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0963U -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90963U
CN205890963U CN201620821652.6U CN201620821652U CN205890963U CN 205890963 U CN205890963 U CN 205890963U CN 201620821652 U CN201620821652 U CN 201620821652U CN 205890963 U CN205890963 U CN 205890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ambulator
standing
seat
square guardrail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1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21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90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90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90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座椅的水平高度高于站立底板的水平高度;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是座椅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站立底板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吊座椅童车,由于站立底板的前端超出座椅的前端,能够使处于座椅上的宝宝从座椅上直接站立到下方的站立板上,即实现坐立状态到站立状态的便捷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母婴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在中国的出现只有二十几年时间,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童车制造国,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婴儿车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儿车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婴儿车的应用方便了广大妈妈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使得大家在户外活动时更方便轻松。
目前市场上的童车形式多样,品种规格繁多,大体分为半躺式、全躺式和可调式。全躺式婴儿车一般适用于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宝宝可以平躺在车中。随着宝宝长大,头部能够支撑起来,可以坐稳当后,便要使用半躺式推车。其后宝宝进入学习爬行、站立、行走阶段,此时孩子的安全是大人最操心的事,也是大人最辛苦的阶段。全躺式、半躺式童车已经不适用这个阶段的幼儿,但是当前童车市场上还没有适用于幼儿学爬学站的童车,是童车设计的一个盲区。一岁后的宝宝大人会选择半躺式童车带儿童出行。由于宝宝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不安分,但是现在的童车长时间将宝宝限制在一种姿势,宝宝会感到难受而不是快乐。简而言之,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实现从坐立到站立的童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该童车遵循适应幼儿活泼好动的设计理念,很好解决了现有童车不能够兼具可躺、可坐、可站的问题,并且使用周期大大延长,其完善的防护措施大大地减轻了大人看护婴幼儿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
所述座椅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站立底板的水平高度;
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座椅的前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站立底板的前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车架主体包括第一U型推杆、第一方形护栏、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和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
第一方形护栏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所述第一前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U型推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车架主体包括第二U型推杆、第二方形护栏、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
第二方形护栏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所述第二前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二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二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前轮连接杆的中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的中部交叉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U型推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部和设置在座椅部上的连接带;
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座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站立底板包括靠背板和站立板;
所述靠背板的下部边沿与所述站立板的后部边沿转动连接;
所述站立板和所述靠背板均与所述车架主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还包括置物板;
所述置物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靠近前轮的位置上,且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两条对称短边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站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凸起能与所述卡槽卡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所述座椅部为硅胶板。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还包括角度调节杆;
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两条对称长边滑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能沿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的轴线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靠背板相对于所述站立板的转动角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中,还包括护网;
所述护网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边沿和所述站立底板的边沿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主要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座椅的水平高度高于站立底板的水平高度;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是座椅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站立底板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吊座椅童车,由于站立底板的前端超出座椅的前端,能够使处于座椅上的宝宝从座椅上向前直接站立到下方的站立板上,即实现坐立状态到站立状态的便捷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结构简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实现躺功能的结构简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另一种结构简图。
附图中数字代表意义如下:
10-第一U型推杆
11-第一方形护栏
12-第一前轮连接杆
13-第一后轮连接杆
14-凸起
15-置物板
16-护网
02-座椅
20-座椅部
21-连接带
03-站立底板
30-靠背板
31-站立板
32-卡槽
40-第二U型推杆
41-第二方形护栏
42-第二前轮连接杆
43-第二后轮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形式多样,品种规格很多,大体分为半躺式、全躺式和可调式。全躺式的婴儿车,宝宝可以平躺在车中,即使宝宝睡着了也不必担心。随着宝宝长大,头部能够支撑起来,可坐稳当后,便可使用半躺式推车。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喜欢可调式婴儿推车,可调式婴儿推车结合了全躺式和半躺式推车的优点,不仅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宝宝,还适合外出散步或购物使用。有些宝宝能够坐立后,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不安分,或因长时间限制在一种姿势而感到难受,此时,家长需要将平躺在车座上的宝宝竖立起来,使其站立在车座上。但是,由于市面上半躺式和全躺式婴儿车没有针对站立宝宝而设计的安全结构,因此,需要大人时刻看守着站立在车座上的宝宝,以免发生意外。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02,和设置在车架主体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03;
座椅02的水平高度高于站立底板03的水平高度;
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是座椅02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站立底板03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
由于座椅02设置在站立底板03的上方,当处于坐立状态宝宝不安于被限制在座位上时,可通过站立底板03实现坐立状态到站立状态的快捷切换。站立底板03起到支撑宝宝的作用,而座椅02在宝宝处于站立状态时,能够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车架主体包括第一U型推杆10、第一方形护栏11、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12和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13;
第一方形护栏11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第一前轮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一方形护栏11的长边转动连接;
第一后轮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一方形护栏11的长边转动连接;
第一U型推杆1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13转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方形护栏11为长方形方形框架,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长边和两条相互对称的短边。在第一方形护栏11的下方设置站立底板03,站立底板03与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12和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13可拆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搭接。即在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12和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13与站立底板03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销钉,站立底板03置于销钉的上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站立底板03与车架主体的连接方式不仅仅限于上述的搭接方式,还可以其他连接方式,如螺钉连接、销钉连接、卡接等。此处,站立底板03的面积等于第一方形护栏11围成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护网16,护网16连接在第一方形护栏11的边沿和站立底板的边沿之间,如图2所示。站立底板03、第一方形护栏11和护网16形成了一个摇篮式的空间,刚出生无法坐立的宝宝能够躺于其中。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躺的功能。由于刚出生的宝宝不便于外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吊座椅02童车置于家中,也能够充当婴儿床使用。尤其是宝宝学爬阶段,有护网16防护大人可以放心做家务。
上述使用结构是在拆卸下座椅02的情况下使用,在宝宝能够抬头坐立后,加上与车架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座椅02,便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吊座椅02童车即可坐立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座椅02包括座椅部20和设置在座椅部20上的连接带21;
连接带21远离座椅部20的一端与第一方形护栏11可拆卸连接;
连接带21的另一端与座椅部20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连接带21为柔性连接带21,座椅02安装于车架主体上时,座椅02上的座椅部20能够在车架主体内部摇晃,坐立在其中的宝宝还能有荡秋千的体验。上述连接带21为柔性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连接带21不仅仅限于柔性连接带21,还可为刚性连接带21。当连接带21为刚性时,连接带21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上的第一方形护栏11移动连接,以使座椅02能够沿第一方形护栏11的两条对称长边水平移动。上述座椅部20为硅胶板,以增强宝宝坐立时的舒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站立底板03包括靠背板30和站立板31;
靠背板30的下部边沿与站立板31的后部边沿转动连接;
站立板31和靠背板30均与车架主体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站立底板03的上述结构,使得靠背板30与站立板31能够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在0°-180°范围内可调节。当靠背板30与站立板31能够呈0°时,站立板31为一个大平板,宝宝能够躺于站立底板03上,实现躺的功能;当宝宝坐立时,可将靠背板30向上折起,充当宝宝坐立时的靠背。
上述靠背板30与站立板31呈一定角度后可通过角度调节杆来固定,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形护栏11的两条对称长边滑动连接,角度调节杆能沿第一方形护栏11的长边的轴线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调节靠背板30相对于站立板31的转动角度。角度调节杆在第一方形护栏11上某个位置固定时,靠背板30与站立板31呈某个角度,通过角度调节调节杆在第一方形护栏11上的位置,可调节靠背板30与站立的相对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置物板15;
置物板15设置在第一方形护栏11靠近前轮的位置上,且与第一方形护栏11连接。
置物板15的设计在宝宝在坐立时,能够用于放置玩具或用餐时的餐具等物品,以使得带宝宝在外出时,宝宝能够更安稳地坐于推车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第一方形护栏11的两条对称短边分别设置有凸起14,站立底板03上设置有与凸起14相对应的卡槽32,凸起14能与卡槽32卡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还能够实现折叠功能。折叠推车时,将站立底板03先从车架底部向上移动,直到站立底板03与第一方形护栏11接触,并通过站立底板03上的卡槽32与第一方形护栏11的两条对称短边上的凸起14将站立底板03与第一方形护栏11卡接在一起。再将车架主体的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12向后轮方向折叠,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13向前轮方向折叠,第一U型推杆10也可向下折叠,最后通过一组固定扣将折叠后的车架固定。折叠后的推车体积小,便于旅行过程中携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站立底板03与第一方形护栏11卡接在一起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但不仅仅限于卡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如螺钉连接、销钉连接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遮阳棚,遮阳棚设置在第一方形护栏11上。上述遮阳棚具有防紫外线功能,推宝宝进行户外运动时,遮阳棚能够避免阳光直接射到宝宝的皮肤上;上述遮阳棚还具备防水功能,如遇突然变天下雨的情况,遮阳棚还能够避免宝宝被雨水浇湿。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02,和设置在车架主体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03;
座椅02的水平高度高于站立底板03的水平高度;
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是座椅02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站立底板03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
由于座椅02设置在站立底板03的上方,当处于坐立状态宝宝不安于被限制在座位上时,可通过站立底板03实现坐立状态到站立状态的快捷切换。站立底板03起到支撑宝宝的作用,而座椅02在宝宝处于站立状态时,能够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车架主体包括第二U型推杆40、第二方形护栏41、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42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
第二方形护栏41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第二前轮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二方形护栏41的长边转动连接;
第二后轮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二方形护栏41的长边转动连接;
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42的中部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的中部交叉转动连接;
第二U型推杆4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转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述第二方形护栏41为长方形方形框架,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长边和两条相互对称的短边。在第二方形护栏41的下方设置站立底板03,站立底板03与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42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可拆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搭接。即在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42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与站立底板03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销钉,站立底板03置于销钉的上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站立底板03与车架主体的连接方式不仅仅限于上述的搭接方式,还可以其他连接方式,如螺钉连接、销钉连接、卡接等。此处,站立底板03的面积等于第二方形护栏41围成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车架主体结构相对于实施例1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
具体的,上述连接带21为柔性连接带21,座椅02安装于车架主体上时,座椅02上的座椅部20能够在车架主体内部摇晃,坐立在其中的宝宝还能有荡秋千的体验。上述连接带21为柔性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连接带21不仅仅限于上述结构,连接带21也不仅仅限于柔性连接带21,还可为刚性连接带21。当连接带21为刚性时,连接带21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上的第二方形护栏41移动连接,以使座椅02能够沿第二方形护栏41的两条对称长边水平移动。上述座椅部20为硅胶板,以增强宝宝坐立时的舒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置物板15;
置物板15设置在第二方形护栏41靠近前轮的位置,且与第二方形护栏连接。
置物板15的设计在宝宝在坐立时,能够用于放置玩具或用餐时的餐具等物品,以使得带宝宝在外出时,宝宝能够更安稳地坐于推车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第二方形护栏41的两条对称短边分别设置有凸起14,站立底板03上设置有与凸起14相对应的卡槽32,凸起14与卡槽32卡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还能够实现折叠功能。折叠推车时,将站立底板03先从车架底部向上移动,直到站立底板03与第二方形护栏41接触,并通过站立底板03上的卡槽32与第二方形护栏41的两条对称短边上的凸起14将站立底板03与第二方形护栏41卡接在一起。再将车架主体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42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43交叉转动连接的位置进行折叠,最后通过一组固定扣将折叠后的车架固定。折叠后的推车体积小,便于旅行过程中携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站立底板03与第二形护栏卡接在一起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但不仅仅限于卡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如螺钉连接、销钉连接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遮阳棚,遮阳棚设置在第一方形护栏11上。上述遮阳棚具有防紫外线功能,推宝宝进行户外运动时,遮阳棚能够避免阳光直接射到宝宝的皮肤上;上述遮阳棚还具备防水功能,如遇突然变天下雨的情况,遮阳棚还能够避免宝宝被雨水浇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内部的座椅,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平板状站立底板;
所述座椅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站立底板的水平高度;
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座椅的前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站立底板的前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包括第一U型推杆、第一方形护栏、两个第一前轮连接杆和两个第一后轮连接杆;
第一方形护栏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所述第一前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U型推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包括第二U型推杆、第二方形护栏、两个第二前轮连接杆和两个第二后轮连接杆;
第二方形护栏为方形框架,包括两条对称的长边和两条对称的短边;
所述第二前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轮和第二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后轮和第二方形护栏的长边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前轮连接杆的中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的中部交叉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U型推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部和设置在座椅部上的连接带;
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座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底板包括靠背板和站立板;
所述靠背板的下部边沿与所述站立板的后部边沿转动连接;
所述站立板和所述靠背板均与所述车架主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物板;
所述置物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靠近前轮的位置上,且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两条对称短边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站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凸起能与所述卡槽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为硅胶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杆;
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两条对称长边滑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能沿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长边的轴线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靠背板相对于所述站立板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网;
所述护网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形护栏的边沿和所述站立底板的边沿之间。
CN201620821652.6U 2016-08-01 2016-08-01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90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1652.6U CN205890963U (zh) 2016-08-01 2016-08-01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1652.6U CN205890963U (zh) 2016-08-01 2016-08-01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90963U true CN205890963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8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165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90963U (zh) 2016-08-01 2016-08-01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90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5071A (zh) * 2019-01-30 2019-04-16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婴儿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5071A (zh) * 2019-01-30 2019-04-16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婴儿车
CN109625071B (zh) * 2019-01-30 2023-12-12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婴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3907B (zh) 便携式可折叠的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CN205890963U (zh) 一种可站立的悬吊座椅童车
CN204181320U (zh) 一种腰凳
CN207510489U (zh) 一种用于婴儿手推车的收合装置
CN205652181U (zh) 一种新型婴儿车
CN205273586U (zh) 一种带翻转式遮阳篷的婴儿车
CN20378035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儿童座椅
CN210116539U (zh) 一种儿童推车加长支架
CN208149419U (zh) 多功能儿童推车
CN205524407U (zh) 一种新型沙滩车
CN207510488U (zh) 一种新型婴儿推车
CN205801217U (zh) 一种童车座椅的周向旋转装置
CN205344997U (zh) 一种带万向轮的童车
CN205059859U (zh) 一种可转换型三轮滑板车
CN202911778U (zh) 用于童车的可折叠双人座兜
CN209574067U (zh) 一种u型学步车
CN209290474U (zh) 一种婴儿车座椅固定架装置
CN206307095U (zh) 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可调节躺椅
CN213442744U (zh) 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
CN103895538A (zh) 一种多功能的儿童座椅
CN208360272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推车
CN216128314U (zh) 一种具有减震折叠功能的婴儿车
CN203528564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手推车
CN214607683U (zh) 一种具有平躺功能的婴儿车
CN214930026U (zh) 一种可折叠婴儿提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