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7067U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87067U
CN206087067U CN201621041120.7U CN201621041120U CN206087067U CN 206087067 U CN206087067 U CN 206087067U CN 201621041120 U CN201621041120 U CN 201621041120U CN 206087067 U CN206087067 U CN 206087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ol
holding tank
rectangular body
plate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11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411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87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87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87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所述折叠凳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折叠凳以供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休息的平衡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但现有的平衡车相对汽车等代步工具有一个缺点,开车开累了,我们可以在座位上坐着或躺着休息,但电动平衡车无法满足为使用者提供休息的位置。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休息的平衡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
所述折叠凳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折叠凳以供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
在常态下,折叠凳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设置有容纳槽,因而,将折叠凳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携带,并不会妨碍到使用者。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车主体包括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折叠凳包括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所述容纳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包括一矩形主体,所述矩形主体的大小与容纳槽相当;
在折叠凳未拆卸时,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分别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左凳腿或右凳腿对应的容纳槽内;
在需要使用时,将两块所述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主体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配合固定安装于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即可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构成左凳腿和右凳腿的矩形主体与容纳槽的大小相当,在折叠凳未展开时,矩形主体相当于容纳槽的“盖子”将容纳槽盖住,并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包括对应所述左踏板的第一容纳槽,和对应所述右踏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所述右凳腿的第二矩形主体;
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二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的第一边;
所述凳板常态下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凳板的第二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的两个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同时,由于凳腿和凳板均可从平衡车主体上拆卸下来使用,因而,可以避免在平衡车主体上使用而可能出现的车身不稳,进而造成门字凳不稳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包括对应所述左踏板的第一容纳槽,和对应所述右踏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所述右凳腿的第二矩形主体;
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凳板常态下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凳板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组,共四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的两组卡口结构分别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为矩形缺口,所述卡口结构为垂直于凳板表面的“凹”字型卡口结构;
所述“凹”字型卡口结构的卡口为矩形卡口,所述矩形卡口底部至凳板表面的厚度与矩形缺口的深度相当。由于矩形缺口、矩形卡口的配合、以及垂直于凳板表面的“凹”字型卡口结构的卡口底部的厚度与矩形缺口的深度相当,缺口和卡口两项限位固定,使得左凳腿、右凳腿及凳板无法在前后左右及往下的方向上摆动,从而保证门字凳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的端部垂直延伸出凳脚;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与所述凳脚配合限位固定的。该凳腿可以是一块垂直于矩形主体的长方形板块的结构(截面形状为一边长一边短的“L”型结构)、也可以是在矩形主体两端部延伸出的块状结构;而对应的在容纳槽内,设置有与凳腿走向及形状相配合的固定槽结构,用于该折叠凳未使用状态时,将左凳腿和右凳腿限位固定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同时,由于是结构配合固定的固定结构,拆卸和安装都很是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凳板的长度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两靠近侧边的距离相当;
所述凳板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容纳槽的大小;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深度与第一矩形主体的厚度相当,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最浅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的厚度加上凳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容纳槽对应放置卡口结构的位置的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和卡口结构相加的厚度相当。本方案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部分的深度与用作“盖子”的第一矩形主体或第二矩形主体+凳板的厚度相当,这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平衡车而踩在其上的时候,不会由于矩形主体悬空而造成矩形主体折断损坏的问题发生;而第二容纳槽的另一部分的深度则与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卡口结构的厚度相当也是同样的道理,另可以使得卡口结构对应的位置外的稍许空间也设置成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卡口结构的深度,如此,可用于放置一些小件的螺丝刀等修理功能,以帮助使用者在外自行修理出现一些不太严重的平衡车故障或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的手控杆,所述手控杆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折叠时,所述手控杆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手控杆长度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的不同而调整手控杆的高度;同时,在折叠收缩手控杆时,可以先将其缩短至最适合的长度,再行折叠收缩,减少折叠的手控杆占据的空间大小,方便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支撑脚的设置,可以使得平衡车在停放时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该折叠凳是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使用的,不论是手控、腿控还是脚控类型的平衡车都存在不稳固的问题,特别的,脚控平衡车的左踏板和右踏板是可以相对转动的,而设置了支撑脚,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使得平衡车稳固停放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使用折叠凳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折叠附着有折叠凳,如此,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将折叠凳拆卸下来,展开使用,提供给使用者休息的便利,不需要我们另寻位置休息;而由于折叠凳可折叠,故而将其附着在平衡车主体上并不会占据过多的位置,携带方便;并且,该折叠凳脱离平衡车主体使用的,故而无需担心长时间使用折叠凳会对平衡车主体造成形变或损坏等问题。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平衡车折叠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平衡车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凳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平衡车折叠状态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平衡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凳配合示意图。参考图1、2和3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1和折叠凳2;
折叠凳2可拆卸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1上,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2从平衡车主体1上拆下,构成折叠凳以供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折叠附着有折叠凳,如此,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将折叠凳拆卸下来,展开使用,提供给使用者休息的便利,不需要我们另寻位置休息;而由于折叠凳可折叠,故而将其附着在平衡车主体上并不会占据过多的位置,携带方便;并且,该折叠凳脱离平衡车主体使用的,故而无需担心长时间使用折叠凳会对平衡车主体造成形变或损坏等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图中未示出);
在常态下,折叠凳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设置有容纳槽,因而,将折叠凳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携带,并不会妨碍到使用者。
本实施例优选的平衡车主体包括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折叠凳2包括左凳腿21、右凳腿22和凳板23;容纳槽分别设置在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的上表面;
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分别包括一矩形主体,矩形主体的大小与容纳槽相当;
在折叠凳未拆卸时,两块矩形主体分别构成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凳板23设置在左凳腿11或右凳腿12对应的容纳槽内;
在需要使用时,将两块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主体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配合固定安装于两块矩形主体即可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构成左凳腿和右凳腿的矩形主体与容纳槽的大小相当,在折叠凳未展开时,矩形主体相当于容纳槽的“盖子”将容纳槽盖住,并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容纳槽包括对应左踏板的第一容纳槽13,和对应右踏板的第二容纳槽14;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右凳腿的第二矩形主体;
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13的一侧边,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24;
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14的一侧边,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二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23的第一边;
凳板23常态下放置在第二容纳槽14内,并且,凳板23的第二边设置有用于与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25;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23的两个卡口结构25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24,则左凳腿21、右凳腿22和凳板23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同时,由于凳腿和凳板均可从平衡车主体上拆卸下来使用,因而,可以避免在平衡车主体上使用而可能出现的车身不稳,进而造成门字凳不稳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优选的,容纳槽包括对应左踏板11的第一容纳槽13,和对应右踏板12的第二容纳槽14;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21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右凳腿22的第二矩形主体;
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13的一侧边,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24;
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14的一侧边,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24;
凳板23常态下放置在第二容纳槽14内,并且,凳板23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缺口24配合固定的两组,共四个卡口结构25;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23的两组卡口结构25分别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24,则左凳腿21、右凳腿22和凳板23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缺口24为矩形缺口,卡口结构25为垂直于凳板表面的“凹”字型卡口结构;
“凹”字型卡口结构的卡口为矩形卡口,矩形卡口底部至凳板表面的厚度与矩形缺口的深度相当。由于矩形缺口、矩形卡口的配合、以及垂直于凳板表面的“凹”字型卡口结构的卡口底部的厚度与矩形缺口的深度相当,缺口和卡口两项限位固定,使得左凳腿、右凳腿及凳板无法在前后左右及往下的方向上摆动,从而保证门字凳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的端部垂直延伸出凳脚26;
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24分别包括固定槽15,固定槽用于与凳脚26配合限位固定的。该凳腿可以是一块垂直于矩形主体的长方形板块的结构(截面形状为一边长一边短的“L”型结构)、也可以是在矩形主体两端部延伸出的块状结构;而对应的在容纳槽内,设置有与凳腿走向及形状相配合的固定槽结构,用于该折叠凳未使用状态时,将左凳腿和右凳腿限位固定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同时,由于是结构配合固定的固定结构,拆卸和安装都很是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优选的,凳板23的长度与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两靠近侧边的距离相当;
凳板23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容纳槽的大小;
第一容纳槽13的深度与第一矩形主体的厚度相当,第二容纳槽14的最浅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的厚度加上凳板23的厚度,第二容纳槽对应放置卡口结构25的位置的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凳板23和卡口结构25相加的厚度相当。本方案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部分的深度与用作“盖子”的第一矩形主体或第二矩形主体+凳板的厚度相当,这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平衡车而踩在其上的时候,不会由于矩形主体悬空而造成矩形主体折断损坏的问题发生;而第二容纳槽的另一部分的深度则与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卡口结构的厚度相当也是同样的道理,另可以使得卡口结构对应的位置外的稍许空间也设置成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卡口结构的深度,如此,可用于放置一些小件的螺丝刀等修理功能,以帮助使用者在外自行修理出现一些不太严重的平衡车故障或损坏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的手控杆3,手控杆3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1的上表面;
折叠时,手控杆3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1的上表面。手控杆长度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的不同而调整手控杆的高度;同时,在折叠收缩手控杆时,可以先将其缩短至最适合的长度,再行折叠收缩,减少折叠的手控杆占据的空间大小,方便收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图中未示出)。支撑脚的设置,可以使得平衡车在停放时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该折叠凳是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使用的,不论是手控、腿控还是脚控类型的平衡车都存在不稳固的问题,特别的,脚控平衡车的左踏板和右踏板是可以相对转动的,而设置了支撑脚,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使得平衡车稳固停放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使用折叠凳的稳定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中: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
所述折叠凳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折叠凳以供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
在常态下,折叠凳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从平衡车主体上拆下,构成凳子以供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平衡车主体包括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折叠凳包括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所述容纳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包括一矩形主体,所述矩形主体的大小与容纳槽相当;
在折叠凳未拆卸时,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分别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左凳腿或右凳腿对应的容纳槽内;
在需要使用时,将两块所述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主体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配合固定安装于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即可构成凳子以供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对应所述左踏板的第一容纳槽,和对应所述右踏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所述右凳腿的第二矩形主体;
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二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的第一边;
所述凳板常态下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凳板的第二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的两个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对应所述左踏板的第一容纳槽,和对应所述右踏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矩形主体包括对应左凳腿的第一矩形主体,和对应所述右凳腿的第二矩形主体;
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一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第二容纳槽的一侧边,所述第一矩形主体的第二边设置有两个缺口;
所述凳板常态下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凳板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组,共四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从平衡车上拆卸下来,并将凳板的两组卡口结构分别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缺口为矩形缺口,所述卡口结构为垂直于凳板表面的“凹”字型卡口结构;
所述“凹”字型卡口结构的卡口为矩形卡口,所述矩形卡口底部至凳板表面的厚度与矩形缺口的深度相当。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第一边的端部垂直延伸出凳脚;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与所述凳脚配合限位固定的。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凳板的长度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两靠近侧边的距离相当;
所述凳板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容纳槽的大小;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深度与第一矩形主体的厚度相当,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最浅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的厚度加上凳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容纳槽对应放置卡口结构的位置的深度相当于第二矩形主体、凳板和卡口结构相加的厚度相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的手控杆,所述手控杆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折叠时,所述手控杆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
CN201621041120.7U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Active CN206087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120.7U CN20608706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120.7U CN20608706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87067U true CN206087067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1120.7U Active CN20608706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870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0083A1 (zh) * 2016-09-05 2018-03-08 尚艳燕 一种电动平衡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0083A1 (zh) * 2016-09-05 2018-03-08 尚艳燕 一种电动平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7068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3407532A (zh) 一种单轮单杆自平衡电动车
CN207599298U (zh) 一种用于全站仪的支架
CN206087067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6240704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6314638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6265332U (zh) 用于无人机的发射车装置
CN106627870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5424340U (zh) 不锈钢折叠脚架
CN207045550U (zh)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CN210603547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儿童体检装置
CN104490090A (zh) 一种宿舍双层床用折叠桌
CN206914622U (zh) 一种折叠式的多旋翼无人机
CN204132622U (zh) 模块化行李箱
CN207510607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6558200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古筝架
CN202800755U (zh) 室外写生用美术教学画架
CN207609944U (zh) 旋转结构及推车
CN207617896U (zh) 旋钮平衡车踏板及安装有该踏板的平衡车
CN207510606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6080880B (zh) 一种平衡车
CN106005163B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4812760U (zh) 一种环绕式儿童书架
CN107128419A (zh)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CN216843861U (zh) 一种城市规划调研用测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Po Yuan Road, No. 1065, F518 fashion creative garden F13 101, 10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Hongling building, building 25B, 1

Patentee before: Shang Yan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