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7400U -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7400U
CN205967400U CN201620832607.0U CN201620832607U CN205967400U CN 205967400 U CN205967400 U CN 205967400U CN 201620832607 U CN201620832607 U CN 201620832607U CN 205967400 U CN205967400 U CN 205967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ball valve
duct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26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Huili electromechan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A Er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A Ert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A Er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326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7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7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74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通过快拆接头与水源相连;一空气通道,空气通道进气端通过快拆接头与气源相连,空气通道出气端与冷却水通道出水端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通过快拆接头与模具冷却管路相连;若干可调节球阀,可调节球阀分别设置于空气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的进口,分别控制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的流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将冷却水通道中的U形出水端斜连入空气通道中的U形出气端,使得在出气端与出水端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处得到完全雾化的冷却水,另外通过球阀开关调节可调式球阀,改变冷却水和压缩空气的流速,满足不同大小产品成型的模具两路或多路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色合金的冷却系统,一般是单纯水冷或风冷,冷却水或冷却风通过铸造金属模具。单纯的水冷或风冷结构的冷却系统存在以下不足:用水量大,不节能;冷却水量控制困难,要么达不到降温效果,要么冷却过头;单纯的风冷,金属模具降温作用不明显,达不到所需效果;风冷时间过长势必增加了生产成本。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304528 U)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水雾冷却装置,包括有水泵,该水泵的进水口经进水管连通到水箱下部,该水泵的出水口经供水管与单向阀连接;一气水混合块上设有进气孔和进水孔,进气孔为直通孔,进水孔与进气孔呈40°-50°夹角相交连接;进气孔的进口连接进风管,该进风管装配有流量计和进风控制阀门;进气孔的出口连接水雾输送管;单向阀与进水孔连接,在进水孔内装配有分水网片;在进水管的进水口端装有水过滤器;在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控制阀。
但是,上述提到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进水管与进气管均为单向直通道相交连接,使得冷却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不能形成完整的水雾状态,另外,该水雾冷却装置中对于冷却水的流量大小没有得到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实现让冷却水形成完整水雾状态,另外对于冷却水和压缩空气进行流速调控,满足不同大小产品成型的模具冷却。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包括:
一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快拆接头与外部水源相连;
一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快拆接头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通过第三快拆接头与模具的冷却管路相连;
一第一可调式球阀,所述第一可调式球阀安装于所述空气通道靠近进气端的内部,并且一第一球阀开关与所述第一可调式球阀相连;
一第二可调式球阀,所述第二可调式球阀安装于所述冷却水通道靠近进水端的内部,并且一第二球阀开关与所述第二可调式球阀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交汇后的所述管路出口端有两个,每一所述出口端连接有一所述第三快拆接头,用于两路或多路模具冷却连接;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有两个,每一所述出水端斜向连接于一所述出气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空气通道的末端由其中端分叉形成近似为U字形的两所述出气端;所述冷却水通道的末端由其中端分叉形成近似为U字形的两所述出水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端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通道的分叉部分,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分叉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之间形成锐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将冷却水通道中的U形水通道斜连入空气通道中的U形气体通道,使得在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冷却水通道出水端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处得到完全雾化的冷却水,另外通过球阀开关调节可调式球阀,改变冷却水和压缩空气的流速,从而满足不同大小产品成型的模具冷却,进而对于模具的寿命大幅提高,减少了设备的维修量,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节水、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实施例中剖视图。
附图中:1、冷却水通道;11、U形出水端;12、第三快拆接头;14、第二可调式球阀;15、第二球阀开关;2、空气通道;21、U形出气端;22、第一快拆接头;23、第二快拆接头;24、第一可调式球阀;25、第一球阀开关;3、支撑柱;4、管路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为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实施例中主视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用以适用不同大小产品成型的模具的两路或多路冷却,该水雾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水通道1、一空气通道2、第二快拆接头22、第三快拆接头23、第一快拆接头12、支撑柱3、第一可调式球阀24、第一球阀开关25、第二可调式球阀14、第二球阀开关15。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通道2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水雾冷却装置的下方;冷却水通道1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水雾冷却装置的上方。
具体的,空气通道2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快拆接头22与外部气源相连,作为压缩空气的进气口,所述空气通道2的出气端21与冷却水通道1的出水端11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处汇聚形成水雾后通过第三快拆接头23与模具的冷却管路(图中未显示)相连,作为模具雾状冷却水的接入口;冷却水通道1的一端通过第一快拆接头12与外部水源相连,作为冷却水的进水口,另一端斜向连接于空气通道2上,并相互连通,便于冷却水的流向控制,并提高水流的稳定性;两个可调式球阀3分别安装于空气通道1和冷却水通道2上,且第一可调式球阀24靠近于空气通道2的进气端口,第二可调式球阀14靠近于冷却水通道1的进水端口;第一球阀开关25与第一可调式球阀24相连,用以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速;第二球阀开关15与第二可调式球阀14相连,用以调节冷却水的流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快拆接头22卡接于空气通道2的进气端,第三快拆接头23卡接于空气通道2的出气端21与冷却水通道1的出水端11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上,第一快拆接头12卡接于冷却水通道1的进水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通道2包括一U形出气端21和一直线形进气端,直线形进气端的一端通过第二快拆接头22与外部空气源相连,另一端焊接于U形空气通道21的中端分叉处, U形空气通道21的出气端与冷却水通道1的出水端11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三快拆接头23连接于模具的冷却管路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冷却水通道1包括一U形出水端11和一直线形进水端,其中,直线形进水端与直线形进气端相平行,且直线形进水端的一端通过第一快拆接头12与外部水源相连,另一端焊接于U形出水端11的中端分叉处,并与U形出水端11相连通, U形出水端11的两出水端分别焊接在U形出气端21临近出气端的区域,且U形出水端11与U形出气端21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分别沿冷却水的进水方向与压缩空气的进气方向上,U形出气端21与U形出水端11之间形成一锐角。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位于冷却水通道1与空气通道2的之间设置一支撑柱3,且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靠近冷却水通道1的进水端和空气通道2的进气端,其中,支撑柱3的一端连接于空气通道2的分叉部分,另一端连接于冷却水通道1的分叉部分,用以维持U形出水端11与U形出气端21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值。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直线形进水端的长度短于直线形进气端的长度。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之意图。
水雾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空气通道2通过第二快拆接头22卡接于外部气源(冷却后的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通道1通过第一快拆接头12卡接于外部水源,其次同时接通外部气源和外部水源,使得压缩空气和冷却水分别进入空气通道2和冷却水通道1,然后在U形出水端11和U形出气端21的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处以水雾的形式喷出,接着根据产品成型的大小,通过第一球阀开关25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速,通过第二球阀开关15调节冷却水的流速,最后,将空气通道2的出气端21与冷却水通道1的出水端11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通过第三快拆接头23连入模具的冷却管路上,将雾状的冷却水喷入模具的冷却管路中,对模具进行冷却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冷却装置将冷却水通道1中的U形出水端11斜连入空气通道2中的U形出气端21,使得在空气通道2的出气端21与冷却水通道1的出水端11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4处得到完全雾化的冷却水,另外通过第一球阀开关25调节第一可调式球阀24,通过第二球阀开关15调节第二可调式球阀14,分别改变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的流速,从而满足不同大小产品成型的模具冷却,进而对于模具的寿命大幅提高,减少了设备的维修量,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节水、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快拆接头与外部水源相连;
一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快拆接头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交汇后的管路出口端通过第三快拆接头与模具的冷却管路相连;
一第一可调式球阀,所述第一可调式球阀安装于所述空气通道靠近进气端的内部,并且一第一球阀开关与所述第一可调式球阀相连;
一第二可调式球阀,所述第二可调式球阀安装于所述冷却水通道靠近进水端的内部,并且一第二球阀开关与所述第二可调式球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交汇后的所述管路出口端有两个,每一所述出口端连接有一所述第三快拆接头,用于两路或多路模具冷却连接;
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有两个,每一所述出水端斜向连接于一所述出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道的末端由其中端分叉形成近似为U字形的两所述出气端;
所述冷却水通道的末端由其中端分叉形成近似为U字形的两所述出水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端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通道的分叉部分,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分叉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出气端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端之间形成锐角。
CN201620832607.0U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7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607.0U CN205967400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607.0U CN205967400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7400U true CN205967400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9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260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7400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74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434A (zh) * 2018-07-16 2018-12-2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115070065A (zh) * 2022-06-27 2022-09-20 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434A (zh) * 2018-07-16 2018-12-2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115070065A (zh) * 2022-06-27 2022-09-20 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7400U (zh) 一种用于模具降温的水雾冷却装置
CN105605930B (zh) 一种烧结矿竖式冷却炉供气装置和供气方法
CN105642854A (zh) 一种新型方坯连铸二冷水调节结构
CN2261898Y (zh)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CN204975251U (zh) 连铸二冷水喷淋结构及连铸二冷水喷淋系统
CN202610403U (zh) 熔喷法生产非纺织造布挤出模具
CN203875302U (zh) 一种连铸用全水冷辊道
CN204504171U (zh) 一种喷淋式水冷离心铸管机的冷却装置
CN205599891U (zh) 一种新型方坯连铸二冷水调节机构
CN205403507U (zh) 一种烧结矿竖式冷却炉供气装置
CN201618732U (zh) 中厚板气雾喷嘴式控制冷却装置
CN202432162U (zh) 用于空调换热器的三通管件
CN206066790U (zh) 烘箱
CN106145615A (zh) 新型结构大拉引量压延机
CN205834146U (zh) 改进的连铸机二冷段的冷却装置
CN205110753U (zh) 一种模具水冷接头
CN204278341U (zh) 一种冷却喷管装置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9303023U (zh) 一种油漆循环系统
CN202547204U (zh) 一种空调器用分液器
CN205020785U (zh) 一种铝铸件生产用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8170649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的流量调节装置
CN205860306U (zh) 一种水冷空调机组及其水路总成
CN2578005Y (zh) 钢板水幕控制冷却装置
CN201988705U (zh) 一种气动系统恒压恒流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9

Address after: 315000 Longjiu Village, Kuangyan Town,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xi Huili electromechan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301 Jintang Village, Gaowang Village, Zonghan Street,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xi A Erte new materi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