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9798U -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9798U
CN205989798U CN201621016542.9U CN201621016542U CN205989798U CN 205989798 U CN205989798 U CN 205989798U CN 201621016542 U CN201621016542 U CN 201621016542U CN 205989798 U CN205989798 U CN 205989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harbour
swing arm
buffering
buf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65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湛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165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9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9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9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定位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缓冲定位机构和控制系统电连接。当船舶快速靠岸时,缓冲定位机构的阻尼机构起到了横向缓冲减震的效果,滚轮起到了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船体和码头摩擦碰撞,提高了系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船舶离岸时,可以起到顶推传播的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缓冲定位机构在船舶或码头上。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靠岸及系泊的过程中,通常船舶需要缓慢靠近码头,再通过船上人员和码头人员抛缆、系缆,然后船舶收缆。船舶靠上码头时,必须让船舶和码头的相对速度很小,通常使用缓冲橡胶垫、废轮胎等缓冲,船舶接触码头后产生相对移动时(这是不可避免的),船舶将与码头发生摩擦。离岸时需要将船舶脱离码头方可起航。
这种方式的缓冲距离很小,直接使用橡胶与码头摩擦,靠泊时必须让船舶以极小的速度接近码头。如果提高靠泊速度,提高船舶接近码头的速度,就必须提供一个缓冲距离较大,可以良好缓冲且可以有效减小摩擦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自动系泊装置,通过简化操作来提高系泊效率,同时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杜绝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定位机构,包括与船舶侧面或与码头侧面连接的阻尼机构和与所述阻尼机构连接的滚轮,用于船舶快速靠岸时定位缓冲;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或码头,与缓冲定位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缓冲定位机构。当船舶快速靠岸时,缓冲定位机构的阻尼机构起到了横向缓冲减震的效果,滚轮起到了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船体和码头摩擦碰撞,提高了系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且全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无需多人手工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缓冲定位机构在船舶或码头上。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摆臂,所述驱动装置和摆臂互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杆、螺旋机构、气动杆或齿轮齿条。
当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杆时,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设于船舶或码头同一侧的第一液压杆和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第一端与船舶或码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与船舶或码头铰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摆臂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滚轮设于第一摆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液压杆横向缓冲,所述第一摆臂和滚轮纵向缓冲。
当船舶靠岸时,控制系统启动驱动装置,即可靠岸。船舶离岸时,本申请还可以起到顶推传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船舶快速靠岸时,缓冲定位机构的阻尼机构起到了横向缓冲减震的效果,滚轮起到了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船体和码头摩擦碰撞,缓冲距离大,当船舶的靠泊速度大时也能提供有效缓冲,提高了系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船舶离岸时,还可以起到顶推传播的作用。且全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无需多人手工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缓冲定位机构在船舶或码头上。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定位机构100,包括与船舶侧面连接的阻尼机构110和与所述阻尼机构110连接的滚轮120,用于船舶快速靠岸时定位缓冲。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与缓冲定位机构100、电连接,用于控制缓冲定位机构100。当船舶快速靠岸时,缓冲定位机构100的阻尼机构110起到了横向缓冲减震的效果,滚轮120起到了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船体和码头摩擦碰撞,提高了系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且全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无需多人手工操作。
所述阻尼机构110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装置和摆臂组成。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杆、螺旋机构、气动杆或齿轮齿条。
本实施例选用液压杆作为驱动装置,当所述驱动装置111为液压杆时,所述阻尼机构110包括设于船舶同一侧的第一液压杆111和第一摆臂112,所述第一液压杆111的第一端与船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112的第一端与船舶铰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111的第二端与第一摆臂112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滚轮120设于第一摆臂1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液压杆111横向缓冲,所述第一摆臂112和滚轮120纵向缓冲。
所述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当船舶靠岸时,控制系统启动驱动装置即可靠岸。船舶离岸时,还可以起到顶推传播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共设有两个缓冲定位机构。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定位机构100,包括与船舶侧面连接的阻尼机构110和与所述阻尼机构110连接的滚轮120,用于船舶快速靠岸时定位缓冲。还包括摆臂机构200,所述摆臂机构200设于船舶一侧;吸附机构300,所述吸附机构300设于摆臂机构200远离船舶一端的端部,用于吸附码头;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与缓冲定位机构100、摆臂机构200和吸附机构300电连接,用于控制缓冲定位机构100、摆臂机构200和吸附机构300。当船舶快速靠岸时,缓冲定位机构100的阻尼机构110起到了横向缓冲减震的效果,滚轮120起到了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船体和码头摩擦碰撞。当船舶在缓冲定位机构100的辅助下在岸边大致停稳时,摆臂机构200以及设于摆臂机构200的吸附机构300共同作用将船体与码头吸附在一起,提高了系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且全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无需多人手工操作。
所述阻尼机构110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装置和摆臂组成。
所述驱动装置111为液压杆,所述阻尼机构110包括设于船舶同一侧的第一液压杆111和第一摆臂112,所述第一液压杆111的第一端与船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112的第一端与船舶铰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111的第二端与第一摆臂112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滚轮120设于第一摆臂1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液压杆111横向缓冲,所述第一摆臂112和滚轮120纵向缓冲。
所述摆臂机构200包括设于船舶同一侧的第二液压杆210和第二摆臂220,所述第二液压杆210的第一端与船舶铰接,所述第二摆臂220的第一端与船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杆210的第二端与第二摆臂220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二液压杆210能够抬起或放下所述第二摆臂220。
所述吸附机构300为电磁铁310和金属板320,所述电磁铁310设于第二摆臂220的第二端;所述金属板320设于码头上。当无需系泊时,第二液压杆210抬起第二摆臂220,第二摆臂220及第二液压杆210呈收拢状态;当缓冲定位机构100辅助船舶在岸边大致停稳后,第二液压杆210放下第二摆臂220,第二摆臂220一端的电磁铁310即可与金属板320吸附在一起。
所述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控制系统启动驱动装置,且控制吸附机构的电磁铁310;当需要系泊时,控制系统给电磁铁310通电,电磁铁310有磁;无需系泊时,电磁体310断电,电磁铁310无磁。
两个所述摆臂机构200为一组,两个摆臂机构200间隔平行设于船舶同一侧,且每组的摆臂机构200的第二摆臂220通过板材互相连接,形成登船跳板。
所述板材的宽度与两个摆臂机构200的间隔距离相适配,板材的长度与第二摆臂220的长度相适配。船舶靠岸后,当两个摆臂机构200的第二摆臂220放下时,由于吸附机构300已将船舶和码头稳定吸附在一起,两摆臂220之间的板材则形成登船跳板,无需另外设登船跳板于船体,简化工艺,节省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共设有两个缓冲定位机构及两组摆臂机构。
实施例3
本专利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所述的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的结构和原理相似,区别在于各机构由设于船舶上全部改为设于码头上,即其缓冲定位机构100、摆臂机构200设于码头一侧,吸附机构的电磁铁设于摆臂机构远离码头一端的端部,铁板设于船舶的甲板上。所述控制系统设于码头,控制吸附机构的电磁铁310;当需要系泊时,控制系统给电磁铁310通电,电磁铁310有磁;无需系泊时,电磁体310断电,电磁铁310无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定位机构,包括与船舶侧面或与码头侧面连接的阻尼机构和与所述阻尼机构连接的滚轮,用于船舶快速靠岸时定位缓冲;
控制系统,与缓冲定位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摆臂,所述驱动装置和摆臂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杆、螺旋机构、气动杆或齿轮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设于船舶或码头同一侧的第一液压杆和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第一端与船舶或码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与船舶或码头铰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摆臂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滚轮设于第一摆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液压杆横向缓冲,所述第一摆臂和滚轮纵向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于船舶内或码头。
CN201621016542.9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Active CN205989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6542.9U CN20598979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6542.9U CN20598979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9798U true CN205989798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5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6542.9U Active CN20598979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9798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3786A (zh) * 2018-05-16 2018-09-28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风电运维船的登靠辅助装置及风电运维船的登靠方法
CN109113026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船舶系缆力减小方法
CN109649584A (zh) * 2019-01-22 2019-04-19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系泊装置和船舶
CN109726519A (zh) * 2018-11-12 2019-05-07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绞吸挖泥船在纵向缓冲作用下的运动载荷计算方法
CN111976892A (zh) * 2020-09-04 2020-11-24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渔船停靠用挂缆机构
CN114604359A (zh) * 2022-04-18 2022-06-10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船舶自动靠岸停靠系统及停靠方法
WO2023220974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对接平台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3786A (zh) * 2018-05-16 2018-09-28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风电运维船的登靠辅助装置及风电运维船的登靠方法
CN109113026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船舶系缆力减小方法
CN109726519A (zh) * 2018-11-12 2019-05-07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绞吸挖泥船在纵向缓冲作用下的运动载荷计算方法
CN109726519B (zh) * 2018-11-12 2023-05-19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绞吸挖泥船在纵向缓冲作用下的运动载荷计算方法
CN109649584A (zh) * 2019-01-22 2019-04-19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系泊装置和船舶
CN111976892A (zh) * 2020-09-04 2020-11-24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渔船停靠用挂缆机构
CN114604359A (zh) * 2022-04-18 2022-06-10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船舶自动靠岸停靠系统及停靠方法
WO2023220974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对接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9798U (zh)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缓冲装置
CN205998100U (zh)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CN206856939U (zh) 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CN108974274A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CN107780385A (zh) 一种船舶离靠泊装置
CN110525586A (zh)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及可调节的港口智能靠泊装置
CN104314051B (zh) 一种系泊缓冲防船撞系统
CN201228076Y (zh) 船舶吃水深度调节装置及可调吃水深度的运输船
CN101348163A (zh) 船舶吃水深度调节装置及可调吃水深度的运输船
CN108517839A (zh)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耗能装置
CN109305296A (zh) 一种用于船舶靠泊的折叠式自动牵引装置及方法
CN204475269U (zh) 防止撞击码头
CN209211396U (zh)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
CN208470084U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WO2015103930A1 (zh) 一种利用高空风能的新型拖船
CN101748707A (zh) 水上升降式防撞装置
CN201627137U (zh)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CN202156514U (zh) 一种组合压浪板装置
CN108360460A (zh) 观光船登乘装置
TW201144153A (en) Ship
CN104652369B (zh) 防止撞击码头
CN107311070A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四柱举升机
CN105523154B (zh) 一种船舶舱室回正装置
CN210597208U (zh) 一种分布式高架走锚消能船舶拦截设施
AU2019100691A4 (en) Shape-changing multi-functional vessel berthing device having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