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3249U -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3249U
CN205923249U CN201620665105.3U CN201620665105U CN205923249U CN 205923249 U CN205923249 U CN 205923249U CN 201620665105 U CN201620665105 U CN 201620665105U CN 205923249 U CN205923249 U CN 205923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and
electronic equipments
hold electronic
fi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51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tcheas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eas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easy Ltd filed Critical Switcheas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3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32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系于一具有极佳透明特性的玻璃底板至少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另以一软质具有弹性的边框成型于该玻璃底板周侧边缘,该边框内部具有符合预设手持电子设备边缘的形状,且在该边框成型的过程中会在对应该被嵌合部的部位分别形成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分别填充于被嵌合部内并形成结合,可使该边框牢固地与玻璃底板相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以供收容该手持电子设备,并利用该玻璃底板透明的特性可以完整呈现手持电子设备原本的外观,以及玻璃底板的高硬度抗磨损的特性改善现有保护壳套易磨损破旧的缺点。

Description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尤指一种具有透明视窗部位,可由外部观视该手持电子设备至少局部外壳颜色形状的保护壳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生产技术的成熟,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逐渐蓬勃发展,致使产品之间的竞争也随之白热化;例如:同一机种手机具有多种颜色的外壳已为一种极为普遍的销售策略,不但在市面上也有多款手机具有此种特色,且其外壳的色彩越来越漂亮且具有质感,不但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也可以满足现代人愈来愈重视个人差异的消费习性。
而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时,其四周边缘及各端角是较频繁与外部发生碰撞冲击的部位,而电子装置的底部平面则为碰撞冲击机率较小且不易损坏的部位;因此,目前可提供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防止碰撞冲击的保护壳套结构中,通常对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部(远离屏幕的一侧)设有一硬质的底板,而于该底板的周缘成型设有软质具有弹性的边框,利用该底板支撑该框体保持一可收容该电子装置的基本形状,而该边框则可于该电子装置周边形成一可吸收碰撞冲击的保护机制。
然而,以目前保护壳套的生产形态而言,为了突显本体原有的特色,全透明的保护壳套逐渐为消费者所使用;然,因应现有的制程技术,系采用二种不同材料的底板与边框作结合,而在制造成型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二种材料会产生融合而影响透光性(因为融合会造成材料的特性改变,使得结合区域产生雾化状变得不是很透明),难以确保良好的透明效果;因此,如何能在现有低成本的制程下生产具有极佳透明特性的保护壳套,以满足消费者呈现该电子装置本身外观风采(颜色、质感)的需求,乃为相关业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有鉴于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套有上述缺点,实用新型设计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的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系于一玻璃底板的至少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再于该玻璃底板周侧成型出一软质具有弹性的边框,利用该边框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填充于该被嵌合部的嵌合部,可避免玻璃不易与塑料产生融合反应而难以结合的问题,使该边框与该玻璃底板形成牢固的结合,同时,凭借该玻璃底板具有极佳透明性,可较佳地呈现该手持电子设备局部部位的外观风采(颜色、质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系利用玻璃材料具有极佳硬度的特性,可有效增加该保护壳套背侧部位防刮、抗磨损等效果,并提升整体质感及耐用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具有透明特性的玻璃底板,至少在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
一软质具有弹性的边框,成型于该玻璃底板周侧边缘,该边框内部具有符合预设手持电子设备边缘的形状,在该边框上对应该被嵌合部的部位分别形成一嵌合部,利用该嵌合部分别填充于被嵌合部内并形成结合,能使该边框牢固地与玻璃底板相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以供收容预设的手持电子设备。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被嵌合部是长条形的凹槽。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被嵌合部是复数凹孔。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复数凹孔呈等距排列。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手持电子设备的周缘设有复数供操作的按键及至少一供连结外部装置的插槽,而该边框上设有复数对应于各该按键的按键部,以及对应于该插槽的镂空槽孔。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边框由透明材料构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相关电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相关电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4玻璃底板;11、41被嵌合部;2、5边框;21、51容置空间;23、53嵌合部;24、54按键部;25、55镂空槽孔;3手持电子设备;31按键;3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包括:玻璃底板1及边框2等部分,其中该玻璃底板1具有极佳透明性,且至少于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11。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被嵌合部11可为长条形的凹槽。
该边框2由软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且其内部具有符合预设手持电子设备3(如:行动电话)边缘的形状,该边框2成型于该玻璃底板1周侧边缘,且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在对应该被嵌合部11的部位分别形成一嵌合部23,该嵌合部23分别填充于被嵌合部11内并形成结合,可使该边框2牢固地与玻璃底板1相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21,以供收容该手持电子设备3。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手持电子设备3于一表面设有屏幕(未绘出),且在手持电子设备3周缘设有复数功能性的单元,诸如操作的按键31、拨钮、音源孔、以及供连结外部装置的插槽32等;而于该边框2上设有复数对应于各按键31的按键部24,以及对应于插槽32、拨钮及音源孔的镂空槽孔25。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该玻璃底板1的玻璃材质具有不与塑料(边框2的材质)融合反应的特性,因此边框2在成型后,其与玻璃底板1的接合处不会因材料性质改变而影响透光性,当边框2使用透光性良好的材料时,可有效确保保护壳套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明效果;同时,凭借该玻璃底板1的透明特性,可较佳地呈现该手持电子设备3背侧部位的外观风采(颜色、质感)。
请参图4至图6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包括:玻璃底板4及边框5等部分,其中该玻璃底板4具有极佳透明性,且至少于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41。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被嵌合部41可为复数等距排列的凹孔。
该边框5由软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且其内部具有符合预设手持电子设备3(如:行动电话)边缘的形状,该边框5成型于该玻璃底板4周侧边缘,且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在对应该被嵌合部41的部位分别形成一嵌合部53,该嵌合部53分别填充于被嵌合部41内并形成结合,可使该边框5牢固地与玻璃底板4相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51,以供收容该手持电子设备3。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手持电子设备3于一表面设有屏幕(未绘出),且在手持电子设备3周缘设有复数功能性的单元,诸如操作的按键31、拨钮、音源孔、以及供连结外部装置的插槽32等;而于该边框5上设有复数对应于各按键31的按键部54,以及对应于插槽32、拨钮及音源孔的镂空槽孔55。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该玻璃底板4的玻璃材质具有不与塑料(边框5的材质)融合反应的特性(如前例所揭),因此边框2的材料成型不会因融合而影响透光性,可有效确保应有透明效果,且当边框2选用透光性良好的材料时,可使保护壳套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明效果;同时,凭借该玻璃底板4的透明特性,可较佳地呈现该手持电子设备3背侧部位的外观风采(颜色、质感)。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确可达成适当呈现手持电子设备外观风采、提升整体质感且增加使用寿命等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实用新型,爰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而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也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具有透明特性的玻璃底板,至少在两个对侧边缘设有凹陷的被嵌合部;
一软质具有弹性的边框,成型于该玻璃底板周侧边缘,该边框内部具有符合预设手持电子设备边缘的形状,在该边框上对应该被嵌合部的部位分别形成一嵌合部,利用该嵌合部分别填充于被嵌合部内并形成结合,能使该边框牢固地与玻璃底板相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以供收容预设的手持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被嵌合部是长条形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被嵌合部是复数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凹孔呈等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电子设备的周缘设有复数供操作的按键及至少一供连结外部装置的插槽,而该边框上设有复数对应于各该按键的按键部,以及对应于该插槽的镂空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由透明材料构成。
CN201620665105.3U 2016-05-20 2016-06-28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32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437U TWM531721U (zh) 2016-05-20 2016-05-20 行動裝置保護殼套結構
TW105207437 2016-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3249U true CN20592324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85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51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3249U (zh) 2016-05-20 2016-06-28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3249U (zh)
TW (1) TWM53172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1721U (zh) 201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68608A1 (en) Gasket for smartwatch cover
JP5845531B2 (ja) 炭素繊維部材の製造方法
CN203338278U (zh) 窄边触摸屏
TW201418183A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外殼之具有內凹區域的曝露玻璃件
CN204009815U (zh) 触控显示设备
EP2653318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ase fram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said case frame
US8720720B2 (en)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5946417U (zh) 具有透明底部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CN103906384B (zh) 电子装置的壳体
CN205923249U (zh) 手持电子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CN201514615U (zh) 一种多模导光片结构的动态键盘
CN2046805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45735U (zh) 一种用电容式触摸屏实现侧位按键功能的手机
CN202839411U (zh) 发光键盘
CN105162921A (zh) 一种新型的手机保护套
CN204669760U (zh) 一种终端外壳和终端设备
CN107390301A (zh) 一种显示屏的盖板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KR101928345B1 (ko) 입체장식부가 구비된 데코레이션 유닛
WO2020073251A1 (zh) 壳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移动终端
CN202168124U (zh) 一种双色手机按键
CN207624597U (zh) 一种圆形金属发光键帽
KR20130043374A (ko) 터치 타입 휴대폰용 윈도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468042Y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KR20170117720A (ko) 박막 배터리 커버의 제조 방법
CN201698939U (zh) 按键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