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1592U -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1592U
CN205901592U CN201620102143.8U CN201620102143U CN205901592U CN 205901592 U CN205901592 U CN 205901592U CN 201620102143 U CN201620102143 U CN 201620102143U CN 205901592 U CN205901592 U CN 205901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electric capacity
source
switch pip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21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东元
张晓慧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201021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1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15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其包括电压源,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构成的准Z源网络,第二开关管,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作为准Z源网络的一部分;所述电压源、第三电感、准Z源网络依次串联;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在准Z源网络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上。整个电路结构简单,输出与输入共地,在占空比接近于0.5的时候,可以实现很小的降压比,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电流问题,由于没有二极管,也没有一般降压变换器中由二极管PN结由导通变为截止状态过程中,存在的反向恢复现象。除此之外,该变换器还具有升降压和双向能量流动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器电路。
背景技术
在LED集中式直流供电系统中,为了降低线路损耗,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由于LED需要的驱动电压较小,所以需要将上百伏的直流高压进行降压。由于电压变比很小,采用普通的BUCK变换器会出现开关损耗大、变换效率低、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而且通常降压变换器里带有二极管,二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状态过程中,存在反向恢复现象。而隔离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复杂,变压器漏感导致能量损耗,电磁干扰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器电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包括电压源、准Z源网络、第二开关管、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所述准Z源网络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开关管组成;所述电压源、第三电感、准Z源网络依次串联;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在准Z源网络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上。
进一步地,上述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电压源的正极与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分别与第 二电感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输出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连接;电压源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输出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可以在占空比不小的情况下实现很小的电压变比,输入输出电压共地,没有Z源网络常有的启动冲击电流问题,没有二极管由导通转为关断时的反向恢复问题,并且具有双向能量流动能力,调换负载和电源位置后可以使之成为一个高增益的BOOST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图2a、图2b是第一开关管S1导通、第二开关管S2关断时工作过程的等效电路图。
图3a、图3b是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一开关管S1关断时工作过程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占空比的关系图。
图5为实例中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需指出的是,以下若有未特别详细说明之过程或参数,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理解或实现的。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其包括 电压源VIN,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开关管S1构成的准Z源网络,第二开关管S2,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作为准Z源网络的一部分;所述电压源、第三电感、准Z源网络依次串联;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在准Z源网络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上。两个开关管的存在给负载向电压源馈能提供了可能,从而大大降低了负载电压。整个电路结构简单,输出与输入共地,在占空比接近于0.5的时候,可以实现很小的降压比,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电流问题,由于没有二极管,也没有一般降压变换器中由二极管PN结由导通变为截止状态过程中,存在的反向恢复现象。除此之外,该变换器具有升降压和双向能量流动的能力。
本实例电路的具体连接如下:所述电压源VIN的正极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S1源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RL的一端连接;电压源VIN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电容CO的负极和负载RL的另一端连接。
图2a、图2b和图3a、图3b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过程图。图2a、图2b是第一开关管S1导通、第二开关管S2关断时的等效电路图;图3a、图3b是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一开关管S1关断时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实线表示变换器中有电流流过的部分,虚线表示变换器中无电流流过的部分。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阶段1,如图2:第一开关管S1导通,此时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构成一个回路;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和输出电容CO、负载RL构成一个回路;电压源VIN和第三电感L3以及其他器件构成一个回路。由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压和大于电压源VIN电压,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输出电容CO、负载RL对电压源VIN和第三电感L3进行反向充电,第三电感L3电流降低。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电感L1先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第二电感L2对第二电容C2、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进行充电,电流流经第一开关管S1的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降低,如图2a所示;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降到0后,第一电容C1对第一电感L1进行充电、第二电容C2和输出电容CO对第二电感L2进行充电,电流流经第一开关管S1,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升高,如图2b所示。
阶段2,如图3:第二开关管S2导通,此时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构成一个回路;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和输出电容CO、负载RL构成一个回路;电压源VIN和第三电感L3以及输出电容CO、负载RL构成一个回路。由于负载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电压源VIN对第三电感L3和输出电容CO、负载RL进行充电,第三电感L3电流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电感L1先对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第二电感L2和输出电容CO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电流流经第二开关管S2的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降低,如图3a所示;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降到0后,第二电容C2对第一电感L1进行反向充电、第一电容C1对第二电感L2、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进行充电,电 流流经第二开关管S2,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电流升高,如图3b所示。
综上情况,设第一开关管S1的占空比为D,开关周期为TS。VL1、VL2、VL3、VC1、VC2分别是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VS1和VS2分别为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关断电压,VIN为电压源电压,负载RL两端电压为VO
第一开关管S1导通,第二开关管S2关断期间,对应阶段1所述的工作情形,因此有如下公式:
VL1=VC1 (1)
VL2=VC2+VO (2)
VL3=VIN-VC1-VC2-VO (3)
第一开关管S1导通时间为D·TS
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一开关管S1关断期间,对应阶段2所述的工作情形,因此有如下公式:
VL1=-VC2 (4)
VL2=VO-VC1 (5)
VL3=VIN-VO (6)
第一开关管S1关断时间为(1-D)·TS
由电感的伏秒平衡原理得:
VC1·D·TS-VC2·(1-D)·TS=0 (7)
(VC2+VO)·D·TS+(VO-VC1)·(1-D)·TS=0 (8)
(VIN-VC1-VC2-VO)·D·TS+(VIN-VO)·(1-D)·TS=0 (9)
联立式(7)、式(8)、式(9),可得该实用新型电路的电压增益表达式 为:
G = V o V I N = 1 - 2 D 1 - D - - - ( 10 )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增益曲线。由图4可以看出,当占空比D接近于0.5(D<0.5)时,增益G可以很小。当D>0.5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UCK-BOOST电路:0<D<2/3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UCK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方向相反;2/3<D<1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OOST电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路具有双向能量流动的能力,所以调换负载和电源位置后,当占空比D接近于0.5(D<0.5)时,增益G可以很大,成为一个高增益升压电路。当D>0.5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UCK-BOOST电路:0<D<2/3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OOST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方向相反;2/3<D<1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相当于一个BUCK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方向相反。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路本身拓扑结构的特点,当其启动时,电路中的电感对启动冲击电流有抑制作用,减少了对器件的冲击损害。同时,由于电路中没有二极管,也就没有二极管由导通转为关断的过程中存在的反向恢复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路不仅可以实现很小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共地,不存在Z源网络的启动冲击电流问题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可以实现降压和升降压功能,并且具有双向能量流动能力,调换负载和电源位置后可以使之成为一个高增益的BOOST电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 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源(VIN)、准Z源网络、第二开关管(S2)、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所述准Z源网络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S1)、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构成;所述电压源(VIN)、第三电感(L3)、准Z源网络依次串联;所述第二开关管(S2)并联在准Z源网络的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上;所述电压源(VIN)的正极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S1)源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RL)的一端连接;电压源(VIN)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电容(CO)的负极和负载(RL)的另一端连接。
CN201620102143.8U 2016-01-31 2016-01-31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01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2143.8U CN205901592U (zh) 2016-01-31 2016-01-31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2143.8U CN205901592U (zh) 2016-01-31 2016-01-31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1592U true CN205901592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6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214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01592U (zh) 2016-01-31 2016-01-31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1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9799A (zh) * 2018-05-29 2018-10-12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向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9799A (zh) * 2018-05-29 2018-10-12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向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49799B (zh) * 2018-05-29 2020-04-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向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0628B (zh)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CN203233309U (zh) 三绕组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高效率升压型变换器
CN203119763U (zh) 具有电压倍增单元的准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
CN104779790A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CN204442176U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CN103618444B (zh) 三绕组耦合电感zvs/zcs双管升压变换器
CN104009633A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CN102969898B (zh) 低压宽输入三电平全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26566A (zh) 一种四开关升降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9945B (zh) 一种适用于光储直流微电网的三端口变流器
CN105281569A (zh)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型变换器
CN103618446A (zh) 一种带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的无源箝位并联型升压变换器
CN105680699A (zh)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71219A (zh) 一种辅助管电压箝位型软开关推挽直流变换器
CN105896978A (zh) 应用于分布式并网发电前端的dc-dc变换器
CN203883673U (zh)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CN203722474U (zh)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CN105529924A (zh)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CN103701342B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
CN203590033U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205847091U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5356155U (zh) 一种单管Buck-Boost-flyback升降压型电路
CN205847086U (zh)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CN205847090U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5901592U (zh) 一种准z源降压dc‑dc变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