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5813U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5813U
CN206035813U CN201620977885.5U CN201620977885U CN206035813U CN 206035813 U CN206035813 U CN 206035813U CN 201620977885 U CN201620977885 U CN 201620977885U CN 206035813 U CN206035813 U CN 206035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tary compressor
bent axle
piston
compres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778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津政雄
宋鹏杰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778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5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5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581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旋转压缩机的密封的壳体中收纳了电动电机和压缩机构部,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壳体的底部储存有润滑油,压缩机构部包括汽缸、活塞、滑片、曲轴、第1滚动轴承和端板,汽缸设有压缩腔,活塞偏心回转地设在压缩腔内,滑片往复运动地设在汽缸上,曲轴的偏芯轴外套有活塞以驱动活塞偏心转动,曲轴与第1滚动轴承配合,端板设在汽缸上以支撑曲轴;从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至少要润滑第1滚动轴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压缩机,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不会造成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液面大幅下降。

Description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旋转压缩机,全部都采用滑动轴承,且使用利用曲轴回转的离心供油泵。但是,使用搭载到空调等上的旋转压缩机的离心供油泵,在低外气温起动、除霜运转、高速运转等多种运转模式下发生的大量排油量,会导致出现压缩机内油量(油面高度)下降的问题,供油泵量不足将变为压缩机故障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转压缩机,不会造成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液面大幅下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上述的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密封的壳体中收纳了电动电机和被所述电动电机驱动的旋转式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壳体的底部储存有润滑油,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汽缸、活塞、滑片、曲轴、第1滚动轴承和端板,所述汽缸设有压缩腔,所述活塞偏心回转地设在所述压缩腔内,所述滑片往复运动地设在所述汽缸上,所述曲轴的偏芯轴外套有所述活塞以驱动所述活塞偏心转动,所述曲轴与所述第1滚动轴承配合,所述端板设在所述汽缸上以支撑所述曲轴;从所述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至少要润滑所述第1滚动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第1滚动轴承,可以对压缩机构部进行润滑,降低第1滚动轴承的温度,延长第1滚动轴承的寿命,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从而不会造成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液面大幅下降,进而在保证压缩机构部供油充足的基础上无需增加压缩机的封油量,不仅可以避免压缩机发生磨耗故障且可以使得压缩机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油冷媒气体至少包括从所述吸气管返回到所述压缩腔的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油冷媒气体排出的气体通道包括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与所述端板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孔于所述压缩腔的注油孔通过所述活塞的偏心回转或者所述滑片的往复运动进行开闭,所述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油孔注入到所述压缩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轴的伸出所述电动电机的端部与第2轴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含油冷媒气体经由所述曲轴的内部供给所述第2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芯轴上设有用于流动含油冷媒气体的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偏芯轴的回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偏芯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油冷媒气体通过配置于所述压缩机构部上的至少一个消音器和所述气体通道排出到所述壳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的通道面积大于开孔于所述压缩腔的排出孔的总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旋转压缩机,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降低压缩机的封油量,且可以保证压缩机的可靠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注入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媒量(质量R)和润滑油量(质量L)的比率(L/R)在5%~25%的范围中。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相关的、旋转压缩机内部构造的纵横面图;
图2与本实施例1相关的、压缩机构部的详图;
图3与本实施例1相关的、曲轴的详图;
图4与本实施例1相关的、压缩机中润滑油的出入路径的平面图;
图5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相关的、多缸旋转压缩机的内部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6与本实施例2相关的、压缩机构部的详图。
附图标记:
壳体2、上壳体端板2c、下壳体端板2d、电机4、定子7、电机下腔2a、电机上腔2b、电机线圈7a、
压缩机构部5、第1端板40、止推板65、止推气孔65a、第2端板43、第1汽缸11、第1压缩腔11a、排气装置48、排气孔48a、第1消音器45、第2消音器46、消音器排气孔46a、轴承支架18、第1滚动轴承15、第2滚动轴承17、气体通道10、第1活塞25、滑片槽12、第1滑片27、滑片槽供油孔12a、注油孔41、轴承框架19、第2汽缸21、第2压缩腔21a、
曲轴30、第1偏芯轴31、主轴外周孔35c、副轴36、外径油槽31a、偏芯轴气孔31b、主轴35、第2偏芯轴32、中间轴33、轴芯孔30a、
供油管55、排气管3、吸气管52、
储油槽4、润滑油9、
冷凝器81、储液罐85、膨胀阀82、蒸发器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其中旋转压缩机可以为单缸旋转压缩机或者是多缸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密封的壳体2中收纳了电动电机4和被电动电机4驱动的旋转式的压缩机构部5,壳体2上设有吸气管52,壳体2的底部储存有润滑油9。电动电机4包括定子7和转子8。
压缩机构部5包括汽缸、活塞、滑片、曲轴30、第1滚动轴承15和端板,汽缸设有压缩腔,活塞偏心回转地设在压缩腔内,滑片往复运动地设在汽缸上,曲轴30的偏芯轴外套有活塞以驱动活塞偏心转动,曲轴30与第1滚动轴承15配合,端板设在汽缸上以支撑曲轴30。具体地,端板为两个且分别为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3。
从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至少要润滑第1滚动轴承15,也就是说,用于流动含油冷媒气体的气体通道10经过第1滚动轴承15,从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第1滚动轴承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旋转压缩机为单缸压缩机,汽缸为下述的第1汽缸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旋转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汽缸为两个且分别为第1汽缸11和第2汽缸2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通过采用从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润滑第1滚动轴承15,从而可以有效润滑第1滚动轴承15,可以对压缩机构部5进行润滑,降低第1滚动轴承15的温度,延长第1滚动轴承15的寿命,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从而不会造成储油槽4内的润滑油9的液面大幅下降,进而在保证压缩机构部5供油充足的基础上无需增加压缩机的封油量,不仅可以避免压缩机发生磨耗故障且可以使得压缩机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含油冷媒气体至少包括从吸气管52返回到压缩腔的润滑油9。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润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含油冷媒气体排出的气体通道10包括曲轴30的外周壁与端板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对曲轴30和端板进行有效的润滑,使得曲轴30和端板的润滑不受壳体2内的润滑油9的油量影响,可以减少旋转压缩机的注油量,实现旋转压缩机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孔于压缩腔的注油孔41通过活塞的偏心回转或者滑片的往复运动进行开闭,壳体2内的润滑油9通过注油孔41注入到压缩腔内。也就是说,压缩腔对应设置有注油孔41,注油孔41可以通过供油管55与储油槽4内连通,可以通过活塞的偏心回转或者是滑片的往复运动打开或者关闭注油孔41,当注油孔41打开时,在壳体2的内部环境和压缩腔的压差作用下,储油槽4内的润滑油9通过供油管排入到压缩腔内。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润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曲轴30的伸出电动电机4的端部与第2轴承配合。从而可以减少曲轴30的磨损。其中第2轴承可以为下述的第2滚动轴承17,第2轴承还可以为滑动轴承或者是轴承套。
进一步地,含油冷媒气体经由曲轴30的内部供给第2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偏芯轴上设有用于流通含油冷媒气体的通孔(即下述的偏芯轴气孔31b),在平行于偏芯轴的回转轴线的方向上,通孔贯穿偏芯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含油冷媒气体通过配置于压缩机构部5上的至少一个消音器和气体通道10排出到壳体2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0的通道面积大于开孔于压缩腔的排出孔的总面积。从而可以降低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出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旋转压缩机,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降低压缩机的封油量,且可以保证压缩机的可靠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注入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媒量(质量R)和润滑油9量(质量L)的比率(L/R)在5%~25%的范围中。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具体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
实施例1:
图1为单缸旋转压缩机的整体图和与该旋转压缩机连接的制冷循环图。图2为压缩机构部5的详细图。图1中,在壳体2的内周壁上固定有构成电动电机4(以下简称电机4)的定子7的外周壁和压缩机构部5的第2端板43的外周壁。
壳体2由圆柱壳体、在该上下端焊接的上壳体端板2c和下壳体端板2d构成,在壳体2的底部的储油槽4注入润滑油9(以下简称油9)。该封油量,与以往的旋转压缩机相比,少很多。
压缩机构部5的第1汽缸11的第1压缩腔11a被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3密封。第1端板40配置有收纳排气装置48的第1消音器45,第2端板43配置第2消音器46。在第2端板43中心配置第1滚动轴承15,固定于上壳体端板2c中心的轴承支架18配置第2滚动轴承17,曲轴30与这两个滚动轴承滑动配合。
曲轴30回转固定于第1端板40的止推板65的上面。曲轴30的外周壁与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3的中心内孔之间有充分的间隙(气体通道10),曲轴30与上述端板不滑动配合。与第1压缩腔11a连接的供油管55贯通第1消音器45并开孔于储油槽4的油9中。
与上壳体端板2c连接的排气管3、与第1汽缸11连接的吸气管52分别与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凝器81、储液罐85连接。因此,从排气管3排出的高压气体,按照冷凝器81和膨胀阀82的顺序流动,在此减压的低压气体按照蒸发器83、储液罐85和吸气管52的顺序流动,流入到第1压缩腔11a。因此,本实施例的壳体2的内压为高压侧。
吸入第1压缩腔11a的低压气体,通过被曲轴30驱动的第1活塞25压缩,排出到第1消音器45。如后所述,排入到第1消音器45内的高压气体含油,所以称为含油冷媒气体。本实用新型,其特点是,通过具有所需充足油量的含油冷媒气体,润滑第1滚动轴承15等。也就是说,作为润滑形态,与以往的离心供油泵相关的飞沫润滑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喷雾润滑。
排出到第1消音器45的含油冷媒气体,从配置于止推板65的止推气孔65a向上通过配置于曲轴30外周壁的气体通道10,按照第1偏芯轴31、第1活塞25和第1滚动轴承15的顺序润滑。排出到第2消音器46的含油冷媒气体,从消音器排气孔46a排出到电机下腔2a。箭头(虚线),显示了通过气体通道10的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
排出到电机下腔2a的含油冷媒气体,与以往相比,通过电机线圈7a等,移动到电机上腔2b。被电机线圈7a加热的含油冷媒气体的喷雾油油粒化,从定子7的外径间隙跌落到储油槽4。比第1滚动轴承15的轴承荷重小的第2滚动轴承17被流出到电机上腔2b的含油冷媒气体润滑。
一方面,在电机上腔2b中,约减少1%的含油量的气体从主轴外周孔35c通过轴承支架18的内部从排气管3排出。从排气管3排出的油量,称为排油量。而且,冷媒循环量(质量)和排油量(质量)的比率即排油量/冷媒循环量(%),称为OCR(Oil Cir culationRatio)。
压缩机起动后或除霜运转中的OCR变为最大,超过10%,5~15分后,制冷循环稳定,OCR下降。稳定运转中的OCR必须是1%以下。因为OCR超过2%后,换热器的换热率恶化,制冷循环效果下降。
图2中,从第1压缩腔11a的排气装置48排出到第1消音器45的含油冷媒气体的压力,一般比壳体2的内压高。因此,含油冷媒气体,从配置于止推板65的四个止推气孔65a,按照曲轴30的副轴36和第1端板40之间的间隙、第1偏芯轴31的外径油槽31a及三个偏芯轴气孔31b(如图3所示)、第1滚动轴承15的内径间隙、主轴35和第2端板43之间的间隙的顺序通过,从消音器排气孔46a排出到电机下腔2a。
因此,曲轴30和第1滚动轴承15的润滑、第1偏芯轴31和第1活塞25的内周壁的润滑成立。流出到第1活塞25的内周壁的油,润滑第1活塞25的上下滑动面,其中一部分流出到第1压缩腔11a(活塞外径侧),直接回收到含油冷媒气体中。在以上行程中,第1活塞25的内径空间暂时作为储油腔。
制冷循环稳定时,吸入最低温的低压气体、从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温度在壳体2中最低,接下来按照储油槽4的油温、排气管3的排气温度、电机线圈7a的顺序变高。因此,含油冷媒气体降低在润滑过程中发热的第1滚动轴承15的温度,防止寿命恶化。而且,第1活塞25的温度下降,改善第1压缩腔11a的压缩效率。
从第1消音器45到电机下腔2a的用于排出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出通道,也是含油冷媒气体的润滑通道或气体通道。气体通道10由曲轴30的外周壁和两个端板的间隙、偏芯轴气孔31b、第1活塞25的内周壁、及第1滚动轴承15的滚珠或珠子间的间隙构成。
从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出阻力来看,希望气体通道10的通道面积至少比开孔于第1压缩腔11a的排气孔48a的通道面积大。排气孔48a如果是多个,排气孔通道面积就是这些的总和。作为扩大气体通道10的手段,有在曲轴30的轴内径增加轴内通道、从轴内通道到曲轴的外周壁上增加气孔等的方法。
气体通道10是密封的腔,所以在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出过程中,不会泄露到壳体2中。因此,含油冷媒气体的润滑效率高。而且,气体通道10因为是配置于压缩机构部5的中心的排气通道,所以有利于最大噪音源的含油冷媒气体的噪音降低。比如,如果增加气体通道10的消音器效果,实施例1的设计变为三段消音器构造。
图3是曲轴30和第1滚动轴承15的装配图。在此,配置于第1偏芯轴31的外径油槽31a和偏芯轴气孔31b成为气体通道10的构成要素。与以往的离心供油泵相比,图3的设计没有必要在曲轴30内增加泵孔,容易实现曲轴30的细径化。
图4是从第2端板43侧面看到的第1压缩腔11a的平面图,与连接于第1压缩腔11a的吸气管52、在第1压缩腔11a内偏芯旋转的第1活塞25、滑动配合滑片槽12的第1滑片27相关,是含油冷媒气体的油出入通道。第1活塞25的偏芯回转方向(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①是从排气管3排油,制冷循环一圈、从吸气管52返回到第1压缩腔11a的“返回油”或OCR。实施例1中,把到第1压缩腔11a的OCR当做1%。②是根据含油冷媒气体压力和第1压缩腔11a的压力的压差,从第1活塞25的内周壁通过活塞上下的平面滑动间隙泄露到第1压缩腔11a的中压侧和低压侧的油,这些称为活塞的“压差油”。
第1活塞25的内周壁是含油冷媒气体的气体通道,该压差油由含油冷媒气体中供给。但是,该压差油,直接从第1压缩腔11a排出到第1消音器45,作为含油冷媒气体被回收。也就是说,②是反复可利用的“循环油”。
③是根据第1压缩腔11a和壳体2的内压的压差,通过第1滑片27的平面滑动间隙的滑片的“压差油”,该压差油从第1压缩腔11a回收到第1活塞45的含油冷媒气体中。
活塞及滑片的“压差油”,基于把壳体内压作为高压侧的旋转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有意增加“压差油”后,降低压缩效率。在此,像第1活塞25一样、可反复利用滑片的“压差油”的循环油,需要像图4一样增加滑片槽供油孔12a,其一端开孔于第1消音器45中即可。
④是从储油槽4经由开孔于供油管55和第1端板40的注油孔41,注入到第1压缩腔11a的“注入油”。注油孔41因为是随着第1活塞25的公转开关,所以注入油的开关范围和注油量可提前被设计决定。⑤是完成第1滚动轴承15的润滑,从第2端板43的中心孔或第2消音器46流出到电机下腔2a的排油。
在此,②和③的总和,可通过实验确认出,约是含油气体冷媒的2%。但是,分离测试出来很困难,所以将②和③分别看作1%。制冷循环稳定时的①为1%、可调整的④为3%后,第1消音器45的含油冷媒气体中的总油量为6%。但是,②为循环油,⑤的排油量变为含油冷媒气体量的5%。这相当于①+③+④的合计的5%,出入油量一致。
按照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的顺序,第1偏芯轴31和第1活塞25的内径的润滑油量变为含油冷媒气体量的6%,固定于第2端板43上的第1滚动轴承15的润滑油量变为含油冷媒气体量的5%。但是,含油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如果逆向(从上至下),上述滑动零部件的润滑油量也会逆向。例如,如果可以将排气装置48从第1消音器45变更收纳到第2消音器46,就可能实现。
在此,空调的制冷循环的冷媒循环量为50Kg/小时(h),含油冷媒气体的油量为6%,那么该冷媒气体含有的油量就变为3Kg/小时(h)或56cc/分(m)(油的比重为0.9)。
一方面,以往的离心供油泵中,根据储油槽的标准油量(油面)的实验数据,曲轴旋转数60rps中的泵油量约为50~60cc/分(m)。因此,实施例1的含油冷媒气体的设计油量6%,可以说是相当于以往的离心供油泵。以往的泵油量,是从主轴承(相当于第2端板43)的上端排出到电机下腔2a的油量。
以往的润滑形态,是通过曲轴的离心力,使用螺旋板搅拌曲轴内、上升的供油泵,所以是通过轴回转扩散的飞沫油。一方面,含油冷媒气体的润滑形态是油粒小的喷雾油,含油冷媒气体压力比壳体内压约高0.01MPa,如果滑动配合间隙可以将油平均深入到20μm以下的间隙,喷雾油的含油冷媒气体更有利。
对返回油①进行追加说明。应用于空调等的旋转压缩机,在起动后或初始运转的约5~15分钟的不稳定时间中,来自于压缩机的排油量变为最大,同时发生急剧的储油槽的油量下降。
但是,本实施例的供油方式,如上所述,来自压缩机的排油量变为返回油①,变为含油冷媒气体的油量,可原理性地回避以往的储油槽的油量下降而引起滑动零部件供油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不依靠壳体2的油量,可提前防止上述不稳定运转中信赖性的问题。因为来自供油管55的注入油量是压差供油,所以不影响储油槽4的油量(油面)。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度减少到压缩机的注油量。减少注油量,不仅可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也可变为减少冷媒注入量的手段。而且,本实施例使用温度低的含油冷媒气体,而离心供油泵使用相对高温的储油槽的油。因此,即使在温度差相关的滑动面的冷却效果中,含油冷媒气体也有利。
实施例2:
图5是双缸旋转压缩机的整体截面图、和与旋转压缩机连接的制冷循环图。图6是该压缩机构部5的详图。图5中,中隔板50固定于壳体2的内周壁上,第1滚动轴承15配置于中隔板50内。固定于轴承框架19中心的轴承支架18上配置第2滚动轴承17。
曲轴30除了主轴35和副轴36之外,由第1偏芯轴31和第2偏芯轴32、与这些偏芯轴连接的中间轴33构成。因此,曲轴30的中间轴33与第1滚动轴承15、主轴35的上端与第2滚动轴承17滑动配合。在曲轴30中央,开孔于第2消音器46内的主轴外周孔35c经由轴芯孔30a开孔于曲轴30的上端。
流入吸气管52的低压气体,分流吸入到第1汽缸11和第2汽缸21的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变为高压气体后分别排出到第1消音器45和第2消音器46。第1消音器45的含油冷媒气体,与实施例1一样,通过配置于曲轴外周的气体通道10,从第2端板43的中心孔与第2消音器46的含油冷媒气体合流。因此,含油冷媒气体润滑两个偏芯轴、活塞及第1滚动轴承15。
在第2消音器46合流的含油冷媒气体,大部分从消音器排气孔46a排出到电机下腔2a。但是,其中一部分,从主轴外周孔35c迂回到轴芯孔30a,从曲轴30的上端排出到轴承支架18的上部间隙。其后,沿着第2滚动轴承17的内周,流出到电机上腔2b。因此,第2滚动轴承17的润滑成立。另外,代替第2滚动轴承17,即使是滑动轴承或轴承套也都没有影响。
实施例2,是含油冷媒气体相关的喷雾润滑应用到多缸旋转压缩机上的例子。而且,如果在曲轴30的轴芯增加分歧的气体通道,不仅可延长润滑通道,也可容易改变该方向,与以往的供油泵相比,润滑通道的扩大和设计自由度都大。也就是说,这是因为含油冷媒气体具备高压的喷雾润滑功能。而且,含油冷媒气体的气体通道10,也同时具备有效的降低噪音的消音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压缩机,搭载到空调、制冷设备、热水器、车载用制冷或空调等上。而且,容易从单缸应用到多缸上,也可应用到卧式旋转压缩机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密封的壳体中收纳了电动电机和被所述电动电机驱动的旋转式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壳体的底部储存有润滑油,
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汽缸、活塞、滑片、曲轴、第1滚动轴承和端板,所述汽缸设有压缩腔,所述活塞偏心回转地设在所述压缩腔内,所述滑片往复运动地设在所述汽缸上,所述曲轴的偏芯轴外套有所述活塞以驱动所述活塞偏心转动,所述曲轴与所述第1滚动轴承配合,所述端板设在所述汽缸上以支撑所述曲轴;
从所述压缩腔排出的含油冷媒气体至少要润滑所述第1滚动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冷媒气体至少包括从所述吸气管返回到所述压缩腔的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冷媒气体排出的气体通道包括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与所述端板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开孔于所述压缩腔的注油孔通过所述活塞的偏心回转或者所述滑片的往复运动进行开闭,所述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油孔注入到所述压缩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伸出所述电动电机的端部与第2轴承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冷媒气体经由所述曲轴的内部供给所述第2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芯轴上设有用于流动含油冷媒气体的通孔,在平行于所述偏芯轴的回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偏芯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冷媒气体通过配置于所述压缩机构部上的至少一个消音器和所述气体通道排出到所述壳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通道面积大于开孔于所述压缩腔的排出孔的总面积。
10.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入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媒量(质量R)和润滑油量(质量L)的比率(L/R)在5%~25%的范围中。
CN201620977885.5U 2016-08-29 2016-08-29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35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7885.5U CN206035813U (zh) 2016-08-29 2016-08-29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7885.5U CN206035813U (zh) 2016-08-29 2016-08-29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5813U true CN206035813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7788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35813U (zh) 2016-08-29 2016-08-29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58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735A (zh) * 2016-08-29 2016-12-07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837794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高速旋转的转子式压缩机
CN107687943A (zh) * 2017-07-27 2018-02-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制冷压缩机曲轴泵油能力评价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735A (zh) * 2016-08-29 2016-12-07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94735B (zh) * 2016-08-29 2019-01-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837794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高速旋转的转子式压缩机
CN107687943A (zh) * 2017-07-27 2018-02-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制冷压缩机曲轴泵油能力评价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107687943B (zh) * 2017-07-27 2019-07-0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制冷压缩机曲轴泵油能力评价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7822B (zh) 具有油冷却马达的涡旋压缩机
KR970000342B1 (ko) 횡형 다실린더 로타리 압축기
CN106089710B (zh)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1165958Y (zh) 制冷用压缩机的曲轴结构
CN206035813U (zh)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3939343A (zh) 一种低背压的滚动活塞类制冷压缩机
JPH03993A (ja) 横形回転クランク軸気密圧縮機のための潤滑装置
CN205977674U (zh)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1627265A (zh) 制冷装置
JP5014346B2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635696B (zh)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205689435U (zh) 压缩机
CN106194735B (zh)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5952649B (zh) 压缩机
CN106382227A (zh) 多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870373B (zh)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68216A (zh) 压缩机
CN106168215A (zh) 压缩机
US3804202A (en) Compressor lubrication system
CN209244821U (zh) 涡旋压缩机
EP0864751A2 (en) Compressor for use in a transcritical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JPS61123792A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ツサ用潤滑装置
CN206592296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04696227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5841195U (zh) 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