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610U -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 Google Patents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0610U
CN215930610U CN202122640542.3U CN202122640542U CN215930610U CN 215930610 U CN215930610 U CN 215930610U CN 202122640542 U CN202122640542 U CN 202122640542U CN 215930610 U CN215930610 U CN 21593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cooling tower
sound
plate
sound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05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Dianz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Dianz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Dianz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Dianz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05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0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塔出风口周侧的隔声筒,所述隔声筒内沿出气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吸声板,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外径逐渐缩小,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内径逐渐缩小,所述吸声板呈漏斗状,沿出气方向口径逐渐缩小。本装置解决现有冷却塔出风口噪声值过大,处理代价大等问题,更经济有效地减少冷却塔对周边建筑群体声环境的影响。

Description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量酒店、商场、厂房仍采用冷却塔来满足室内空气的降温,而冷却塔对工作环境较高,一般被安装于裙楼屋面,紧邻住宅、酒店、办公楼等敏感区域。设备运行时顶部出风口风机噪声、侧面进风口气流扰动噪声及落水噪声、电动机等设备运转机械噪声均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其中出风口气流扰动噪声最大,传播距离最远,处理成本也最大。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噪声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现有冷却塔出风口噪声值过大,处理代价大等问题,更经济有效地减少冷却塔对周边建筑群体声环境的影响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塔出风口周侧的隔声筒,所述隔声筒内沿出气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吸声板,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外径逐渐缩小,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内径逐渐缩小,所述吸声板呈漏斗状,沿出气方向口径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吸声板之间,远离出风口的吸声板的外径等于临近出风口的吸声板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吸声板的外周侧通过多根支杆固定连接在隔声筒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最靠近出风口的吸声板外径与隔声筒内径相等,并直接固定连接在隔声筒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筒的材质为100mm厚的岩棉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声板由镀锌板弯折后制成的外板、穿孔铝板构成的内板、填充在外板和内板之间的玻璃棉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棉外裹覆有吸声玻璃丝布和PVF防水透声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穿孔铝板的厚度为1.0mm,孔径为2mm,穿孔率为20%。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棉为48K憎水型玻璃棉。
进一步的,所述吸声板厚度为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岩棉板组合拼装成隔声筒,实现声屏障可局部通风,满足冷却塔大风量通流需求,并且有效避免冷却塔顶部出风口噪声对周边建筑物的噪声影响。通风型声屏障可取代冷却塔出风口消声器,实现大通风量、高降噪量、低成本等方面优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1-隔声筒,2-吸声板,21-外板,22-玻璃棉,23-内板,3-支杆,4-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一种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本装置安装在冷却塔4出风口处.
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塔4出风口周侧的隔声筒1,隔声筒1的材质为100mm厚的岩棉板。
隔声筒1内沿出气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环形吸声板2,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外径逐渐缩小,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2的内径逐渐缩小,即相邻的两个吸声板2之间,远离出风口的吸声板2的外径等于临近出风口的吸声板的内径。吸声板2呈漏斗状,沿出气方向口径逐渐缩小;相邻吸声板2在沿出风方向的平面投影上重叠部分放空处理,便于排风;该设计空气流通面积与常规屏障一致,但是屏障内声能吸收较大,具有比普通屏障更好的降噪效果,是能取代普通出风口消声器的存在。
最靠近出风口的吸声板外径与隔声筒内径相等,并直接固定连接在隔声筒的内侧壁上。
其它吸声板的外周侧通过多根支杆3固定连接在隔声筒内侧壁上。
吸声板2由镀锌板弯折后制成的外板21、穿孔铝板构成的内板23、填充在外板21和内板23之间的玻璃棉22构成。吸声板2厚度为100mm。镀锌板的厚度为1.2mm;穿孔铝板的厚度为1.0mm,孔径为2mm,穿孔率为20%。玻璃棉22外裹覆有吸声玻璃丝布和PVF防水透声薄膜,以防止挥发。玻璃棉22为48K憎水型玻璃棉。
吸声板2采用多孔吸声体构造,减少声反射的同时将部分声能转换为热能,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塔出风口周侧的隔声筒,所述隔声筒内沿出气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吸声板,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外径逐渐缩小,沿出气方向相邻吸声板的内径逐渐缩小,所述吸声板呈漏斗状,沿出气方向口径逐渐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吸声板之间,远离出风口的吸声板的外径等于临近出风口的吸声板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的外周侧通过多根支杆固定连接在隔声筒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最靠近出风口的吸声板外径与隔声筒内径相等,并直接固定连接在隔声筒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筒的材质为100mm厚的岩棉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由镀锌板弯折后制成的外板、穿孔铝板构成的内板、填充在外板和内板之间的玻璃棉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棉外裹覆有吸声玻璃丝布和PVF防水透声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穿孔铝板的厚度为1.0mm,孔径为2mm,穿孔率为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棉为48K憎水型玻璃棉。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厚度为100mm。
CN202122640542.3U 2021-11-01 2021-11-01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Active CN21593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542.3U CN215930610U (zh) 2021-11-01 2021-11-01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542.3U CN215930610U (zh) 2021-11-01 2021-11-01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0610U true CN215930610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0542.3U Active CN215930610U (zh) 2021-11-01 2021-11-01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0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7294B (zh) 冷却塔消声结构
CN202249622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通风消声窗
CN201893227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通风降噪装置
CN102853515B (zh) 宽频带吸声通风装置
CN103807996A (zh) 消音器
CN105486105A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塔系统
CN210486569U (zh) 一种机力通风冷却塔
CN103590729B (zh) 通风换气隔声窗
CN215930610U (zh) 冷却塔出风口专用通风型声屏障
CN201828165U (zh) 双曲线冷却塔消声器
CN210658083U (zh) 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
CN202835696U (zh) 宽带吸声风管及风口
CN202254168U (zh) 消声百页
CN210317814U (zh) 一种高温消防排烟轴流风机
CN203394890U (zh) 复合烟囱消声器
CN105091006B (zh) 防雨消声风帽
CN103711338A (zh) 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机房及噪音控制方法
CN208702788U (zh) 等边楔形复合消声器
CN207963542U (zh) 一种带降噪装置的冷却塔
CN211948975U (zh) 夹墙式消声器
CN205079638U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塔
CN20371654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机房
CN210374015U (zh) 一种适用于通风系统中的消音器组件
CN204139358U (zh) 一种可拆卸式一体隔声房
CN103047877B (zh) 既能提高水塔冷却效率又能降低水塔噪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