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6134U -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6134U
CN206076134U CN201621098227.5U CN201621098227U CN206076134U CN 206076134 U CN206076134 U CN 206076134U CN 201621098227 U CN201621098227 U CN 201621098227U CN 206076134 U CN206076134 U CN 206076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using
conducting rod
power supply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82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 HuaSheng Pap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 HuaSheng Pap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 HuaSheng Pap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 HuaSheng Pap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82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6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6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61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绝缘的圆柱体;至少2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电极,所述电极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所述电极,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把手、压板、弹簧和导电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压板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两侧设有导电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壁的电极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所述电极,通过转换机构,可以实现将电源切换到不同的电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杜绝安全隐患,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器件一般需要电源供电,当同一器件需要在不同的电压工作条件下进行相关测试时,需要将电源接线接到不同的电源上,甚至需要拆卸电线重新进行接线,测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绝缘的圆柱体;
至少2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电极,所述电极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
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所述电极,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把手、压板、弹簧和导电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压板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两侧设有导电杆。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转动到所述电极下方时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凸块,所述凸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凸块底部设有锁合柱,所述导电杆的两端设有锁合孔,所述锁合柱与所述锁合孔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镜像设置,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镜像设置,转动时,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或者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方为“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把手粘接,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板、压板和把手构成一截面为“土”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电极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的1/2~2/3。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壁的电极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所述电极,转换机构包括把手、压板、弹簧和导电杆,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把手与压板转动连接,把手两侧设有导电杆,通过转换机构,可以实现将电源切换到不同的电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杜绝安全隐患,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通时的轴测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通时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B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A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第三电极;4-第四电极;5-凸块;6-转换机构;7-导电杆;8-把手;9-压板;10-锁合孔;11-弹簧;12-锁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为绝缘的圆柱体;至少2个设置于壳体内壁的电极,电极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6,转换机构6用于断开或接通电极,转换机构6包括把手8、压板9、弹簧11和导电杆7,弹簧11的一端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弹簧11的另一端与压板9固定连接,把手8与压板9转动连接,把手8两侧设有导电杆7,导电杆7转动到电极下方时与电极电连接,电极的截面为三角形,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镜像设置,第三电极3与第四电极4镜像设置,转动时,导电杆7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电连接或者导电杆7与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极4电连接,把手8上方为“十”字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壁的电极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电极,转换机构包括把手、压板、弹簧和导电杆,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把手与压板转动连接,把手两侧设有导电杆,通过转换机构,可以实现将电源切换到不同的电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杜绝安全隐患,省时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锁合结构,锁合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壁的凸块5,凸块5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凸块5底部设有锁合柱12,导电杆7的两端设有锁合孔10,锁合柱12与锁合孔10相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同时断开电源的连接,锁合柱和锁合孔保证锁合时电路不会接通,保证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杆与把手粘接,导电杆与压板平行设置,导电板、压板和把手构成一截面为“土”字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块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为电极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的1/2~2/3,凸块5位于第一电极1与第三电极3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锁合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接通电源时,转动把手,将导电杆转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置,此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通,当需要切换电源时,将把手向下按动,弹簧被压缩,此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断开,转动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下方,松开把手,弹簧复位,此时,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接通,达到电源切换的目的,当需要电源不接通时,把手按下,转动到凸块下方,将锁合孔与锁合柱配合,松开把手,弹簧复位,将导电杆锁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绝缘的圆柱体;
至少2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电极,所述电极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
设置于壳体内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断开或接通所述电极,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把手、压板、弹簧和导电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压板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两侧设有导电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转动到所述电极下方时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凸块,所述凸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凸块底部设有锁合柱,所述导电杆的两端设有锁合孔,所述锁合柱与所述锁合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镜像设置,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镜像设置,转动时,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或者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方为“十”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把手粘接,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板、压板和把手构成一截面为“土”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电极距离壳体底部的距离的1/2~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CN201621098227.5U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6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227.5U CN206076134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227.5U CN206076134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6134U true CN206076134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822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6134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61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57A (zh) * 2017-12-31 2018-06-22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接电装置
CN108232773A (zh) * 2017-12-31 2018-06-29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电力接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57A (zh) * 2017-12-31 2018-06-22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接电装置
CN108232773A (zh) * 2017-12-31 2018-06-29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电力接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6134U (zh)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CN104319165B (zh) 一种采用桥开关实现负载侧外接地的三工位真空开关
CN104064716B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输出结构
CN109461589A (zh) 正负极同端的超级电容器
CN106960759A (zh) 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
CN102169776A (zh) 中压一体化智能断路器
CN201926685U (zh) 一体式直流电能表
CN203026386U (zh) 安全高压电流方向转换器
CN203179782U (zh) 智能快速箱式真空开关
CN208538702U (zh) 一种应用于igbt的吸收电容结构
CN203909209U (zh) 高低压电流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KR20180061939A (ko) 리드선 중공 코어 삽입형 구조 개선 원통형 커패시터
CN206038738U (zh) 一种开关式电能计量接线盒
CN202206058U (zh) 智能型高压环网柜
CN201966126U (zh) 中压智能真空断路器
CN206711765U (zh) 一种油浸式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接线端子的密封结构
CN108122399A (zh) 一种自发电遥控器
CN206163393U (zh) 一种隔离刀闸与隔离静触头的连接结构
CN201378733Y (zh) 一种电线路的过电压限制装置
CN206059270U (zh) 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
CN204537863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面盖总成
CN203164213U (zh) 电动汽车电机试验架保护装置
CN204332806U (zh) 绝缘极柱
CN207408327U (zh) 一种煤样加电夹持器装置
CN214123777U (zh) 一种具有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