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5394U -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 Google Patents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5394U
CN205935394U CN201620863741.7U CN201620863741U CN205935394U CN 205935394 U CN205935394 U CN 205935394U CN 201620863741 U CN201620863741 U CN 201620863741U CN 205935394 U CN205935394 U CN 205935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
cladding plate
form unit
plat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637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月明
王磊
常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ANSH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AN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ANSH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AN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637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5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5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53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包括上覆板、下覆板和置于上覆板与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燕尾;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由多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增加钢筋桁架预制屋面板模板的承载能力的同时不增加钢筋桁架承受的负担。

Description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楼房的楼承板通常采用钢筋桁架与镀锌铁皮组合的屋面板浇筑混凝土制成承楼板,而该种承楼板通常为钢筋桁架在施工现场绑扎,并焊接于镀锌铁皮上;在实施时,此种方法需要模架支设,存在模架垮塌的风险;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施工速度慢;镀锌铁皮与混凝土永久一体,在装修时镀锌铁皮与腻子不沾,承楼板下需吊顶,这样费用高又压缩室内净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方法:预设一种可以在工厂焊接的钢筋桁架,和一种材质为纤维板、刨花板、密度板或胶合板其中之一的模板,该模板与钢筋桁架间可拆卸连接,以该钢筋桁架预制屋面板浇筑成承楼板后将模板取下。但是此种方法对模板的厚度限制较高,如果模板过薄,浇筑水泥时因为模板称重能力小,模板容易断裂;如果模板过厚或者使用密度大的模板,因为模板的重量全部由钢筋桁架支撑,所以钢筋桁架可能因为模板重量的原因,在浇筑水泥前就已经变形,变形的预制屋面板浇筑成的楼承板受载荷能力差易断裂,给房屋使用者的安全造成了隐患;同时对于有不同厚度需求的楼承板、或相邻但处于不同平面的楼承板,只能分开浇筑,增加了施工时间。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以解决普通可拆卸模板因为厚度过大或材质密度大造成其质量过大,容易使钢筋桁架弯曲;或者因为厚度过小或材质过于稀疏,在浇筑时容易破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板单元,包括上覆板、下覆板和置于上覆板与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燕尾。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强度加强件,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
进一步地,所述强度加强件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内部相平行的两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强度加强件为方木、矩形铝合金管或矩形钢管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四周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的两边分别置于所述上覆板上和所述下覆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侧面具有所述燕尾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口,所述支撑骨架侧面具有所述燕尾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限位柱对应于所述限位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该安装孔对应于钢筋桁架底部的螺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防磨损筒,所述防磨损筒的材质为金属、橡胶或塑料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是纤维板、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木塑板、塑料板、PVC板、铝框木塑模板、竹胶板、硅酸钙板或塑胶板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由多个如上任一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采用包括上覆板、下覆板和置于上覆板与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强度加强件,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的设计;该设计增加了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承重能力的同时,减轻了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由多个如上任一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的设计;使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更加灵活,运输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板单元1,包括上覆板101、下覆板102和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2;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燕尾槽201和燕尾202。所述支撑骨架内设置有一个强度加强件203,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并且其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内部相平行的、距离较远的两侧面,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为方木,当然也可以选择横截面为矩形的钢管、铝合金管等;所述方木、矩形钢管和矩形铝合金管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至少1个。优选的强度加强件个数为1-3个,本实施例中为1个强度加强件,但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四周设置有包边103,所述包边的两边分别置于所述上覆板上和所述下覆板上,所述包边位于所述支撑骨架侧面的部分,沿所述支撑骨架侧面的燕尾槽或燕尾的形状弯曲,紧贴于所述支撑骨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边为粘贴于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四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用钢钉或铁钉将所述包边紧钉于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边为铁皮,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金皮、铝皮或其他材料,铁皮、合金皮或铝皮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4,该安装孔对应于钢筋桁架底部的螺母设置;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防磨损筒105,该防磨损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上并与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磨损件为硬质PVC管,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金属管、橡胶管或塑料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覆板和下覆板是塑胶板,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纤维板、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木塑板、塑料板、PVC板、铝框木塑模板、竹胶板或硅酸钙板其中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板、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木塑板、塑料板、PVC板、铝框木塑模板、竹胶板、硅酸钙板和塑胶板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的厚度为0.5-4.5CM。优选的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的厚度均为1-2.5CM,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的厚度均为1.5CM,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模板单元采用包括上覆板、下覆板和置于上覆板与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强度加强件,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的设计;该设计增加了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承重能力的同时,减轻了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重量。
参见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由多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
本实施例采用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由多个如上任一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的设计;使所述钢筋桁架预制模板更加灵活,运输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强度加强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与所述支撑骨架间的连接方式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的,其他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7所示,所述支撑骨架内设置有三个强度加强件204,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各所述强度加强件间平行排列,并且各所述强度加强件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内部相平行的、距离较远的两侧面,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为方木,当然也可以选择横截面为矩形的钢管等;所述方木和矩形钢管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件至少2个。优选的强度加强件个数为2-7个,本实施例中为3个强度加强件,但不局限于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覆板、下覆板和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燕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强度加强件,所述强度加强件置于所述上覆板与所述下覆板之间,支撑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加强件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内部相平行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加强件为方木、矩形铝合金管或矩形钢管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四周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的两边分别置于所述上覆板上和所述下覆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侧面具有所述燕尾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口,所述支撑骨架侧面具有所述燕尾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限位柱对应于所述限位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该安装孔对应于钢筋桁架底部的螺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防磨损筒,所述防磨损筒的材质为金属、橡胶或塑料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预制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板和所述下覆板是纤维板、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木塑板、塑料板、PVC板、铝框木塑模板、竹胶板、硅酸钙板或塑胶板其中之一。
10.一种钢筋桁架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预制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与与其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单元的燕尾槽相对接。
CN201620863741.7U 2016-08-10 2016-08-10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5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3741.7U CN205935394U (zh) 2016-08-10 2016-08-10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3741.7U CN205935394U (zh) 2016-08-10 2016-08-10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5394U true CN205935394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637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5394U (zh) 2016-08-10 2016-08-10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53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931A (zh) * 2017-06-13 2017-08-25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931A (zh) * 2017-06-13 2017-08-25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3730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结构
CN1128547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CN107513945A (zh) 一种易拼装混凝土模板及其拼装方法
CN112832368A (zh) 一种超高处悬挑梁快速施工工艺
CN110700105B (zh) 高墩墩柱与系梁同步施工方法及所用模板
CN205935394U (zh) 预制模板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模板
CN207988292U (zh) 预制叠合楼板
CN110158856A (zh) 槽型叠合梁
CN109457814A (zh)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CN103194982A (zh) 桥梁边跨现浇段短悬臂支架施工方法
CN202401753U (zh) 一种滑模装置
CN206157971U (zh) 钢筋桁架预制单元及钢筋桁架预制屋面板
CN110499857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垂直出筋及回调的安装方法
CN217517829U (zh) 建筑预制楼面屋面板连接结构
CN205840082U (zh) 一种brt轻质芯模密肋复合楼板结构
CN109372255A (zh) 一种现浇陡坡度空间曲屋面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14007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结构
CN106836641A (zh)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CN208202548U (zh) 一种梁板后浇带免支撑体系模板构造
CN208701979U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及组合楼承板
CN113323131A (zh) 用于仿古建筑的装配式施工方法
CN207193775U (zh) 一种现浇梁外模板的加固定型装置
CN207177118U (zh) 混凝土楼梯的永久模板系统
CN219638475U (zh) 一种钢模免支撑梁加固装置
CN205954969U (zh) 一种pk定型胎膜密肋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