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5614U - 人字形拦污栅 - Google Patents

人字形拦污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5614U
CN206015614U CN201620980594.1U CN201620980594U CN206015614U CN 206015614 U CN206015614 U CN 206015614U CN 201620980594 U CN201620980594 U CN 201620980594U CN 206015614 U CN206015614 U CN 206015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tubular
tubular pile
straight line
drift angle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805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鸣伟
韩凤荣
李�荣
崔武虎
陈慧
朱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805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5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5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5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字形拦污栅,包括一根顶角混凝土管桩、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和若干片拦污格栅;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呈60°的夹角,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位于同一直线;顶角混凝土管桩设置在原有河道的中心线上;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以顶角混凝土管桩为顶点,呈人字形结构均匀布置;顶角混凝土管桩与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以及相邻两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均插接一片拦污格栅;人字形拦污格栅与两侧的现浇混凝土护坡之间形成两个尖角形的污物收集区。本实用新型能加大过水面积,且呈人字型结构,水流而下的污物会自动分散到污物收集区,起到自动收集漂浮物作用,便于人工的清理,减少清理的难度。

Description

人字形拦污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各类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进水口用拦污装置,特别是一种人字形拦污栅。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泵站、涵洞等水工建筑物进水口前为防止水草、树根、生活垃圾等异物进入进水口,造成对水工建筑物或水力机械造成危害,总要安装拦污栅。现在安装的拦污栅主要在建筑物前沿直线布置或75度角布置。因拦污栅的影响过水能力减弱,河道里漂浮物容易吸附在拦污栅上,会使进水口的进水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人字形拦污栅,该人字形拦污栅能加大过水面积,且呈人字型结构,水流而下的污物会自动分散到污物收集区,起到自动收集漂浮物作用,便于人工的清理,减少清理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字形拦污栅,设置在位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的原有河道中,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两侧为现浇混凝土护坡;人字形拦污栅包括一根顶角混凝土管桩、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和若干片拦污格栅。
顶角混凝土管桩和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均设置有两条竖向插槽,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呈60°的夹角,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位于同一直线。
顶角混凝土管桩设置在原有河道的中心线上,且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朝向水工建筑物进水口。
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以顶角混凝土管桩为顶点,呈人字形均匀布置在顶角混凝土管桩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之间。
顶角混凝土管桩与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以及相邻两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均插接一片拦污格栅。
人字形拦污格栅与两侧的现浇混凝土护坡之间形成两个尖角形的污物收集区。
每条竖向插槽内均设置有带有卡槽的弹性带。
人字形拦污栅的高度高于河道最大水位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加大过水面积,且呈人字型结构,水流而下的污物会自动分散到污物收集区,起到自动收集漂浮物作用,便于人工的清理,减少清理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字形拦污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其中一片拦污格栅与两根直线混凝土管桩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人字形拦污栅,其中有水工建筑物进水口1、现浇混凝土护坡2、原有河道3、直线混凝土管桩4、竖向插槽41、拦污格栅5、河道最大水位线6、污物收集区7和顶角混凝土管桩8等主要技术特征。
一种人字形拦污栅,设置在位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的原有河道中,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两侧为现浇混凝土护坡;人字形拦污栅包括一根顶角混凝土管桩、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和若干片拦污格栅。
顶角混凝土管桩和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均设置有两条竖向插槽,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呈60°的夹角,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位于同一直线。
顶角混凝土管桩设置在原有河道的中心线上,且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朝向水工建筑物进水口。
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以顶角混凝土管桩为顶点,呈人字形均匀布置在顶角混凝土管桩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之间。
顶角混凝土管桩与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以及相邻两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均插接一片拦污格栅。
人字形拦污格栅与两侧的现浇混凝土护坡之间形成两个尖角形的污物收集区。
每条竖向插槽内均设置有带有卡槽的弹性带。
人字形拦污栅的高度高于河道最大水位线。
使用时,首先确定好人字形拦污栅的位置,在人字形拦污栅内侧根据设计断面尺寸, 合呈60°角地埋设直线混凝土管桩和顶角混凝土管桩用于支撑。混凝土墩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拦污格栅运达场地,将拦污格栅与直线混凝土管桩或顶角混凝土管桩连接,过水断面增加,漂浮物集中打捞的新型拦污栅安装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加大过水面积,且呈人字型结构,水流而下的污物会自动分散到污物收集区,起到自动收集漂浮物作用,便于人工的清理,减少清理的难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人字形拦污栅,设置在位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的原有河道中,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两侧为现浇混凝土护坡;其特征在于:人字形拦污栅包括一根顶角混凝土管桩、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和若干片拦污格栅;
顶角混凝土管桩和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均设置有两条竖向插槽,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呈60°的夹角,每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位于同一直线;
顶角混凝土管桩设置在原有河道的中心线上,且顶角混凝土管桩上的两条竖向插槽朝向水工建筑物进水口;
若干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以顶角混凝土管桩为顶点,呈人字形均匀布置在顶角混凝土管桩与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之间;
顶角混凝土管桩与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以及相邻两根直线混凝土管桩之间均插接一片拦污格栅;
人字形拦污格栅与两侧的现浇混凝土护坡之间形成两个尖角形的污物收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形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每条竖向插槽内均设置有带有卡槽的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形拦污栅,其特征在于:人字形拦污栅的高度高于河道最大水位线。
CN201620980594.1U 2016-08-30 2016-08-30 人字形拦污栅 Active CN206015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0594.1U CN20601561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人字形拦污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0594.1U CN20601561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人字形拦污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5614U true CN206015614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80594.1U Active CN20601561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人字形拦污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56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382A (zh) * 2017-04-17 2017-07-04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城市内湖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382A (zh) * 2017-04-17 2017-07-04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城市内湖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6917382B (zh) * 2017-04-17 2019-02-26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城市内湖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6979A (zh) 一种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6759066B (zh)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CN209509118U (zh) 一种山地地面光伏电站厂区防洪排水系统
WO2018036317A1 (zh) 一种集水排浸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74061U (zh) 下沉式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06015614U (zh) 人字形拦污栅
CN204139151U (zh)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205205916U (zh)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
CN104196005B (zh) 一种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207846131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泄水槽
CN21516570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护坡的植被混凝土结构
CN205530635U (zh) 一种渗排水沟构件
CN212104428U (zh) 一种渗水排水管
CN2120261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缓冲坡
CN209338223U (zh) 一种生态沟渠
CN20866857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CN203924016U (zh) 一种农田排水系统
CN206090495U (zh) 河道泵闸前超大漂浮物拦截装置
CN209053075U (zh)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
CN208899423U (zh) 一种具有蓄水防洪功能的山塘水库大坝
CN111648303A (zh) 一种沟头回填措施用的综合护坡结构体系与方法
CN209924099U (zh) 一种具有清理效果的市政排水渠
CN209066572U (zh) 漏斗式线性排水沟
CN103981844B (zh) 一种农田排水系统
CN103981838A (zh) 一种护坡营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