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5342U -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5342U
CN205985342U CN201620676772.1U CN201620676772U CN205985342U CN 205985342 U CN205985342 U CN 205985342U CN 201620676772 U CN201620676772 U CN 201620676772U CN 205985342 U CN205985342 U CN 205985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bonding jumper
housing
metal portio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67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67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5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5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5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壳体设有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至少两个金属部,所述缝隙带由多条宽度不同且并排设置的金属条和设置于金属条之间的缝隙构成,多条所述金属条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缝隙带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均与所述金属部电隔离,所述缝隙用以形成天线的净空区域。通过所述壳体由所述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金属部构成,并且所述缝隙带内设有多条金属条,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外观整体呈现金属感;并且,通过多条所述金属条的宽度互不相同,从而使得多条金属条的应力排布不均衡,进而使得所述壳体难以产生形变,即保证了所述壳体的稳固结构;使得所述壳体结构性能稳固,且外观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壳体通常设有微缝,利用微缝形成手机内部天线的净空区域,从而使得手机内部的天线射频效率提高。然而,随着用户对手机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手机壳体的结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壳体上开缝的结构形式无法满足用户对壳体的体验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壳体开缝影响着手机外观的同时,降低壳体的结构性能,使得壳体容易变形,从而影响手机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其中,所述壳体设有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至少两个金属部,所述缝隙带由多条宽度不同且并排设置的金属条和设置于金属条之间的缝隙构成,多条所述金属条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缝隙带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均与所述金属部电隔离,所述缝隙用以形成天线的净空区域。
其中,多条所述金属条的宽度沿排列方向依次变化。
其中,多条所述金属条等距排列。
其中,所述缝隙为微缝,所述缝隙的宽度为0.05mm或0.3mm,或者是0.05mm~0.3mm。
其中,所述缝隙带的宽度为1.5mm或5.0mm,或者是1.5mm~5.0mm。
其中,所述缝隙内填充有非信号屏蔽材料。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背壳和固定于所述背壳周缘的边框,所述缝隙带隔断所述背壳和所述边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模组,以及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和所述金属部的调频元件,所述金属部电连接所述天线模组,作为所述天线模组的辐射体,所述调频元件用以选择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金属部之间电连接导通。
其中,所述调频元件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调频元件包括电连接于所述金属部的动触头和多个分别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的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静触头连接,而使得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金属部之间电连接导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模组,以及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和所述金属部的调频元件,所述金属部电连接所述天线模组,作为所述天线模组的辐射体,所述调频元件用以选择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金属部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壳体由所述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金属部构成,并且所述缝隙带内设有多条金属条,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外观整体呈现金属感;并且,通过多条所述金属条的宽度互不相同,从而使得多条金属条的应力排布不均衡,进而使得所述壳体难以产生形变,即保证了所述壳体的稳固结构;使得所述壳体结构性能稳固,且外观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缝隙带10和由所述缝隙带10分隔出的金属部20,所述缝隙带10由多条宽度不同且并排设置的金属条11和设置于金属条11之间的缝隙12构成,多条所述金属条11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缝隙带10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均与所述金属部20电隔离,所述缝隙12用以形成天线的净空区域。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内部器件进行保护。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壳体100由所述缝隙带10和由所述缝隙带10分隔出的金属部20构成,并且所述缝隙带10内设有多条金属条11,从而使得所述壳体100外观整体呈现金属感;并且,通过多条所述金属条11的宽度互不相同,多条金属条11的应力排布不均衡,进而使得所述壳体100难以产生形变,即保证了所述壳体100的稳固结构;使得所述壳体100结构性能稳固,且外观性能提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可以是终端后盖。具体的,所述壳体100包括背壳10a,所述背壳10a呈矩形板件。所述背壳10a内侧可以承载终端的内部主板和其他功能组件,并对主板和功能组件进行保护。所述背壳10a的主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缝隙带10和所述金属部20设置于所述背壳10a上。具体的,所述缝隙带10的缝隙12采用激光切割而成。所述金属条11由所述缝隙12完成切割后分隔而成。通过相邻两个缝隙12的距离不一致,从而使得所述金属条11的宽度不一致。所述金属部20由所述缝隙带10完成切割后分隔而成。所述金属部20可以是金属板件。在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所述缝隙12可以透过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信号,从而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而所述金属部20对移动终端内部器件进行保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还可以包括边框,所述缝隙带10可以设置边框上,所述金属部20为金属条。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金属条11的宽度沿排列方向依次增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设有一条所述缝隙带10,以及设有由所述缝隙带10分隔出的第一金属部21和第二金属部22。所述缝隙带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10a。所述缝隙带10靠近所述背壳10a长度方向的一端。从而所述第一金属部21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部22。多条所述金属条11的宽度由所述第一金属部21至所述第二金属部22的方向依次增大。进而使得较宽的所述金属条11靠近所述第二金属部22,使得所述第二金属部22的应力结构得到加强,从而保证了所述壳体100整体的结构稳固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金属条11的宽度变化还可以是无序随机排布。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金属条11等距排列。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条所述金属条11等距排列,从而每一所述缝隙12的宽度均相等,从而方便对所述缝隙12加工,提高所述壳体100的生产效率。同时在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利用每一所述缝隙12的宽度尺寸相同,从而使得每一所述缝隙12透过移动终端内部天线辐射信号的效果相同,从而使得天线辐射信号稳定。具体的,所述缝隙12的宽度为0.05mm或0.3mm,或者是0.05mm~0.3mm。所述金属条13的数目大于5个~10个。利用所述缝隙12的缝宽保证最小在0.05mm,使得微缝无法被用户直接分辨出,并且保证所述壳体100可以满足最低的天线辐射要求,相反地,控制所述缝隙12的缝宽保证最大在0.3mm,使得所述壳体100满足天线辐射性能提高。同样,所述金属条11的数目最小控制在5个,以保证所述壳体100满足天线辐射要求。而所述金属条11的数目最大控制在10个,以提高所述壳体100的外观要求。所述缝隙带10的宽度为1.5mm或5.0mm,或者是1.5mm~5.0mm,从而使得所述缝隙带10占整个所述壳体100的比例较小,从而提高所述壳体100的外观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缝隙12内填充有非信号屏蔽材料。该非信号屏蔽材料可以是塑胶,该非信号屏蔽材料采用注射工艺填充于所述缝隙12内。利用该非信号屏蔽材料牢固连接于相邻所述金属条11之间,以及连接于金属条11和所述金属部20之间,并共同构成所述背壳10a,使得所述背壳10a结构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背壳10a周缘的边框10b,所述缝隙带10隔断所述边框10b。具体的,所述边框10b与所述背壳10a一体设置,所述边框10b可以对移动终端周侧进行保护。所述缝隙带10通过激光依次切割所述边框10b和背壳10a而成,从而使得所述缝隙12所形成净空区域增大,进而提高所述壳体100透过天线辐射效果增加。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装置200,所述天线装置200包括所述壳体100,所述天线装置2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100内的主板30和设置于所述主板30上的天线模组40,以及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11和所述金属部20的调频元件50。所述金属部20电连接所述天线模组40,作为所述天线模组40的辐射体,所述调频元件50用以选择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11与所述金属部20导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30可以是粘接或螺钉连接或卡合连接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主板3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侧。所述天线模组40和所述调频元件50均可以是形成于所述主板30上的电路模块。所述天线模组40向所述金属部20发送天线馈电信号,以使所述金属部20辐射天线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二金属部22靠近所述缝隙带10处设有馈电点23,所述天线模组40电连接所述馈电点23,从而所述天线模组40经所述馈电点23向所述第二金属部22发送馈电信号。而所述第二金属部22经所述调频元件40与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11相导通。从而使得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11接收馈电信号,进而使得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11可以辐射天线信号。更为具体的,多条所述金属条11中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金属条111和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金属条112,该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当所述调频元件50选择所述第一金条111与所述第二金属部22导通时,所述第一金属条111经所述第二金属部22接收馈电信号,从而可以辐射第一谐振频率的电磁波。而当所述调频元件50选择所述第二金属条112与所述第二金属部22导通时,所述第二金属条112经所述第二金属部22接收馈电信号,所述第二金属条112可以辐射第二谐振频率的电磁波。由于所述第二金属条112的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金属条111的第一宽度,从而所述第二谐振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利用所述第一金属条111的宽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条112的宽度,并通过所述调频元件50切换所述第一金属条111或所述第二金属条112与所述第二金属部22相导通,使得所述天线装置200可以辐射两种不同谐振频率的电磁波。同理,当所述调频元件50切换多条所述金属条11与所述第二金属部22相导通时,所述天线装置200可以辐射多种不同谐振频率的电磁波,从而所述天线装置200可以产生多种频段,即增加所述天线装置200的带宽,提高用户体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金属部21上设置馈电点,所述天线模组40经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金属部21电连接,并向所述第一金属部21发送馈电信号,而所述调频元件50可以选择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11与所述第一金属部21相导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频元件50为单刀多掷开关。具体的,所述调频元件50具有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金属部22的动触头和多个分别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11的静触头,利用该动触头在多个所述静触头之间切换,所述动触头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静触头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金属部22可以切换到与其中任意一条所述金属条11相导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频元件50还可以是逻辑电路,通过在所述第二金属部22与多条所述金属条11之间设置与门或非门,实现所述第二金属条22与所述金属条11导通。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300,所述移动终端300包括所述天线装置20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壳体由所述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金属部构成,并且所述缝隙带内设有多条金属条,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外观整体呈现金属感;并且,通过多条所述金属条的宽度互不相同,从而使得多条金属条的应力排布不均衡,进而使得所述壳体难以产生形变,即保证了所述壳体的稳固结构;使得所述壳体结构性能稳固,且外观性能提高。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缝隙带和由所述缝隙带分隔出的至少两个金属部,所述缝隙带由多条宽度不同且并排设置的金属条和设置于金属条之间的缝隙构成,多条所述金属条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缝隙带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均与所述金属部电隔离,所述缝隙用以形成天线的净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金属条的宽度沿排列方向依次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金属条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为微缝,所述缝隙的宽度为0.05mm~0.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带的宽度为1.5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内填充有非信号屏蔽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背壳和固定于所述背壳周缘的边框,所述缝隙带隔断所述背壳和所述边框。
8.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模组,以及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和所述金属部的调频元件,所述金属部电连接所述天线模组,作为所述天线模组的辐射体,所述调频元件用以选择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金属部之间电连接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元件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调频元件包括电连接于所述金属部的动触头和多个分别电连接于多条所述金属条的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静触头连接,而使得其中一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金属部之间电连接导通。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CN201620676772.1U 2016-06-27 2016-06-27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985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6772.1U CN205985342U (zh) 2016-06-27 2016-06-27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6772.1U CN205985342U (zh) 2016-06-27 2016-06-27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5342U true CN205985342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6772.1U Active CN205985342U (zh) 2016-06-27 2016-06-27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53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1043A (zh) * 2017-05-22 2017-09-19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终端
CN110323541A (zh) * 2019-06-14 2019-10-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1043A (zh) * 2017-05-22 2017-09-19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终端
CN107181043B (zh) * 2017-05-22 2020-03-27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终端
CN110323541A (zh) * 2019-06-14 2019-10-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0323541B (zh) * 2019-06-14 2021-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977B1 (en) Metal terminal rear cover and terminal
JP6298103B2 (ja)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当該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モバイル端末
US1027693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8461898B (zh)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51738U (zh) 移动通信设备
CN103138052B (zh) 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多频天线
TWI523314B (zh) 通訊裝置
TWI658641B (zh) 行動裝置
US967432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module housed within metal rear cover serving as a radiator
CN105680159B (zh) 天线模组
CN105789833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JP6101339B2 (ja) 移動端末
CN203481380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移动终端外壳和移动终端
JP6456475B2 (ja) アンテナ放射シート、アンテナ、及び携帯端末
CN205985342U (zh)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768904B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5521580B2 (ja) 携帯無線端末
CN103700934B (zh) 用于金属外壳终端的天线结构和终端
WO2017161713A1 (zh) 壳体、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732449B (zh) 可改善天线辐射性能的电路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2170043A (zh)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天线
JP2019106690A (ja) 無線通信機器
CN205657165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583140U (zh) 金属终端后盖及终端
US20130335292A1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antenna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