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5393U -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5393U
CN205925393U CN201620279527.7U CN201620279527U CN205925393U CN 205925393 U CN205925393 U CN 205925393U CN 201620279527 U CN201620279527 U CN 201620279527U CN 205925393 U CN205925393 U CN 205925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es
pipeline
section
tank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95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子平
刘应隆
史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Corp filed Critical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2795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5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5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5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包括脱硫塔和置于所述脱硫塔外部的氧化循环槽;所述脱硫塔和氧化循环槽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流体力学组合式超级除雾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脱硫效率高(≥99%),可根据不同烟气条件进行设备选型,降低投资和降低能耗;能与前置的烟气脱硝、除尘装置有机结合,一起脱硫、除尘、除雾,达到超低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烟气脱硫的方法主要是湿法脱硫工艺,而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不断深入,氨法脱硫工艺的运用越来越多。由于氨法脱硫自身的特性,导致脱硫后的烟气中携带着以吸收液的液滴为主的包括烟尘、吸收剂、副产物等在内的细微颗粒物,使得一般的氨法脱硫工艺及相应的装置难以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现有装置,大多为内置式,即氧化循环槽在脱硫塔的底部,从而大大增加了塔体的高度,能耗高;脱硫塔的塔顶除雾(尘)应用常规的湿式电除雾器,投资大、占地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包括脱硫塔和置于所述脱硫塔外部的氧化循环槽;所述脱硫塔和氧化循环槽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塔体上开设烟气进口和脱硫塔烟气出口,在所述烟气进口和脱硫塔烟气出口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在所述脱硫塔内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吸收段、除氨雾段和组合式超级除雾器。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段包括一级吸收段和二级吸收段;所述洗涤降温段与一级吸收段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所述一级吸收段与二级吸收段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所述二级吸收段与除氨雾段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所述除氨雾段与组合式超级除雾器之间设置第四升气盘。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降温段内设置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和洗涤降温段顺喷喷淋器;所述一级吸收段内设置若干个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所述二级吸收段内设置填料层和若干个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所述除氨雾段内设置若干层除氨雾器和若干个除氨雾段喷淋装置;所述组合式超级除雾器包括一级除雾器、二级除雾器和三级除雾器;所述一级除雾器包括设有喷淋装置的若干层波纹填料层;所述二级除雾器包括若干层波纹填料层或/和若干层折流板式除雾器或/和屋脊式除雾器和若干个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所述三级除雾器包括若干层丝网除雾器和若干个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循环槽包括氧化槽、一级吸收循环槽和二级吸收循环槽;所述氧化槽与一级吸收循环槽之间设置第一带孔隔板;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与二级吸收循环槽之间设置第二带孔隔板;所述氧化槽由若干个带孔布液板隔开;所述氧化槽内设置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置于所述氧化循环槽外的一氧化风机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洗涤降温段和所述一级吸收段连接;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升气盘连接;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通过设有一级吸收循环泵的管道与所述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连接;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升气盘和所述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连接;在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与所述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二级吸收循环泵。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由隔板分隔为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所述第一水槽通过设有第一冲洗水泵的管道与所述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水槽通过设有第二冲洗水泵的管道与所述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水槽通过设有第三冲洗水泵的管道与所述除氨雾段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升气盘和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连接;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上均设置工艺水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氨水罐;所述氨水罐通过管道与连接在所述第二升气盘与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氨水罐通过管道与连接在所述第一升气盘与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之间的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脱硫塔的塔底之间设置洗涤循环槽;所述洗涤循环槽通过设有洗涤泵的管道与所述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循环槽内设置搅拌装置;还包括晶浆泵;所述晶浆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洗涤循环槽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脱硫后净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在35mg/Nm3以下、尘控制在5mg/Nm3以下。为从源头提高脱硫率,降低气溶胶和游离氨,单独设置外置氧化循环槽,可根据不同烟气条件,更合理的进行设备选型,降低投资;降低脱硫塔的高度,减少能耗,适用于不同SO2浓度的烟气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脱硫塔,2-烟气进口,3-洗涤循环槽,4-搅拌装置,5-洗涤降温段,6-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7-洗涤降温段顺喷喷淋器,8-一级吸收段,9-第一升气盘,10-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1-二级吸收段,12-第二升气盘,13-填料层,14-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5-除氨雾段,16-第三升气盘,17-除氨雾器,18-除氨雾段喷淋装置,19-组合式超级除雾器,20-第四升气盘,21-一级除雾器,22-二级除雾器,23-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4-三级除雾器,25-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6-脱硫塔烟气出口,27-氧化循环槽,28-带孔布液板,29-氧化槽,30-曝气装置,31-带孔隔板,32-一级吸收循环槽,33-带孔隔板,34-二级吸收循环槽,35-晶浆泵,36-洗涤泵,37-一级吸收循环泵,38-二级吸收循环泵,39-水槽,391-第一水槽,392-第二水槽,393-第三水槽,40-第一冲洗水泵,41-第二冲洗水泵,42-第三冲洗水泵,43-氧化风机,44-氨水罐,45-工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包括脱硫塔1和置于脱硫塔1外部的氧化循环槽27;脱硫塔1和氧化循环槽27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相对于现有装置,采用外置式的氧化循环槽27,可降低脱硫塔高度,氧化循环槽27根据烟气条件进行选型,选型更合理,能降低能耗,减少投资。
其中,脱硫塔1的塔体上开设烟气进口2和脱硫塔烟气出口26,在烟气进口2和脱硫塔烟气出口26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在脱硫塔1内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5、吸收段、除氨雾段15和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
吸收段包括一级吸收段8和二级吸收段11;洗涤降温段5与一级吸收段8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9;一级吸收段8与二级吸收段11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12;二级吸收段11与除氨雾段15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16;除氨雾段15与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之间设置第四升气盘20。
洗涤降温段5内设置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6和洗涤降温段顺喷喷淋器7;SO2烟气与喷淋的硫酸铵水溶液逆流接触,在绝热条件下烟气降温使溶液水分蒸发,硫酸铵溶液达到过饱和而结晶,溶液的洗涤降温作用去除部分尘、SO3、SO3 2-、NH3、HF、HCl。
一级吸收段8内设置若干个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0;冷却降温后的烟气进入一级吸收段8,主要由吸收液中(NH4)2SO3吸收SO2,再进入二级吸收段11进一步脱SO2,再经过除氨雾段15,最后经过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烟气达到超低排放。
二级吸收段11内设置填料层13和若干个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除氨雾段15内设置若干层含有填料的除氨雾器17和若干个除氨雾段喷淋装置18;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包括一级除雾器21、二级除雾器22和三级除雾器24;一级除雾器2包括设有喷淋装置的若干层波纹填料层;二级除雾器22包括若干层波纹填料层或/和若干层折流板式除雾器或/和屋脊式除雾器和若干个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3;三级除雾器24包括若干层丝网除雾器和若干个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5。
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三级除雾器,可利用不同的流体力学原理,达到按不同粒径分级除雾的效果,又不至于阻塞各级除雾器,除雾效果好,能很好地使烟气达到超低排放的目的。其中第一级为规整波形填料除雾器,主要通过碰撞、壁面吸附去除>10μm的雾滴;第二级为带挡水栏液的折流板屋脊式除雾器分为上下两层,为带有挡水板的折流板由下到上折流板间距不同,通过折流板的弯曲流道、液滴碰撞、离心力作用、吸附作用去除5~10μm的颗粒;第三级由下而上分别为标准型多层丝网和高效型多层丝网除雾器,丝网的拦截、粘附、阻滞作用使液滴在细小丝网表面形成液膜,随着液膜的不断形成、破裂、液体汇集下流,去除<5μm的液滴。通过三级除雾的设置,可按时序控制分层分区连续或间歇冲洗,能防止运行过程阻塞、烟气短路和塔截面压力不均衡,塔的整体截面积等于冲洗面叠加面积。
氧化循环槽27包括氧化槽29、一级吸收循环槽32和二级吸收循环槽34;氧化槽29与一级吸收循环槽32之间设置第一带孔隔板31;一级吸收循环槽32与二级吸收循环槽34之间设置第二带孔隔板33;氧化槽29由若干个带孔布液板28隔开;氧化槽29内设置曝气装置30;曝气装置30与置于氧化循环槽27外的一氧化风机43通过管道连接。
具体的,氧化循环槽27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二级吸收循环槽34、一级吸收循环槽32和氧化槽29,液体可由下而上逐级补充。
氧化槽29通过管道分别与洗涤降温段5和一级吸收段8连接;一级吸收循环槽32通过管道与第一升气盘9连接;一级吸收循环槽32通过设有一级吸收循环泵37的管道与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0连接;二级吸收循环槽34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升气盘12和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连接;在二级吸收循环槽34与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二级吸收循环泵38。
还包括水槽39;水槽39由隔板分隔为第一水槽391、第二水槽392和第三水槽393;第一水槽391通过设有第一冲洗水泵40的管道与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5连接;第二水槽392通过设有第二冲洗水泵41的管道与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3连接;第三水槽393通过设有第三冲洗水泵42的管道与除氨雾段喷淋装置18连接;第三水槽393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三升气盘16和二级吸收循环槽34连接;为方便向第一水槽391和第二水槽392中补充水,第一水槽391和第二水槽392上均设置工艺水管45。
上述实现补水一体化系统,即利用不同层次(清洁程度)的工艺水冲洗污染物含量不同的烟气,工艺水从高至低阶梯利用于三级除雾器24、二级除雾器22和一级除雾段20,最后作为脱硫吸收液补入二级吸收循环槽34,即链式补水的方式。可按工艺需要液体在塔内连通与流动,节约管线及输送设备。
为方便向二级吸收循环槽34、一级吸收循环槽32中补充氨水或液氨,还包括氨水罐44,也可称为液氨罐;氨水罐44通过管道与连接在第二升气盘12与二级吸收循环槽34之间的管道连接;氨水罐44通过管道与连接在第一升气盘9与一级吸收循环槽32之间的管道连接。
烟气进口2与脱硫塔1的塔底之间设置洗涤循环槽3;洗涤循环槽3通过设有洗涤泵36的管道与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6连接。
洗涤循环槽3内设置搅拌装置4;
其中,还包括晶浆泵35;晶浆泵35通过管道与洗涤循环槽3连接。微过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进入洗涤循环槽3(结晶槽)结晶,下层浓度较高的晶浆取出分离,上层低浓度晶浆循环回流洗涤降温段5。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脱硫效率高(≥99%),排放烟气SO2≤35mg/Nm3,尘≤5mg/Nm3,游离NH3≤2.5mg/Nm3,雾滴≤35mg/Nm3,可根据不同烟气条件进行设备选型,降低投资;能与前置的烟气脱硝、除尘装置有机结合,一起脱硫、除尘、除雾,达到超低排放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和置于所述脱硫塔(1)外部的氧化循环槽(27);所述脱硫塔(1)和氧化循环槽(27)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脱硫塔(1)的塔体上开设烟气进口(2)和脱硫塔烟气出口(26),在所述烟气进口(2)和脱硫塔烟气出口(26)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在所述脱硫塔(1)内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5)、吸收段、除氨雾段(15)和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所述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包括一级除雾器(21)、二级除雾器(22)和三级除雾器(24),
所述吸收段包括一级吸收段(8)和二级吸收段(11);所述洗涤降温段(5)与一级吸收段(8)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9);所述一级吸收段(8)与二级吸收段(11)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12);所述二级吸收段(11)与除氨雾段(15)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16);所述除氨雾段(15)与组合式超级除雾器(19)之间设置第四升气盘(20),
所述洗涤降温段(5)内设置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6)和洗涤降温段顺喷喷淋器(7);所述一级吸收段(8)内设置若干个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0);所述二级吸收段(11)内设置填料层(13)和若干个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所述除氨雾段(15)内设置若干层除氨雾器(17)和若干个除氨雾段喷淋装置(18);所述一级除雾器(21)包括设有喷淋装置的若干层波纹填料层;所述二级除雾器(22)包括若干层波纹填料层或/和若干层折流板式除雾器或/和屋脊式除雾器和若干个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3);所述三级除雾器(24)包括若干层丝网除雾器和若干个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循环槽(27)包括氧化槽(29)、一级吸收循环槽(32)和二级吸收循环槽(34);所述氧化槽(29)与一级吸收循环槽(32)之间设置第一带孔隔板(31);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32)与二级吸收循环槽(34)之间设置第二带孔隔板(33);所述氧化槽(29)由若干个带孔布液板(28)隔开;所述氧化槽(29)内设置曝气装置(30);所述曝气装置(30)与置于所述氧化循环槽(27)外的一氧化风机(43)通过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槽(29)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洗涤降温段(5)和所述一级吸收段(8)连接;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32)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升气盘(9)连接;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32)通过设有一级吸收循环泵(37)的管道与所述一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0)连接;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34)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升气盘(12)和所述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连接;在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34)与所述二级吸收段喷淋装置(14)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二级吸收循环泵(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槽(39);所述水槽(39)由隔板分隔为第一水槽(391)、第二水槽(392)和第三水槽(393);所述第一水槽(391)通过设有第一冲洗水泵(40)的管道与所述三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5)连接;所述第二水槽(392)通过设有第二冲洗水泵(41)的管道与所述二级除雾器喷淋装置(23)连接;所述第三水槽(393)通过设有第三冲洗水泵(42)的管道与所述除氨 雾段喷淋装置(18)连接;所述第三水槽(393)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升气盘(16)和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34)连接;所述第一水槽(391)和第二水槽(392)上均设置工艺水管(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氨水罐(44);所述氨水罐(44)通过管道与连接在所述第二升气盘(12)与所述二级吸收循环槽(34)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氨水罐(44)通过管道与连接在所述第一升气盘(9)与所述一级吸收循环槽(32)之间的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2)与所述脱硫塔(1)的塔底之间设置洗涤循环槽(3);所述洗涤循环槽(3)通过设有洗涤泵(36)的管道与所述洗涤降温段逆喷喷淋器(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循环槽(3)内设置搅拌装置(4);还包括晶浆泵(35);所述晶浆泵(35)通过管道与所述洗涤循环槽(3)连接。
CN201620279527.7U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Active CN205925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9527.7U CN205925393U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9527.7U CN205925393U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5393U true CN205925393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9527.7U Active CN205925393U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53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5438A (zh) * 2018-04-19 2018-09-14 宜昌光大陶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
CN111729502A (zh) * 2020-08-25 2020-10-02 山东蓝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5438A (zh) * 2018-04-19 2018-09-14 宜昌光大陶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
CN108525438B (zh) * 2018-04-19 2020-12-25 宜昌光大陶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
CN111729502A (zh) * 2020-08-25 2020-10-02 山东蓝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7699A (zh)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方法及装置
CN105617821A (zh) 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
CN104524948A (zh) 一种超声波脱硫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方法
CN103706237B (zh) 烟气脱硫系统
CN206652387U (zh) 一种可资源化的氨法脱硫装置
CN206414960U (zh) 旋流板废气净化塔
CN205925393U (zh) 一种分置式烟气脱硫除尘的超低排放装置
CN202638258U (zh) 脱硫塔
CN105771607A (zh) 一种氨法脱硫超低排放系统和工艺
CN201437071U (zh) 一种烟气脱硫用多功能吸收塔
CN205461685U (zh) 一种设有组合式超级除雾器的脱硫除尘装置
CN212119516U (zh) 节能型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超净排放系统
CN206621986U (zh) 一种脱硫吸收装置
CN212974558U (zh) 一种气体旋流结构的洗涤塔
CN2761251Y (zh) 浓碱双碱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06809983U (zh) 一种烟气脱硫复合式除雾装置
CN207076328U (zh) 一种双级折返脱硫塔
CN206138997U (zh) 一种多级洗涤湿法烟气污染物高效脱除一体化装置
CN206027372U (zh) 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装置
CN109157963A (zh) 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吸收系统及工艺
CN210845838U (zh) 一种高效节能超低排放脱硫装置
CN209501290U (zh) 一种预荷电脱硫装置
CN207102313U (zh) 一种用于高硫煤燃煤烟气超低排放的复合吸收塔
CN206262298U (zh) 一种脱硫塔喷淋冷凝放大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
CN205650068U (zh) 一种氨法脱硫超低排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