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59599U -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59599U
CN206059599U CN201620961045.XU CN201620961045U CN206059599U CN 206059599 U CN206059599 U CN 206059599U CN 201620961045 U CN201620961045 U CN 201620961045U CN 206059599 U CN206059599 U CN 206059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inductance
hole
capacitor layers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10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永胜
陈相治
杨茂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nd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戴永胜
陈相治
杨茂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戴永胜, 陈相治, 杨茂雅 filed Critical 戴永胜
Priority to CN2016209610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59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59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5959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提高带外抑制度的同时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并且结构中电感电容分离距离较大,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成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及国防电子系统的微型化的迅速发展,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已经成为目前微波/射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微波滤波器的性能、尺寸、可靠性和成本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国防尖端设备中,双工器已经成为该波段接收和发射支路中的关键电子部件,描述这种部件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通带工作频率范围、阻带频率范围、隔离度、通带插入损耗、阻带衰减、通带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插入相移和时延频率特性、温度稳定性、体积、重量、可靠性等。
低温共烧陶瓷是一种电子封装技术,采用多层陶瓷技术,能够将无源元件内置于介质基板内部,同时也可以将有源元件贴装于基板表面制成无源/有源集成的功能模块。LTCC技术在成本、集成封装、布线线宽和线间距、低阻抗金属化、设计多样性和灵活性及高频性能等方面都显现出众多优点,已成为无源集成的主流技术。其具有高Q值,便于内嵌无源器件,散热性好,可靠性高,耐高温,冲震等优点,利用LTCC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工出尺寸小,精度高,紧密型好,损耗小的微波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提高带外抑制度的同时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并且结构中电感电容分离距离较大,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为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
第一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通孔V2、通孔V3、通孔V4、通孔V5、通孔V6和通孔V7,第一滤波单元分为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为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电容C3和电容C6设于第一电容层上,电容C1、电容C2、电容C4和电容C7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感L4设于第三电感层上,电容C8设于第四电容层上;
电容C1位于电感L1的上方,电容C1通过通过V1连接电感L1,电感L2位于电感L1的右边,电感L1连接电感L2,电容C2位于电感L2的上边,电容C3位于电容C2的上边,电容C2通过通孔V1连接电感L1,电容C3通过通孔V7连接电感L2,电感L2的前方间隔设有带状线R1,带状线R1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感L2通过通孔V4连接带状线R1;
微带线R1的前方设有电感L4,电感L4通过通孔V5连接微带线R1,电容C7位于电感L4的上方,电容C8位于电感L4的右边,电容C7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电感L4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7,电容CM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
电容C5位于电感L1的前方,电容C5连接电感L1,电容C5还连接输入端口P1;
电感L3位于电容C5的前方,电感L3通过通孔V2连接电容C5,电容C4位于电感L3的上方,电容C6位于电容C4的上方,电容C4通过通孔V2连接电感L3,电容C6通过通孔V3连接电感L3;
第二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2、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通孔V8、通孔V9、通孔V10、通孔V11、通孔V12、通孔V13和通孔V14,第二滤波单元分为第五电容层、第六电容层、第七电感层和第八电容层,第五电容层与第一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六电容层与第二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七电感层与第三电感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八电容层与第四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
第五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9和电容C14,第六电容层上设有带状线R2、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和电容C15,第七电感层上设有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和电容C12,第八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16;
电感L5的上边设有电容C10,电容C10的上边设有电容C9,电感L5通过通孔V14连接电容C10,电感L5通过通孔V9连接电容C9,带状线R2位于电感L5的下边,带状线R2通过通孔V11连接电感L5,带状线R2的下边设有电感L7,电感L7通过通孔V12连接带状线R2,电感L7的左边设有电容C16,电感L7的上边设有电容C15,电容C15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电感L7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5,电容CM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
电感L5的右边设有电感L6,电感L6连接电感L5,电感L6的上边设有电容C11,电容C11通过通孔V14连接电感L6,电感L6的前边设有电容C12,电容C12连接电感L6,电容C12还连接输出端口P2,电容C12的下边设有电感L8,电感L8通过通孔V10连接电容C12,电感L8的上边设有电容C14,电容C14的上边设有电容C13,电容C14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电容C13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
所述输入端口P2和输出端口P1均为共面波导结构的50欧姆阻抗的端口。
所述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由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提高带外抑制度的同时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并且结构中电感电容分离距离较大,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成品率,适用于卫星通信等对体积、电性能、温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场合和相应的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滤波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为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
第一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通孔V2、通孔V3、通孔V4、通孔V5、通孔V6和通孔V7,第一滤波单元分为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为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电容C3和电容C6设于第一电容层上,电容C1、电容C2、电容C4和电容C7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感L4设于第三电感层上,电容C8设于第四电容层上;
电容C1位于电感L1的上方,电容C1通过通过V1连接电感L1,电感L2位于电感L1的右边,电感L1连接电感L2,电容C2位于电感L2的上边,电容C3位于电容C2的上边,电容C2通过通孔V1连接电感L1,电容C3通过通孔V7连接电感L2,电感L2的前方间隔设有带状线R1,带状线R1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感L2通过通孔V4连接带状线R1;
微带线R1的前方设有电感L4,电感L4通过通孔V5连接微带线R1,电容C7位于电感L4的上方,电容C8位于电感L4的右边,电容C7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电感L4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7,电容CM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
电容C5位于电感L1的前方,电容C5连接电感L1,电容C5还连接输入端口P1;
电感L3位于电容C5的前方,电感L3通过通孔V2连接电容C5,电容C4位于电感L3的上方,电容C6位于电容C4的上方,电容C4通过通孔V2连接电感L3,电容C6通过通孔V3连接电感L3;
第二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2、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通孔V8、通孔V9、通孔V10、通孔V11、通孔V12、通孔V13和通孔V14,第二滤波单元分为第五电容层、第六电容层、第七电感层和第八电容层,第五电容层与第一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六电容层与第二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七电感层与第三电感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八电容层与第四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
第五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9和电容C14,第六电容层上设有带状线R2、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和电容C15,第七电感层上设有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和电容C12,第八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16;
电感L5的上边设有电容C10,电容C10的上边设有电容C9,电感L5通过通孔V14连接电容C10,电感L5通过通孔V9连接电容C9,带状线R2位于电感L5的下边,带状线R2通过通孔V11连接电感L5,带状线R2的下边设有电感L7,电感L7通过通孔V12连接带状线R2,电感L7的左边设有电容C16,电感L7的上边设有电容C15,电容C15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电感L7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5,电容CM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
电感L5的右边设有电感L6,电感L6连接电感L5,电感L6的上边设有电容C11,电容C11通过通孔V14连接电感L6,电感L6的前边设有电容C12,电容C12连接电感L6,电容C12还连接输出端口P2,电容C12的下边设有电感L8,电感L8通过通孔V10连接电容C12,电感L8的上边设有电容C14,电容C14的上边设有电容C13,电容C14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电容C13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
所述输入端口P2和输出端口P1均为共面波导结构的50欧姆阻抗的端口。
所述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由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制成。
工作时,信号从输入端口P1进入滤波器,先由第一滤波单元滤波后在通过电容CM传送给第二滤波单元滤波,第二滤波单元滤波后再由输出端口P2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提高带外抑制度的同时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并且结构中电感电容分离距离较大,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成品率,适用于卫星通信等对体积、电性能、温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场合和相应的系统中。

Claims (3)

1.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输入端口P1、第一滤波单元、电容CM、第二滤波单元和输出端口P2为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
第一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通孔V2、通孔V3、通孔V4、通孔V5、通孔V6和通孔V7,第一滤波单元分为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第一电容层、第二电容层、第三电感层和第四电容层为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电容C3和电容C6设于第一电容层上,电容C1、电容C2、电容C4和电容C7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感L4设于第三电感层上,电容C8设于第四电容层上;
电容C1位于电感L1的上方,电容C1通过通过V1连接电感L1,电感L2位于电感L1的右边,电感L1连接电感L2,电容C2位于电感L2的上边,电容C3位于电容C2的上边,电容C2通过通孔V1连接电感L1,电容C3通过通孔V7连接电感L2,电感L2的前方间隔设有带状线R1,带状线R1设于第二电容层上,电感L2通过通孔V4连接带状线R1;
微带线R1的前方设有电感L4,电感L4通过通孔V5连接微带线R1,电容C7位于电感L4的上方,电容C8位于电感L4的右边,电容C7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电感L4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7,电容CM通过通孔V6连接电容C8;
电容C5位于电感L1的前方,电容C5连接电感L1,电容C5还连接输入端口P1;
电感L3位于电容C5的前方,电感L3通过通孔V2连接电容C5,电容C4位于电感L3的上方,电容C6位于电容C4的上方,电容C4通过通孔V2连接电感L3,电容C6通过通孔V3连接电感L3;
第二滤波单元包括带状线R2、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通孔V8、通孔V9、通孔V10、通孔V11、通孔V12、通孔V13和通孔V14,第二滤波单元分为第五电容层、第六电容层、第七电感层和第八电容层,第五电容层与第一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六电容层与第二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第七电感层与第三电感层在一个层面上,第八电容层与第四电容层在一个层面上;
第五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9和电容C14,第六电容层上设有带状线R2、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和电容C15,第七电感层上设有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和电容C12,第八电容层上设有电容C16;
电感L5的上边设有电容C10,电容C10的上边设有电容C9,电感L5通过通孔V14连接电容C10,电感L5通过通孔V9连接电容C9,带状线R2位于电感L5的下边,带状线R2通过通孔V11连接电感L5,带状线R2的下边设有电感L7,电感L7通过通孔V12连接带状线R2,电感L7的左边设有电容C16,电感L7的上边设有电容C15,电容C15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电感L7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5,电容CM通过通孔V8连接电容C16;
电感L5的右边设有电感L6,电感L6连接电感L5,电感L6的上边设有电容C11,电容C11通过通孔V14连接电感L6,电感L6的前边设有电容C12,电容C12连接电感L6,电容C12还连接输出端口P2,电容C12的下边设有电感L8,电感L8通过通孔V10连接电容C12,电感L8的上边设有电容C14,电容C14的上边设有电容C13,电容C14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电容C13通过通孔V13连接电感L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P2和输出端口P1均为共面波导结构的50欧姆阻抗的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由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制成。
CN201620961045.XU 2016-08-28 2016-08-28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59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1045.XU CN206059599U (zh) 2016-08-28 2016-08-28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1045.XU CN206059599U (zh) 2016-08-28 2016-08-28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59599U true CN206059599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8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104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59599U (zh) 2016-08-28 2016-08-28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59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391A (zh) * 2016-08-28 2016-11-23 戴永胜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391A (zh) * 2016-08-28 2016-11-23 戴永胜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CN106159391B (zh) * 2016-08-28 2020-03-20 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0395B (zh) 一种高度抑制uhf波段低噪声放大器模块
CN103457007A (zh) 高性能分布式3100兆赫到3400兆赫微型带通滤波器
CN104201451B (zh) 一种新型带状线结构的高频低通滤波器
CN106207337A (zh) 一种阶跃阻抗加载电容型数字滤波器衰减器
CN206059603U (zh) 一种阶跃阻抗加载电容型数字滤波器衰减器
CN104332681B (zh) 一种新型三维多层单零点双模滤波器
CN206059599U (zh)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WO2019178830A1 (zh) 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
CN205564924U (zh) 一种三维双模高性能带通滤波器
CN105048034A (zh) 基于ltcc开关型带通滤波器
CN106230388B (zh) 一种高噪声抑制shf波段低噪声放大器模块
CN206060693U (zh) 一种高噪声抑制shf波段低噪声放大器模块
CN105762467A (zh) 一种shf波段微型双通带滤波器
CN205564928U (zh) 一种高性能滤波器模块
CN205564923U (zh) 一种shf波段微型微波双工器
CN205564942U (zh) 一种超宽带巴伦
CN104966868A (zh) 三维集成超小型带通滤波器
CN104253291A (zh) 新型带状线结构的微波毫米波宽带滤波器
CN206060699U (zh) 一种对称分布式电感加载型滤波器
CN209389186U (zh) 一种单层表贴型毫米波滤波器
CN109742494B (zh) 一种单层表贴型毫米波滤波器
CN106992342A (zh) 一种shf频段ltcc多模双通带滤波器
CN106159391A (zh) 一种对称电容耦合型滤波器
CN205564930U (zh) 一种shf波段微型双通带滤波器
CN102035493B (zh) 带通/带阻式微型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5

Address after: Two road 518101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ilong Industrial community aucan Industrial Park No. 1 Building 8 Building 5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nd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ngshan street Yee Road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94 No. 588 kylin villa 28 unit 602

Co-patentee before: Chen Xiangzhi

Patentee before: Dai Yongsheng

Co-patentee before: Yang Maoy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3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3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