造价大,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箱式水冷SVG,箱式水冷SVG是将阀系统、水冷系统、控制系统等集成于集装箱内,除水冷SVG的低噪音、高散热效率优点外,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输和安装成本低等优点,未来箱式水冷SVG的发展方向为占地面积更小、集成度更高、结构更紧凑,这些都是将来箱式水冷SVG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和安装成本低的双列式水冷SVG阀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包括集装箱,以及安装在集装箱内的水冷SVG阀堆、水冷系统、外冷风机、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水冷SVG阀堆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内,并通过底部和侧面的绝缘子与集装箱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水冷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位于集装箱的一侧,并与水冷SVG阀堆通过围栏隔开,所述外冷风机设在集装箱外。
进一步提供一种水冷SVG阀堆的排列结构,所述的水冷SVG阀堆共设置有6个阀堆,并排排成两列,每两个阀堆组成一相,每相阀堆模组通过铜排串联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为了有效为每个阀堆冷却降温,所述的水冷SVG阀堆与水冷系统连通,每列阀堆均设置两根主水管用于与水冷系统连接;每根主水管在该列的3个阀堆上通过连接的9个层间水管为每层阀堆冷却降温,每个层间水管又通过模组细水管为每层阀堆中的每个模组冷却降温。
进一步,所述的模组细水管为U型管。
进一步,所述集装箱的两端均设置有门,水冷系统与水冷SVG阀堆的管路连接设置在集装箱底部,控制系统设置在水冷系统与水冷SVG阀堆之间。
进一步,所述配电系统为交、直流配电系统。
进一步,所述的集装箱内设有照明灯、灭火器、烟雾报警器,以及用于控制集装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水冷SVG阀堆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与水冷SVG阀堆隔离分布,布局合理,有利于安装与维护;
3)本实用新型水冷SVG阀堆与集装箱一起整体运输,运输和现场安装成本低;不需要现场建设阀厅,大大节省了建站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掀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门示意图;
图中,1、集装箱,2、水冷SVG阀堆,3、水冷系统,4、交直流配电箱,5、控制系统,6、空调系统,7、围栏,8、绝缘子,9、照明灯,10、灭火器,11、阀堆模组,12、铜排,13、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14、烟雾报警器,15、U型管,16、主水管,17、阻尼水管,18、层间水管,19、电缆抱箍,20、光缆槽,21、槽钢,22、外冷风机,23、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包括集装箱1,以及安装在集装箱内的水冷SVG阀堆2、水冷系统3、外冷风机22、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1内,并通过底部和侧面的绝缘子8固定在集装箱1内。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水冷系统3、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位于集装箱1的一侧,并与水冷SVG阀堆2通过围栏7隔开,所述外冷风机22设在集装箱1外。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共设置有6个阀堆,采用双列式结构,分两排布置在集装箱1内,每两个阀堆组成一相,每相阀堆模组11通过铜排12串联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观察阀堆模组11,2列阀堆模组11的正面都向内放置在阀堆框架内。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与水冷系统3连通,每列阀堆均设置两根主水管16用于与水冷系统3连接,水冷SVG阀堆2的水路整体上采用两进两出的方式,每列阀堆的主水管16为一进一出,主水管16分为3段(即每个阀堆为一段),中间用活接连接,进出水管尾部用阻尼水管17连接;
每个主水管16在该列的3个阀堆上通过连接的9个层间水管18为每层阀堆冷却降温,每个层间水管18又通过模组细水管为每层阀堆中的每个模组冷却降温,所述的模组细水管为U型管15。
如图1和2所示,水冷系统3的底座固定在集装箱1内,水冷控制系统固定在水冷系统3的底座上,外冷风机22位于集装箱1外,并紧挨着水冷系统3,用于循环水的散热。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集装箱1的两端均设置有门23,门23上设有行程开关,水冷SVG阀堆2以及水冷系统3、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从两侧的门23进入;水冷系统3与阀堆的管路连接设置在集装箱1底部,控制系统5设置在水冷系统3与阀堆之间,并且固定在集装箱1的底部。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配电系统为交、直流配电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交、直流配电系统采用的是交直流配电箱4,交直流配电箱4固定在集装箱1的侧面,水冷SVG阀堆2以及交直流配电箱4的光纤和电缆走线通过光缆槽20。
如图2中所示,电缆抱箍19抱住电缆防止过重的电缆拉坏铜排12,槽钢21将水冷SVG阀堆2与集装箱1固定在一起,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加固的作用。
集装箱1采用底部吊装的方式。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装箱1内设有照明灯9、灭火器10、烟雾报警器14,以及用于控制集装箱1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13。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SVG阀堆2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系统3、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与水冷SVG阀堆2隔离分布,布局合理,有利于安装与维护。
本实用新型水冷SVG阀堆2与集装箱1一起整体运输,运输和现场安装成本低;不需要现场建设阀厅,大大节省了建站的时间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1),以及安装在集装箱内的水冷SVG阀堆(2)、水冷系统(3)、外冷风机(22)、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采用双列形式排布在集装箱(1)内,并通过底部和侧面的绝缘子(8)与集装箱(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系统(3)、配电系统、空调系统(6)和控制系统(5)位于集装箱(1)的一侧,并与水冷SVG阀堆(2)通过围栏(7)隔开,所述外冷风机(22)设在集装箱(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共设置有6个阀堆,并排排成两列,每两个阀堆组成一相,每相阀堆模组通过铜排(12)串联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SVG阀堆(2)与水冷系统(3)连通,每列阀堆均设置两根主水管(16)用于与水冷系统(3)连接;每根主水管(16)在该列的3个阀堆上通过连接的9个层间水管(18)为每层阀堆冷却降温,每个层间水管(18)又通过模组细水管为每层阀堆中的每个模组冷却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组细水管为U型管(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的两端均设置有门(23),水冷系统(3)与水冷SVG阀堆(2)的管路连接设置在集装箱(1)底部,控制系统(5)设置在水冷系统(3)与水冷SVG阀堆(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为交、直流配电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装箱(1)内设有照明灯(9)、灭火器(10)、烟雾报警器(14),以及用于控制集装箱(1)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13)。
CN201620909232.3U 2016-08-19 2016-08-19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Active CN206099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9232.3U CN206099352U (zh) 2016-08-19 2016-08-19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9232.3U CN206099352U (zh) 2016-08-19 2016-08-19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9352U true CN206099352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6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9232.3U Active CN206099352U (zh) 2016-08-19 2016-08-19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9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0375A (zh) * 2018-07-23 2018-12-1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箱式水冷statcom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0375A (zh) * 2018-07-23 2018-12-1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箱式水冷statcom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1604B (zh) 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内综合性管束单元的设计方法
CN107432101A (zh) 模块化高层建筑数据中心及其方法
CN101217069B (zh) 一种预装地下箱式变压器
CN102204424A (zh) 计算机机房
CN104390274B (zh) 基站机房通风空调系统
CN206099352U (zh) 双列式的箱式水冷svg阀堆
CN207588294U (zh) 一种电力工作用电力柜
CN110042819A (zh)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海上换流站
CN204538483U (zh) 机架式总线型预制舱
CN201646360U (zh) 一种机车用复合冷却装置
CN204927909U (zh) 一种牵引整流箱式变电站
CN104290565A (zh) 背置式电动客车空调
CN204063227U (zh) 一种包含余热利用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组合节能供暖系统
CN219534236U (zh) 一种户外箱式变压器用散热结构
CN208332915U (zh) 一种真空脉动干燥设备扰流装置
CN203454834U (zh) 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
CN108183459A (zh) 一种用于电缆沟的换气通风控制系统
CN202354123U (zh) 一种平房粮仓仓内环流均衡温湿度储粮技术配套设施
CN206055932U (zh) 组合式燃气锅炉房
CN204064023U (zh) 高效填料式凉水塔
CN209071980U (zh) 一种弱电线缆输送系统
CN207166002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散热装置
JP5777254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クリーンルーム
CN104577836B (zh) 一种智能型箱式直流牵引变电站
CN207531405U (zh) 一种粮仓内环流均温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