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2303U - 自动放气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自动放气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2303U
CN205972303U CN201620323301.2U CN201620323301U CN205972303U CN 205972303 U CN205972303 U CN 205972303U CN 201620323301 U CN201620323301 U CN 201620323301U CN 205972303 U CN205972303 U CN 205972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g
film layer
sided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33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友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Branch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Branch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Branch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Branch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233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2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2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23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食品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放气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端开口;袋体的开口处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热封层,两个热封层用于密封袋体的开口;两个热封层之间设置有双面易揭材料层,双面易揭材料层用于减小两个热封层之间的贴合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在两个热封层之间加入双面易揭材料层,当外力大于双面易揭材料层与热封层之间的贴合力时,袋体封口处自动分开产生缝隙,从而达到排气的效果,避免了加热时导致包装袋内气体膨胀而导致的炸袋现象,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动放气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食品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放气包装袋。
背景技术
微波炉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成微波,当微波辐射到置于微波炉里面的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产生大量蒸汽,在相对封闭的常规包装袋内,这些气体无法及时排除出去,当气体产生的压力超过包装袋承受力的时候,包装袋会因气体膨胀而炸开,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装袋膨胀炸袋、缺乏安全性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端开口;袋体的开口处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热封层,两个热封层用于密封袋体的开口;两个热封层之间设置有双面易揭材料层,双面易揭材料层用于减小两个热封层之间的贴合力。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通过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进一步地,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通过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进一步地,袋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
进一步地,袋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尼龙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尼龙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在两个热封层之间加入双面易揭材料层,当外力大于双面易揭材料层与热封层之间的贴合力时,袋体封口处自动分开产生缝隙,从而达到排气的效果,避免了加热时导致包装袋内气体膨胀而导致的炸袋现象,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的示意图;
图2为常规包装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袋体; 2-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一端开口;袋体1的开口处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热封层2,两个热封层2用于密封袋体1的开口;两个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双面易揭 材料层(图中未示出),双面易揭材料层用于减小两个热封层2之间的贴合力。
其中,袋体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方形袋,立体袋,直筒袋或者异形袋等等。热封层2的材料可以为多种,例如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等。
参见图1,在袋体1开口处,两个热封层2之间加设双面易揭材料层。
所述易揭材料,是指与袋体1内层热封层2材料树脂粒料相同但加入特殊配方树脂使其具有不与其它材料封合死封的材料,其作用在于与袋体1内层热封层2在热封时有一定封合强度但达不到死封效果,不同配方的热封层2的材料其封合强度是不一样的,不具易揭性能的热封材料间热封可达死封效果,此状态下两层材料达到熔融状态,合为一体;而易揭材料与不具易揭性能的热封材料间热封时,因易揭材料中特殊配方树脂使得与不具易揭性能的热封材料无法达到熔融状态,若外力大于二者之间的贴合力时可将二者分开。
图2为常规包装袋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运动方向。
如图2所示,在微波炉加热状态下,不具易揭性能的热封层2之间热封可达死封效果,此时包装袋内气体膨胀并向四周扩散,当 这些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而产生的压力超过包装袋的承受力时,包装袋会因气体膨胀而炸开,存在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在微波炉加热状态下,包装袋内气体膨胀并向四周扩散,当对袋体1的冲力超过易揭材料层与内层热封层2之间的最大封合强度时,袋体1开口处热封层2和双面易揭材料层之间封合强度薄弱点处被膨胀的气体冲开,两层间分开产生缝隙,从而产生排气效果,避免了微波炉内温度高导致气体膨胀而使袋子炸开,安全性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通过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双面易揭材料层为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层粘结而成的复合层,将该复合层加设在两个热封层2之间,每个热封层2与复合层的一面相对,当受到一定外力时,复合层两面的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与热封层2之间由于粘结力小易于剥离,因此容易出现缝隙,从而能够排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通过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双面易揭材料层还可以为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层粘结而成的复合层,将该复合层加设在两个热封层2之间,每个热封层2与复合层的一面相对,当受到一定外力时,复合层两面的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与热封层2之间由于粘结力小易于剥离,因此容易出现缝隙,从而能够排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袋体1为多层复合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
袋体1为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包装袋具备阻隔性好,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多层复合结构的袋体1,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或者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尼龙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
多层复合结构的袋体1还可以是上述膜层的其中两种或者三种复合而成,又或者是根据需要的其他材料层复合而成。例如袋体1的结构包括外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或者尼龙薄膜层和内层聚丙烯薄膜层。又如袋体1的结构可以包括外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中层铝箔薄膜层和内层聚丙烯薄膜层。还有,袋体1的结构包括外层尼龙薄膜层,中层铝箔薄膜层和内层聚丙烯薄膜层等等变换结构。
上述层和层之间通过聚氨酯胶黏剂复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放气包装袋,不仅可以避免高温导致的炸袋隐患,同时还具备优良的性能,能够适应多种需求,安全且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自动放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端开口;
所述袋体的开口处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热封层,两个所述热封层用于密封所述袋体的开口;两个所述热封层之间设置有双面易揭材料层,所述双面易揭材料层用于减小两个所述热封层之间的贴合力;
所述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两个所述易剥离聚丙烯流延薄膜层通过所述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易揭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胶黏剂层和两个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两个所述易剥离聚乙烯薄膜层通过所述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形成复合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尼龙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所述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铝箔薄膜层、所述尼龙薄膜层和所述聚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尼龙薄膜层、铝箔薄膜层和聚丙烯薄膜层;所述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尼龙薄膜层、所述铝箔薄膜层和所述聚丙烯薄膜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
CN201620323301.2U 2016-04-15 2016-04-15 自动放气包装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72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3301.2U CN205972303U (zh) 2016-04-15 2016-04-15 自动放气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3301.2U CN205972303U (zh) 2016-04-15 2016-04-15 自动放气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2303U true CN205972303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1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233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72303U (zh) 2016-04-15 2016-04-15 自动放气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23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5725A (zh) * 2018-03-30 2018-09-11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缓冲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5725A (zh) * 2018-03-30 2018-09-11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缓冲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69089B1 (en) Portable heating/cooling and dispensing devices
AU2017224048B2 (en) Heating head for packaging assembly,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making a heating head
CN207676947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JPH0825583B2 (ja) 加熱調理用密封容器
CN107428144A (zh) 层叠体、袋体和锂离子电池
CN103247825A (zh) 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以及制成的电池
CN103296314A (zh) 叠片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WO2014190647A1 (zh) 电池及制备及铝塑膜封装方法及模具及铝塑膜壳体及成型装置
CN103042730B (zh) 一种奶酪自动化罐装用袋
CN205972303U (zh) 自动放气包装袋
JP4366772B2 (ja)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CN202115841U (zh) 一种热力封口包装箱
CN103569465A (zh) 微波直接加热食品袋的制作方法
JP6256019B2 (ja)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
CN108630836A (zh) 一种软包圆盘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作封边封头及方法
CN103354278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和封装方法
JPS61206158A (ja) 密閉形鉛蓄電池
CN203406336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冲压包装膜
CN215945426U (zh) 一种医用灭菌纸塑包装袋
CN209104195U (zh) 一种具有超薄金属外壳的新型锂电池
CN107742679A (zh) 一种铝塑壳包装的锂电池
KR20120128906A (ko) 음식물 밀봉 포장 봉투
CN209592193U (zh) 燃料电池电堆
CN103337661A (zh) 用于铝塑膜封装模具以及封装方法
CN203601733U (zh) 新型易揭成型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