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0161U -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0161U
CN205980161U CN201620946526.3U CN201620946526U CN205980161U CN 205980161 U CN205980161 U CN 205980161U CN 201620946526 U CN201620946526 U CN 201620946526U CN 205980161 U CN205980161 U CN 205980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wind
dirty wind
outlet
di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65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保
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465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0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0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0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该新风机的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通过新风通道连通,污风入口和污风出口通过污风通道连通,新风机安装到位后,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吸入,经过新风通道,最后由新风出口排入室内,室内污风由污风入口吸入,经过污风通道,最后由污风出口排至室外,实现空气循环,同时,为了防止由污风出口排至室外的污风再次由新风入口吸入室内,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能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

Description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它能够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直接输入到室内,或者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以保证室内每时每刻都有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专利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实现室内空气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另外,新风机内置的多功能净化系统可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洁净健康。新风机主要分为排风式新风机和送风式新风机两种类型,可以在绝大多数的室内环境下安装,安装方便,使用舒适,新风机成为家居生活的健康伴侣。
现有的新风机的结构大同小异,一般都会设置用于将室外新鲜的空气通过新风机输入到室内的新风入口,以及用于将室内污浊的空气通过新风机排至室外的污风出口。新风机安装时,先在墙壁上开凿安装孔,再将新风机装嵌在安装孔中,使新风入口与污风出口均位于墙壁靠近室外的一侧,并与室外连通。目前的新风机有一个普遍性的缺陷,就是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之间相距过近,在新风机工作时,由污风出口排至室外的污风极易被新风入口吸入,通过新风机再次输入室 内,这样一来,新风机的功效就不明显,室内污浊的空气无法完全排除,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依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且互不连通的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通过新风通道连通,污风入口和污风出口通过污风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为1-3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风出口位于新风入口的上方,污风出口和新风入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出口位于污风入口上方,新风出口位于壳体的顶面,污风入口位于壳体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机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芯,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均穿过热交换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通道邻近新风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变频电机;污风通道邻近污风出口的一端设置有污风变频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出口设置有第一格栅,污风入口设置有第二格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风通道邻近污风入口的一端内设有第一净化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通道邻近新风入口的一端内设有第二净化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净化器包括由新风入口向新风出口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通过新风通道连通,污风入口和污风出口通过污风通道连通,新风机安装到位后,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吸入,经过新风通道,最后由新风出口排入室内,室内污风由污风入口吸入,经过污风通道,最后由污风出口排至室外,实现空气循环,同时,为了防止由污风出口排至室外的污风再次由新风入口吸入室内,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新风机,110-壳体,120-新风通道,121-新风入口,122-新风出口,130-污风通道,131-污风入口,132-污风出口,140-热交换芯,151-新风变频电机,152-污风变频电机,161-第一格栅,162-第二格栅,210-集成电路,220-第一净化器,230-第二净化器,231-初效过滤网,232-中效过滤网,233-高效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100,其包括壳体110,位于壳体110内、且互不连通的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以及位于壳体110内的热交换芯140,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均穿过热交换芯140。壳体110的一侧开设有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壳体110的另一侧开设有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新风入口121和新风出口122通过新风通道120连通,污风入口131和污风出口132通过污风通道130连通,新风通道120邻近新风入口121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变频电机151,用于将室外新鲜的空气(新风)吸入到新风通道120内;污风通道130邻近污风出口132的一端设置有污风变频电机152,用于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污风)吸入到污风通道130内。将新风机100安装于墙壁后,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位于墙壁邻近室外的一侧,且与室外连通,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位于墙壁邻近室内的一侧,且与室内连通。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121吸入,经过新风通道120,最后由新风出口122排入室内,室内污风由污风入口131吸入,经过污风通道130,最后由污风出口132排至室外,实现空气循环,以保证室内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的空气。
为了防止室外的轻质物随新风进入室内,新风出口122设置有第一格栅161,为了防止室内的轻质物随污风排出,污风入口131设置有第二格栅162,同时,第一格栅161和第二格栅162也能房间保证安装新风机100后的美观性。为了防止室外的蚊虫经过新风入口121进入室内,新风入口121装设有防虫网。同时,为了防止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雨水进入新风入口121,因此在新风入口121设置风雨帽。
为了防止由污风出口132排至室外的污风再次由新风入口121吸入室内,造成空气污染,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需保持足够的间距: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进一步的,由于新风机100的规格有限,位于同一侧的新风入口121、污风出口132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很大,因此,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的间距为1-3m。本实施例中,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的间距为1.5m。
为了充分利用新风或污风中的能量,新风通道120、污风通道130和热交换芯140共同组成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是:室内污风和室外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热交换芯140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夏季运行时,新风从室内污风(室内经空调系统处理后的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污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室内污风(室内经空调系统处理后的空调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这样,通过热交换芯140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污风中回收能量。
为了使新风由新风出口122进入室内顶部,然后下降到室内底部,由污风出口132排出,以保证室内形成循环风,新风出口122 位于污风入口131上方,具体的,新风出口122位于壳体110的顶面朝向室内顶部排出新风,污风入口131位于壳体110的底面,将室内底部的污风吸入。为了保证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通畅,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均呈线性,同时,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交叉,以进行换热,新风通道120一端的新风出口122已经位于污风通道130一端的污风入口131,因此,污风通道130另一端的污风出口132位于新风通道120另一端的新风入口121的上方,具体的,污风出口132和新风入口121位于壳体110的同一侧面上,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以保障排出的污风不会再经新风机100进入室内,同时,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之间的距离也就足够大,以保证室内空气循环范围大。
参见图1和图2所示,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100的工作原理是:
新风入口121在新风变频电机151的作用下,将室外新风吸入,再经过新风通道120,最后由新风出口122排入室内顶部,同时,污风入口131在污风变频电机152的作用下,将室内底部的污风吸入,经过第一净化器220的净化处理后,再经过污风通道130,最后由污风出口132排出至室外,图中的箭头可表示新风、污风的流动路径。在新风通过新风通道120,污风通过污风通道130的过程中,新风和污风在热交换芯140的作用下,新风从污风中回收能量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后,再进入室内。由于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保持足够的间距,可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新风机100的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之间的距离也足够大,因此,室内空气循环范围大。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200,其包括壳体110,位于壳体110内、且互不连通的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位于壳体110内的热交换芯140,以及集成电路210,新风通道120和污风通道130均穿过热交换芯140。壳体110的一侧开设有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污风出口132位于新风入口121的上方,污风出口132和新风入口121位于壳体110的同一侧面上,壳体110的另一侧开设有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新风出口122位于污风入口131上方,新风出口122位于壳体110的顶面,污风入口131位于壳体110的底面。新风入口121和新风出口122通过新风通道120连通,污风入口131和污风出口132通过污风通道130连通,新风通道120邻近新风入口121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变频电机151,污风通道130邻近污风出口132的一端设置有污风变频电机152,新风变频电机151和污风变频电机152均与集成电路210连接。新风出口122设置有第一格栅161,污风入口131设置有第二格栅162。将新风机200安装于墙壁后,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位于墙壁邻近室外的一侧,且与室外连通,新风出口122和污风入口131位于墙壁邻近室内的一侧,且与室内连通。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121吸入,经过新风通道120,最后由新风出口122排入室内,室内污风由污风入口131吸入,经过污风通道130,最后由污风出口132排至室外,实现空气循环,以保证室内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的空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新风或污风中的能量,新风通道120、污风通道130和热交换芯140共同组成全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芯140的全热换热过程,新风通道120中的新风从污风通道130中的污风中回收能量。
为了防止由污风出口132排至室外的污风再次由新风入口121吸入室内,造成空气污染,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需保持足够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的间距 为2m。
为了避免室内的空气质量太差,直接排入室外而影响室外空气质量,污风通道130邻近污风入口131的一端内设有第一净化器220,用于将污风进行净化处理,符合空气排放标准后,再排出至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净化器220为初效过滤器。
为了避免室外的空气质量太差,直接吸入室内,不但不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反而适得其反降低了室内空气质量,新风通道120邻近新风入口121的一端内设有第二净化器230,用于将新风进行净化处理,符合健康空气标准后,再吸入室内。本实施例中,第二净化器230包括由新风入口121向新风出口122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231、中效过滤网232和高效过滤网233。初效过滤网231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的粉尘颗粒,中效过滤网232主要用于过滤0.3~5μm的粉尘颗粒,高效过滤网233主要用于过滤0.1~0.3μm的粉尘颗粒。高效过滤网233具体为ULPA滤网或者HEPA滤网。ULPA(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全称为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或称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对0.1~0.2μm的微粒、烟雾和微生物等尘埃粒子的过滤效率达到99.999%以上。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0.3μm的有效率达到99.7%。
参照图3所示,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200的工作原理是:
集成电路210控制新风变频电机151和污风变频电机152工作,新风入口121在新风变频电机151的作用下,将室外新风吸入,依次经过第二净化器230的初效过滤网231、中效过滤网232和高效过滤网233过滤,以达到健康空气标准后,再经过新风通道120,最后由新风出口122排入室内顶部。同时,污风入口131在污风变频电机152的作用下,将室内底部的污风吸入,经过第一净化器220的初效 过滤网231净化处理,达到空气排放标准后,再经过污风通道130,最后由污风出口132排出至室外。在新风通过新风通道120,污风通过污风通道130的过程中,新风和污风在热交换芯140的作用下,新风从污风中回收能量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后,再进入室内。由于新风入口121和污风出口132之间保持足够的间距,可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新风机200的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可避免将排出的污风再次吸入室内,功效显著,能够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完全排出,室内空气质量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互不连通的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新风入口和污风出口,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通过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污风入口和所述污风出口通过所述污风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污风出口之间的间距为1-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风出口位于所述新风入口的上方,所述污风出口和所述新风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位于所述污风入口上方,所述新风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所述污风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芯,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污风通道均穿过所述热交换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邻近所述新风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变频电机;所述污风通道邻近所述污风出口的一端设置有污风变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设置有第一格栅,所述污风入口设置有第二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风通道邻近所述污风入口的一端内设有第一净化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邻近所述新风入口的一端内设有第二净化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器包括由所述新风入口向所述新风出口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
CN201620946526.3U 2016-08-25 2016-08-25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Active CN205980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526.3U CN205980161U (zh) 2016-08-25 2016-08-25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526.3U CN205980161U (zh) 2016-08-25 2016-08-25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0161U true CN205980161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6526.3U Active CN205980161U (zh) 2016-08-25 2016-08-25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0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50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50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869C (zh) 通风系统
US11774120B2 (en) Filter structure capable of removing dust
KR100617079B1 (ko)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205980157U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机
WO2019137528A1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19137529A1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净化模块和窗式空调器
CN103017263B (zh) 多功能空调末端
CN108194987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246664A (zh) 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
KR20060091467A (ko) 초박형 환기장치
CN204100472U (zh) 一种智能新风机
CN205481464U (zh) 一种管道式节能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05980156U (zh) 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
CN106016525A (zh) 多功能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5980161U (zh) 防止污风返流的新风机
CN203797876U (zh) 一种净化式新风设备
CN205536342U (zh) 新风机
CN208418980U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2927972U (zh) 具有热交换装置旁通阀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11476372U (zh) 一种适用于住宅公寓的分户式空气源热泵五恒系统
CN204786769U (zh) 一种节能的新风pm2.5一体化空气调节的系统
CN205208802U (zh) 一种通风过滤装置及新风机
CN210179840U (zh) 一种新风结构及风管机
CN206234912U (zh) 新风机
CN208704041U (zh) 一种基于新风系统的空气净化改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