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0607U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0607U
CN207510607U CN201621041117.5U CN201621041117U CN207510607U CN 207510607 U CN207510607 U CN 207510607U CN 201621041117 U CN201621041117 U CN 201621041117U CN 207510607 U CN207510607 U CN 207510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ol
stool leg
holding tank
balance vehicl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1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尚艳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尚艳燕 filed Critical 尚艳燕
Priority to CN201621041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0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0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0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所述折叠凳通过两种固定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当折叠凳通过第一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当折叠凳通过第二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所述折叠凳作为凳子以供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休息的平衡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但现有的平衡车相对汽车等代步工具有一个缺点,开车开累了,我们可以在座位上坐着或躺着休息,但电动平衡车无法满足为使用者提供休息的位置。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休息的平衡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
所述折叠凳通过两种固定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
当折叠凳通过第一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当折叠凳通过第二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所述折叠凳作为凳子以供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
在常态下,折叠凳通过第一固定结构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设置有容纳槽,因而,将折叠凳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携带,并不会妨碍到使用者;同时,无论是以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还是第二结构固定都尽量使用了该容纳槽,以减小空间浪费,并使得容纳槽一物多用。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车主体包括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折叠凳包括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所述容纳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包括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大小分别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当;
所述折叠凳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处时,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分别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左凳腿或右凳腿对应的第一容纳槽或第二容纳槽内;
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构成左凳腿和右凳腿的矩形主体与容纳槽的大小相当,在折叠凳未展开时,矩形主体相当于容纳槽的“盖子”将容纳槽盖住,并作为左踏板和右踏板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同时,无论是以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还是第二结构固定都尽量使用了该容纳槽,以减小空间浪费,并使得容纳槽一物多用。
进一步的,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和右凳脚,所述左凳腿和左凳脚、右凳腿和右凳脚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当,同时,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靠近的侧边处分别对应所述左凳脚和右凳脚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通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同时,所述左凳脚和右凳脚分别通过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盖装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作为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而存在;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或第二容纳槽内。本方案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形状和大小与用作“盖子”的第一矩形主体或第二矩形主体+ 凳板的厚度相当,这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平衡车而踩在其上的时候,不会由于矩形主体悬空而造成矩形主体折断损坏的问题发生,又保证在折叠状态时,折叠凳紧密的贴合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避免妨碍使用者的问题发生,又充分的使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互相远离延伸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二嵌入槽和第二安装槽互通,并且,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二嵌入槽和第二安装槽互通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
在需要使用时,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和右凳脚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同时,将凳板配合固定于左凳腿和右凳腿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嵌入槽、安装槽和避让空间的配合设置,常态下,可以使凳脚纳入嵌入槽而盖合在平衡车主体上表面,以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而在需要使用折叠凳时,则使得该“L”型结构可以嵌入并固定,具体的,先将该“L”型结构的凳脚向下盖合,使得凳脚嵌入嵌入槽内,再以大于45度的角度,将该“L”型结构推入避让空间,再顺势翻转至凳腿垂直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位置,并将凳脚嵌入安装槽内固定;如此,该结构既能够保证固定该折叠凳,同时,固定结构又不会突出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而妨碍到使用者,更者,无需螺丝等其他固定结构,而仅仅通过结构固定,方便拆卸和安装,给使用者以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和右凳脚,所述左凳腿和左凳脚、右凳腿和右凳脚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设置有高于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中间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互靠近的侧边分别向中间凸起水平向内开设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并且,第一装配槽1和第二装配槽的底面低于容纳槽的底面,同时,高于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底面;
在需要使用时,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和右凳脚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同时,将凳板配合固定于左凳腿和右凳腿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本方案中,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而左凳脚和右凳脚相对,并水平推入装配槽中,然后,再将凳板装上,即可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者使用;其中装配槽的大小形状与凳脚相当,同时,由于装配槽的底面低于容纳槽的底面而高于嵌入槽的底面,这使得这一结构能够对左凳脚和右凳脚配合固定于装配槽时,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妨碍凳脚配合固定于装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主体远离右踏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第二矩形主体远离左踏板的侧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的第一边,所述凳板的第二边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的两个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互远离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缺口,凳板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的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手控杆;
所述手控杆设置在平衡车主体靠近前侧边的位置,所述容纳槽设置在平衡车主体靠近后侧边的位置,并且,所述手控杆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折叠时,所述手控杆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本方案中,带手控杆的手控类型的平衡车,左踏板和右踏板是相互固定的,而由于手控杆和折叠凳的前后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坐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而控制平衡车运行,而不仅仅只有在平衡车停放时才能用到该折叠凳的功能;同时,手控杆长度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的不同而调整手控杆的高度;同时,在折叠收缩手控杆时,可以先将其缩短至最适合的长度,再行折叠收缩,减少折叠的手控杆占据的空间大小,方便收纳;再者,支撑脚的设置,可以使得平衡车在停放时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该折叠凳是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使用的,不论是手控、腿控还是脚控类型的平衡车都存在不稳固的问题,特别的,脚控平衡车的左踏板和右踏板是可以相对转动的,而设置了支撑脚,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使得平衡车稳固停放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使用折叠凳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安装有折叠凳,如此,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使用折叠凳以供休息,提供给使用者休息的便利,不需要我们另寻位置休息;而由于折叠凳可折叠,故而将其附着在平衡车主体上并不会占据过多的位置,携带方便;甚至由于折叠凳以第一固定方式安装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三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凳板和凳腿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动平衡车的整体结构图。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1和折叠凳2;
折叠凳2通过两种固定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1上;
当折叠凳2通过第一固定方式安装在平衡车主体1上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当折叠凳2通过第二固定方式安装在平衡车主体上1时,折叠凳作为凳子以供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安装有折叠凳,如此,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使用折叠凳以供休息,提供给使用者休息的便利,不需要我们另寻位置休息;而由于折叠凳可折叠,故而将其附着在平衡车主体上并不会占据过多的位置,携带方便;甚至由于折叠凳以第一固定方式安装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平衡车主体1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容纳槽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
在常态下,折叠凳2通过第一固定结构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平衡车主体1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设置有容纳槽,因而,将折叠凳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携带,并不会妨碍到使用者;同时,无论是以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还是第二结构固定都尽量使用了该容纳槽,以减小空间浪费,并使得容纳槽一物多用。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一示意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优选的,平衡车主体1包括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折叠凳2包括左凳腿21、右凳腿22和凳板23;容纳槽包括分别设置在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
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分别包括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大小分别与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相当;
折叠凳1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处时,两块矩形主体分别构成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凳板23设置在左凳腿11或右凳腿12对应的第一容纳槽13或第二容纳槽内14;
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左踏板11和右踏板 12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构成左凳腿和右凳腿的矩形主体与容纳槽的大小相当,在折叠凳未展开时,矩形主体相当于容纳槽的“盖子”将容纳槽盖住,并作为左踏板和右踏板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这一设计在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平衡车的空间;同时,无论是以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还是第二结构固定都尽量使用了该容纳槽,以减小空间浪费,并使得容纳槽一物多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26 和右凳脚27,左凳腿21和左凳脚26、右凳腿22和右凳脚27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的深度、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当,同时,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14槽相靠近的侧边处分别对应所述左凳脚和右凳脚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一嵌入槽15和第二嵌入槽16;
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分别通过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同时,左凳脚26和右凳脚27分别通过第一嵌入槽15和第二嵌入槽16盖装在左踏板11 和右踏板12上,作为左踏板11和右踏板1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而存在;
凳板23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3或第二容纳槽14内。本方案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形状和大小与用作“盖子”的第一矩形主体或第二矩形主体+凳板的厚度相当,这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平衡车而踩在其上的时候,不会由于矩形主体悬空而造成矩形主体折断损坏的问题发生,又保证在折叠状态时,折叠凳紧密的贴合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避免妨碍使用者的问题发生,又充分的使用了平衡车的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嵌入槽15和第二嵌入槽16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互相远离延伸的第一安装槽17和第二安装槽18;
第一嵌入槽15和第一安装槽17、第二嵌入槽16和第二安装槽18互通,并且,第一嵌入槽15和第一安装槽17、第二嵌入槽16和第二安装槽18互通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19;
在需要使用时,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26和右凳脚27 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安装槽17和第二安装槽18,同时,将凳板23配合固定于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本方案中,由于嵌入槽、安装槽和避让空间的配合设置,常态下,可以使凳脚纳入嵌入槽而盖合在平衡车主体上表面,以免妨碍使用者使用平衡车;而在需要使用折叠凳时,则使得该“L”型结构可以嵌入并固定,具体的,先将该“L”型结构的凳脚向下盖合,使得凳脚嵌入嵌入槽内,再以大于45度的角度,将该“L”型结构推入避让空间,再顺势翻转至凳腿垂直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位置,并将凳脚嵌入安装槽内固定;如此,该结构既能够保证固定该折叠凳,同时,固定结构又不会突出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而妨碍到使用者,更者,无需螺丝等其他固定结构,而仅仅通过结构固定,方便拆卸和安装,给使用者以便利。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二示意图,参考图3,本实施例优选的,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26和右凳脚27,左凳腿21 和左凳脚26、右凳腿22和右凳脚27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之间设置有高于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中间凸起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4相互靠近的侧边分别向中间凸起水平向内开设有第一装配槽17’和第二装配槽18’;并且,第一装配槽17’和第二装配槽18’的底面低于容纳槽的底面,同时,高于第一嵌入槽 15和第二嵌入槽16的底面;
在需要使用时,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26和右凳脚27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装配槽17’和第二装配槽18’,同时,将凳板23配合固定于左凳腿21和右凳腿22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本方案中,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而左凳脚和右凳脚相对,并水平推入装配槽中,然后,再将凳板装上,即可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者使用;其中装配槽的大小形状与凳脚相当,同时,由于装配槽的底面低于容纳槽的底面而高于嵌入槽的底面,这使得这一结构能够对左凳脚和右凳脚配合固定于装配槽时,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妨碍凳脚配合固定于装配槽。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第三示意图。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矩形主体远离右踏板12的一侧边设置有两个缺口24,第二矩形主体远离左踏板11的侧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23的第一边,凳板23 的第二边设置有与缺口24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25;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的两个卡口结构25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24,则左凳腿 21、右凳腿22和凳板23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互远离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缺口24,凳板23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与缺口24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25;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23的卡口结构25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24,则左凳腿21、右凳腿22和凳板23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本方案中,两凳腿设置有缺口结构,而凳板设置有卡口结构,两相配合构成稳定的门字凳结构,并且,由于缺口和卡口为结构配合固定,无需螺丝等器件辅助即可稳固配合,方便展开、组装及复位,给用户以便利。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手控杆3;
手控杆3设置在平衡车主体靠近前侧边的位置,容纳槽设置在平衡车主体1 靠近后侧边的位置,并且,手控杆3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折叠时,手控杆3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1的上表面;
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图中未示出)。本方案中,带手控杆的手控类型的平衡车,左踏板和右踏板是相互固定的,而由于手控杆和折叠凳的前后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坐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而控制平衡车运行,而不仅仅只有在平衡车停放时才能用到该折叠凳的功能;同时,手控杆长度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的不同而调整手控杆的高度;同时,在折叠收缩手控杆时,可以先将其缩短至最适合的长度,再行折叠收缩,减少折叠的手控杆占据的空间大小,方便收纳;再者,支撑脚的设置,可以使得平衡车在停放时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该折叠凳是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使用的,不论是手控、腿控还是脚控类型的平衡车都存在不稳固的问题,特别的,脚控平衡车的左踏板和右踏板是可以相对转动的,而设置了支撑脚,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使得平衡车稳固停放的同时,保证使用者使用折叠凳的稳定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中:包括:平衡车主体和折叠凳;
所述折叠凳通过两种固定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
当折叠凳通过第一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折叠凳作为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一部分存在;当折叠凳通过第二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平衡车主体上时,所述折叠凳作为凳子以供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平衡车主体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
在常态下,折叠凳通过第一固定结构折叠放置于容纳槽中;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平衡车主体包括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折叠凳包括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所述容纳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包括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大小分别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当;
所述折叠凳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处时,两块所述矩形主体分别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左凳腿或右凳腿对应的第一容纳槽或第二容纳槽内;
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折叠凳展开,并在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构成凳子以供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和右凳脚,所述左凳腿和左凳脚、右凳腿和右凳脚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当,同时,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靠近的侧边处分别对应所述左凳脚和右凳脚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
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通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同时,所述左凳脚和右凳脚分别通过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盖装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作为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而存在;
所述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或第二容纳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互相远离延伸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二嵌入槽和第二安装槽互通,并且,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二嵌入槽和第二安装槽互通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
在需要使用时,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和右凳脚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同时,将凳板配合固定于左凳腿和右凳腿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分别在末端垂直延伸出左凳脚和右凳脚,所述左凳腿和左凳脚、右凳腿和右凳脚的截面呈腿长于脚的“L”型结构;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设置有高于平衡车主体上表面的中间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互靠近的侧边分别向中间凸起水平向内开设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并且,第一装配槽1和第二装配槽的底面低于容纳槽的底面,同时,高于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底面;
在需要使用时,所述左凳腿和右凳腿垂直放置,并通过左凳脚和右凳脚水平配合固定于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同时,将凳板配合固定于左凳腿和右凳腿的上端之间,构成门字凳以供使用。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矩形主体远离右踏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第二矩形主体远离左踏板的侧边可转动的连接于凳板的第一边,所述凳板的第二边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的两个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的两个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相互远离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缺口,凳板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配合固定的两个卡口结构;
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限位固定于垂直位置,并通过凳板的卡口结构配合固定于第一矩形主体和第二矩形主体的缺口,则左凳腿、右凳腿和凳板构成门字凳可供使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所述电动平衡车包括一长度可调手控杆;
所述手控杆设置在平衡车主体靠近前侧边的位置,所述容纳槽设置在平衡车主体靠近后侧边的位置,并且,所述手控杆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折叠时,所述手控杆折叠附着于平衡车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脚。
CN201621041117.5U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Active CN207510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117.5U CN20751060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117.5U CN20751060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0607U true CN207510607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1117.5U Active CN207510607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电动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0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638A (zh) * 2016-09-05 2017-01-11 尚艳燕 一种电动平衡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638A (zh) * 2016-09-05 2017-01-11 尚艳燕 一种电动平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8730U (zh) 一种扩展式房车
CN207510607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6585476A (zh) 一种应用于房车的可折叠楼梯
CN106314638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7510606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5768300U (zh) 一种一体式画架
CN212472948U (zh) 一种动漫设计用手绘调节架
CN106627889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9112238U (zh) 推车收纳站立结构
CN204712769U (zh) 多功能绘画工具箱
CN205952135U (zh) 一种电动车中置折叠儿童座椅
CN106829271A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架及垃圾袋
CN206317733U (zh) 一种应用于房车的可折叠楼梯
CN206766839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架及垃圾袋
CN107395827A (zh) 一种可调节手机托架
CN210095149U (zh) 一种可折叠的油画写生用绘画支架
CN209300563U (zh) 一种候车亭公交站台可折叠式座椅
CN206202367U (zh) 一种实验室折叠推车
CN201996046U (zh) 一种多功能高脚椅
CN209090532U (zh) 一种快收游戏床
CN205903064U (zh) 一种多功能园林椅
CN204889345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餐椅
CN205083007U (zh) 一种字母型多功能座椅
CN203766389U (zh) 可折叠画图板
CN203987120U (zh) 折叠餐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5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Meilin street, North Ring Road, Meilin dolly industrial zone 3 buildings first story A09 room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 25B, Hongling building,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g Yan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Po Yuan Road, No. 1065, F518 fashion creative garden F13 101, 10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Meilin street, North Ring Road, Meilin dolly industrial zone 3 buildings first story A09 room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Z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