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6921U - 玻璃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玻璃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6921U
CN206006921U CN201620667453.4U CN201620667453U CN206006921U CN 206006921 U CN206006921 U CN 206006921U CN 201620667453 U CN201620667453 U CN 201620667453U CN 206006921 U CN206006921 U CN 20600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heater
bottle body
fixture
glass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74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栋
黄理水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674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加热容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壶身(1)和加热装置(2),所述壶身(1)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11、12)的筒状,所述壶身(1)的顶部开口(12)为壶口,所述壶身(1)底部具有围设在所述壶身(1)外侧的环状的卡槽(13),所述卡槽(13)中卡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底部与所述加热装置(2)连接,以使所述加热装置(2)封闭所述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玻璃加热容器的玻璃壶身中的加热装置进行可靠固定。

Description

玻璃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热水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现在,电热水壶通常通过在壶体内设置加热装置,以对壶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一般出于美观的考虑,壶体通常可由玻璃等外观较为漂亮,但难以加工的材质构成,为了在安装加热装置的同时避免玻璃构成的壶体被破坏,通常可采用玻璃胶等黏合剂,将加热装置粘贴固定于玻璃壶体上。
然而,采用玻璃胶等黏合剂将加热装置固定在玻璃壶体上的方式,因为需要考虑到玻璃胶的干燥固化,装配工序较为困难,且玻璃胶在固化或者加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影响用户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加热容器,能够对玻璃加热容器的玻璃壶身内的加热装置进行可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壶身和加热装置,玻璃壶身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筒状,玻璃壶身的顶部开口为壶口,玻璃壶身底部具有围设在玻璃壶身外侧的环状的卡槽,卡槽中卡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与加热装置连接,以使加热装置封闭玻璃壶身的底部开口。这样利用固定件固定加热装置,且利用玻璃壶身上的卡槽和固定件相卡接,可以将加热装置固定在玻璃加热容器的透明的玻璃壶身上,实现了玻璃加热容器的固定和定位,并避免了黏合剂等化学品的使用,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并降低了装配工序的复杂度。
可选的,固定件底部具有下端面,下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位于卡槽外侧,加热装置上对应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固定件底部与加热装置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紧固件连接。这样能够可靠地将加热装置和固定件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固定件为环形圈,环形圈内缘卡设在卡槽中。这样固定件与卡槽之间结合更为紧密,且固定件与卡槽之间的受力面面积较大,能够有效改善固定件和玻璃壶身之间的受力情况,避免因固定件受力不均,而造成加热装置和玻璃壶身的底部开口之间密封不良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环形圈具有缺口,环形圈在缺口处断开。这样可通过缺口张开或闭合,从而使环形圈的直径扩大或缩小。当环形圈缺口处张开至一定尺寸时,即可将壶身底部塞入该环形圈内,并将环形圈卡入环形的卡槽之中,以实现环形圈的卡设固定。
可选的,环形圈由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弧段拼接而成。这些弧段可以绕首尾端部相对转动,以使环形圈打开或闭合,从而装配在环形卡槽内。
可选的,玻璃加热容器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玻璃壶身底部与加热装置之间。密封圈能够填充在玻璃壶身的底部开口和加热装置之间的空隙中,以增强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水。
可选的,加热装置为加热盘,加热盘的外缘直径大于卡槽的外缘直径。这样加热盘能够密封住玻璃壶身底部的开口,且固定件和加热盘之间可通过垂直于加热盘的螺纹紧固件或者其它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较为可靠。
可选的,玻璃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玻璃壶身底部,且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加热装置设置在底座内部。这样可通过底座对加热装置以及其它元器件进行遮蔽与保护,同时保持玻璃加热容器的外观美观统一。
可选的,玻璃加热容器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固定在加热装置上,温控器用于根据玻璃壶身内的液体产生的蒸汽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这样可根据玻璃加热容器内液体加热状况控制玻璃加热容器的电源通断,避免干烧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热容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壶身;2—加热装置;3—固定件;4—密封圈;5—底座;6—温控器;
11—底部开口;12—顶部开口;13—卡槽;21—第二螺纹孔;31—下端面;32—螺纹紧固件;33—缺口;311—第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了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容器通常具有可盛放待加热液体的腔体与可对腔体中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一般的,加热容器通常可以为电热水壶,或者电热水杯等具有相似结构及功能的家用电器等,为了美观起见,加热容器可为玻璃加热容器,其外观较为美观通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热容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壶身1和加热装置2,玻璃壶身1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筒状,玻璃壶身1的顶部开口12为壶口,玻璃壶身1底部具有围设在玻璃壶身1外侧的环状的卡槽13,卡槽13中卡设有固定件3,固定件3底部与加热装置2连接,以使加热装置2封闭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
其中,玻璃壶身1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且玻璃壶身1底部外侧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卡槽13,卡槽13所在的平面方向与玻璃壶身1的壶壁垂直,因而该卡槽13可将固定件3卡设在其中,并限定固定件3的移动。而固定件3的底部可与加热装置2连接,所以加热装置2可通过固定件3,而固定在玻璃壶身1的底部。加热装置2的形状一般与玻璃壶身1底部开口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可在固定于玻璃壶身1的底部时,将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封闭起来。这样加热装置2与玻璃壶身1共同形成了可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的壶腔。这样利用固定件3固定加热装置2,且利用玻璃壶身1上的卡槽13和固定件3相卡接,可以将加热装置2固定在玻璃加热容器的玻璃壶身1上,实现了玻璃加热容器的固定和定位,这样在进行玻璃加热容器的生产时,省略了等待玻璃胶等黏合剂干燥固化的工序,降低了制作复杂度,并避免了黏合剂等化学品的使用,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
其中,环状的卡槽13可以通过挤压或者热成型等工序实现。此时,可在玻璃吹制成型时,通过模具形成卡槽13的形状。因为壶身1底部可通过设置卡槽13将固定件3卡设在其中,所以不需要通过玻璃胶等黏合剂进行粘接,这样有效避免了异味的产生,以及黏合剂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此外,也可以用其它和玻璃特性相似的材料制成壶身。
为了实现固定件3对加热装置2的固定,固定件3和加热装置2可以采用卡接或螺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其中,固定件3底部具有下端面31,下端面31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1,第一螺纹孔311位于卡槽13外侧,加热装置2上对应第一螺纹孔3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固定件3底部与加热装置2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螺纹孔311和第二螺纹孔21的螺纹紧固件32连接。
具体的,固定件3底部的下端面31一般为水平面,在下端面31的位于壶身卡槽13外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1,第一螺纹孔311的轴向通常垂直于下端面31。在加热装置2上对应第一螺纹孔311的位置开设有同样规格的第二螺纹孔21,当加热装置2设置在固定件3底部时,第二螺纹孔21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311位置重合并连通,此时可通过螺纹紧固件32穿设在第一螺纹孔311与第二螺纹孔21内,以实现加热装置2和固定件3底部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可靠地将加热装置2和固定件3连接在一起。
为了使固定件3和玻璃壶身1受力均匀,固定件3一般为环形圈,环形圈的内缘卡设在卡槽13中。这样固定件3与卡槽13之间结合更为紧密,且固定件3与卡槽13之间的受力面面积较大,能够有效改善固定件3和玻璃壶身1之间的受力情况,避免因固定件3受力不均,而造成加热装置2和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之间密封不良的情况发生。
因为固定件3为卡设在玻璃壶身1的卡槽13中,因而固定件3为环形圈时,环形圈的尺寸应与环形卡槽尺寸相匹配。此时,环形圈需要设置可形变的结构,具有缺口,才能将环形圈卡入卡槽13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作为固定件的环形圈上可设置缺口33,且环形圈在缺口33处断开。因为环形圈上具有缺口33,所以环形圈在缺口33处分为了两端,这两端之间因缺少约束,因而可以自由移动,例如使缺口33张开或闭合,从而使环形圈的直径扩大或缩小。当环形圈缺口33处张开至一定尺寸时,即可将玻璃壶身1底部塞入该环形圈内,并将环形圈卡入环形的卡槽13之中,以实现环形圈的卡设固定。
此外,环形圈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环形圈可由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弧段拼接而成。这些弧段可以绕首尾端部相对转动,以使环形圈打开或闭合,从而装配在环形的卡槽内。
可选的,为了对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进行密封,加热装置2通常为加热盘,加热盘一般为圆形,并可挡住底部开口11。为了保证加热盘与固定件3之间能够可靠连接,加热盘的外缘直径大于卡槽13的外缘直径。这样固定件3和加热盘之间可通过垂直于加热盘的紧固件进行连接,连接较为可靠。
为了保证玻璃壶身1和加热装置2之间的密封效果,加热容器还包括密封圈4,密封圈4设置在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与加热装置2之间。密封圈4通常可以为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能够填充在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和加热装置2之间的空隙中,以增强开口11处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水。
此外,为了避免加热装置2裸露在位,玻璃加热容器还包括有底座5,底座5设置在玻璃壶身1底部,且底座5内部为中空结构,加热装置2设置在底座5内部。这样可通过底座5对加热装置2以及其它元器件进行遮蔽与保护,同时保持玻璃加热容器的外观美观统一。
可选的,玻璃加热容器还包括有温控器6,温控器6固定在加热装置2上,温控器6用于根据玻璃壶身1内的液体产生的蒸汽控制加热装置2的加热状态。具体的,温控器6可以具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一端与壶身内腔连通,另一端通向温控器6内部的金属片,玻璃加热容器进行加热时,玻璃壶身1内所产生的蒸汽可经过蒸汽通道通至温控器6内部,而温控器6上的金属片在受热后会发生变形跳断,以切断加热装置2的电源,使加热装置2停止加热。这样可根据玻璃加热容器内液体加热状况控制玻璃加热容器的电源通断,避免干烧现象。
本实施例中,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壶身和加热装置,壶身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筒状,玻璃壶身的顶部开口为壶口,玻璃壶身底部有围设玻璃壶身外侧的环状卡槽,卡槽中卡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与加热装置连接,以使加热装置封闭玻璃壶身的底部开口。这样利用固定件固定加热装置,且利用玻璃壶身上的卡槽和固定件相卡接,可以将加热装置固定在玻璃加热容器的壶身上,实现了玻璃加热容器的固定和定位,在进行玻璃加热容器的生产时,省略了等待玻璃胶等黏合剂干燥固化的工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复杂度,并避免了黏合剂等化学品的使用,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壶身(1)和加热装置(2),所述玻璃壶身(1)为上下均具有开口(11、12)的筒状,所述玻璃壶身(1)的顶部开口(12)为壶口,所述玻璃壶身(1)底部具有围设在所述玻璃壶身(1)外侧的环状的卡槽(13),在所述卡槽(13)中卡设有固定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底部与所述加热装置(2)连接,以使所述加热装置(2)封闭所述玻璃壶身(1)的底部开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底部具有下端面(31),所述下端面(31)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1),所述第一螺纹孔(311)位于所述卡槽(13)外侧,所述加热装置(2)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3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所述固定件(3)底部与所述加热装置(2)之间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3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1)中的螺纹紧固件(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为环形圈,所述环形圈内缘卡设在所述卡槽(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具有缺口(33),所述环形圈在所述缺口(33)处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由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弧段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玻璃壶身(1)底部与所述加热装置(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为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外缘直径大于所述卡槽(13)的外缘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设置在所述玻璃壶身(1)底部,且所述底座(5)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底座(5)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6),所述温控器(6)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2)上,所述温控器(6)用于根据所述玻璃壶身(1)内的液体产生的蒸汽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的加热状态。
CN201620667453.4U 2016-06-24 2016-06-24 玻璃加热容器 Active CN20600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7453.4U CN206006921U (zh) 2016-06-24 2016-06-24 玻璃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7453.4U CN206006921U (zh) 2016-06-24 2016-06-24 玻璃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6921U true CN206006921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3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7453.4U Active CN206006921U (zh) 2016-06-24 2016-06-24 玻璃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6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2797A (zh) 洗衣机顶盖及粘结方法、洗衣机
CN206006921U (zh) 玻璃加热容器
CN107361594A (zh) 手机可控的户外可加热水杯
CN204133131U (zh) 电煨煲
CN206006920U (zh) 玻璃加热容器
CN206096545U (zh) 一种光纤固化炉
CN207804047U (zh) 烹饪器具
CN207680447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装置
CN207694720U (zh) 一种涂料磁力搅拌装置
CN206398783U (zh) 电磁炉
CN206239139U (zh) 玻璃电水壶
CN211255895U (zh) 一种新型树脂加温罐
CN207561733U (zh) 一种木桶锅
CN209172656U (zh) 一种新型电暖袋
CN208941786U (zh) 一种壶体连接结构
CN20966137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594639U (zh) 一种用于疫苗生产的种蛋封蜡器
CN214858151U (zh) 一种新型硅胶暖水袋结构
CN219719742U (zh) 全陶瓷雾化器
CN208029133U (zh) 无线传输线圈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08567151U (zh) 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
CN213225929U (zh) 承口支撑装置
CN208730067U (zh) 一种pvc胶粒加热装置
CN20748660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塑包铝筒灯外壳
CN207492616U (zh) 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