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9458U -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9458U
CN205919458U CN201620555894.5U CN201620555894U CN205919458U CN 205919458 U CN205919458 U CN 205919458U CN 201620555894 U CN201620555894 U CN 201620555894U CN 205919458 U CN205919458 U CN 205919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layer
air
exhaust hood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58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峰
余锐生
苏起钦
钱成
魏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558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9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9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9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该排风罩包括风道,该风道包括:均用于设在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的进口段风道和中间段风道,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的出口段风道;其中,进口段风道、中间段风道和出口段风道依次相连且连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风罩,由于进口段风道和中间段风道均用于设在被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出口段风道的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在建筑外侧面对玻璃幕墙时,不会看到排风罩外露,从而避免了影响建筑的外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具有上述排风罩。

Description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高层住宅或商用建筑,夏季多采用中央空调进行空气调节,例如风冷多联机系统。中央空调的室外机组集中安装在设备间内,通常室外机组采用上出风结构,设备间的室外机组由于散热不良将产生局部热岛效应,导致中央空调的回风温度较高,影响性能,故需安装排风管道将室外机组排出的热空气导向室外。
但是,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建筑,例如城市地标性建筑,常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建筑外立面,设备间室外机组的排风管道影响建筑外观。
另外,多联机中央空调中,室外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时风量较大,排风管道在气流高速冲击下产生振动而辐射噪声;空气流速较大时,排风管壁的粗糙度、截面变化等都会引起中、高频率的“湍流噪声”,对室内和室外的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将室外机组排出的热空气导向室外,以避免影响建筑外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风罩,将风冷室外机组排出的热空气导向室外,以避免影响建筑外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该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具有上述排风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风罩,用于风冷室外机组,所述排风罩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均用于设在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的进口段风道和中间段风道,出口能够朝向所述玻璃幕墙的镂空处的出口段风道;其中,所述进口段风道、所述中间段风道和所述出口段风道依次相连且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口段风道自靠近所述中间段风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中间段风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中间段风道轴线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风道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风道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道为偶数个,且所述进口段风道的进口呈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进口段风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中间段风道轴线。
优选地,所述排风罩包括外壳,所述风道由所述外壳形成。
优选地,所述排风罩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隔板;其中,所述风道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外壳形成。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其中,所述第六层结构靠近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阻抗均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为金属板层,所述第二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所述第三层结构均为第一板层,所述第四层结构为空气层、所述第五层结构为第二板层,所述第六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为玻璃棉层或者毛毡层。
优选地,所述多孔层为矿棉吸声层或者泡沫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厚度均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密度均不同。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吸声隔板。
优选地,所述吸声隔板为矿棉吸声板或者泡沫橡胶板。
基于上述提供的排风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该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幕墙、室外机组和排风装置,其中,所述排风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排风罩;所述风冷室外机组、所述进口段风道和中间段风道均位于所述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所述出口段风道的出口朝向所述玻璃幕墙的镂空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罩的使用方法为:将风冷室外机组安装在建筑玻璃幕墙的内侧,连接进口段风道和风冷室外机组的出风口,出口段风道通过中间段风道与进口段风道连通,出口段风道的出口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自玻璃幕墙的镂空处排出热空气,从而实现排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罩,由于进口段风道和中间段风道均用于设在被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出口段风道的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在建筑外侧面对玻璃幕墙时,不会看到排风罩外露,从而避免了影响建筑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的侧视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的俯视透视图。
上图1-2中:
1为进口段风道、2为中间段风道、3为出口段风道、4为外壳、5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用于风冷室外机组,上述排风罩包括风道,该风道包括:均用于设在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的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的出口段风道3;其中,进口段风道1、中间段风道2和出口段风道3依次相连且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风道包括:风流经的通道以及形成通道的壳体。玻璃幕墙设有镂空处,实现换气。玻璃幕墙的实体是指未玻璃幕墙设置镂空的部分。为了避免影响建筑外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利用镂空处排风。可以理解的是,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在玻璃幕墙上的投影落在玻璃幕墙的实体上;出口段风道3在玻璃幕墙上的全部投影或者部分投影落在玻璃幕墙的镂空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的使用方法为:将风冷室外机组安装在建筑玻璃幕墙的内侧,连接进口段风道1和风冷室外机组的出风口,出口段风道3通过中间段风道2与进口段风道1连通,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自玻璃幕墙的镂空处排出热空气,从而实现排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由于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均用于设在被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在建筑外侧面对玻璃幕墙时,不会看到排风罩外露,从而避免了影响建筑的外观。
考虑到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和玻璃幕墙的实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设计出口段风道3的出风口的位置、朝向和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排风罩中,实现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均用于设在被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能够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存在多种结构。以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均为直线为例,若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为曲线,出口段风道3自靠近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至远离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向远离中间段风道2轴线的方向弯曲;若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为直线,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可垂直于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也可倾斜于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
为了方便制造,优先选择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与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相倾斜,具体地,出口段风道3自靠近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至远离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向远离中间段风道2轴线的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
上述出口段风道3与中间段风道2的连接处形成弯头消声室,对气流进行导流、优化流动状态,也增加了消音量。
上述风道可为一个,也可至少为两个。优选地,风道至少为两个,这样可实现分流,减小噪音和振动。
风道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风道可轴对称设置,也可平行设置。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风道平行设置,是指两个风道的轴线轴对称设置,即两个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轴对称设置、两个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轴对称设置,两个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轴对称设置。两个风道平行设置,是指两个风道的轴线平行设置,即两个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平行设置、两个中间段风道2的轴线平行设置,两个出口段风道3的轴线平行设置。
当风道大于两个时,具体地,风道至少为三个,可选择至少两个风道轴对称设置,且至少两个风道平行设置。以风道为三个为例,三个风道分别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轴对称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三风道平行设置。
优选地,风道至少为三个且风道为偶数个,且进口段风道1的进口呈阵列分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轴对称设置。以风道为四个为例,风道呈两行两列分布。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垂直于中间段风道2轴线。这样,便于安装,同时,进口段风道1与中间段风道2的连接处形成弯头消声室,对气流进行导流、优化流动状态,也增加了消音量。
上述风道为一个,或者风道至少为两个且风道单独设置时,上述排风罩包括外壳4,上述风道由该外壳4形成。
当上述风道至少为两个,且两个风道相连时,上述排风罩包括:外壳4,设于外壳4内的隔板5;其中,上述风道由隔板5和外壳4形成,如图1-2所示。以风道是四个为例,外壳4的截面呈正方形,隔板5的截面呈“十”字形。
上述排风罩,可优化流动状态,减少涡流。
为了降噪,上述外壳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其中,第六层结构靠近隔板5,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的阻抗均不同。
上述外壳4,由于六层结构的阻抗不同,使声波在分层面产生多次反射,透射声能发生损失,实现降噪。需要说明的是,阻抗相差越大,反射次数越多,透射声能损失越大,则降噪作用越强。
为了实现各层结构的阻抗不同,优先选择第一层结构为金属板层,第二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第三层结构均为第一板层,第四层结构为空气层、第五层结构为第二板层,第六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
上述外壳4,便于实现各层结构的阻抗不同,同时,第二层结构和第四层结构具有阻尼和吸收作用,能够衰减声能,也能够减弱共振与吻合效应。
优选地,上述阻尼层为玻璃棉层或者毛毡层。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阻尼层为油毡层,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多孔层为矿棉吸声层或者泡沫橡胶层。当然,也选择上述多孔层由其他多孔吸声材料形成,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的厚度均不同。上述外壳4,由于各层结构厚度不同,能够错开共振与临界吻合频率,改善共振区与吻合区隔声低谷,提高隔声性能。
同理,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的密度均不同。上述外壳4中,各层结构密度不同,也能够错开共振与临界吻合频率,改善共振区与吻合区隔声低谷,提高隔声性能。
优选地,上述隔板5为吸声隔板。具体地,吸声隔板采用多孔吸声材料,例如吸声隔板为矿棉吸声板或者泡沫橡胶板。当然,也选择上述吸声隔板由其他多孔吸声材料形成,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排风罩中,声波在多孔吸声材料中由于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同时,外壳4和吸声隔板形成多个管式阻性消声室,提高失效频率,改善高频消声特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风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该排风装置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均位于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
需要说明的是,排风罩和风冷室外机组均位于室内。
上述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中,风冷室外机组、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均位于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则在玻璃幕墙的外侧面向玻璃幕墙时,不会看到风冷室外机组、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朝向玻璃幕墙的镂空处,则避免了排风罩和风冷室外机组影响建筑的外观。
上述风冷室外机组可采用上出风,也可采用侧出风。为了提高负荷,优先选择上述风冷室外机组采用上出风,即风冷室外机组为上出风式风冷室外机组。此时,要求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垂直于中间段风道2轴线,或者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与中间段风道2轴线相倾斜。
可以理解的是,上出风,是指风冷室外机组正常安装后,风冷室外机组自其顶部出风。上述风冷室外机组采用上出风时,风冷室外机组采用侧面进风。
上述风冷室外机组可为一拖一风冷机组中的室外机组,也可为一拖多风冷机组中的室外机组。优选地,上述风冷室外机组为一拖多风冷机组中的室外机组,即该风冷室外机组为风冷多联机组的室外机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排风罩,用于风冷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均用于设在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的进口段风道(1)和中间段风道(2),出口能够朝向所述玻璃幕墙的镂空处的出口段风道(3);其中,所述进口段风道(1)、所述中间段风道(2)和所述出口段风道(3)依次相连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风道(3)自靠近所述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中间段风道(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中间段风道(2)轴线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风道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偶数个,且所述进口段风道(1)的进口呈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风道(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中间段风道(2)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所述风道由所述外壳(4)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设于所述外壳(4)内的隔板(5);其中,所述风道由所述隔板(5)和所述外壳(4)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第三层结构,第四层结构,第五层结构和第六层结构;其中,所述第六层结构靠近所述隔板(5),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阻抗均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为金属板层,所述第二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所述第三层结构均为第一板层,所述第四层结构为空气层、所述第五层结构为第二板层,所述第六层结构为阻尼层或者多孔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为玻璃棉层或者毛毡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层为矿棉吸声层或者泡沫橡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厚度均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三层结构、所述第四层结构、所述第五层结构和所述第六层结构的密度均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为吸声隔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隔板为矿棉吸声板或者泡沫橡胶板。
17.一种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幕墙、风冷室外机组和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为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风罩;所述风冷室外机组、所述进口段风道(1)和所述中间段风道(2)均位于所述玻璃幕墙的实体内侧,所述出口段风道(3)的出口朝向所述玻璃幕墙的镂空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室外机组为上出风式风冷室外机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室外机组为风冷多联机组的室外机组。
CN201620555894.5U 2016-06-08 2016-06-08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5919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894.5U CN205919458U (zh) 2016-06-08 2016-06-08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894.5U CN205919458U (zh) 2016-06-08 2016-06-08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9458U true CN205919458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5894.5U Active CN205919458U (zh) 2016-06-08 2016-06-08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9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999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999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4204U (zh) 空调室内柜机降噪结构、空调室内柜机和空调器
US20090020358A1 (en) Air treatment and sound reduction system
CN102607294B (zh) 冷却塔消声结构
WO2021004166A1 (zh) 一种风管机
CN205919458U (zh)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KR100798498B1 (ko) 방송국 스튜디오의 벽부형 공조시스템
CN101086382A (zh) 空气调节系统的风道
CN206571748U (zh) 一种高温消防排烟风机降噪箱
CN202254168U (zh) 消声百页
CN104422111A (zh) 空调器的消音结构及空调器
CN207230743U (zh) 一种低噪音的中央空调出风结构
CN203489449U (zh) 空调器的消音结构及空调器
CN203394890U (zh) 复合烟囱消声器
CN213395598U (zh) 一种用于风机盘管的紧凑型消声装置
CN106051999A (zh) 排风罩、风冷室外机组的安装结构
JP3078093B2 (ja) 排気フード
CN208205320U (zh) 一种通风箱
CN107314472A (zh) 中隔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KR200382863Y1 (ko) 공조용 덕트 소음기
CN216976965U (zh) 一种低噪音吊装式风机盘管
CN110822547A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变风量末端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5930610U (zh)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CN211316339U (zh) 一种隔音降噪的大型建筑室内空调风机
CN105157106B (zh) 一种室内机、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
CN211342993U (zh) 一种隧道用自消声型轴流风机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