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7964U -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87964U
CN206087964U CN201620897243.4U CN201620897243U CN206087964U CN 206087964 U CN206087964 U CN 206087964U CN 201620897243 U CN201620897243 U CN 201620897243U CN 206087964 U CN206087964 U CN 20608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y
container
lining bag
granular material
convey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72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972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8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8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879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用的运输装置。为提高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运输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包括集装箱和设置在集装箱内部的柔性内衬袋,该柔性内衬袋上设置有与集装箱的外部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通气口,进料口靠近集装箱的顶部,出料口靠近或位于集装箱的底部,通气口靠近或位于集装箱的顶部。利用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对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进行运输时,不需要人工搬运,耗费人力少,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通过机械化装卸、装卸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大大降低装卸时间成本,进而降低了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用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进行运输时,多是采用小袋运输,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装卸耗费时间长,运输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运输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部设置有柔性内衬袋,该柔性内衬袋上设置有与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通气口,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集装箱的顶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装箱的底部,所述通气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在使用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运输粉状或颗粒状物料比如聚氯乙烯材料(PVC材料)前,灌装人员可在进料口处连接进料管,并在进料管的进料前端连通有设置有进料风机的进风管。这样,在向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内灌装PVC材料时,利用重力使PVC材料落入进料管中,并利用进料风机通过进风管向进料管中充风,从而利用风力将PVC材料充入柔性内衬袋中,且在充风过程中,进入柔性内衬袋中的气体可通过通气口从柔性内衬袋中排到集装箱的外部,避免柔性内衬袋中的气压过高而影响PVC材料的灌装。由于PVC材料是具有流动性的粉状材料,故,在灌装过程中,PVC材料可在柔性内衬袋中流动从而将柔性内衬袋灌装至满足运输或灌装要求。在运输到目的地后,卸料人员可在出料口处连接吸料管,且在该吸料管上设置粉泵,并在通气口出设置卸料风机,这样,这卸料过程中,粉泵将PVC材料从柔性内衬袋中吸出,同时卸料风机通过通气口向柔性内衬袋中注入气体,以避免柔性内衬袋因其内腔中的气压过低而瘪下去,导致粉泵无法将PVC材料顺利吸出,甚至无法将PVC材料吸出。由此可见,利用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对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进行运输时,不需要人工搬运,耗费人力少,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通过机械化装卸、装卸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从而大大降低装卸时间成本,进而降低了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成本。
优选地,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灌装管道,该灌装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顶壁上并靠近所述集装箱的顶部,且所述灌装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灌装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灌装孔。这样,粉状或颗粒状物料比如PVC材料在风力的作用下从进料管进入灌装管道,并经灌装管道上的灌装孔喷洒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中,可避免PVC材料在进料口处堆积,影响灌装速度,进一步提高灌装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灌装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顶壁的中部,所述灌装孔在所述灌装管道的两侧和底部均匀分布。这样,灌装管道中的PVC材料可从灌装管道的两侧和底部同时向柔性内衬袋中的两侧及中部喷洒,进一步提高灌装速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灌装管道为柔性管道,以便于柔性内衬袋的折叠收放。优选地,所述灌装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避免灌装管道内存在流动死角,进而避免PVC材料在灌装管道内的流动死角堆积,影响灌装速度。
优选地,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中设置有通风带,该通风带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连通的出风口,且该通风带端部的通风口与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连通。这样,在卸料过程中,可通过通风带向柔性内衬袋中注入气体,避免柔性内衬袋因内部气压过低而瘪下去,且注入气体形成的风力较小,以避免影响卸料。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带的数量为偶数,且所述通风带与所述灌装管道平行并在所述灌装管道的两侧呈对称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通风带的下部并呈均匀分布。这样,在卸料过程中注入柔性内衬袋中的气流更均匀,风力更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的A-A向视图;
图3为在图1中所示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图1中所示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卸料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包括集装箱1和设置在集装箱内部的柔性内衬袋2,且该柔性内衬袋2上设置有与集装箱的外部连通的进料口21、出料口22和通气口23。其中,进料口21靠近集装箱1的顶部11,既便于灌装人员通过进料口21向柔性内衬袋2中灌装粉状或颗粒状物料,又可以避免灌装到柔性内衬袋2中的物料封堵住进料口21,影响灌装。出料口22靠近集装箱1的底部,当然,出料口22也可以设置在集装箱1的底部。这样,在进行卸料时,可避免粉泵因出料口距离集装箱1的底部过远而无法将位于集装箱1底部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吸入吸料管中,进而导致卸料不完全。通气口23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这样,在进行灌装时,由进料口21随灌装的物料一起进入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体可通过通气口23排出到柔性内衬袋2的外部,以避免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压过高而影响灌装;在进行卸料时,可通过通气口23向柔性内衬袋2中注入气体,以避免柔性内衬袋2因其内腔中的气压过低而影响卸料。
在使用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运输粉状或颗粒状物料比如聚氯乙烯材料(PVC材料)前,灌装人员可在进料口21处设置进料装置3,如图3所示,其中,进料管31与进料口21连通,并在进料管31的进料前端连通有设置有进料风机32的进风管33,这样,在向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中的内衬袋中灌装PVC材料时,利用重力使PVC材料落入进料管31中,并利用进料风机32通过进风管33向进料管31中充风,从而利用风力将PVC材料充入柔性内衬袋2中,且在充风过程中,进入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体可通过通气口23从柔性内衬袋2中流到集装箱1的外部,避免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压过高而影响PVC材料的灌装。由于PVC材料是具有流动性的粉状材料,故,在灌装过程中,PVC材料可在柔性内衬袋2中流动从而将柔性内衬袋2灌满或达到灌装要求。在运输到目的地后,卸料人员可在出料口22处设置有卸料装置4,如图4所示,其中,吸料管41,且在该吸料管41上设置粉泵42,并在通气口23出设置卸料风机43,这样,这卸料过程中,粉泵42将PVC材料从柔性内衬袋2中吸出并传输到存储罐5中,同时卸料风机43通过通气口23向柔性内衬袋2中注入气体,以避免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压过低而瘪下去,导致粉泵42无法将PVC材料顺利吸出,甚至无法将PVC材料吸出。由此可见,利用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对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进行运输时,不需要人工搬运,耗费人力少,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通过机械化装卸、装卸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从而大大降低装卸时间成本,进而降低了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成本。
如图1-4所示,在柔性内衬袋2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灌装管道24,该灌装管道24位于柔性内衬袋2的顶壁上并靠近集装箱1的顶部11,且灌装管道24的进料端与进料口21连通,灌装管道24的管壁上设置有灌装孔241。这样,粉状或颗粒状物料比如PVC材料在风力的作用下从进料管31进入灌装管道24,并经灌装管道24上的灌装孔241喷洒到柔性内衬袋2的内腔中,可避免PVC材料在靠近进料口21处堆积,影响灌装速度,进一步提高灌装速度。优选地,灌装管道24位于柔性内衬袋2的顶壁的中部,灌装孔241在灌装管道24的两侧和底部均匀分布。这样,灌装管道24中的PVC材料可从灌装管道24的两侧和底部同时向柔性内衬袋2的内腔中的两侧及中部喷洒,进一步提高灌装速度。优选地,灌装管道24为柔性管道,以便于柔性内衬袋2的折叠收放。优选地,灌装管道2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避免灌装管道24内存在流动死角,进而避免PVC材料在灌装管道24内的流动死角堆积,影响灌装速度。当然,灌装管道24的横截面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比如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
如图1-4所示,柔性内衬袋2的内腔中设置有通风带25,该通风带25上设置有与柔性内衬袋2的内腔连通的出风口(图中未视出),且该通风带25端部的通风口与集装箱1的外部连通。这样,在卸料过程中,可通过通风带25向柔性内衬袋2中注入气体,避免柔性内衬袋2因内部气压过低而瘪下去,且注入气体形成的风力较小,以避免影响卸料。优选地,通风带25的数量为偶数,且通风带25与灌装管道24平行并在灌装管道24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优选地,出风口位于通风带25的下部并呈均匀分布。这样,在卸料过程中注入柔性内衬袋2中的气流更均匀,风力更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部设置有柔性内衬袋,该柔性内衬袋上设置有与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通气口,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集装箱的顶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装箱的底部,所述通气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灌装管道,该灌装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顶壁上并靠近所述集装箱的顶部,且所述灌装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灌装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灌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顶壁的中部,且所述灌装孔在所述灌装管道的两侧和底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管道为柔性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中设置有通风带,该通风带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内衬袋的内腔连通的出风口,且该通风带端部的通风口与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带的数量为偶数,且所述通风带与所述灌装管道平行并在所述灌装管道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通风带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通风带的下部均匀分布。
10.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CN201620897243.4U 2016-08-17 2016-08-17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7243.4U CN206087964U (zh) 2016-08-17 2016-08-17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7243.4U CN206087964U (zh) 2016-08-17 2016-08-17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87964U true CN206087964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6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724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7964U (zh) 2016-08-17 2016-08-17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87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090A (zh) * 2016-08-17 2016-12-07 陈庆高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090A (zh) * 2016-08-17 2016-12-07 陈庆高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8119092A (ru) Способ заполн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гранулятами пластмасс, способ погрузки гранулятов пластмасс в транспортные контейнеры и их опорожнение, гибкая вкладка из пластмассы и система разгрузки и загруз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контейнеров
CN107826771A (zh) 新型矿用粉状或粒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CN206088361U (zh)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及卸料系统
CN207551371U (zh) 新型矿用粉状或粒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CN206087964U (zh)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CN108147134A (zh) 一种轻介共流气力输送系统
CN105752689A (zh) 一种粉状物料输送装置
CN106144602A (zh)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及卸料系统
CN204057270U (zh) 一种鼓型卸料装置及其气动输送物料传输系统
CN207551417U (zh) 一种用于石油助剂生产的皮带输送装置
CN219009252U (zh) 一种粮仓、码头、货运站粮食装卸装置
CN206985167U (zh) 一种用于稻壳除杂的混合气力输送系统
CN207918023U (zh) 一种粉末风力输送机
CN106185090A (zh)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装置
CN207918026U (zh) 一种轻介共流气力输送系统
CN106044262A (zh) 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运输方法
CN105270870A (zh) 载料装置
CN206427752U (zh) 粉仓粉料输送管道卸料口螺旋卸料装置
CN104418090B (zh) 气动管道输送装置
CN203959330U (zh) 载料装置
CN204751526U (zh) 移动式集装箱装料机
CN209423499U (zh) 一种气力混合装置
CN108082546B (zh) 一种白炭黑包装装置
CN207683404U (zh) 一种面粉散装运输车
CN205965739U (zh)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及配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