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4390U -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4390U
CN206044390U CN201620806913.7U CN201620806913U CN206044390U CN 206044390 U CN206044390 U CN 206044390U CN 201620806913 U CN201620806913 U CN 201620806913U CN 206044390 U CN206044390 U CN 206044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bracket
lowering
hoisting gear
electric cook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69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朝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eng Rong Ru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eng Rong Ru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eng Rong Ru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eng Rong Ru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69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4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4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4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该升降装置设置于电饭锅的内胆内,包括底座和其上设置的底座支架;翻转支架底端与底座支架铰接;两者之间设置有弹力复位机构,弹力复位机构的一端与翻转支架的底端连接,弹力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底座支架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翻转支架勾,用于将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勾住;翻转支架勾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块,金属块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的方向移动,使翻转支架勾和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在弹力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与底座呈垂直状态,将蒸格顶起。通过该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沥米饭制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长期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在日常饮食方面需要避免或者少吃食用糖分或淀粉较高的食物;米饭是我国传统的主食,由于米饭的淀粉含量较高,所以糖尿病人不能正常食用米饭,这给糖尿病人带来了极大地痛苦。
沥米饭可以缓解糖尿病人不能正常食用米饭的问题,沥米饭又称沥米饭,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粒捞出沥干、蒸熟制得。米饭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米汤,淀粉大部分储存在米汤中,由于沥米饭的制作过程中去除了米汤,所以沥米饭中的淀粉含量远远少于正常的米饭的淀粉的含量,糖尿病人可以食用。
上述沥米饭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现在的家庭做米饭都是用电饭锅,传统的电饭锅包括锅体、内胆、加热盘和上盖,米加入水后直接闷熟,这样的制作过程无法实现米粒和米汤的分离,即无法实现沥米饭的制作。
综上,现有技术无法解决沥米饭的制作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和电饭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沥米饭制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可设置于电饭锅的内胆内,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的翻转支架;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底座支架;翻转支架的底端与底座支架铰接,翻转支架可以绕底座支架翻转;翻转支架的底端和底座支架之间设置有弹力复位机构,弹力复位机构的一端与翻转支架的底端连接,弹力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底座支架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翻转支架勾,用于将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勾住;翻转支架勾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块,金属块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杆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的方向移动,使得翻转支架勾和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在该脱离状态下,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在弹力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与底座呈垂直状态,将蒸格顶起。
进一步的,翻转支架勾与底座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且第一连接轴穿过翻转支架勾的平面,翻转支架勾能够以第一连接轴为轴转动。
进一步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空套在连接杆外部的套筒,套筒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弹力装置和第二弹力装置,分别位于套筒的两侧。
进一步的,金属块为中空状,金属块的内部设置有磁吸材料。
进一步的,翻转支架为两个矩形框架,翻转支架勾具有两个勾体,勾体的开口方向相同,为朝向连接杆的方向。
进一步的,两个翻转支架平行,且分别位于翻转支架勾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饭锅,包括电饭锅本体、上盖、加热盘、内胆、蒸格和上述的升降装置;加热盘位于电饭锅本体的内底部;加热盘上放置内胆;升降装置位于内胆的内底部,升降装置上设置有蒸格;上盖盖于电饭锅本体上。
进一步的,电饭锅本体上设置有增高圈,上盖盖于增高圈上;和/或,上盖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保压钢球。
进一步的,电饭锅还包括电子温控机构;和/或,强力电磁铁;强力电磁铁位于电饭锅本体的侧壁上,与金属块相对设置;电子温控机构和强力电磁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升降装置和电饭锅,通过可以绕底座支架翻转的翻转支架和上述弹力复位机构,以及与翻转支架勾连接的连接杆和上述金属块等部件,能够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使金属块带动连接杆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翻转支架勾和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在该脱离状态下,翻转支架的自由端在弹力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与底座呈垂直状态,将蒸格顶起,这种控制蒸格自动升高的方式可以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将米粒与水分离,达到蒸制米饭即沥米饭的制作效果,该结构在米饭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将米粒人工捞出沥干,完全是在全自动的状态下完成,缓解了沥米饭制作繁琐的技术问题,该升降装置和应用该升降装置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锅内升降装置的翻转支架与翻转支架勾处于勾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锅内升降装置的翻转支架与翻转支架勾处于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锅的控制面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升降装置; 200-内胆; 300-电饭锅本体;
400-上盖; 500-加热盘; 600-蒸格;
700-支脚; 110-底座; 120-翻转支架;
130-弹力复位机构; 310-增高圈; 320-强力电磁铁;
330-控制面板; 410-出气口; 420-保压钢球;
610-孔; 111-底座支架; 112-翻转支架勾;
113-连接杆; 114-金属块; 115-第一连接轴;
116-套筒; 117-第一弹力装置; 118-第二弹力装置;
121-挡杆; a-勾体; b-勾体;
331-电源; 332-蜂鸣器; 333-热电偶;
334-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锅,通过在电饭锅内的蒸格的下面设置升降装置,当电饭锅达到设定的条件后,升降装置将蒸格顶起,蒸格内的米汤从孔里流出到内胆内,蒸格内的米继续蒸熟,实现了沥米饭的制作,操作简单方便。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如图1、2、3所示,该升降装置100可设置于电饭锅的内胆200内,包括:底座110和至少一个的翻转支架120;底座1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底座支架111;翻转支架120的底端与底座支架111铰接,翻转支架120可以绕底座支架111翻转;翻转支架120的底端和底座支架111之间设置有弹力复位机构130,弹力复位机构130的一端与翻转支架120的底端连接,弹力复位机构130的另一端与底座支架111连接;底座110上设置有翻转支架勾112,用于将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勾住;翻转支架勾112连接有连接杆113,连接杆113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块114,金属块114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杆113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使得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在该脱离状态下,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在弹力复位机构130的作用下,能够与底座110呈垂直状态,将蒸格600顶起。
上述的弹力复位机构130可以为位于翻转支架120的底端和底座支架111之间的弹簧。该弹力复位机构130可以根据电饭锅容量的大小,灵活选取,例如,对于电饭锅容量较大时,需要弹力较大的弹力复位机构130来将蒸格600弹起,可以选用扭转弹簧;对于电饭锅容量较小时,弹力较小的弹力复位机构130就可以将蒸格600弹起,可以选用弹片,在此不再罗列。
其中,蒸格600上设置有多个孔61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装置和电饭锅,升降装置位于电饭锅的内胆内,包括:底座110、底座支架111、翻转支架120、弹力复位机构130、翻转支架勾112、连接杆113和金属块114,首先,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和翻转支架勾112处于勾住状态,弹力复位机构130处于弹力压缩状态;当金属块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113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的状态,弹力复位机构130的弹力释放,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以底座支架111为轴向上翻转,将蒸格600顶起,蒸格600内的米汤通过孔流出,米粒留在蒸格内,继续蒸熟,完成了沥米饭的制作,米汤留在内胆200内,继续熬制;由于整个沥米饭的制作过程只需要将米放入电饭锅,不需要将米粒人工捞出沥干,完全是在全自动的状态下完成,缓解了沥米饭制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并且,米汤从蒸格内流入到内胆内,米汤单独保留,带来了米汤可以单独食用的有益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翻转支架120为两个矩形框架,两个翻转支架120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翻转支架勾112的两侧。底座支架111为两个,分别与两个翻转支架120对应设置。
在具体的应用中,当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时,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在弹力复位机构130的作用下弹起,翻转支架120的平面垂直于蒸格600的底面将蒸格600顶起,但是,当弹力复位机构130的弹力过大时,会造成翻转支架120的平面与蒸格600的底面的夹角大于90度,造成自由端对于蒸格600的支撑不够牢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翻转支架120的两侧外部设置有挡杆121,挡杆121的平面与蒸格600底面成固定角度,挡杆12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支架111连接,挡杆121可以为矩形框、圆形框等。设置挡杆121的作用为阻止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弹起后和蒸格600所成的角度大于90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设置为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圆环结构,圆环之间通过连接筋支撑连接;底座支架111位于上圆环上;下圆环上设置有中心直径杆,两端分别连接下圆环的内侧壁;翻转支架勾112、连接杆113均和中心直径杆连接。
作为底座110的变形,底座110还可以为长方体框,翻转支架120的底端与长方体框的上棱铰接,翻转支架120可以绕上棱转动。
翻转支架勾112与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的脱离可以通过翻转支架勾112的旋转来实现,如图1、2、3所示,翻转支架勾112与底座110通过第一连接轴115铰接,且第一连接轴115穿过翻转支架勾112的平面,翻转支架勾112能够以第一连接轴115为轴转动。
考虑到翻转支架勾112和连接杆113需要连动,所以翻转支架勾112、连接杆113与内胆200的内底面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间隙来方便运动,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中心直径杆上设置有T形架,T形架的底端垂直立于中心直径杆上,T形架的横杆的一侧与第一连接轴11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115的另一端穿过翻转支架勾112的平面与翻转支架勾112铰接。作为优选,第一连接轴115穿过翻转支架勾112的中心。
考虑到连接杆113需要与底座110连接,另一方面考虑到连接杆113还需要在金属块受到外界磁力的作用下带动翻转支架勾112运动,为了满足上述的需求,如图1、2、3所示,升降装置100还包括空套在连接杆113外部的套筒116,套筒116与底座110固定连接。
连接杆113和上述的中心直径杆平行,套筒116与中心直径杆相邻一侧通过横杆连接,作为优选,横杆与连接杆113和上述的中心直径杆垂直。
金属块114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会带着连接杆113沿着远离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致使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脱离,在这一过程后,升降装置100还需要后续重复使用,即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和翻转支架勾112要重复进行勾住和脱离的状态,则连接杆113和翻转支架勾112发生位置移动后需要复位,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在套筒116和连接杆113接近翻转支架勾11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力装置117,当连接杆113向金属块114的方向移动时,连接杆113接近翻转支架勾112的一端给予第一弹力装置117一个朝向金属块114方向的力,第一弹力装置117收缩,当外界磁力消失后,第一弹力装置117在弹力的作用下舒展,翻转支架勾112复位。
在具体的实践中,当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勾住时,翻转支架120会在弹力复位机构130的施力作用下给翻转支架勾112一个脱离勾体的力,经过翻转支架勾112和第一连接轴115的铰接,致使连接杆113朝着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连接杆113和金属块114之间设置第二弹力装置118,第二弹力装置118在金属块114朝着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时,受力收缩,给金属块114一个远离着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的力,以保持在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勾住状态下的稳定。
作为优选,连接杆113上设置有第一弹力装置117和第二弹力装置118,分别位于套筒116的两侧。
第一弹力装置117和第二弹力装置118可以为弹簧、弹片等。
金属块114为中空的圆柱体,与连接杆113的一端同轴连接,位于底座110的下圆环上,由于金属块114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113运动,为了加大外界磁力,金属块114的内部设置有磁吸材料,磁吸材料可以为吸铁石等;金属块本身也可以是磁吸材料,能够被外界的磁铁吸附。
第一连接轴115与翻转支架勾112的中心铰接,为了提高连接杆113带动翻转支架勾112以第一连接轴115为轴转动的效率,将连接杆113的一端与翻转支架勾112的一端固定连接,勾体位于翻转支架勾112远离连接杆113的一端。
作为优选,翻转支架120为两个矩形框架,翻转支架勾112具有两个勾体,分别为勾体a和勾体b,勾体a、b的开口方向相同,为朝向连接杆113的方向。当连接杆113在磁力的作用下朝着金属块114的方向移动时,带动翻转支架勾112以第一连接轴115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勾体a和b沿着圆周运动,当勾体a和b运动一定的角度后,勾体a和b的开口方向为远离连接杆113的方向时,翻转支架勾112和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既可以应用到电饭锅内,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需要弹起升降的装置内,通过外界磁力的吸引带来翻转支架的翻转,不需要电力等因素,自动完成,方便简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饭锅,如图4、5、6所示,包括电饭锅本体300、上盖400、加热盘500、内胆200、蒸格600和上述的升降装置100;加热盘500位于电饭锅本体300的内底部;加热盘500上放置内胆200;升降装置100位于内胆200的内底部,升降装置100上设置有蒸格600;上盖400盖于电饭锅本体300上。
考虑到电饭锅可以有做沥米饭和不做沥米饭两种状态,当不做沥米饭时,电饭锅即为普通的电饭锅;当做沥米饭时,为了满足升降装置将蒸格600升高的状态,电饭锅本体300上设置有增高圈310,上盖400盖于增高圈310上。
为了满足在高原环境下电饭锅仍然可以制作沥米饭,上盖400上设置有出气口410,出气口410上设置有保压钢球420;作为优选,出气口位于上盖的中间。
作为外界的磁力可以通过强力电磁铁320产生,强力电磁铁320位于电饭锅本体300的侧壁上,与金属块114相对设置。
对于电饭锅,为了实现自动操作的功能,将电饭锅内设置有电子温控机构,与强力电磁铁320连接。首先按下电饭锅的控制面板330,当电饭锅内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电子温控机构使得强力电磁铁320通电,产生磁力,吸引金属块114移动,计时控制器开始计时,达到设定时间后,电饭锅自动跳闸关闭。
上述电饭锅的底部设置有支脚700。
如图7所示,电饭锅的控制面板330分别与电源331、热电偶333加热盘500、蜂鸣器332、强力电磁铁320和第二电磁铁334连接,当接通电源后,控制面板330按下操作键,加热盘500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强力电磁铁320工作,升降装置弹起,第二电磁铁334工作,控制面板330的按键抬起,蜂鸣器332报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饭锅既包括现有的普通电饭锅,也包括功能较多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这些锅体能够利用电能进行米饭制作,通过在这些锅体内设置上述升降装置,即可方便地实现沥米饭制作,工艺简单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100)可设置于电饭锅的内胆(200)内,包括:底座(110)和至少一个的翻转支架(120);
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底座支架(111);
所述翻转支架(12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支架(111)铰接,所述翻转支架(120)可以绕所述底座支架(111)翻转;
所述翻转支架(120)的底端和所述底座支架(111)之间设置有弹力复位机构(130),所述弹力复位机构(130)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支架(120)的底端连接,所述弹力复位机构(130)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支架(111)连接;
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翻转支架勾(112),用于将所述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勾住;
所述翻转支架勾(112)连接有连接杆(113),所述连接杆(113)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块(114),所述金属块(114)在外界磁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连接杆(113)沿着远离所述翻转支架勾(112)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翻转支架勾(112)和所述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处于脱离状态;
在该脱离状态下,所述翻转支架(120)的自由端在所述弹力复位机构(130)的作用下,能够与所述底座(110)呈垂直状态,将蒸格(600)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勾(112)与所述底座(110)通过第一连接轴(115)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轴(115)穿过所述翻转支架勾(112)的平面,所述翻转支架勾(112)能够以所述第一连接轴(115)为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00)还包括空套在所述连接杆(113)外部的套筒(116),所述套筒(116)与所述底座(1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3)上设置有第一弹力装置(117)和第二弹力装置(118),分别位于所述套筒(116)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114)为中空状,所述金属块(114)的内部设置有磁吸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120)为两个矩形框架,所述翻转支架勾(112)具有两个勾体,所述勾体的开口方向相同,为朝向所述连接杆(113)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翻转支架(120)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翻转支架勾(112)的两侧。
8.一种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饭锅本体(300)、上盖(400)、加热盘(500)、内胆(200)、蒸格(600)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100);
所述加热盘(500)位于所述电饭锅本体(300)的内底部;
所述加热盘(500)上放置所述内胆(200);
所述升降装置(100)位于所述内胆(200)的内底部,所述升降装置(100)上设置有所述蒸格(600);
所述上盖(400)盖于所述电饭锅本体(3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锅本体(300)上设置有增高圈(310),所述上盖(400)盖于所述增高圈(310)上;和/或,所述上盖(400)上设置有出气口(410),所述出气口(410)上设置有保压钢球(420)。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电饭锅还包括电子温控机构;和/或,强力电磁铁(320);
所述强力电磁铁(320)位于所述电饭锅本体(300)的侧壁上,与所述金属块(114)相对设置;
所述电子温控机构和所述强力电磁铁(320)连接。
CN201620806913.7U 2016-07-28 2016-07-28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44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6913.7U CN2060443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6913.7U CN2060443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4390U true CN206044390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691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443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43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8590A (zh) * 2019-03-20 2019-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8590A (zh) * 2019-03-20 2019-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6614B (zh) 一种智能烹饪菜肴的设备
CN103126514A (zh)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出菜装置
CN206044390U (zh) 升降装置和电饭锅
CN107713714A (zh)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
CN106308484A (zh) 一种自动捞面煮面装置
CN204972266U (zh) 一种药材蒸煮锅
CN209108103U (zh) 一种中药自动煎药装置
CN203302845U (zh)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出菜装置
CN107854002A (zh) 一种太阳能钢管烧烤炉
CN210842648U (zh) 一种带有喷淋系统的内胆升降电饭煲
CN211155112U (zh) 一种自动煮面装置
CN208823458U (zh) 一种蒸煮锅
CN211459776U (zh) 一种倾转沥汤式电饭锅
CN206565172U (zh) 一种外循环加热油炸机
CN110946465A (zh) 一种倾转沥汤式电饭锅
CN205410935U (zh) 一种侧部加热汉堡的烤盘
CN214431396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炸炉
CN218222111U (zh) 一种花生蒸煮用搅拌罐
CN201085511Y (zh) 全自动旋转式烧烤炉
CN207692898U (zh) 一种新式糖炒雪球机
CN211911275U (zh) 一种自动升降漏网的汤汁锅
CN214629737U (zh) 一种松子加工用烘炒装置
CN219440018U (zh) 一种中草药可倾式蒸煮锅
CN106235868A (zh) 一种可升降多功能锅
CN211022164U (zh) 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