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3457U - 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3457U
CN206003457U CN201620824477.6U CN201620824477U CN206003457U CN 206003457 U CN206003457 U CN 206003457U CN 201620824477 U CN201620824477 U CN 201620824477U CN 206003457 U CN206003457 U CN 206003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amp
light
pieces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4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漫铁
薛元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4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3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3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3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显示屏。该LED显示屏,包括:灯板,包括多颗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的LED,每列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面罩,设有多个通孔,面罩设于灯板具有LED的一侧,且每一LED自一通孔处露出;多块挡光板设于面罩上,并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或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的数目大于等于2;控制系统,与LED连接,用于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通过控制系统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并在挡光板的挡光作用下,可以调节LED显示屏的水平发光视角或垂直发光视角。

Description

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人们在观看LED显示屏时,通常可以相对于法平面把观看视角划分为水平视角及垂直视角,水平视角又可以划分为左视角及右视角,垂直视角又可以划分为上视角(俯视角)与下视角(仰视角)。
传统的LED显示屏的可视角为对称结构,即左视角与右视角相对于法平面对称,上视角与下视角相对于法平面也对称。以左右视角为例,由于左视角与右视角相对于法平面对称,在水平可视角范围内,无论是位于LED显示屏左侧的人群、中间的人群、还是位于右侧的人群都可以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无法使得位于某一区域处的人群能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同时使得位于其他区域处的人群无法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也即传统的LED显示屏的可视角不可调,无法实现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会导致无效亮度,导致亮度浪费。而且当位于某一区域处的人群希望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而位于其他区域处的人群不想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时,此时LED显示屏发出的光,对于不想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的人群而言,不仅导致亮度浪费而且还是一种光污染。
此外,以上下视角为例,LED显示屏通常会安装在一定的高度上,人们的观看视角为仰视。因此在法平面以下的下视角的亮度为有效可视亮度,法平面以上的上视角的亮度为无效亮度,造成上视角范围内的亮度浪费,而且上视角的光线还会造成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LED显示屏。
一种LED显示屏,包括:
灯板,包括多颗LED,所述多颗LED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LED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
面罩,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面罩设于所述灯板具有所述LED的一侧,且每一LED自一通孔处露出;
多块挡光板,设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一侧上,所述多块挡光板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或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的数目大于等于2;以及
控制系统,与所述LED连接,用于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
在上述LED显示屏中,通过控制系统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并在挡光板的挡光作用下,可以调节LED显示屏的水平发光视角或垂直发光视角,以满足单侧人群观看而不影响不需观看的人群,有效避免光污染,提高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且位于端部的LED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之间间距,与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且位于另一端部的LED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之间间距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且至少六颗LED构成所述LED显示屏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六块挡光板,每个调光单元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且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构成所述LED显示屏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两块挡光板,每个调光单元中的LED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珠集成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LED与挡光板的排布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LED与挡光板的排布图;
图4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左灯点亮右灯熄灭的示意图;
图5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左灯熄灭右灯点亮的示意图;
图6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左右灯同时点亮的示意图;
图7为在垂直发光视角下,下灯点亮上灯熄灭的示意图;
图8为在垂直发光视角下,下灯熄灭上灯点亮的示意图;
图9为在垂直发光视角下,上下灯同时点亮的示意图;
图10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调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在垂直发光视角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调光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LED显示屏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LED显示屏10,包括灯板100、面罩200、挡光板300及控制系统(图未示)。
灯板100包括多颗LED 110。多颗LED 110沿第一轴方向(X轴方向,也即水平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LED 110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Y轴方向,也即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 110。
面罩200设有多个通孔210。面罩200设于灯板100具有LED 110的一侧,且每一LED110自一通孔210处露出。
挡光板300的数目为多块,设于面罩200远离灯板100的一侧上。多块挡光板300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300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300。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或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 110的数目大于等于2。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图2中,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 110。如图3所示,在图3中,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110。
控制系统与LED 110连接,用于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是指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1)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部分LED点亮(如果点亮的LED的数目大于等于2,点亮的LED的亮度可以都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都不相同),部分LED熄灭;(2)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都被点亮,但部分LED的亮度大于其他一颗或几颗LED的亮度。
在上述LED显示屏10中,通过控制系统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并在挡光板300的挡光作用下,可以调节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或垂直发光视角,以满足单侧人群观看而不影响不需观看的人群,有效避免光污染,提高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
下面分别以“调节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以及“调节LED显示屏10的垂直发光视角”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如图4-6所示,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 110,也即在沿水平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 110。相邻两块挡光板分别为左挡光板300a与右挡光板300b,靠近左挡光板300a的LED 110为左灯110a,靠近右挡光板300b的LED 110为右灯110b。
(1.1)如图4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点亮,右灯110b熄灭时,可以增加左灯110a的右视角,而左挡光板300a又可以遮挡左灯110a的左视角,从而达到控制左灯110a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右侧。其中,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与左挡光板300a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与右挡光板300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与左挡光板300a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的竖直线为法线110a2,相对于法线110a2,左可视角为θ1,右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1.2)如图5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熄灭,右灯110b点亮时,可以增加右灯110b的左视角,而右挡光板300b又可以遮挡右灯110b的右视角,从而达到控制右灯110b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左侧。其中,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与左挡光板300a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与右挡光板300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与右挡光板300b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的竖直线为法线110b2,相对于法线110b2,左可视角为θ1,右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1.3)如图6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与右灯110b均点亮时,左挡光板300a可以遮挡左灯110a的左视角,右挡光板300b可以遮挡右灯110a的右视角,从而达到控制左灯110a与右灯110b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其中,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与左挡光板300a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与右挡光板300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与右挡光板300b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与左挡光板300a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为B),过右灯110b的发光点110b1的竖直线为右法线110b2,相对于右法线110b2,左可视角为θ1,过左灯110a的发光点110a1的竖直线为左法线110a2,相对于左法线110a2,右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与右灯110b均点亮时,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使得左灯110a与右灯110b呈现不同的亮度,以实现左右视角的差异。例如,若需要扩大右视角的亮度,可以调高左灯110a的亮度;若需要扩大左视角的亮度,可以调高右灯110b的亮度。
在上述LED显示屏10中,通过控制系统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并在挡光板300的挡光作用下,即可调节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在沿水平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3颗及3颗以上的LED 110时,在上述(1.1)(1.2)(1.3)三种情况下,还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1.4)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点亮,右灯110b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点亮,右灯110b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左灯110a与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左灯110a);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点亮,右灯110b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与左灯110a亮度不相同。该三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右侧,原理与上述(1.1)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1.5)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熄灭,右灯110b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熄灭,右灯110b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右灯110b与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右灯110b);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熄灭,右灯110b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与右灯110b亮度不相同。该三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左侧,原理与上述(1.2)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1.6)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与右灯110b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与右灯110b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左灯110a、右灯110b及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左灯110a与右灯110b);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及右灯110b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和左灯110a与右灯110b中的至少一者的亮度不相同。该三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原理与上述(1.3)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二)如图7-9所示,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 110,也即在沿竖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2颗LED 110。相邻两块挡光板分别为上挡光板300c与下挡光板300d,靠近上挡光板300c的LED 110为上灯110c,靠近下挡光板300d的LED 110为下灯110d。
(2.1)如图7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熄灭,下灯110d点亮时,可以增加下灯110d的俯视角,而下挡光板300d又可以遮挡下灯110d的仰视角,从而达到控制下灯110d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上侧(即俯视角)。其中,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与下挡光板300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1,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与上挡光板300c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2,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与下挡光板300d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B,过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的水平线为法线110d2,相对于法线110d2,仰视角为θ1,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2.2)如图8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点亮,下灯110d熄灭时,可以增加上灯110c的仰视角,而上挡光板300c又可以遮挡上灯110c的俯视角,从而达到控制上灯110c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下侧(即仰视角)。其中,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与下挡光板300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1,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与上挡光板300c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2,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与上挡光板300c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B,过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的水平线为法线110c2,相对于法线110c2,仰视角为θ1,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2.3)如图9所示,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与下灯110d均点亮时,上挡光板300c可以遮挡上灯110c的俯视角,下挡光板300d可以遮挡下灯110d的仰视角,从而达到控制上灯110c与下灯110d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其中,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与下挡光板300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1,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与上挡光板300c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2,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与下挡光板300d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B(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与上挡光板300c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也为B),过下灯110d的发光点110d1的水平线为下法线110d2,相对于下法线110d2,仰视角为θ1,过上灯110c的发光点110c1的水平线为上法线110c2,相对于上法线110c2,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与下灯110d均点亮时,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使得上灯110c与下灯110d呈现不同的亮度,以实现垂直视角的差异。例如,若需要扩大仰视角的亮度,可以调高上灯110c的亮度;若需要扩大俯视角的亮度,可以调高下灯110d的亮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在沿竖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3颗及3颗以上的LED 110时,在上述(2.1)(2.2)(2.3)三种情况下,还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2.4)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熄灭,下灯110d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熄灭,下灯110d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下灯110d与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下灯110d);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熄灭,下灯110d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与下灯110d亮度不相同;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上灯110c与下灯110d熄灭时。该四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上侧,原理与上述(2.1)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2.5)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点亮,下灯110d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点亮,下灯110d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上灯110c与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上灯110c);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点亮,下灯110d熄灭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与上灯110c亮度不相同。该三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下侧,原理与上述(2.2)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2.6)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与下灯110d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熄灭;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上灯110c与下灯110d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上灯110c、下灯110d及中间的灯同时点亮时,起主导作用的依旧为上灯110c与下灯110d);或者,当控制系统控制左灯110a及右灯110b均点亮时,同时控制中间的灯点亮,且中间灯的亮度和上灯110c与下灯110d中的至少一者的亮度不相同。该三种情况,同样能达到控制被点亮的灯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原理与上述(2.3)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在上述(一)与(二)中,θ1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90度,θ2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90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且位于端部的LED110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300之间间距,与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且位于另一端部的LED 110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300之间间距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4所示结构为例,也即左挡光板300a与左灯110a的发光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右挡光板300b与右灯110b的发光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以图7所示结构为例,也即上挡光板300c与上灯110c的发光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下挡光板300d与下灯110d的发光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左灯110a的发光点与左挡光板300a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4毫米,右灯110b的发光点与右挡光板300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4毫米。左灯110a的发光点与右灯110b的发光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14毫米。LED110的发光点与挡光板300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23毫米。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灯110c的发光点与上挡光板300c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毫米,下灯110d的发光点与下挡光板300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毫米,下灯110d的发光点与上灯110c的发光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4毫米。LED110的发光点与挡光板300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23毫米。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每颗LED 110发单色光,具体的,LED 110为LAMP型LED。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为全彩LAMP LED显示屏,此时灯板100为全彩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也可以为单色显示屏,此时灯板为单色灯板。
具体的,如图10及图11所示,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 110,且至少六颗LED 110构成LED显示屏10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六块挡光板300,每个调光单元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 110。也即每个调光单元包括两颗发红光的LED 110、两颗发蓝光的LED110以及两颗发绿光的LED 110。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两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 110,每六颗LED 110构成LED显示屏10的一个调光单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也可以具有三颗及三颗以上发光颜色相同的LED 110,每六的倍数颗(例如,12颗、18颗等)LED 110构成LED显示屏10的一个调光单元。
如图10所示,当控制左边的三颗LED 110,分别发红光、绿光及蓝光,同时控制右边的三颗LED 110熄灭时,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右侧。当控制右边的三颗LED 110,分别发红光、绿光及蓝光,同时控制左边的三颗LED 110熄灭时,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左侧。
如图11所示,当控制上边的三颗LED 110,分别发红光、绿光及蓝光,同时控制下边的三颗LED 110熄灭时,LED显示屏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下侧。当控制下边的三颗LED 110,分别发红光、绿光及蓝光,同时控制上边的三颗LED 110熄灭时,LED显示屏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上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颗LED 110也可以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珠集成形成,具体的,LED 110为SMD型LED。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为全彩SMD LED显示屏,此时灯板100为全彩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也可以为单色显示屏,此时灯板为单色灯板。
具体的,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 110,且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 110构成LED显示屏10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两块挡光板300,每个调光单元中的LED 110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珠集成形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具有两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110,每两颗LED 110构成LED显示屏10的一个调光单元。通过控制调光单元中的一颗LED110点亮,另一个LED 110熄灭,即可调节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或垂直发光视角。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也可以具有三颗及三颗以上的发光颜色相同的LED 1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板,包括多颗LED,所述多颗LED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LED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
面罩,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面罩设于所述灯板具有所述LED的一侧,且每一LED自一通孔处露出;
多块挡光板,设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一侧上,所述多块挡光板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或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的数目大于等于2;以及
控制系统,与所述LED连接,用于使得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呈现不同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且位于端部的LED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之间间距,与位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且位于另一端部的LED的发光点与其靠近的挡光板之间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且至少六颗LED构成所述LED显示屏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六块挡光板,每个调光单元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具有相同颗发光颜色相同的LED,且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构成所述LED显示屏的一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外周具有两块挡光板,每个调光单元中的LED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珠集成形成。
CN201620824477.6U 2016-08-01 2016-08-01 Led显示屏 Active CN206003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4477.6U CN206003457U (zh) 2016-08-01 2016-08-01 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4477.6U CN206003457U (zh) 2016-08-01 2016-08-01 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3457U true CN206003457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4477.6U Active CN206003457U (zh) 2016-08-01 2016-08-01 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3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703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703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3457U (zh) Led显示屏
JP4262994B2 (ja) エスカレータ
CN106205403A (zh) Led显示屏及其可视角调节方法
CN209674027U (zh) 反射片及背光模组
CN214753838U (zh) Oled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JP2004184669A (ja) Ledユニット
CN207648497U (zh) 一种警示灯发光电路板
JP6297801B2 (ja) 信号灯器
CN210466348U (zh) 一种同一位置显示两种图案的led触屏显示结构
CN112951108A (zh) 一种防偏色的led显示屏及其防偏色的方法
JP7457477B2 (ja) 灯器および信号灯器
CN107013888A (zh) 照明装置
CN204678122U (zh) 一种光源装置
ITUD20060003A1 (it) Apparecchio semaforico
CN211600427U (zh) 一种多层光源的新型灯具
CN214222802U (zh) 多色线行光源柔性灯带
CN213721286U (zh)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毯子
CN218820047U (zh) 一种led灯带单元
CN206656209U (zh) 亮化洗墙灯
CN218032889U (zh) 一种黄绿混光一体式投光灯
CN210373251U (zh) 一种oled蜡烛灯
JP2568240Y2 (ja) Led発光表示体
CN216361322U (zh) 面板灯
CN209744142U (zh) 一种led双层侧发光平板灯
CN211979630U (zh) 一种led双色显示触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