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142U -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142U
CN205939142U CN201620917421.5U CN201620917421U CN205939142U CN 205939142 U CN205939142 U CN 205939142U CN 201620917421 U CN201620917421 U CN 201620917421U CN 205939142 U CN205939142 U CN 205939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tribution disk
air distribution
novel infrared
honeycomb ceram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74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洪斌
关建国
徐关云
罗长兵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74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盘、设于分气盘上端的蜂窝体、以及从所述分气盘和所述蜂窝体的中心穿过并固定于所述蜂窝体的上端的点火感应针,所述分气盘的内部设有环形设置的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外隔板将所述分气盘的内部分隔为外腔室、二次空气补充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外环气道,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补充进气的二次空气补充口,所述内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内环气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增加燃烧器二次空气的流动,降低燃烧器表面温度,从而加大燃烧器的热负荷,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的主要零部件是燃烧器,燃烧器按照其燃烧方式分有普通燃烧器和红外燃烧器。普通燃烧器与红外燃烧器对器具的换热或者说加热方式是不一样的。红外线燃烧器的加热原理:燃气在燃烧器表面着火燃烧,当燃烧器表面介质达到一定温度时,便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接受到红外线照射时,吸收其中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吸收的部分转化为物体自身能量,使物体分子热运动变得更加剧烈,达到加热的效果。当物体分子固有的运动频率与红外线频率相符时,即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与被加热物体的吸收带的波长一致时,物体对红外线的吸收效果最强。红外燃烧器主要由高温火焰产生辐射波段来加热器具,换热效率高。红外燃烧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孔陶瓷板,双层或多层金属网,金属纤维,合金蜂窝体等,其中合金蜂窝体是最近才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红外线燃烧器用的最普遍的就是多孔陶瓷板,多孔陶瓷板加工工艺通过水模浇注而成,多孔陶瓷板通常是由0.8-1.2mm的若干个小孔排布在方形或圆形的陶瓷板上,当燃烧温度达到800-900度时,板面向外辐射红外线。
现在常用在民用燃气灶的红外线燃烧器,一般由分气盘101、隔板103、蜂窝体102(金属蜂窝体或蜂窝陶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隔板103将分气盘101分为内腔室104和外腔室106;混合后的燃气由炉头的内环气道105和外环气道107分别进入分气盘101的内腔室104和外腔室106,经由红外线燃烧器的蜂窝体102小孔在燃烧器表面燃烧,由于燃烧剧烈,燃烧火焰短,燃烧产生的热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辐射放热,当输入的燃气量一定时,燃烧器剧烈燃烧产生的热与辐射放散的热能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燃烧器能持续稳定燃烧,当热负荷加大,燃烧器剧烈燃烧产生的热聚集,加大燃气燃烧的速度容易引起燃烧器回火,因此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的热负荷不能做的太大,一般只有3.5KW左右,热效率不超过70%。否则燃烧器极易产生回火,影响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不仅能够加大红外线燃烧器的火力,还能提高其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盘、设于分气盘上端的蜂窝体、以及从所述分气盘和所述蜂窝体的中心穿过并固定于所述蜂窝体的上端的点火感应针,所述分气盘的内部设有环形设置的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外隔板将所述分气盘的内部分隔为外腔室、二次空气补充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外环气道,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补充进气的二次空气补充口,所述内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内环气道。
进一步,所述外隔板和所述内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分气盘的底部焊接,所述外隔板和所述内隔板的顶部通过内外环隔板与所述分气盘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外环隔板为圆台形的垫块。
进一步,多个所述外环气道、多个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口和多个所述内环气道分别均匀环形同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分气盘与所述蜂窝体的中心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点火感应针的中心孔。
进一步,所述蜂窝体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所述分气盘的外周设有外装饰环,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紧贴所述中心孔设有内装饰环,所述内装饰环和所述外装饰环将所述蜂窝体固定在所述分气盘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增加燃烧器二次空气的流动,降低燃烧器表面温度,从而加大燃烧器的热负荷,提高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易安装、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红外线燃烧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分气盘-101、蜂窝体-102、隔板-103、内腔室-104、内环气道-105、外腔室-106、外环气道-107;
分气盘-201、蜂窝体-202、点火感应针-203、外隔板-204、内隔板-205、外腔室-206、外环气道-207、二次空气补充室-208、二次空气补充口-209、内腔室-210、内环气道-211、内外环隔板-212、外装饰环-213、内装饰环-2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盘201、设于分气盘201上端的蜂窝体202、以及从所述分气盘201和所述蜂窝体202的中心穿过并固定于所述蜂窝体202的上端的点火感应针203,所述分气盘201的内部设有环形设置的内隔板205和外隔板204,所述内隔板205与所述外隔板204将所述分气盘201的内部分隔为外腔室206、二次空气补充室208和内腔室210,所述外腔室206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外环气道207,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208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补充进气的二次空气补充口209,所述内腔室2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内环气道211。
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隔板204和所述内隔板205的底部与所述分气盘201的底部焊接,所述外隔板204和所述内隔板205的顶部通过内外环隔板212与所述分气盘201的顶部连接,所述内外环隔板212具体为圆台形的垫块,从而实现了所述外隔板204与所述内隔板205的端面的密配,使得所述外腔室206、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208和所述内腔室210之间相互隔离,避免进气气流紊乱,保证进气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具体的,所述外隔板204与所述内隔板205的底部为直角台阶状结构,从而使得所述外隔板204和所述内隔板205的底部与所述分气盘201的底部焊接得更为牢固。
为了便于使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外环气道207、多个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口209和多个所述内环气道211分别均匀环形同心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进气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气盘201与所述蜂窝体202的中心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点火感应针203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点火感应针203的支架,所述点火感应针203从所述分气盘201的底部沿中心孔向上穿出,并穿过所述蜂窝体202,由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蜂窝体202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蜂窝体202为金属材质的设有蜂窝形排布的通孔的圆盘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气盘201的外周设有外装饰环213,所述分气盘201的中心紧贴所述中心孔设有内装饰环214,所述内装饰环214和所述外装饰环213不仅能够将所述蜂窝体202固定在所述分气盘201的上端,还能够达到美观包装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在工作时,将分气盘201连同整个燃烧器配装在炉头上部,事先完全预混的燃气分别由炉头的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引入,并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外环气道207和多个所述内环气道211进入所述外腔室206和所述内腔室210,进入所述外腔室206和所述内腔室210内的燃气通过所述蜂窝体202上的通孔到达所述蜂窝体202的上表面,这时所述点火感应针203放电点火,点燃所述蜂窝体202上表面的燃气,使燃烧器持续燃烧。同时,空气在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208内流动,带走大量的热能,降低燃烧器表面温度,维持燃烧器的稳定燃烧,有效解决燃烧器回火的问题,使燃烧器加大热负荷后也能继续稳定工作。由于二次空气补充环的设置,使燃烧器表面的火孔面积减少,相应提高燃烧器的火孔热强度,大大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盘、设于分气盘上端的蜂窝体、以及从所述分气盘和所述蜂窝体的中心穿过并固定于所述蜂窝体的上端的点火感应针,所述分气盘的内部设有环形设置的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外隔板将所述分气盘的内部分隔为外腔室、二次空气补充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外环气道,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补充进气的二次空气补充口,所述内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进气的内环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隔板和所述内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分气盘的底部焊接,所述外隔板和所述内隔板的顶部通过内外环隔板与所述分气盘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环隔板为圆台形的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环气道、多个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口和多个所述内环气道分别均匀环形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与所述蜂窝体的中心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点火感应针的中心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体为金属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的外周设有外装饰环,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紧贴所述中心孔设有内装饰环,所述内装饰环和所述外装饰环将所述蜂窝体固定在所述分气盘的上端。
CN201620917421.5U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Active CN205939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7421.5U CN205939142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7421.5U CN205939142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142U true CN205939142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4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7421.5U Active CN205939142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1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870A (zh) * 2019-04-09 2019-07-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870A (zh) * 2019-04-09 2019-07-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3745B (zh) 燃气燃烧器
CN207334729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6196056A (zh) 烟气回流与分级预混燃烧的控温低氮节能的燃烧装置
CN105757666B (zh) 应用于家用燃气灶燃烧器的三环组合型全直喷式分火器
CN207990688U (zh) 一种节能燃气灶
CN110425536A (zh) 一种角型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05939142U (zh) 一种新型红外线燃烧器
CN103267288B (zh) 燃烧器
CN2809462Y (zh) 高温省气燃气灶
CN204005999U (zh) 一种自身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
CN104132343B (zh) 一种辐射管燃烧器
CN202675375U (zh) 红外线聚能燃烧器
CN202598609U (zh) 一种可拆卸燃气红外线燃烧系统
CN205480976U (zh) 一种强旋流燃料分级超低氮气体燃烧器
CN106439937B (zh) 一种防回火民用燃气锅灶
CN102261675A (zh) 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
CN201954549U (zh) 一种中心无焰加热的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03273967U (zh) 一种组合式高热负荷燃烧器
CN209101275U (zh) 一种组合式燃烧系统
CN207334727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1964416U (zh) 红外线燃烧器
CN205783051U (zh) 高效旋流叠加式燃烧炉
CN206037039U (zh) 一种混合式矮汤炉燃烧器
CN204853483U (zh) 上进风分体式红外线炉头
CN202709108U (zh) 一种真三环红外线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