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7662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7662U
CN205997662U CN201620726135.0U CN201620726135U CN205997662U CN 205997662 U CN205997662 U CN 205997662U CN 201620726135 U CN201620726135 U CN 201620726135U CN 205997662 U CN205997662 U CN 205997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air bag
air
gas cylinder
vehic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61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成伟
李小丽
张永刚
张继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61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7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7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7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空气悬架气瓶;空气悬架气泵,所述空气悬架气泵至少用于向所述空气悬架气瓶充气;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通断阀,所述气囊设置成在充气后能够沿气囊的高度方向伸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配置有充当千斤顶功能的气囊,气囊的气力来源于空气悬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车辆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偶尔出一些小毛病也在所难免,有时需要用千斤顶将车辆撑起,对于很多人员尤其女性车主而言,使用机械式千斤顶是一个力气活,而且一套千斤顶及其工具长期随车携带,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会增加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充当千斤顶功能的气囊,气囊的气力来源于空气悬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空气悬架气瓶;空气悬架气泵,所述空气悬架气泵至少用于向所述空气悬架气瓶充气;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通断阀,所述气囊设置成在充气后能够沿气囊的高度方向伸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配置有充当千斤顶功能的气囊,气囊的气力来源于空气悬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道包括:前段连接管道和后段连接管道,所述前段连接管道通过所述通断阀与所述后段连接管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段连接管道与所述通断阀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段连接管道的末端设置有节流式充气嘴,所述节流式充气嘴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包括:本体部;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固定;以及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本体部的下端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构造为褶皱形,且在所述气囊充气时褶皱能够伸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辆还包括:两组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其中一组所述内固定环和所述外固定环将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本体部的上端固定,另外一组所述内固定环和所述外固定环将所述下支架和所述本体部的下端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支架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辆还包括:充气电磁阀,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空气悬架气泵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一个接口与前段连接管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段连接管道为柔性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为一体式气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 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空气悬架,空气悬架能够根据路况的不同而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和复杂路况的通过性。
空气悬架的结构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的,例如可以包括空气悬架气瓶3、空气悬架气泵2、充气电磁阀9等。空气悬架气瓶3用于存储压缩空气,并可向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气,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充气电磁阀9右侧的四个电磁阀分别对应四个空气弹簧,空气悬架气瓶3可分别向该四个电磁阀充气。
充气电磁阀9连接在空气悬架气泵2与空气悬架气瓶3之间,空气悬架气泵2可通过该充气电磁阀9向空气悬架气瓶3中充气(即,补充压缩空气)。此外,空气悬架气泵2还可以向空气弹簧直接充气或向气动千斤顶11直接充 气。空气悬架气泵2具有进气管1。
气动千斤顶11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千斤顶,气动千斤顶11主要利用气动压力,通过气动压力实现千斤顶支架114的举升。气动千斤顶11与空气悬架气瓶3之间连接有连接管道(6、8),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通断阀7。由此,气动千斤顶11的气动压力来源于空气悬架气瓶3,在驾驶员需要使用气动千斤顶11时,打开通断阀7即可使空气悬架气瓶3内的高压气体输送至气动千斤顶11,操作方便、省力,且该气动千斤顶11占用体积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气动千斤顶11,并利用空气悬架的空气悬架气瓶3给气动千斤顶11提供压缩空气,操作省力、方便,且占用体积小,方便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道可以包括前段连接管道6和后段连接管道8,前段连接管道6通过通断阀7与后段连接管道8相连。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后段连接管道8与通断阀7可拆卸地相连,对于具体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插拔式或螺纹式,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特殊限定。
由此,前段连接管道6可与空气悬架气瓶3保持常连接状态,通断阀7可固定在前段连接管道6上,在驾驶员使用气动千斤顶11时,只需方便地拆装后段连接管道8即可,使用方便,且存放时所需空间只为后段连接管道8和气动千斤顶11本身的体积,占用空间较小。进一步优选地,后段连接管道8为柔性管,由此后段连接管道8可以随意弯折,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收纳自如,占用体积更小。
参照图1所示,后段连接管道8的末端设置有节流式充气嘴10,节流式充气嘴10用于向气缸111内充气,例如气缸111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118,节流式充气嘴10与充气孔118相连。节流式充气嘴10本身具有调节气体流量 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设置节流式充气嘴10,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气动千斤顶11的充气速度。
其中前段连接管道6与空气悬架气瓶3之间可以通过三通管5相连,具体而言,三通管5的左端接口通过气瓶管路4与空气悬架气瓶3相连,右端接口则与充气电磁阀9相连,三通管5的另外一个接口(上端接口)则与前段连接管道6相连。
下面对气动千斤顶11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动千斤顶11包括气缸111,气缸111内设置有活塞112,活塞112与气缸111的内壁面密封配合,从而活塞112将气缸111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参见图1所示,活塞112上面的为有杆腔,活塞112下面的为无杆腔。无杆腔构成充气腔,并与节流式充气嘴10相连。
活塞112上设置有活塞杆113,活塞杆113位于有杆腔内且从有杆腔内延伸出,千斤顶支架114设置在活塞杆113的伸出有杆腔的一端(例如,上端,)。
参照图1所示,气缸111的壁上还开设有放气孔117,放气孔117与有杆腔连通,防止活塞112向上运动时压缩有杆腔内的空气,保证气动千斤顶11可以正常工作。有杆腔内还可以设置有弹簧115,弹簧115套在活塞杆113上且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活塞112与气缸111的内壁,例如弹簧115的上端抵压气缸111的内顶壁,弹簧115的下端弹性抵压活塞11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弹簧115,使得活塞112在充气腔内的气体释放后能够向下复位。
参照图1所示,节流式充气嘴10与充气腔的底部相连,为了保证充气顺利,防止充气腔被过分压缩,活塞112上优选设置有限位块116,限位块116位于无杆腔内且用于限制活塞112向下运动的极限行程。优选地,限位块116设置在活塞112的位于无杆腔的侧面上,如图1中的活塞112的底面上,限位 块116可以是弹性限位块116,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限位作用,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活塞112向下复位运动速度过大而撞击气缸111的壁。
下面结合图1对气动千斤顶11的使用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将后段连接管道8与通断阀7连接,打开通断阀7,同时打开节流式充气嘴10,并调节节流式充气嘴10的开度,使充气速度达到预期速度,空气悬架气瓶3内的压缩空气将通过三通管5、前段连接管道6、通断阀7、后段连接管道8、节流式充气嘴10后进入到无杆腔,无杆腔内的气压变大,推动活塞112向上运动,活塞112向上运动会压缩弹簧115蓄能。当活塞杆113上端的千斤顶支架114达到适当的高度后,先将节流式充气嘴10关断,然后将气动千斤顶11置于车底,使千斤顶支架114与车辆上用于与千斤顶配合的支撑板对应,再次打开节流式充气嘴10并调整至合适的开度,千斤顶支架114缓慢上升直至与支撑板接触,继续充气后气动千斤顶11将向上顶起车辆,直到高度合适后,关闭节流式充气嘴10和通断阀7,实现保压目的。
使用完成后,将后段连接管道8拔下,打开节流式充气嘴10,使无杆腔内的压缩空气从后段连接管道8中释放,活塞112在弹簧115的复位力下复位,限位块116可以缓冲活塞112复位,同时实现限位目的,最后将后段连接管道8与气动千斤顶11收好,同时将前段连接管道6与通断阀7固定在空气悬架气瓶3附近。
在空气悬架气瓶3内的压缩空气不足时,可启动空气悬架气泵2,用于向空气悬架气瓶3内补充压缩空气。当然,可选地,空气悬架气泵2也可以向空气弹簧单独充气或者向气动千斤顶11充气。
上面描述的为图1示出的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变型例,参照图2所示,该变型例中,利用气囊11a代替上述实施例的气动千斤顶11。
下面参照图2详细描述该变型实施例。
如图2所示,气囊11a与空气悬架气瓶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6、8),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通断阀7,气囊11a设置成充气后能够沿气囊11a的高度方向(例如,竖向)伸长。
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示,气囊11a可以包括本体部111a、上支架112a和下支架113a,本体部111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敞开,也就是说,本体部111a为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常开口的环形结构,上支架112a与本体部111a的上端固定且密封顶部开口,下支架113a与本体部111a的下端固定且密封底部开口。
在图2的实施例中,本体部111a构造为褶皱形,在气囊充气时褶皱形能够被伸展开。由此气囊11a可以充分变形,提升了气囊11a变形高度,大大提升了气囊11a的举升行程。
由于下支架113a支撑在地面上,为了防止气囊11a滑动,下支架113a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1131a,从而增加气囊11a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防止气囊11a打滑。防滑部1131a可以是防滑纹或防滑凸起,防滑部1131a与下支架113a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参照图2所示,本体部111a与上支架112a、下支架113a通过两组固定环进行固定,固定环分为内固定环114a和外固定环115a。其中一组内固定环114a和外固定环115a将上支架112a和本体部111a的上端固定,该内固定环114a和外固定环115a将本体部111a的上端和上支架112a的端部翻边夹紧在二者之间。类似地,另外一组内固定环114a和外固定环115a将下支架113a和本体部111a的下端固定,该内固定环114a和外固定环115a将本体部111a的下端和下支架113a的端部翻边夹紧在二者之间。
节流式充气嘴10可以从上支架112a的端部翻边上的充气孔118伸入到本 体部111a内,用于向气囊11a内部充气。
对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气囊,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包括本体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构造,例如在另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气囊也可以是一体式气囊,如气袋,这样的气囊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图2所示的变型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相似,请一并参照图1实施例关于工作过程的描述。
另外,对于图2变型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同部件,例如前段连接管道6、后段连接管道8、通断阀7、空气悬架气泵3等,均可采用与上述图1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悬架气瓶;
空气悬架气泵,所述空气悬架气泵至少用于向所述空气悬架气瓶充气;
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通断阀,所述气囊设置成在充气后能够沿气囊的高度方向伸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包括:
前段连接管道和后段连接管道,所述前段连接管道通过所述通断阀与所述后段连接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连接管道与所述通断阀可拆卸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连接管道的末端设置有节流式充气嘴,所述节流式充气嘴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
本体部;
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固定;以及
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本体部的下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构造为褶皱形,且在所述气囊充气时褶皱能够伸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其中一组所述内固定环和所述外固定环将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本体部的上端固定,另外一组所述内固定环和所述外固定环将所述下支架和所述本体 部的下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电磁阀,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空气悬架气泵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空气悬架气瓶之间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一个接口与前段连接管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一体式气囊。
CN201620726135.0U 2016-07-11 2016-07-11 车辆 Active CN205997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135.0U CN205997662U (zh) 2016-07-11 2016-07-11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135.0U CN205997662U (zh) 2016-07-11 2016-07-11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7662U true CN205997662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6135.0U Active CN205997662U (zh) 2016-07-11 2016-07-11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7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9771A (zh) * 2016-07-11 2018-01-1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9771A (zh) * 2016-07-11 2018-01-1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3046U (zh) 一种压力罐
CN201176115Y (zh) 汽车车身高度调节系统
CN205997662U (zh) 车辆
CN205800697U (zh) 车辆
CN107599771A (zh) 车辆
CN201412292Y (zh) 一种装有压力表的杠杆式高压打气筒
CN104443129B (zh) 自行车座椅的自动升降装置、自动升降方法以及自行车
CN206219118U (zh) 充气式千斤顶
CN107601342A (zh) 车辆
CN206475697U (zh) 一种气囊升降控制装置
CN213734699U (zh) 一种车辆容积可变式空气弹簧座椅
CN206858046U (zh) 一种汽车维修升降气囊
CN202108683U (zh) 脚踏式强力高压充气筒
CA2354860A1 (en) Integrated air spring
CN2541626Y (zh) 高压力打气筒
CN205632431U (zh) 新型轮胎充气装置
CN208989442U (zh) 一种医用气垫
CN2215629Y (zh) 可调式机动车气垫减震器
CN108035860A (zh) 一种双踏板充气筒
CN201041142Y (zh) 气筒
CN215190372U (zh) 一种组合式家具连接脚
CN220819448U (zh) 一种悬架检测台架
CN205714642U (zh) 一种新型打气筒
CN2700146Y (zh) 轮胎中央充放气泵总成
CN2713166Y (zh) 高压气筒产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