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5928U -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5928U
CN206095928U CN201621103376.6U CN201621103376U CN206095928U CN 206095928 U CN206095928 U CN 206095928U CN 201621103376 U CN201621103376 U CN 201621103376U CN 206095928 U CN206095928 U CN 206095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emperature
coal sample
coal
temperature
sampl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33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永
程方明
郭军
岳宁芳
仝玉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1033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5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5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5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包括恒温炉、煤样罐、恒温炉升降机构、供气系统和温度控制柜;恒温炉包括恒温炉炉体、恒温炉炉盖、炉膛和加热单元;煤样罐由罐体和罐盖组成,罐体的中部设置有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恒温炉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机、电机、轴转向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升降座,支撑框架上安装有四根导向柱;供气系统包括空气气源、干燥管、稳压阀、气体质量流量计和预热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温度控制精确,能够真实地反映煤自燃高温条件下的煤样分子结构变化情况,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自燃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煤自然发火特性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煤体分子结构,因此研究煤分子结构对最终解释煤自然发火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自然发火过程中煤体中分子结构的变化,多数研究者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方法对影响煤反应性的官能团进行了定量分析。这种方法虽能定性定量揭示出煤分子结构中存在的官能团,然而该方法一般选用实验过程中一定温度阶段的煤样制成压片样品,进而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实验,且该方法仅能分析出试验样品的官能团而不能分析出其整体分子结构。因此有必要使用其他试验方法作为补充,进一步分析试验煤样的分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温度控制精确,能够真实地反映煤自燃高温条件下的煤样分子结构变化情况,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炉和设置在恒温炉内且用于放置煤样的煤样罐,以及恒温炉升降机构、供气系统和温度控制柜;
所述恒温炉包括立方体形状的恒温炉炉体和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上方的恒温炉炉盖,所述恒温炉炉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通孔的堵头,所述恒温炉炉盖与所述恒温炉炉体闭合后的所述恒温炉炉体内部空间为炉膛,所述炉膛内四个侧面上和炉膛内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单元,所述恒温炉炉体上设置有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所述恒温炉炉体包括位于所述炉膛外侧的陶瓷纤维层、位于陶瓷纤维层外侧的碳钢层和位于碳钢层外侧的不锈钢层,所述陶瓷纤维层与碳钢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碳钢层与不锈钢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为真空间隙;
所述煤样罐由通过螺栓密闭连接的罐体和罐盖组成,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所述罐体由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构成,所述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穿入内层罐体内部,所述进气管的上端伸出到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之间的间隙外部,所述罐盖上设置有下端伸入内层罐体内部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和出气管的上端均从第一通孔穿出到所述恒温炉炉体外部;
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和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下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升降机,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后侧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升降机同步运动的电机,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后侧左拐角处和右拐角处均安装有轴转向器,两个所述升降机分别通过两根第一传动轴与两个轴转向器连接,两个所述轴转向器分别通过两根第二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上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温度控制柜和所述恒温炉炉体均安装在升降座顶部,所述恒温炉炉盖悬挂设置在支撑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恒温炉炉体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分别位于升降座的四个角位置处且用于对升降座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四根导向柱,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座上升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开关和用于对升降座下降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开关;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观测头正对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设置的紫外分析仪;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气源、干燥管、稳压阀、气体质量流量计和预热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与预热管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柜内设置有控制器、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所述控制器、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均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一测温探头,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外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二测温探头,所述第一测温探头和第二测温探头均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测温探头伸入煤样罐内部,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的输出端接有可控硅,所述加热单元与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的输出端接有超温指示灯;所述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接有上升控制按钮和下降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与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为管状,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面高于恒温炉炉盖的上表面。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均由碳硅材料制成,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由紫铜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气源为压缩空气瓶或无油空气泵。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炉炉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测温探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相应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的数量和超温指示灯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测温探头和第二测温探头均为铂铑热电偶。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炉膛底部的陶瓷纤维层上设置有耐火砖,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电阻丝,所述炉膛内四个侧面上的所述加热电阻丝镶嵌在陶瓷纤维层上,所述炉膛内底部的加热电阻丝镶嵌在耐火砖上。
上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与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测温探头通过穿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方式伸入煤样罐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操作方便,能够将煤自燃发火实验的温度提高到200℃~1000℃,能够真实地反映煤自燃高温条件下的煤样分子结构变化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第一测温探头、第二测温探头和加热单元,温度控制精确,能够真实地反映煤自燃高温条件下的煤样分子结构变化情况。
4、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时的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记录的实验数据能够用于建立相关煤自燃模型,指导煤自燃发火的防治工程。
5、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温度控制精确,能够真实地反映煤自燃高温条件下的煤样分子结构变化情况,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恒温炉、煤样罐和供气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的电控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恒温炉; 2—碳钢层; 3—不锈钢层;
4—炉膛; 5—第一通孔; 6—第一间隙;
7—外层罐体; 8—内层罐体; 9—进气管;
10—出气管; 11—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 12—加热单元;
13—煤样; 14—煤样罐; 15—罐盖;
16—空气气源; 17—干燥管; 18—稳压阀;
19—气体质量流量计; 20—预热管; 21—温度控制柜;
22—恒温炉炉盖; 23—恒温炉炉体; 24—第一测温探头;
25—第二测温探头; 26—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 27—陶瓷纤维层;
28—支撑框架; 29—升降机; 30—电机;
31—轴转向器; 32—第一传动轴; 33—第二传动轴;
34—升降座; 35—导向柱; 36—上限位开关;
37—下限位开关; 38—紫外分析仪; 39—控制器;
40—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 41—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
42—电源开关; 43—电源; 44—可控硅;
45—超温指示灯; 46—上升控制按钮; 47—下降控制按钮;
48—电机驱动器; 49—耐火砖; 50—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包括恒温炉1和设置在恒温炉1内且用于放置煤样13的煤样罐14,以及恒温炉升降机构、供气系统和温度控制柜21;
所述恒温炉1包括立方体形状的恒温炉炉体23和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上方的恒温炉炉盖22,所述恒温炉炉盖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通孔5的堵头,所述恒温炉炉盖22与所述恒温炉炉体23闭合后的所述恒温炉炉体23内部空间为炉膛4,所述炉膛4内四个侧面上和炉膛4内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单元12,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上设置有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所述恒温炉炉体23包括位于所述炉膛4外侧的陶瓷纤维层27、位于陶瓷纤维层27外侧的碳钢层2和位于碳钢层2外侧的不锈钢层3,所述陶瓷纤维层27与碳钢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6,所述碳钢层2与不锈钢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50,所述第一间隙6为真空间隙;具体实施时,所述恒温炉炉体23通过焊接的方式制成。所述第一通孔5的孔径为30mm,所述炉膛4的长度为650mm,所述炉膛4的宽度为450mm,所述炉膛4的高度为400mm;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长度为950mm,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宽度为750mm,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高度为800mm;
所述煤样罐14由通过螺栓密闭连接的罐体和罐盖15组成,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11,所述罐体由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构成,所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下端穿入内层罐体8内部,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伸出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之间的间隙外部,所述罐盖15上设置有下端伸入内层罐体8内部的出气管10,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和出气管10的上端均从第一通孔5穿出到所述恒温炉炉体23外部;
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架28和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28下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升降机29,所述支撑框架28的下部后侧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升降机29同步运动的电机30,所述支撑框架28的下部后侧左拐角处和右拐角处均安装有轴转向器31,两个所述升降机29分别通过两根第一传动轴32与两个轴转向器31连接,两个所述轴转向器31分别通过两根第二传动轴33与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29上固定连接有升降座34,所述温度控制柜21和所述恒温炉炉体23均安装在升降座34顶部,所述恒温炉炉盖22悬挂设置在支撑框架28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框架28上安装有分别位于升降座34的四个角位置处且用于对升降座34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四根导向柱35,所述支撑框架28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座34上升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开关36和用于对升降座34下降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开关37;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观测头正对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设置的紫外分析仪38;所述恒温炉炉体23和恒温炉炉盖22能够通过两个升降机29的升降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在升降过程中,通过设置上限位开关36和下限位开关37,能够控制所述恒温炉炉体23升降的极限位置,防止了所述恒温炉1由于升降超过极限位置被损坏;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气源16、干燥管17、稳压阀18、气体质量流量计19和预热管20,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与预热管20连接;通过设置预热管20,能够实现空气进入煤样罐14时的充分预热并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具体实施时,所述预热管20由铜管制成。
结合图4,所述温度控制柜21内设置有控制器39、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所述控制器39、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均通过电源开关42与电源43连接,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14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一测温探头24,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14外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二测温探头25,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和第二测温探头25均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伸入煤样罐14内部,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输出端接有可控硅44,所述加热单元12与可控硅4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输出端接有超温指示灯45;所述上限位开关36和下限位开关37均与控制器3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39的输入端还接有上升控制按钮46和下降控制按钮47,所述控制器39的输出端接有电机驱动器48,所述电机30与电机驱动器48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实施时,连接第一测温探头24与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导线、连接第二测温探头25与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导线和连接加热单元12与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导线均设置在第二间隙5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5的形状为管状,所述第一通孔5的上端面高于恒温炉炉盖22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均由碳硅材料制成,所述进气管9和出气管10均由紫铜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气源16为压缩空气瓶或无油空气泵。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测温探头2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相应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数量和超温指示灯45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和第二测温探头25均为铂铑热电偶。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位于所述炉膛4底部的陶瓷纤维层27上设置有耐火砖49,所述加热单元12为加热电阻丝,所述炉膛4内四个侧面上的所述加热电阻丝镶嵌在陶瓷纤维层27上,所述炉膛4内底部的加热电阻丝镶嵌在耐火砖49上。具体实施时,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升温速度为1℃/min~20℃/min,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温度稳定性为±1℃。通过设置耐火砖49,提高了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抗压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与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11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通过穿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方式伸入煤样罐14内部。这样设置第一测温探头24,能够测得较为精确的煤样罐14内部温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破碎、筛分好的煤样13装入内层罐体8内部,然后将所述罐体和罐盖15密闭;
步骤二、按下电源开关42,并按下下降控制按钮47,所述控制器39通过电机驱动器48驱动电机30转动,电机30带动两个升降机29下降,两个升降机29带动升降座34下降,所述恒温炉炉体23随升降座34下降,当下限位开关37检测到升降座34下降到极限位置时,输出信号给控制器39,控制器39停止通过电机驱动器48驱动电机30转动,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下降到了最低,与恒温炉炉盖22分离,将所述煤样罐14放置到所述恒温炉炉体23内,并调整煤样罐14的位置,使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11对准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去掉用于密封第一通孔5的堵头,将进气管9的上端和出气管10的上端均从第一通孔5穿出到所述恒温炉炉体23外部,将进气管9的上端与预热管20连接,并将第一测温探头2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内层罐体8内部,然后对第一通孔5进行密闭处理;
步骤三、按下上升控制按钮46,所述控制器39通过电机驱动器48驱动电机30转动,电机30带动两个升降机29上升,两个升降机29带动升降座34上升,所述恒温炉炉体23随升降座34上升,当上限位开关36检测到升降座34上升到极限位置时,输出信号给控制器39,控制器39停止通过电机驱动器48驱动电机30转动,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上升到了最高,与恒温炉炉盖22闭合;
步骤四、将紫外分析仪38安装到升降座34上,使紫外分析仪38的观测头正对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
步骤五、操作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设定所述煤样罐14内的温度上限值,操作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设定所述煤样罐14外的温度上限值;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通过可控硅44控制加热单元12开始加热;
步骤五中设定的所述煤样罐14内的温度上限值为200℃~1000℃;
步骤六、加热单元12加热过程中,第一测温探头24对所述煤样罐14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第二测温探头25对所述煤样罐14外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对第一测温探头24检测到的煤样罐14内部温度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并显示,并将所述煤样罐14内部温度信号的采样值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相比对,当采样值未达到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通过可控硅44控制加热单元12停止加热;同时,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记录所述煤样罐14内的温度达到对煤样13进行自燃发火实验所需要测试的温度点,在所述煤样罐14内的温度达到对煤样13进行自燃发火实验所需要测试的温度点时,紫外分析仪38对煤样13的紫外光谱进行检测并输出光谱图;同时,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对第二测温探头25检测到的煤样罐14外部温度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并显示,并将所述煤样罐14外部温度信号的采样值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相比对,当采样值达到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控制超温指示灯45点亮,提醒实验人员注意。
步骤六中对煤样13进行自燃发火实验所需要测试的温度点为十的倍数的温度点。
所述紫外分析仪38记录的光谱图能够用于判断煤样的分子结构变化情况,判断煤样13的燃烧情况,并建立相关煤自燃模型,指导煤自燃发火的防治工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炉(1)和设置在恒温炉(1)内且用于放置煤样(13)的煤样罐(14),以及恒温炉升降机构、供气系统和温度控制柜(21);
所述恒温炉(1)包括立方体形状的恒温炉炉体(23)和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上方的恒温炉炉盖(22),所述恒温炉炉盖(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通孔(5)的堵头,所述恒温炉炉盖(22)与所述恒温炉炉体(23)闭合后的所述恒温炉炉体(23)内部空间为炉膛(4),所述炉膛(4)内四个侧面上和炉膛(4)内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单元(12),所述恒温炉炉体(23)上设置有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所述恒温炉炉体(23)包括位于所述炉膛(4)外侧的陶瓷纤维层(27)、位于陶瓷纤维层(27)外侧的碳钢层(2)和位于碳钢层(2)外侧的不锈钢层(3),所述陶瓷纤维层(27)与碳钢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6),所述碳钢层(2)与不锈钢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50),所述第一间隙(6)为真空间隙;
所述煤样罐(14)由通过螺栓密闭连接的罐体和罐盖(15)组成,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11),所述罐体由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构成,所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下端穿入内层罐体(8)内部,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伸出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之间的间隙外部,所述罐盖(15)上设置有下端伸入内层罐体(8)内部的出气管(10),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和出气管(10)的上端均从第一通孔(5)穿出到所述恒温炉炉体(23)外部;
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架(28)和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28)下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升降机(29),所述支撑框架(28)的下部后侧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升降机(29)同步运动的电机(30),所述支撑框架(28)的下部后侧左拐角处和右拐角处均安装有轴转向器(31),两个所述升降机(29)分别通过两根第一传动轴(32)与两个轴转向器(31)连接,两个所述轴转向器(31)分别通过两根第二传动轴(33)与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29)上固定连接有升降座(34),所述温度控制柜(21)和所述恒温炉炉体(23)均安装在升降座(34)顶部,所述恒温炉炉盖(22)悬挂设置在支撑框架(28)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框架(28)上安装有分别位于升降座(34)的四个角位置处且用于对升降座(34)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四根导向柱(35),所述支撑框架(28)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座(34)上升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开关(36)和用于对升降座(34)下降到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开关(37);所述恒温炉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观测头正对恒温炉石英玻璃观测孔(26)设置的紫外分析仪(38);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气源(16)、干燥管(17)、稳压阀(18)、气体质量流量计(19)和预热管(20),所述进气管(9)的上端与预热管(20)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柜(21)内设置有控制器(39)、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所述控制器(39)、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和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均通过电源开关(42)与电源(43)连接,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14)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一测温探头(24),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所述煤样罐(14)外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二测温探头(25),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和第二测温探头(25)均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伸入煤样罐(14)内部,所述煤样罐内温度温控表(40)的输出端接有可控硅(44),所述加热单元(12)与可控硅(4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输出端接有超温指示灯(45);所述上限位开关(36)和下限位开关(37)均与控制器(3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39)的输入端还接有上升控制按钮(46)和下降控制按钮(47),所述控制器(39)的输出端接有电机驱动器(48),所述电机(30)与电机驱动器(48)的输出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的形状为管状,所述第一通孔(5)的上端面高于恒温炉炉盖(22)的上表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内层罐体(8)和外层罐体(7)均由碳硅材料制成,所述进气管(9)和出气管(10)均由紫铜材料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气源(16)为压缩空气瓶或无油空气泵。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测温探头(2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恒温炉炉体(23)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相应所述煤样罐外温度温控表(41)的数量和超温指示灯(45)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和第二测温探头(25)均为铂铑热电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炉膛(4)底部的陶瓷纤维层(27)上设置有耐火砖(49),所述加热单元(12)为加热电阻丝,所述炉膛(4)内四个侧面上的所述加热电阻丝镶嵌在陶瓷纤维层(27)上,所述炉膛(4)内底部的加热电阻丝镶嵌在耐火砖(49)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与煤样罐石英玻璃观测孔(11)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测温探头(24)通过穿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方式伸入煤样罐(14)内部。
CN201621103376.6U 2016-10-08 2016-10-08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Active CN206095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3376.6U CN206095928U (zh) 2016-10-08 2016-10-08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3376.6U CN206095928U (zh) 2016-10-08 2016-10-08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5928U true CN206095928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8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3376.6U Active CN206095928U (zh) 2016-10-08 2016-10-08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5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2840A (zh) * 2021-05-19 2021-08-13 重庆大学 一种模拟煤自燃及灭火过程的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2840A (zh) * 2021-05-19 2021-08-13 重庆大学 一种模拟煤自燃及灭火过程的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7476B (zh) 一种高温氢气环境材料性能试验装置
CN105890881B (zh) 一种模拟燃气环境下的热疲劳试验装置
CN103712881B (zh) 一种克级物料热重与产气特性研究实验装置
CN101813417B (zh) 一种高温云纹实验炉
CN104501597B (zh) 可称重高温炉
CN201425419Y (zh) 一种高温还原反应实验电炉
CN102353763A (zh) 一种测试煤炭自燃发火期小型模拟装置
CN103439212B (zh) 一种快速变温双炉体热天平
CN1595129A (zh) 一种模拟煤炭自燃过程的绝热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07029A (zh) 基于热重的煤自燃特性测定装置
CN206095928U (zh) 一种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
CN106290703A (zh) 煤绝热自燃发火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6370696A (zh) 一种程序升温煤氧化实验装置
CN103644732B (zh) 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测试方法
CN208818642U (zh) 一种测试煤自然发火全过程的实验系统
CN201138341Y (zh)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系统
CN102944462B (zh) 一种用于固体材料高温分解气化的自热式低压电弧装置
CN106442372A (zh) 煤自燃发火过程中高温阶段光谱测试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4112774A (zh) 一种对分子污染物吸附脱附性能分析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203643290U (zh) 一种克级物料热重与产气特性研究实验装置
CN203025251U (zh) 一种高温玻璃熔体电阻率测试装置
CN107976335A (zh) 一种开放体系化学动力学高温高压实验装置
CN206095946U (zh) 一种煤自燃发火光谱测试试验装置
KR101417517B1 (ko) 고로 모사장치
CN203705288U (zh) 用于大物料量试样超临界水气化的热重特性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