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884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98847U CN206098847U CN201621035281.5U CN201621035281U CN206098847U CN 206098847 U CN206098847 U CN 206098847U CN 201621035281 U CN201621035281 U CN 201621035281U CN 206098847 U CN206098847 U CN 2060988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act site
- electric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conducting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屏蔽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与基部连接的舌板;屏蔽板嵌于舌板中,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具有收容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多个收容槽;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别露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侧边,电源端子包括电源接触部,接地端子包括接地接触部,电源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和接地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均分别露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能够加固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和实现大电流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装置透过多种电连接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连接以执行数据的传输,以传输速度快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应用较为广泛。随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技术的演进,已发展出一种新型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例如基于USB 3.1规范所设计的USB Type-C,其具有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
所述USB Type-C连接器的另一大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为符合上述需求,在标准USB Type-C连接器的规范中,连接器的多个端子分为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呈对称排列,以符合允许双向拔插的需求,且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厚度和宽度是和其他的端子一样的。然而,在有限的空间中容纳大量的端子,不仅会使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变得脆弱,更会限制电流的最大传输值。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加固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和实现大电流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屏蔽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与基部连接的舌板;屏蔽板嵌于舌板中,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具有收容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多个收容槽;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别露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侧边,电源端子包括电源接触部,接地端子包括接地接触部,电源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和接地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均分别露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
其中,屏蔽板的每个收容槽收容有一个接地端子和一个电源端子。
其中,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屏蔽板与第一绝缘本体镶埋成型。
其中,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部分悬空于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外。
其中,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成型有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
其中,在第一导电端子置入第一端子槽时,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在第二导电端子置入所述第二端子槽时,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的宽度和厚度大于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宽度和厚度。
优选地,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的厚度范围为0.6-0.7毫米。
优选地,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的宽度范围为0.5-0.8毫米。
其中,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的厚度大于舌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常规设计中的对称排列的一个上排端子和一个下排端子合并为一个端子,增加了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厚度和宽度,可加固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和实现大电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与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屏蔽板镶埋成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镶埋成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示出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该连接器包括外壳100、绝缘本体200、屏蔽板300、第一导电端子400、第二导电端子500、电源端子600和接地端子700。
绝缘本体200包括基部210和与基部连接的舌板220。
屏蔽板300嵌于舌板210中,位于第一导电端子400和第二导电端子500之间,具有收容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多个收容槽310。图中示出的两个收容槽仅为示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多个收容槽,如图2所示,当收容槽为2个时,屏蔽板300呈“E”状。
第一导电端子400和第二导电端子500均具有接触部,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510分别露于舌板220的上下两个表面;电源端子600和接地端子700位于第一导电端子400和第二导电端子500的侧边,电源端子包括电源接触部610,接地端子包括接地接触部710,电源端子的两个接触面611(图中只示出一个接触面)和接地端子的两个接触面711(图中只示出一个接触面)均分别露于舌板220的上下两个表面,确保该电连接器符合双向拔插的需求。
其中,屏蔽板的每个收容槽310收容有一个电源端子600和一个接地端子700,采用这种结构,可将常规设计中的对称排列的一个上排端子和一个下排端子合并为一个端子,提高电连接器的最大电流传输值。
电源端子600、接地端子700、屏蔽板300与第一绝缘本体230镶埋成型,并且屏蔽板300的前端突出于第一绝缘本体230的前端。其中电源接触部610和接地接触部710部分悬空于第一绝缘本体230,从而可与第二绝缘本体240镶嵌,有利于加固电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
第一绝缘本体2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成型有第一端子槽231和第二端子槽(图未示),以固定第一导电端子400和第二导电端子500。
在第一导电端子400置入第一端子槽时231,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前端悬空;在第二导电端子500置入所述第二端子槽时,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的前端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均悬空是指: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的前端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均突出于第一绝缘本体230的前端,并且其没有与其它组件有接触。
第二绝缘本体240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230外,其中,第一导电端子400、第二导电端子500、第一绝缘本体230、屏蔽板300与第二绝缘本体240镶埋成型。第二绝缘本体240填充于第一绝缘本体230的前端,使得屏蔽板300的前端、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的前端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均位于第二绝缘本体240。此外,第二绝缘本体240还填充于第一绝缘本体230的其它地方,与第一绝缘本体230构成一体式结构。由第一绝缘本体230和第二绝缘本体240构成的绝缘本体不存在缝隙,可减少电连接器10在多次插拔后绝缘本体出现分裂的风险,使电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由第一绝缘本体230和第二绝缘本体240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本体也可以是有一个整体的绝缘本体,不以为限。
进一步的,在其它替代实施方式中,还可制作金属壳体,并将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外,其中,金属壳体包裹绝缘本体,在金属壳体包裹绝缘本体后,电连接器构成一个可独立使用的组件。
可选地,电源接触部610和接地接触部710的宽度和厚度大于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10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510的宽度和厚度。增加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的宽度和厚度,不仅可进一步确保实现电连接器的大电流功能,还可延长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电源接触部610和接地接触部710的宽度范围为0.5-0.6毫米。
优选地,电源接触部610和接地接触部710的厚度范围为0.6-0.8毫米。
其中,电源接触部610和接地接触部710的厚度大于舌板220的厚度,使得电源端子的两个接触面611和接地端子的两个接触面711凸出于舌板220表面。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常规设计中的对称排列的一个上排端子和一个下排端子合并为一个端子,增加了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厚度和宽度,可加固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和实现大电流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屏蔽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与所述基部连接的舌板;
所述屏蔽板嵌于所述舌板中,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具有收容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收容槽;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别露于所述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
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侧边,所述电源端子包括电源接触部,所述接地端子包括接地接触部,所述电源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和所述接地接触部的两个接触面均分别露于所述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的每个收容槽收容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和一个所述电源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述屏蔽板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镶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和所述接地接触部部分悬空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成型有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置入所述第一端子槽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
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置入所述第二端子槽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和所述接地接触部的宽度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宽度和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和所述接地接触部的厚度范围为0.6-0.7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和所述接地接触部的宽度范围为0.5-0.8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和所述接地接触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舌板的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5281.5U CN206098847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5281.5U CN206098847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98847U true CN206098847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7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3528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98847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9884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9825A (zh) * | 2016-08-31 | 2017-01-04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WO2021057919A1 (zh) * | 2019-09-25 | 2021-04-01 |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
CN113612051A (zh) * | 2021-07-13 | 2021-11-05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35281.5U patent/CN20609884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9825A (zh) * | 2016-08-31 | 2017-01-04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299825B (zh) * | 2016-08-31 | 2018-07-24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WO2021057919A1 (zh) * | 2019-09-25 | 2021-04-01 |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
CN113612051A (zh) * | 2021-07-13 | 2021-11-05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99825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943980B (zh) | 线缆组件与电路板组件 | |
CN202259784U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0350334A (zh) | 电互连系统 | |
CN2060988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148448A (zh) |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3481476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2646906A (zh) | 用于多接口连接标准的连接器 | |
CN205609815U (zh) |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 |
CN20463294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线缆组件 | |
CN204885519U (zh) | 高频信号及电流传输组合件 | |
CN105206962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517259U (zh) | 一种type-c转接器 | |
CN207442017U (zh) | 具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 | |
CN20562190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0531U (zh) | 转接头结构 | |
CN20114245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250859U (zh) | 具有防EMI功能的USB Type‑C连接器 | |
CN109309310A (zh) | 一种大电流印制板连接器 | |
CN207052870U (zh) | 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06211160U (zh) |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5355425U (zh) | 高效防电磁干扰可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 |
CN103457055A (zh) | 一种基于柔板金手指结构的网络信息模块 | |
CN203351790U (zh) | 一种基于柔板金手指结构的网络信息模块 | |
TWM427693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hin film circu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