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0596U - 一种两半活络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半活络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0596U
CN206030596U CN201620588893.0U CN201620588893U CN206030596U CN 206030596 U CN206030596 U CN 206030596U CN 201620588893 U CN201620588893 U CN 201620588893U CN 206030596 U CN206030596 U CN 20603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active block
sleeve
block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888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王家栋
唐乃玺
周金丛
管贻敏
翟宝堂
刘志兰
王通
梁西猛
于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888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半活络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粗定位装置,其中,粗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件以及配合件,定位件及配合件中的一个固连于上模上,另一个固连于下模上,定位件与配合件能够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定位;上述的两半活络模,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定位件与配合件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找准,防止上模及下模错位,避免台阶的产生,改善轮胎外观质量,并且,定位件与配合件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能够保护上模与下模的接触面,避免上模与下模在定位过程中发生摩擦、碰撞,有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两半活络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半活络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胎模具包括两半模具和两半活络模具,其中两半模具,不适合硫化某些型式的轮胎,例如,具有低纵横比(侧壁与外胎面宽度之比)的轮胎或具有深的防滑(外胎面)深度的轮胎。此外,当使用两半模具时,未硫化的轮胎胎胚必须略小于硫化过的轮胎,以便将胎胚放入模具中,对胎胚的直径尺寸控制要求高。
而现有的两半活络模具,通过周向分布的活络块沿径向移动实现对胎胚的夹紧或放开,便于脱模,不容易划伤轮胎,且对胎坯的直径尺寸控制要求较低,但是两半活络模的上下模在合模时容易错位,影响轮胎成型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活络模,使其上下模能够准确定位,避免台阶的出现,改善轮胎外观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半活络模,以达到使其上下模能够准确定位,避免台阶的出现,改善轮胎外观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半活络模,包括上模以及下模,还包括粗定位装置,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件以及配合件,所述定位件及所述配合件中的一个固连于所述上模上,另一个固连于所述下模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配合件能够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对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所述配合件为开设有定位销孔的定位销座。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插板,所述配合件为与所述插板配合的插槽。
优选地,所述插板贴合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插槽贴合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另一个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上侧板以及围绕所述上侧板设置的多个上活络块,多个所述上活络块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侧板;
所述下模包括下侧板以及围绕所述下侧板设置的多个下活络块,多个所述下活络块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下侧板;
多个所述上活络块、多个所述下活络块、所述上侧板以及所述下侧板能够配合围成轮胎型腔。
优选地,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套,多个所述上活络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模套的内壁上,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套,多个所述下活络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套的内壁上,多个所述上活络块以及多个所述下活络块能够随所述上模套与所述下模套的相向移动而沿径向向所述两半活络模的轴线靠拢。
优选地,所述上模套上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上活络块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件,所述上活络块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模套;
所述下模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下活络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件,所述下活络块通过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套。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均为滑块,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或者,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为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上模套以及所述上侧板均连接于上盖上,所述下模套以及所述下侧板均连接于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下活络块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上活络块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均为弹簧,所述弹簧轴向与受其推动的所述上活络块或所述下活络块的滑动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下模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下活络块与所述下模套脱离的第一限位件,所述上模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上活络块与所述上模套脱离的第二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销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销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及所述下模套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及所述下模套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销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下活络块与所述下侧板接触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销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下活络块远离所述下侧板;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销以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销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及所述上模套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及所述上模套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限位销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活络块与所述上侧板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销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活络块远离所述上侧板。
优选地,所述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周向定位装置,所述周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对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进行周向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上活络块包括上弓形座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弓形座上的上花纹块,所述下活络块包括下弓形座以及连接于所述下弓形座上的下花纹块,所述上花纹块及所述下花纹块上具有花纹的一侧表面均朝向所述两半活络模轴线所在方向。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横跨在所述上弓形座及所述上花纹块的下表面上,所述定位块横跨在所述下弓形座及所述下花纹块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定位槽横跨在所述下弓形座及所述下花纹块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横跨在所述上弓形座及所述上花纹块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径向定位装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槽以及弧形凸台,所述弧形槽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弧形槽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与所述弧形槽配合对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进行径向定位。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粗定位装置,其中,粗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件以及配合件,定位件及配合件中的一个固连于上模上,另一个固连于下模上,定位件与配合件能够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定位;
上述的两半活络模,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定位件与配合件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找准,防止上模及下模错位,避免台阶的产生,改善轮胎外观质量,并且,定位件与配合件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能够保护上模与下模的接触面,避免上模与下模在定位过程中发生摩擦、碰撞,有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中粗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中的上弓形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中的下弓形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打开放入胎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合模粗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合模精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半活络模,以达到使其上下模能够准确定位,避免台阶的出现,改善轮胎外观质量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半活络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粗定位装置5。
其中,粗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件以及配合件,定位件及配合件中的一个固连于上模上,另一个固连于下模上,定位件与配合件能够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定位件与配合件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找准,防止上模及下模错位,避免台阶的产生,改善轮胎外观质量,并且,定位件与配合件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能够保护上模与下模的接触面,避免上模与下模在定位过程中发生摩擦、碰撞,有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粗定位装置5主要用于使两半活络模的上下模能够精准对接,避免花纹错位及台阶的产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对两半活络模的上下两部分的粗定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定位件为定位销51,配合件为开设有定位销孔的定位销座52。为了便于定位销51与定位销孔的配合,定位销51的末端设置有锥形导向结构。
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定位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中粗定位装置5的主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定位件为插板54,配合件为与插板54配合的插槽53。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插板54贴合于上模及下模中的一个的外壁上,插槽53贴合于上模及下模中的另一个的外壁上,这种结构相对于上述的定位销51及定位销孔的定位结构更加节省空间,也不容易受损。
定位件与配合件既可以分别设置于上模与下模的外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上模与下模相向的两个表面上。
上述的两种粗定位装置5仅仅是两种优选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包括上侧板1以及围绕上侧板1设置的多个上活络块2,多个上活络块2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上侧板1;下模包括下侧板1’以及围绕下侧板1’设置的多个下活络块2’,多个下活络块2’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下侧板1’;多个上活络块2、多个下活络块2’、上侧板1以及下侧板1’能够配合围成轮胎型腔。
上下活络块2’可在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径向移动,比如,驱动装置可以是活塞缸、丝杆传动结构以及凸轮连杆机构等等,只要能够驱动活络块沿径向移动即可。
当然,除了上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活络块移动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结构上的配合实现活络块的径向移动,比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还包括上模套4,多个上活络块2滑动连接于上模套4的内壁上,下模还包括下模套4’,多个下活络块2’滑动连接于下模套4’的内壁上,多个上活络块2以及多个下活络块2’能够随上模套4与下模套4’的相向移动而沿径向向两半活络模的轴线靠拢,上活络块2与上模套4之间的接触面以及下活络块2’与下模套4’之间的接触面包括斜面或者锥面,从而将上模套4与下模套4’之间沿模具轴向的相向移动转化为上活络块2与下活络块2’向模具轴线方向的移动。
上模套4与上活络块2之间及下模套4’与下活络块2’之间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套4上设置有第一滑动件,上活络块2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件,上活络块2通过第一滑动配合件与第一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上模套4;下模套4’上设置有第二滑动件,下活络块2’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件,下活络块2’通过第二滑动配合件与第二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下模套4’。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均为滑块,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或者,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为滑槽,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滑块及滑槽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块为T形滑块,滑槽为T形滑槽。
当然,滑块与滑槽的形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T形,还可以是三角形、梯形、圆柱形等等,只要能够在垂直于活络块与模套的接触面的方向上防止活络块与模套脱离即可。
进一步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上模套4以及上侧板1均连接于上盖8上,下模套4’以及下侧板1’均连接于底座7上。
上盖8可以与硫化机的活络模操纵机构连接,底座7可以与硫化机下热板连接。上模套4与上盖8之间以及下模套4’与底座7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
为了便于脱模,并且使两半活络模能够适应不同的硫化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3,第一推动装置3用于推动下活络块2’向远离底座7的方向滑动,这样,在硫化完成后,上模上升,上模套4远离下模套4’,上活络块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上模套4滑动,沿径向远离模具中心,而下活络块2’由于失去了上模施加的压力,在第一推动装置3的推动下,沿下模套4’滑动,在径向上远离模具中心,以此来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模。
上活络块2由于保养不当,润滑不够,在上模套4上升时,可能难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滑或者下滑不到位,导致无法顺利脱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还包括第二推动装置6,第二推动装置6用于推动上活络块2向远离上盖8的方向滑动,通过设置第二推动装置6,能够保证上活络块2下滑到位,从而顺利脱模。
第一推动装置3以及第二推动装置6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比如活塞缸、弹簧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同时实现无需额外操作自动脱模,第一推动装置3以及第二推动装置6均为弹簧,第一推动装置3设置于上盖8与上模活络块之间,第二推动装置6设置于底座7与下模活络块之间,弹簧的轴向与受其推动的上活络块2或下活络块2’的滑动方向平行。
如果上活络块2及下活络块2’沿滑动方向与上模套4及下模套4’分离,需要花费时间再装配,费时费力且不安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还包括用于防止下活络块2’与下模套4’脱离的第一限位件,上模还包括用于防止上活络块2与上模套4脱离的第二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对活络块进行限位,防止其与模套脱离,提高安全性的同时,节省再装配所需时间。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限位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及安装位置来实现对活络块的限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销以及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销设置于上活络块2及下模套4’中的一个上,第一限位槽设置于上活络块2及下模套4’的另一个上,第一限位销沿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下活络块2’与下侧板1’接触配合,第一限位销沿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下活络块2’远离下侧板1’;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销以及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销设置于上活络块2及上模套4中的一个上,第一限位槽设置于上活络块2及上模套4的另一个上,第二限位销沿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上活络块2与上侧板1接触配合,第二限位销沿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上活络块2远离上侧板1。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限位销与限位槽配合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比如,第一限位件可以为一长螺栓,长螺栓埋设在下活络块2’中,螺纹端伸出与底座7固连,下活络块2’远离底座7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台阶面与螺帽配合对下活络块2’进行限位。第二限位件可以与第一限位件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进一步保证上模与下模能够精准对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周向定位装置,周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置于上模及下模中的一个上,第二定位部设置于上模及下模中的另一个上,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对上模及下模进行周向定位。
实现上模与下模周向定位的方式很多,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槽14,第二定位部包括与定位槽14配合的定位块11,定位槽14设置于上模的下表面上,定位块11设置于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定位槽14设置于下模的上表面上,定位块11设置于上模的下表面上。
定位块11可以是长方体、柱销、梯形体等等,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块11为长方体,定位槽14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槽。
如果只通过上述的定位槽14及定位块11对上模及下模进行周向及径向定位,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容错性较差,而且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会在轮胎表面产生错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性,降低加工难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径向定位装置,径向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槽12以及弧形凸台13,弧形槽12设置于上模的下表面上,弧形凸台13设置于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弧形槽12设置于下模的上表面上,弧形凸台13设置于上模的下表面上,弧形凸台13与弧形槽12配合对上模以及下模进行径向定位。
弧形凸台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三角形等等,弧形槽12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弧形凸台13的形状对应。
活络块上的花纹及与模套的滑动配合的部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受损,或者需要更换新的活络块以生产不同型号的轮胎,如果对活络块整体进行更换的话,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及采购成本的降低,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活络块2包括上弓形座22以及上花纹块21,下活络块2’包括下弓形座22’以及下花纹块21’。通过采用这种分体时的结构,能够对弓形座及花纹块单独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当活络块采用上述的分体结构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定位效果,如图1、2、4、5中所示,定位槽14横跨在上弓形座22及上花纹块21的下表面上,定位块11横跨在下弓形座22’及下花纹块21’的上表面上,或者,定位槽14横跨在下弓形座22’及下花纹块21’的上表面上,定位块11横跨在上弓形座22及上花纹块21的下表面上。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的工作流程,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打开放入胎体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具处于打开状态,硫化机的中心机构9托举下钢圈10连同下夹环升到合适高度,放入胎坯,下钢圈10托载胎胚,这时,上活络块2及下活络块2’均处于弹出状态;然后进入下一步,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合模粗定位的结构示意图,硫化机上热板图中未示出带动上模下移,粗定位装置5在上活络块2与下活络块2’接触前先行配合,从而保护上活络块2与下活络块2’接触面上的精定位装置;然后上模继续下移,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半活络模合模精定位的结构示意图,上活络块与下活络块接触,弧形凸台13、弧形槽12、定位块11、定位槽14等精定位装置配合实现径向及周向定位,继续使上模下移,同时,中心机构9带动下钢圈10同步下移,直到上活络块2、下活络块2’与上侧板1及下侧板1’围成一密闭的轮胎型腔,合模完成,开始硫化。
硫化完毕后,硫化机上热板带动上模上移,依靠第一推动装置3以及第二推动装置6实现自动脱模,由于设计了精定位装置,无论开模还是合模,上活络块2及下活络块2’都会同步运动,保证轮胎及胎坯不被划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两半活络模,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定位装置(5),所述粗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件以及配合件,所述定位件及所述配合件中的一个固连于所述上模上,另一个固连于所述下模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配合件能够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接触前先行配合对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51),所述配合件为开设有定位销孔的定位销座(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插板(54),所述配合件为与所述插板(54)配合的插槽(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54)贴合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插槽(53)贴合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另一个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侧板(1)以及围绕所述上侧板(1)设置的多个上活络块(2),多个所述上活络块(2)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侧板(1);
所述下模包括下侧板(1’)以及围绕所述下侧板(1’)设置的多个下活络块(2’),多个所述下活络块(2’)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下侧板(1’);
多个所述上活络块(2)、多个所述下活络块(2’)、所述上侧板(1)以及所述下侧板(1’)能够配合围成轮胎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套(4),多个所述上活络块(2)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模套(4)的内壁上,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套(4’),多个所述下活络块(2’)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套(4’)的内壁上,多个所述上活络块(2)以及多个所述下活络块(2’)能够随所述上模套(4)与所述下模套(4’)的相向移动而沿径向向所述两半活络模的轴线靠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4)上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上活络块(2)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件,所述上活络块(2)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模套(4);
所述下模套(4’)上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下活络块(2’)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件,所述下活络块(2’)通过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套(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均为滑块,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或者,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为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配合件均为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4)以及所述上侧板(1)均连接于上盖(8)上,所述下模套(4’)以及所述下侧板(1’)均连接于底座(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3),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用于推动所述下活络块(2’)向远离所述底座(7)的方向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二推动装置(6),所述第二推动装置(6)用于推动所述上活络块(2)向远离所述上盖(8)的方向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以及所述第二推动装置(6)均为弹簧,所述弹簧轴向与受其推动的所述上活络块(2)或所述下活络块(2’)的滑动方向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下活络块(2’)与所述下模套(4’)脱离的第一限位件;所述上模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上活络块(2)与所述上模套(4)脱离的第二限位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销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销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2)及所述下模套(4’)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2)及所述下模套(4’)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销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下活络块(2’)与所述下侧板(1’)接触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销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下活络块(2’)远离所述下侧板(1’);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销以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销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2)及所述上模套(4)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活络块(2)及所述上模套(4)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限位销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活络块(2)与所述上侧板(1)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销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活络块(2)远离所述上侧板(1)。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周向定位装置,所述周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对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进行周向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槽(14),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定位槽(14)配合的定位块(11),所述定位槽(14)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定位块(11)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定位槽(14)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11)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络块(2)包括上弓形座(22)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弓形座(22)上的上花纹块(21),所述下活络块(2’)包括下弓形座(22’)以及连接于所述下弓形座(22’)上的下花纹块(21’),所述上花纹块(21)及所述下花纹块(21’)上具有花纹的一侧表面均朝向所述两半活络模轴线所在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4)横跨在所述上弓形座(22)及所述上花纹块(21)的下表面上,所述定位块(11)横跨在所述下弓形座(22’)及所述下花纹块(21’)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定位槽(14)横跨在所述下弓形座(22’)及所述下花纹块(21’)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11)横跨在所述上弓形座(22)及所述上花纹块(21)的下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半活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活络模还包括径向定位装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槽(12)以及弧形凸台(13),所述弧形槽(12)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13)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或者,所述弧形槽(12)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13)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所述弧形凸台(13)与所述弧形槽(12)配合对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进行径向定位。
CN201620588893.0U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两半活络模 Active CN20603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8893.0U CN206030596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两半活络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8893.0U CN206030596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两半活络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0596U true CN206030596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1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88893.0U Active CN206030596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两半活络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0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405A (zh) * 2016-06-15 2016-11-23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半活络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405A (zh) * 2016-06-15 2016-11-23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半活络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27060E (en) Methods for the vulcanizing op preformed tires
JP4884934B2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KR900001908B1 (ko) 타이어 가황기
CN105398001A (zh) 一种汽车转向灯固定座注塑模具
CN209426208U (zh) 轮胎模具的内模组件及轮胎模具
EP0945240B1 (en) Segmented mold for pneumatic tires
CN206030596U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CN103552175A (zh) 轮胎硫化内模具
CN206201510U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CN206030595U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JP2000135715A (ja) タイヤの加硫成形金型および加硫成形方法
CN102173068B (zh) 工程车子午线轮胎平开式活络模具及由其生产轮胎的方法
JPWO2018029726A1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CN205929170U (zh) 一种硫化机
CN104684717B (zh) 用于轮胎的具有可径向移动部段的硫化设备
CN106142405B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CN106113540A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CN209580304U (zh) 一种简易标准化通用模架
CN106393509A (zh) 一种硫化机
CN115609986A (zh) 新型阶梯式轮胎直压硫化内模具
CN106003775A (zh) 一种两半活络模
JP2013215945A (ja) タイヤ加硫用モールドおよびタイヤの加硫方法
JPH1076527A (ja)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および該タイヤ加硫用金型により製造されたタイヤ
JP201302279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加硫方法および加硫装置
CN220479988U (zh) 一种双层直管胀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