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539U -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 Google Patents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539U
CN205939539U CN201620547382.4U CN201620547382U CN205939539U CN 205939539 U CN205939539 U CN 205939539U CN 201620547382 U CN201620547382 U CN 201620547382U CN 205939539 U CN205939539 U CN 20593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outlet frame
air
mating surfac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73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新建
施正兴
李子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473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其中,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架;风口盖板,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出风框架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Description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天井机的出风框为可升降结构,边框固定设置在出风框的周向外侧。天井机在工作时,出风框下降一定高度,并与边框形成高度差,出风框与设置在出风框外侧的边框形成出风口,风机从天井机内部吹风经出风口出风。
现有技术中的出风框的面板为泡沫件,泡沫件通过卡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出风框框架上,以通过该泡沫件来引导气流出风。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出风框面板固定不牢固,在升降过程中会产生晃动,进而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架;风口盖板,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出风框架上。
进一步地,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地,出风框组件还包括保温件,保温件设置在间隙内。
进一步地,保温件设置在风口盖板上。
进一步地,风口盖板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和/或第二配合面与出风框架固定连接;过渡面,过渡面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面连接,过渡面的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面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面为第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面包括第二水平面以及与第二水平面连接的折弯面。
进一步地,过渡面为竖直面或曲面。
进一步地,过渡面与第一配合面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
进一步地,风口盖板为注塑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井机,包括边框和出风框组件,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边框上,出风框组件为上述提供的出风框组件。
进一步地,出风框组件与边框之间设置有回风通道,天井机还包括挡风部,挡风部设置在边框上且位于出风框组件的上方,当出风框组件下降至工作位置时,挡风部与出风框组件配合,以封闭回风通道。
进一步地,出风框组件为过渡面与第一配合面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的出风框组件,挡风部为挡板,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挡板与边框之间,挡板的延伸端设置有与凸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面,当出风框组件下降至工作位置时,第三配合面与凸部贴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进行固定,能够使风口盖板稳固在出风框架上。进而使得风口盖板在随出风框架升降时,不会产生抖动,进而避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出风框组件的右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风口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出风框组件设置在边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出风框组件处于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出风框架;20、风口盖板;21、第一配合面;22、第二配合面;23、过渡面;24、凸部;30、挡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一种出风框组件,其中,该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架10和风口盖板20。具体地,风口盖板20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出风框架10上。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口盖板20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能够使风口盖板20稳固在出风框架10上。进而使得风口盖板20在随出风框架10升降时,不会产生抖动,提高了装置稳定性,进而避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20与出风框架10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地,风口盖板20与出风框架10部分接触以进行安装和固定,其余部分间隔设置,以避免气流在经风口盖板20流动时,温度通过风口盖板20传递至出风框架10上。在当风机吹送冷风时,低温气流吹送至风口盖板20后,经出风口将冷风送出。此时若风口盖板20与出风框架10完全接触,则低温会经风口盖板20传递至出风框架10上,出风框架10表面温度降低,易在出风框架10上凝结水滴,影响使用。通过在风口盖板20和出风框架10之间设置间隙,能够尽量避免温度传递,降低出风框架10上凝结水滴的可能性。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避免气流温度传递至出风框架10上,该出风框组件还包括保温件,并将保温件设置在间隙内,以提高隔温效果。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为海绵、胶垫等导热性能低的材料。
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在风口盖板20上,也可对应设置在出风框架10上。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件设置在风口盖板20上,以便于安装和加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20包括第一配合面21、第二配合面22和过渡面23。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分别与出风框架1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将风口盖板20固定在出风框架10上。
具体地,可在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上设置安装孔,并可在第一配合面21上以及第二配合面22上安装卡槽与出风框架卡接,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过渡面23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面21连接,过渡面23的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面22连接。
其中,第一配合面21为第一水平面,第二配合面22包括第二水平面以及与第二水平面连接的折弯面。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水平面与出风框架10的上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二水平面与出风框架10的下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一配合面21与第二配合面22设置为水平面能够简化装置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之间的过渡面23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渡面23设置为竖直面。如此便于加工风口盖板20,降低生产成本。
将过渡面23与第一配合面21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24。
在本实施例中,风口盖板20为注塑成型的注塑件。如此便于加工和安装,并且,将风口盖板20设置为注塑件能够提高风口盖板20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组件,将风口盖板20设置为注塑件,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出风框架10上,如此能够紧固风口盖板20的安装,避免出风框组件升降时产生晃动,进而能够避免装置在工作中产生噪音。并且,通过在风口盖板20与出风框架10之间设置保温件,能够起到隔温效果,避免在出冷风时,风口盖板20温度较低而使出风框架10温度变低,进而使得出风框架10的表面凝结水滴,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为出风框组件(图中未示出),该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架和风口盖板。具体地,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出风框架上。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能够使风口盖板稳固在出风框架上。进而使得风口盖板在随出风框架升降时,不会产生抖动,提高了装置稳定性,进而避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地,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部分接触以进行安装和固定,其余部分间隔设置,以避免气流在经风口盖板流动时,温度通过风口盖板传递至出风框架上。在当风机吹送冷风时,低温气流吹送至风口盖板后,经出风口将冷风送出。此时若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完全接触,则低温会经风口盖板传递至出风框架上,出风框架表面温度降低,易在出风框架上凝结水滴,影响使用。通过在风口盖板和出风框架之间设置间隙,能够尽量避免温度传递,降低出风框架上凝结水滴的可能性。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避免气流温度传递至出风框架上,该出风框组件还包括保温件,并将保温件设置在间隙内,以提高隔温效果。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为海绵、胶垫等导热性能低的材料。
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在风口盖板上,也可对应设置在出风框架上。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件设置在风口盖板上,以便于安装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过渡面。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分别与出风框架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将风口盖板固定在出风框架上。
具体地,可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上设置安装孔,并可在第一配合面上以及第二配合面上安装卡槽与出风框架卡接,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过渡面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面连接,过渡面的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面连接。
其中,第一配合面为第一水平面,第二配合面包括第二水平面以及与第二水平面连接的折弯面。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水平面与出风框架的上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二水平面与出风框架的下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设置为水平面能够简化装置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过渡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渡面设置为曲面。为了使风能够更加柔和地从出风口吹出,可以将曲面面向出风口的一侧设置为凹面。
将过渡面与第一配合面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风口盖板为注塑成型的注塑件。如此便于加工和安装,并且,将风口盖板设置为注塑件能够提高风口盖板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组件,将风口盖板设置为注塑件,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出风框架上,如此能够紧固风口盖板的安装,避免出风框组件升降时产生晃动,进而能够避免装置在工作中产生噪音。并且,通过在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之间设置保温件,能够起到隔温效果,避免在出冷风时,风口盖板温度较低而使出风框架温度变低,进而使得出风框架的表面凝结水滴,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为出风框组件(图中未示出),其中,该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架和风口盖板。具体地,风口盖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出风框架上。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口盖板通过卡扣进行固定,能够使风口盖板稳固在出风框架上。进而使得风口盖板在随出风框架升降时,不会产生抖动,提高了装置稳定性,进而避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具体地,可在风口盖板上设置卡勾,在出风框架上设置卡槽,通过卡勾与卡槽配合以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地,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部分接触以进行安装和固定,其余部分间隔设置,以避免气流在经风口盖板流动时,温度通过风口盖板传递至出风框架上。在当风机吹送冷风时,低温气流吹送至风口盖板后,经出风口将冷风送出。此时若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完全接触,则低温会经风口盖板传递至出风框架上,出风框架表面温度降低,易在出风框架上凝结水滴,影响使用。通过在风口盖板和出风框架之间设置间隙,能够尽量避免温度传递,降低出风框架上凝结水滴的可能性。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避免气流温度传递至出风框架上,该出风框组件还包括保温件,并将保温件设置在间隙内,以提高隔温效果。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为海绵、胶垫等导热性能低的材料。
其中,保温件可以设置在风口盖板上,也可对应设置在出风框架上。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件设置在风口盖板上,以便于安装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口盖板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过渡面。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分别与出风框架固定连接,具体地,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上设置卡勾,在出风框架上对应设置卡槽,通过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将风口盖板固定在出风框架上。过渡面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面连接,过渡面的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面连接。
其中,第一配合面为第一水平面,第二配合面包括第二水平面以及与第二水平面连接的折弯面。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水平面与出风框架的上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二水平面与出风框架的下台阶面配合固定连接。将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设置为水平面能够简化装置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过渡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渡面设置为竖直面。如此便于加工风口盖板,降低生产成本。
将过渡面与第一配合面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风口盖板为注塑成型的注塑件。如此便于加工和安装,并且,将风口盖板设置为注塑件能够提高风口盖板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组件,将风口盖板设置为注塑件,并通过卡扣固定安装在出风框架上,如此能够紧固风口盖板的安装,避免出风框组件升降时产生晃动,进而能够避免装置在工作中产生噪音。并且,通过在风口盖板与出风框架之间设置保温件,能够起到隔温效果,避免在出冷风时,风口盖板温度较低而使出风框架温度变低,进而使得出风框架的表面凝结水滴,影响使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为一种天井机,该天井机包括边框和出风框组件。其中,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边框上,出风框组件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出风框组件与边框之间设置有回风通道,天井机还包括挡风部30。具体地,挡风部30设置在边框上且位于出风框组件的上方。出风框组件具有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当出风框组件相对边框下降至工作位置时,挡风部30与出风框组件配合,以封闭回风通道。避免出风口处的风进入回风通道,造成气流紊乱。
具体地,出风框组件为过渡面与第一配合面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24的出风框组件,挡风部30为挡板,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挡板与边框之间,挡板的延伸端设置有与凸部24配合的第三配合面。出风框组件下降至工作位置时,第三配合面与凸部24贴合,通过挡板与出风框组件配合以封闭回风通道。当风机停止出风时,出风框组件上升,使出风框组件的下端面与边框的下表面平齐时停止,此时凸部24与挡板的延伸端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架(10);
风口盖板(20),所述风口盖板(20)通过紧固件或卡扣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框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盖板(20)与所述出风框架(10)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组件还包括:
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设置在所述风口盖板(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盖板(20)包括:
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所述第一配合面(21)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面(22)与所述出风框架(10)固定连接;
过渡面(23),所述过渡面(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1)连接,所述过渡面(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21)为第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22)包括第二水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水平面连接的折弯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23)为竖直面或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23)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1)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凸部(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盖板(20)为注塑成型件。
11.一种天井机,包括边框和出风框组件,所述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边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框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组件与所述边框之间设置有回风通道,所述天井机还包括挡风部(30),所述挡风部(30)设置在所述边框上且位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上方,当所述出风框组件下降至工作位置时,所述挡风部(30)与所述出风框组件配合,以封闭所述回风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组件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框组件,所述挡风部(30)为挡板,所述出风框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挡板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挡板的延伸端设置有与凸部(24)配合的第三配合面,当所述出风框组件下降至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凸部(24)贴合。
CN201620547382.4U 2016-06-06 2016-06-06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Active CN20593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382.4U CN20593953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382.4U CN20593953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539U true CN20593953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2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7382.4U Active CN20593953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5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0217A (zh) * 2016-06-06 2016-08-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0217A (zh) * 2016-06-06 2016-08-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CN105910217B (zh) * 2016-06-06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2106B (zh) 变流器散热装置
CN203661466U (zh) 一种风扇型户外的机柜
CN205939539U (zh)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CN209766930U (zh) 一种动力配电柜
CN104582453A (zh) 电子装置散热壳体
CN203245525U (zh) 一种应用于电焊机的独立风道结构
CN205980232U (zh) 一种具有压管和挡水功能的电机防护盖
CN209572317U (zh) 一种网络广告机的散热装置
CN105910217B (zh)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CN207945888U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及风冷冰箱
CN203872491U (zh) 一种电气柜通风装置
CN206558929U (zh) 配电箱的散热模块
CN106740904A (zh) 一种用于机车车顶通风的进风装置
CN105235692B (zh) 一种机车透气散热装置
CN205665646U (zh) 一种散热好的笔记本电脑
CN205284024U (zh) 一种户外型静止无功发生器通风结构
CN205594253U (zh) 显示装置
CN208210527U (zh) 智能散热变频器控制柜
CN204425875U (zh) 电子装置散热壳体
CN202663244U (zh) 具有冷却风道的电机
CN202587740U (zh) Asic板冷却结构
CN209516908U (zh) 一种开关电源
CN207339035U (zh) 配电箱散热结构
WO2019148867A1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01103994Y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