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9577U -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9577U
CN206049577U CN201620895175.8U CN201620895175U CN206049577U CN 206049577 U CN206049577 U CN 206049577U CN 201620895175 U CN201620895175 U CN 201620895175U CN 206049577 U CN206049577 U CN 206049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connector
automobile
absorption box
box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51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新
张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51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9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9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9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诱导槽,该诱导槽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前纵梁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汽车的冷却框架。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汽车碰撞过程中吸能盒安装支架能平稳压溃的目的,极大的减少了碰撞时前纵梁弯折的风险。

Description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特别是一种能够稳定压溃的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以及使用该安装支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的常见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吸能盒安装支架8和前纵梁盖板2通过四根螺栓固定连接,吸能盒安装支架8和冷却框架3通过两根螺栓固定连接,吸能盒4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固定连接在吸能盒安装支架8上。由于吸能盒安装支架8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与冷却框架3连接的两部分区域)强度较大,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安装支架8不易压溃。
特别是在汽车的正面碰撞中,吸能盒安装支架8对吸能盒4起到加强作用,但是往往由于吸能盒安装支架8的强度过大,不能压溃,并且变形后吸能盒安装支架8的平面倾斜角度较大,导致其连接的前纵梁的端部受力不均匀,前纵梁盖板2和前纵梁端部内侧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故实际碰撞事故中存在吸能盒安装支架8及其上的吸能盒4不压溃,导致前纵梁弯折的风险。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既能满足吸能盒的安装要求,又能确保在汽车碰撞中该安装支架及时发生压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达到汽车碰撞过程中吸能盒安装支架能平稳压溃的目的,减少碰撞时前纵梁弯折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诱导槽,该第一诱导槽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体。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本体还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诱导槽,该第二诱导槽贯穿于所述第二连接体。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本体在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连接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边缘设有第三翻边。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翻边设置在两个或多个侧面上且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翻边。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尺寸、形状一致。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诱导槽和第二诱导槽的尺寸、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前纵梁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汽车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汽车碰撞过程中吸能盒安装支架能平稳压溃的目的,极大的减少了碰撞时前纵梁弯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的吸能盒安装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本实用新型或其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请结合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与支架本体10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体12和/或第二连接体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同时存在且互相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体12与支架本体1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诱导槽120,该诱导槽120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2;同样地,所述第二连接体14与支架本体1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诱导槽140,该诱导槽140贯穿于所述第二连接体14。所述第一诱导槽120和第二诱导槽140均设置在靠近支架本体10的一侧。
所述支架本体10在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连接的三个侧面的边缘设有第三翻边100,所述第三翻边10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体12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122,所述第二连接体14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142。所述第一翻边122和第二翻边14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翻边100。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122和第二翻边142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支架本体10与前纵梁盖板2通过四根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分别通过一根螺栓与冷却框架3连接。吸能盒4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的一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翻边122、第二翻边142的尺寸、形状基本一致;所述第一诱导槽120和第二诱导槽140的尺寸、形状基本一致。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碰撞时,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能够承受相同的撞击力,并且能够同时压溃。优选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平稳压溃,并且保证NVH性能,所述第一翻边122、第二翻边142的高度L<15mm。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上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纵梁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体12和第二连接体14用于连接汽车冷却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诱导槽,该第一诱导槽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诱导槽,该第二诱导槽贯穿于所述第二连接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在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连接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边缘设有第三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边设置在两个或多个侧面上且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尺寸、形状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诱导槽和第二诱导槽的尺寸、形状一致。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条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前纵梁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汽车的冷却框架。
CN201620895175.8U 2016-08-16 2016-08-16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06049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5175.8U CN206049577U (zh) 2016-08-16 2016-08-16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5175.8U CN206049577U (zh) 2016-08-16 2016-08-16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9577U true CN206049577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8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5175.8U Active CN206049577U (zh) 2016-08-16 2016-08-16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95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212A (zh) * 2021-05-28 2021-09-0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212A (zh) * 2021-05-28 2021-09-0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8651A (zh) 用于车辆的管状后梁
CN103738404A (zh)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206938686U (zh) 一种前防撞梁吸能盒
CN206049577U (zh)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08791167A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支架及车体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CN102756702A (zh) 汽车防撞缓冲吸能系统
CN109249990A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104249695A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CN206654015U (zh) 具有牵引结构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17374672U (zh) 一种防撞结构
CN206470064U (zh) 汽车碰撞试验台车
CN203486007U (zh) 车架前部结构、车架及车辆
CN101982365A (zh) 一种偏置碰撞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5524080U (zh) 客车防撞装置及使用该防撞装置的客车
CN105015452B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08842475U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106275087B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CN204037506U (zh) 汽车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安装支架及相应的汽车
CN107472176A (zh) 防撞装置及具有该防撞装置的汽车
CN208277994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08006895U (zh) 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105946976A (zh) 一种汽车底盘吸能装置
CN105923049A (zh) 一种汽车纵梁
CN112193191A (zh) 一种分体式吸能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unting bracket for energy absorbing box of automobile bumper and automobi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