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6090U - 一种屋面天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天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6090U
CN206016090U CN201620915373.6U CN201620915373U CN206016090U CN 206016090 U CN206016090 U CN 206016090U CN 201620915373 U CN201620915373 U CN 201620915373U CN 206016090 U CN206016090 U CN 20601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ervancy diversion
water conservancy
arm
rainwater
g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53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gant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gant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gant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gant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53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6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面天沟,包括天沟本体、连通天沟本体底部的排水管以及设置在天沟本体开口端上用于过滤大型固体杂质的滤网,所述天沟本体内底部沿天沟本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连通排水管用于导流砂石的导流槽,所述排水管内壁位于导流槽的正下方设有导流支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在导流支管内的清理构件对雨水进行三次过滤,提升雨水的回收效率并增加雨水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回收,达到绿色环保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天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排水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屋面天沟。
背景技术
天沟的主要作用是为屋面和屋面接连处或屋面和高墙接连处实现引泄雨水,而在盛夏是一个雨水较多且雨量较大的一个季节,将屋面收集的雨水通过天沟直接排出而不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是对水资源造成的一种极大浪费,不符合现在国家倡导的绿色节源理念。但回收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砂石以及树叶等杂质,使回收雨水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用于洗衣服等用途,减少了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公告号为2052244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网的落水天沟,它包括左侧部分、底面部分及右侧部分,左侧部分包括上部的插槽部与下部的弧形部,弧形部为一种两端开口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上设有溢水口,底面部分包括上底面与下底面,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形成空腔,下底面的两个侧边成圆弧形延伸至上底面两侧,落水天沟上底面内设有凹槽,凹槽在上底面形成向下的凸起且贯设于整个天沟上底面,落水天沟顶部开口,开口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三角形过滤孔,三角形过滤孔的底边位置设有向下倾斜的三角形挡片。
该对比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比专利通过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对落叶等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天沟管道造成堵塞的现象;但是该种滤网的设置只能对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进行过滤,导致细小的砂石会穿过滤网进入到天沟管道内,使回收的雨水内混合有较多细小的砂石,无法回收到较为干净的雨水,使回收的雨水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对雨水进行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天沟本体内设置有砂石导流槽,实现雨水与细小砂石之间的二次分离过滤,提升回收雨水的干净程度,增加雨水的从复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面天沟,包括天沟本体、连通天沟本体底部的排水管以及设置在天沟本体开口端上用于过滤大型固体杂质的滤网,所述天沟本体内底部沿天沟本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连通排水管用于导流砂石的导流槽,所述排水管内壁位于导流槽的正下方设有导流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滤网对内部夹杂体积较大的杂质与落叶进行第一次过滤,被过滤后的雨水流入到天沟本体内;细小砂石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天沟本体底部的导流槽内,通过排水管形成的高度差带动天沟本体内的雨水产生流动,雨水在流速的作用下带动导流槽内的砂石朝向排水管移动,移动中的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被水流产生的冲击力冲到较远的位置,会直接落入到导流槽下方的导流支管内;由于雨水的质量轻,在流速产生的冲击力下会将雨水冲击到较远的位置,使一部分水流越过导流支管从排水管中排出,从而实现雨水与砂石的分离过滤,提升雨水的干净程度;在排水管下方放置容器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增加雨水的重复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设置减少导流槽与砂石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砂石与导流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通过水流产生的流速更好的带动砂石进行移动,对天沟本体内的砂石实现更好的清理;且弧形面底部的最低点位于导流槽的中部,使导流槽内的砂石能更加方便的落入到导流支管内,提升砂石与雨水分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支管为沿轴向分体设置的弧形板并通过两侧与排水管侧壁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导流支管,所述导流支管与排水管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流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板两侧与排水管侧壁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导流支管与排水管侧壁之间更加贴合,减少排水管与导流支管之间的距离,使导流槽内下落的砂石能更好的落入到导流支管内;并将导流支管的宽度设置为大于导流槽的宽度,增大导流支管的面积,使砂石更好的落入到导流支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支管的高度持平于导流槽开口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内质量较轻的砂石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下会将砂石冲出到较远的位置;通过增加导流支管高度的方式,提升导流支管对于导流槽一端的阻挡高度,使导流支管对砂石实现更好的阻挡作用,对雨水实现更好的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支管内设有过滤砂石的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天沟本体中流进排水管时,会有部分夹杂着砂石的雨水进入到导流支管内,通过滤板的设置对导流支管内的雨水进行过滤,使从导流支管内流出雨水为干净的雨水,提升雨水的收集与过滤效果,实现雨水更好的回收与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支管上设有清理滤板上砂石的清理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支管内雨水中含有的砂石被滤板所过滤并堆积在导流支管中,堆积的砂石会对导流支管造成堵塞的现象;通过清理构件的设置,对滤板上贮存的砂石进行清理,使滤板更好的实现对雨水的过滤,提升雨水的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构件包括设置在导流支管内且与导流支管适配的收集筒以及连通排水管供收集筒脱离导流支管的出口,所述的滤板设置在收集筒远离导流槽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筒从出口中进入到导流支管内,并通过将滤板设置在收集筒的底部,使雨水内的砂石先进入到收集筒内并被滤板所过滤堆积在收集筒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过滤作用;将收集筒从出口中取出,从而实现对收集筒内砂石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筒上设有扣合出口侧壁的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筒与导流支管适配的方式,实现放置在导流支管内收集筒在周向上的限位,并通过扣板与出口侧壁扣合的方式,实现收集筒在轴向上的限位;且扣合的方式为可拆卸方式中的一种,能很方便的实现对收集筒的拆卸,对收集筒内的砂石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流支管上连通排水管侧壁的出料口,所述滤板高度持平于出料口的下侧壁且相对于出料口的另一侧向上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支管内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倾斜设置的滤板上表面接触,使雨水被过滤并把砂石滞留在滤板上表面;在滤板倾斜设置的作用下,使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路径并朝向滤板最底端与出料口之间的连接位置移动,使砂石从出料口排出导流支管,实现对导流支管内砂石的清理,提升雨水的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板穿过弧形板并抵触排水管的内壁,所述弧形板与滤板之间设有供排水管内砂石朝向导流支管移动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穿过导流支管并延伸到排水管的内壁,使滤板能实现对排水管内流经的雨水实现过滤的效果,由于滤板本身为倾斜设置的状态,导致延伸向排水管内的滤板也为倾斜的设置状态;使排水管内被滤板过滤的砂石在滤板倾斜设置的状态下会朝向导流支管的一侧移动并穿过间隙,最后从出料口中将砂石排出,完成对排水管与带流支管内雨水的双重过滤,提升雨水的收集效率与回收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雨水经过滤网的第一次过滤后,将雨水内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雨水内的细小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导流槽内,并在雨水流动的带动下,由于惯性原理实现雨水与砂石二次过滤分离排放,达到更好的过滤作用,并通过设置在导流支管内的清理构件对雨水进行三次过滤,提升雨水的回收效率并增加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中:1、天沟本体;2、排水管;3、滤网;4、导流槽;5、导流支管;51、弧形板;6、滤板;7、清理构件;71、收集筒;72、出口;73、出料口;8、扣板;9、间隙;10、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一种屋面天沟,包括形状为U型的天沟本体1,连通天沟本体1底部的排水管2,排水管2与天沟本体1相互垂直且排水管2位于天沟本体1的下方,排水管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雨水容器10。
参考图1,天沟本体1的开口端上覆盖有过滤大型固定体杂质的滤网3,天沟本体1内底部的最低点沿天沟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导流砂石的导流槽4,导流槽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的弧形面,导流槽4的一端连通排水管2。
参考图2,排水管2内壁位于导流槽4的正下的设有导流支管5,导流支管5是朝向远离导流槽4一侧向外突出的弧形板51通过两侧壁与排水管2内壁固定连接的方式形成导流支管5,导流支管5与排水管2内侧壁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流槽4的宽度,导流支管5的高度持平于导流槽4的开口端,导流支管5内设有过滤砂石的滤板6。
参考图2,导流支管5内设有清理滤板6上砂石的清理构件7,清理构件7为设置在导流支管5侧壁贯穿排水管2的出口72,出口72设置在远离弧形板51的一侧,以及设置在导流支管5内两端为贯穿的收集筒71,收集筒71与导流支管5适配;收集筒71位于出口72的下方,收集筒71远离出口72的一端密封设置有所述的滤板6,收集桶的自由端上设有扣合出口72下侧壁的扣板8;出口72用于实现收集筒71与导流支管5之间的分离。
雨水经过屋面的导流带动雨水朝向天沟本体1移动并与滤网3发生接触,雨水与细小的砂石通过滤网3上的网孔进入到天沟本体1内,而体积较大的杂质与落叶被滤网3所阻挡实现第一次过滤;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导流槽4内,并在导流槽4弧形面的设置下位于导流槽4底部的中部,减少与导流槽4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雨水更好的带动砂石进行移动;天沟本体1内的雨水在排水管2形成的高度差作用下,带动雨水与砂石朝向排水管2移动,砂石在雨水的带动下并由于本身的重量较重,导致砂石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惯性较小,使砂石落入到位于导流槽4下方距离较近的导流支管5内;而雨水本身的质量较轻,在水流在流动中形成较大的惯性,将一部分水流冲击到较远的距离并越过导流支管5落入到排水管2内,实现砂石与雨水的二次分离过滤;导流支管5内的雨水在下落过程中与滤板6发生接触,对雨水内的砂石进行过滤并储存在收集筒71内,通过手部握持扣板8的方式将收集筒71从出口72中取出,对收集筒71内的砂石进行清理;雨水进入到容器10内实现集中收集,增加雨水的回收效率与干净程度,提升雨水的回收使用率。
实施例二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的清理构件7为设置在导流支管5侧壁贯穿排水管2的出料口73,出料口73设置在远离弧形板51的一侧,滤板6的上表面高度持平于出料口73的下侧壁,滤板6相对于出料口73的另一侧朝向天沟本体1倾斜设置;滤板6贯穿弧形板51并抵触排水管2内壁,滤板6上表面与弧形板51之间设有间隙9。一部分质量较轻砂石在雨水的带动下落入到排水管2内,被滤板6所过滤滞留在滤板6上表面,并在滤板6倾斜设的作用下朝向高度较低的一侧移动,并穿过间隙9进入到导流支管5内,从出料口73中流出与导流支管5发生分离;导流支管5雨水内的砂纸被滤板6所阻挡滞留在滤板6表面,在滤板6倾斜设置的作用下从出料口73中流出。该种过滤方式能实现对排水管2中雨水的三次过滤,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不需人工手动对砂石进行清理,简便了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屋面天沟,包括天沟本体(1)、连通天沟本体(1)底部的排水管(2)以及设置在天沟本体(1)开口端上用于过滤大型固体杂质的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本体(1)内底部沿天沟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连通排水管(2)用于导流砂石的导流槽(4),所述排水管(2)内壁位于导流槽(4)的正下方设有导流支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的截面形状为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管(5)为沿轴向分体设置的弧形板(51)并通过两侧与排水管(2)侧壁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导流支管(5),所述导流支管(5)与排水管(2)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流槽(4)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管(5)的高度持平于导流槽(4)开口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管(5)内设有过滤砂石的滤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管(5)上设有清理滤板(6)上砂石的清理构件(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构件(7)包括设置在导流支管(5)内且与导流支管(5)适配的收集筒(71)以及连通排水管(2)供收集筒(71)脱离导流支管(5)的出口(72),所述的滤板(6)设置在收集筒(71)远离导流槽(4)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71)上设有扣合出口(72)侧壁的扣板(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流支管(5)上连通排水管(2)侧壁的出料口(73),所述滤板(6)高度持平于出料口(73)的下侧壁且相对于出料口(73)的另一侧向上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屋面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6)穿过弧形板(51)并抵触排水管(2)的内壁,所述弧形板(51)与滤板(6)之间设有供排水管(2)内砂石朝向导流支管(5)移动的间隙(9)。
CN201620915373.6U 2016-08-20 2016-08-20 一种屋面天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5373.6U CN206016090U (zh) 2016-08-20 2016-08-20 一种屋面天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5373.6U CN206016090U (zh) 2016-08-20 2016-08-20 一种屋面天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6090U true CN20601609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537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6090U (zh) 2016-08-20 2016-08-20 一种屋面天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60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0763A (zh) * 2017-10-18 2018-02-1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
CN108005315A (zh) * 2017-12-11 2018-05-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弧形自承重天沟
CN112031420A (zh) * 2020-09-03 2020-12-04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0763A (zh) * 2017-10-18 2018-02-1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
CN107700763B (zh) * 2017-10-18 2020-02-1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
CN108005315A (zh) * 2017-12-11 2018-05-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弧形自承重天沟
CN112031420A (zh) * 2020-09-03 2020-12-04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5258U (zh) 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
CN206016090U (zh) 一种屋面天沟
CN206205126U (zh) 一种雨水回收过滤井
CN207121983U (zh) 一种市政路面的排水井盖
CN111877460B (zh) 一种环保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循环利用结构
CN206091100U (zh) 一种能够收集废水势能的绿色建筑
CN108755904B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108643325B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116570985B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05822327U (zh) 雨水收集器
CN209603265U (zh) 一种市政城市规划道路工程防汛雨水井结构
KR100927459B1 (ko) 빗물처리장치
CN207597547U (zh) 一种雨水弃流井
CN206553920U (zh) 一种具有排水系统的桥梁
CN108222123B (zh) 一种雨水收集桶装置及其雨水收集方法
CN207620472U (zh) 一种防灾净化蓄水立体停车场
CN206205115U (zh) 一种雨水回收过滤井
CN113716719B (zh) 雨水再利用型雨水井结构
CN114482244A (zh) 一种具有防积液功能的市政道路用泄水装置
CN107939126A (zh) 一种防灾净化蓄水立体停车场
CN212198771U (zh) 一种利于固液分离的隔油设备
CN207110008U (zh) 园林排水系统
CN2097827U (zh) 浮油回收分离装置
CN111501981B (zh) 一种适用于钢构建筑的排水过滤系统
CN209076230U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