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6609U - 一种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6609U
CN205956609U CN201620990242.4U CN201620990242U CN205956609U CN 205956609 U CN205956609 U CN 205956609U CN 201620990242 U CN201620990242 U CN 201620990242U CN 205956609 U CN205956609 U CN 205956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aling ring
transition par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c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02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RIENDSHIP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RIENDSHIP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RIENDSHIP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RIENDSHIP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02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6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6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6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连接结构连接处的密封性低等问题。本连接结构包括呈筒状的用于与管件连接的管体,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一,管体包括在管体上沿着管体的端口到管体内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受力部和过渡部,过渡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入的环形凹槽一,凹槽一的两个侧面为倾斜面,倾斜面向凹槽一外侧倾斜,密封圈一安装在凹槽一,密封圈一的内侧部凸出受力部的内表面。本连接结构具有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两段管件连接起来或者将阀门连接到管道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是螺纹固定连接,连接时在管件的端部缠绕生料带然后插入到接管内形成螺纹固定密封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区域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容易出现漏点。
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塑料管材的快接管件[申请号:CN201110316838.8;公布号:CN102359684A],包括管件壳体,管件壳体内表面中部留有环型间隔凸起,管件壳体两端部的内表面分别留有锁片凹槽,每个锁片凹槽两侧分别留有密封圈凹槽,锁片凹槽内安装有启口式带齿锁紧簧片,密封圈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快接管件中设置了两个密封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快接管件的连接密封效果,但是为了可以顺利地将管件安装到快接管件上,往往密封圈的内径不能过小,这样就导致密封圈与管件之间的密封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出现无法实现密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呈筒状的用于与管件连接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在管体上沿着管体的端口到管体内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受力部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入的环形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两个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向凹槽一外侧倾斜,所述密封圈一安装在凹槽一,所述密封圈一的内侧部凸出受力部的内表面。
密封圈一为O型圈。管件的端部从管体的端口处插入到管体内,管件的外表面与密封圈一的内表面贴靠,受力部的内表面与管件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受力部的外侧面上均匀地施加压力使受力部变形缩径,受力部的内表面抵靠在管件的外表面上,过渡部在受力部的拉动下也发生变形缩径,使得过渡部的内表面向管体的中心靠拢,从而使得密封圈一的内表面与管件的外表面更加紧密地贴靠且密封圈一的内表面与管件的外表面的接触面面积增加,使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固定效果和密封性更好。
将凹槽一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向凹槽一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可以使过渡部更容易发生变形缩径,使密封圈一能更好地实现紧密贴靠到管件的外表面上,从而提高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凹槽一的底面设置有向外凹入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状圆弧槽,所述过渡部的外表面上在圆弧槽的对应处形成凸出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形圆弧凸,所述密封圈一安装在圆弧槽内且密封圈一的外侧面抵靠在圆弧槽的底面。
形成的圆弧槽和圆弧凸可以使过渡部在变形缩径的固定部的拉动下更容易地实现变形缩径,使得圆弧槽内的密封圈一更紧密地贴靠在管件的外表面上,从而提高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而且圆弧槽对密封圈一的固定效果好,在管件从管体的端口插入并伸入到过渡部时密封圈一不易被推出圆弧槽。
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管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受力部与过渡部的壁厚为1mm~2.5mm。
金属材料制成的管体当受力部与过渡部的壁厚比较小时,在受力部受力的情况下受力部与过渡部容易发生变形。
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倾斜面与管体轴线的夹角为5°~15°。这样设置既能使过渡部更容易发生变形,又能保证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管体上在过渡部的内端侧还设置有与过渡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安装有密封圈二。设置两个密封圈可以提高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在管体上设置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缩径的受力部,以及能够在变形缩径的受力部的拉动下也能够发生变径缩径的过渡部,在过渡部内表面设置凹槽一,凹槽一的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在凹槽一内设置密封圈一,从而提高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在凹槽一的底面设置圆弧槽,以及在过渡部外表面设置与圆弧槽对应的圆弧凸,使过渡部更容易实现变形缩径,从而提高连接结构与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将管体设置为金属材料,将受力部与过渡部的壁厚设置为1mm~2.5mm,以及将倾斜面与管体轴线的夹角设置有5°~15°,在保证管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使过渡部和受力部更容易实现变形缩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连接结构应用在球阀中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连接结构与管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以及安装后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a、密封圈一;1b、密封圈二;1c、受力部;1d、过渡部;1d1、凹槽一;1d1a、倾斜面;1d1b、圆弧槽;1d2、圆弧凸;1e、固定部;1e1、凹槽二;2、管件;3、阀体;4、阀芯;5、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呈筒状用于与管件2连接的管体1,管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管体1包括在管体1上沿着管体1的端口到管体1内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受力部1c、过渡部1d和固定部1e,受力部1c与过渡部1d的壁厚为1mm~2.5mm,优选为1.5mm。受力部1c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缩径。过渡部1d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入的环形凹槽一1d1,凹槽一1d1的两个侧面为倾斜面1d1a,倾斜面1d1a向凹槽一1d1外侧倾斜,倾斜面1d1a与管体1轴线的夹角为5°~15°,优选为10°。凹槽一1d1的底面设置有向外凹入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状圆弧槽1d1b,过渡部1d的外表面上在圆弧槽1d1b的对应处形成凸出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形圆弧凸1d2,密封圈一1a安装在圆弧槽1d1b内且密封圈一1a的外侧面抵靠在圆弧槽1d1b的底面。密封圈一1a的内侧部凸出受力部1c的内表面,当外力作用在受力部1c上使受力部1c变形缩径时过渡部1d能够变形缩径。固定部1e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二1e1,凹槽二1e1内安装有密封圈二1b,密封圈二1b的外侧面抵靠在凹槽二1e1的底面上。密封圈一1a和密封圈二1b为O型圈。
如图3和图4所示,管件2的端部从管体1的端口处插入到管体1内,管件2的外表面与密封圈一1a和密封圈二1b的内表面贴靠,受力部1c的内表面与管件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受力部1c的外侧面上均匀地施加压力P使受力部1c变形缩径,受力部1c的内表面抵靠在管件2的外表面上,过渡部1d在受力部1c的拉动下也发生变形缩径,使得过渡部1d上的倾斜面1d1a以及圆弧槽1d1b的底面向管体1的中心靠拢,从而使得密封圈一1a的内表面与管件2的外表面更加紧密地贴靠且密封圈一1a的内表面与管件2的外表面的接触面面积增加,使连接结构与管件2连接处的固定效果和密封性更好。
该连接结构可以设置在阀门的阀体3上,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如图1所示,一种球阀包括阀体3、安装在阀体3内的阀芯4和阀杆5,阀体3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管体1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在阀体3上,管体1上的固定部1e与阀体3连接,管体1上的受力部1c远离阀体3。当然该连接结构也可以设置在接头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呈筒状的用于与管件(2)连接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一(1a),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在管体(1)上沿着管体(1)的端口到管体(1)内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受力部(1c)和过渡部(1d),所述过渡部(1d)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入的环形凹槽一(1d1),所述凹槽一(1d1)的两个侧面为倾斜面(1d1a),所述倾斜面(1d1a)向凹槽一(1d1)外侧倾斜,所述密封圈一(1a)安装在凹槽一(1d1)内,所述密封圈一(1a)的内侧部凸出受力部(1c)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1d1)的底面设置有向外凹入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状圆弧槽(1d1b),所述过渡部(1d)的外表面上在圆弧槽(1d1b)的对应处形成凸出的截面呈圆弧形的环形圆弧凸(1d2),所述密封圈一(1a)安装在圆弧槽(1d1b)内且密封圈一(1a)的外侧面抵靠在圆弧槽(1d1b)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受力部(1c)与过渡部(1d)的壁厚为1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d1a)与管体(1)轴线的夹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在过渡部(1d)的内端侧还设置有与过渡部(1d)连接的固定部(1e),所述固定部(1e)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二(1e1),所述凹槽二(1e1)内安装有密封圈二(1b)。
CN201620990242.4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连接结构 Active CN205956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242.4U CN20595660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242.4U CN20595660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6609U true CN205956609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0242.4U Active CN20595660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6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1673U (zh) 一种管材扩口连接结构
CN204664655U (zh) 一种连接管件
CN205956609U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205678318U (zh) 快速接头
CN20853538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中高压管路的双重密封装置
CN209278662U (zh) 管道接头
CN20853536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中高压管路的二次密封装置
CN204025969U (zh) 管道连接机构
CN106499897A (zh) 快换接头
CN206347238U (zh) 快换接头
CN203115336U (zh) 一种阀门与管件的连接结构
CN208886166U (zh) 一种接头密封良好的软管结构
CN204459564U (zh) 一种燃气管接头
CN207406959U (zh) 一种内螺纹管的快换接头
CN201934653U (zh) 密封圈
CN105570588B (zh) 一种方便快速连接的三通可变四通液压管接头
CN207178990U (zh) 一种燃气波纹管的连接器
CN208651919U (zh) 一种一体式双密封快换接头
CN201443660U (zh) 一种新型波纹管接头
CN206592687U (zh) 一种水管连接管结构
CN202901623U (zh) 一种压槽同心接头
CN108612935A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中高压管路的二次密封装置
CN108612938A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中高压管路的双重密封装置
CN205841956U (zh) 一种快接球阀
CN109282093A (zh) 挤压式管路连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