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6107U - 防火门 - Google Patents

防火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6107U
CN205876107U CN201620736033.7U CN201620736033U CN205876107U CN 205876107 U CN205876107 U CN 205876107U CN 201620736033 U CN201620736033 U CN 201620736033U CN 205876107 U CN205876107 U CN 205876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f
block
groove
blind hol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60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 Fa Fire Do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n Fa Fire Do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n Fa Fire Do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n Fa Fire Do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60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6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6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6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门,属于防火门领域,包括门框、门扇和用于限制门扇绕其门轴朝向门扇关闭的方向转动的防误闭锁机构,门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横梁垂直于纵梁,且相邻的横梁与纵梁固定连接;门扇安装在门框内,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转动连接,门扇相对于横梁转动的轴心线与纵梁平行,防误闭锁机构设置在门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在将门扇打开后可以将门扇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Description

防火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火门。
背景技术
通常,防火门被广泛地适用于民宅、船舶、建筑、化工、机械工程等许多领域。防火门是指具有耐火性能的门,在发生火灾时为人们逃离火灾赢得时间、防止火灾扩散、延迟火灾蔓延并耐火一定时间,因此,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防火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防火门在打开后不易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门,以改善现有防火门打开后不易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门,包括门框、门扇和用于限制所述门扇绕其门轴朝向所述门扇关闭的方向转动的防误闭锁机构,所述门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纵梁,且相邻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门扇安装在所述门框内,所述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横梁转动连接,所述门扇相对于所述横梁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纵梁平行,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扇上。
防火门通常情况呈打开状态,此时门扇与门框为转动连接的关系,因此在有风或者有人经过时极易晃动,若在有行人经过时门扇因风的作用突然关闭可能会碰伤行人,或者在遇到紧急疏散时门扇被人不小心带动导致关闭会给疏散造成极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在将门扇打开后可以将门扇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两根所述横梁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盲孔同轴,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所述门扇通过转轴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门扇通过转轴与门框连接,同时,因为门扇上设置的是盲孔,位于底部的转轴可以给门扇提供一定的支持力,使门扇的转动更加的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且所述第二盲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盲孔的直径;所述防误闭锁机构包括第一棘齿、第一挡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棘齿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第一棘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块安装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盲孔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挡块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转轴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活动连接,令所述第一挡块的另一端向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向外转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块位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块凸出所述第一凹槽或者回到所述第一凹槽。
防误闭锁机构的存在使控制装置未启动时,转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挡块在第一棘齿的作用下回到第一凹槽内,因此转轴可以持续转动直至门扇与墙壁接触,门扇此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行人可以顺畅的通过,当转轴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一挡块的端面会抵在第一棘齿的端面,因此此时转轴不能转动,当需要关闭防火门时,启动控制装置,此时第一挡块回到第一凹槽内,转轴在失去第一挡块的限制后,可以方向转动,此时可以关闭防火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转动轮和细绳,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细绳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轮转动令所述细绳缠绕在所述转动轮的周面上,所述细绳贯穿所述转轴,所述细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
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使更多的细绳缠绕在转动轮上,细绳的收缩,拉动第一挡块,使第一挡块收回第一凹槽内,这样门扇就能反转了。
进一步地,所述防误闭锁机构包括第二棘齿、第二挡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棘齿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棘齿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二棘齿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挡块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第一盲孔内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外凹陷,所述第二挡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活动连接,令所述第二挡块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方向向内转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块凸出所述第一凹槽或者回到所述第一凹槽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门扇上。
转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二挡块在第二棘齿的作用下回到第二凹槽内,因此转轴可以持续转动直至门扇与墙壁接触,门扇此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行人可以顺畅的通过,当转轴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二挡块的端面会抵在第二棘齿的端面,因此此时转轴不能转动,当需要关闭防火门时,启动控制装置,此时第二挡块回到第二凹槽内,转轴在失去第二挡块的限制后,可以方向转动,此时可以关闭防火门。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三凹槽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门扇的扇面平行;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块、连接块和呈压缩状态的第三复位弹簧,滑块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三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对于所述门扇滑动,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二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块同步滑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门扇的扇面。
呈压缩状态的第三那复位弹簧使滑块远离第三凹槽的槽底,在需要关闭防火门时,滑动连接块,连接块带动滑块靠向第三凹槽的槽底,滑块带动第二挡块回到第二凹槽内,此时转轴可以反向转动,门扇可以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转动轮和细绳,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细绳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轮转动令所述细绳缠绕在所述转动轮的周面上,所述细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
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使更多的细绳缠绕在转动轮上,细绳的收缩,拉动第二挡块,使第二挡块收回第二凹槽内,这样门扇就能反转了。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内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件。
当遇到突发火势时,门扇因高温可能会膨胀,使门扇和门框之间出现间隙,而火势可能从这个间隙向外面蔓延,防火膨胀密封件能在门扇时,使防火门仍呈密闭状态,能有效防止火势的蔓延。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内预埋有拉筋。
拉筋能提高门扇的整体性,使门扇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使防火效果更出色。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固定锁,所述固定锁的包括设置有锁舌的锁头和用于容纳所述锁舌的锁腔,所述锁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锁腔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上与所述锁头相对应的位置。
防火门有时需要关闭,安装固定锁后,将门扇转到闭合状态,在将固定锁锁上,使锁舌伸入门框上的锁腔内,就能将门扇与门框固定了,从而达到锁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在将门扇打开后可以将门扇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火门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火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门扇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控制装置启动时防误闭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控制装置未启动时防误闭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转轴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门扇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门扇的剖视图。
图中:
横梁101;纵梁102;门框103;门扇104;把手105;固定锁106;第一盲孔107;第一棘齿108;转轴109;第一挡块110;第一复位弹簧111;第一凹槽112;细绳113;第二棘齿114;第二挡块115;第二复位弹簧116;第二凹槽117;第三凹槽118;滑块119;连接块120;第三复位弹簧121;控制装置122;防误闭锁机构123。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防火门被广泛地适用于民宅、船舶、建筑、化工、机械工程等许多领域。防火门是指具有耐火性能的门,在发生火灾时为人们逃离火灾赢得时间、防止火灾扩散、延迟火灾蔓延并耐火一定时间,因此,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防火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防火门在打开后不易固定。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门,包括门框、门扇和防误闭锁机构,所述门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纵梁,且相邻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门扇安装在所述门框内,所述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横梁转动连接,所述门扇相对于所述横梁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纵梁平行,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防误闭锁机构用于防止所述门扇反向转动。防火门通常情况呈打开状态,此时门扇与门框为转动连接的关系,因此在有风或者有人经过时极易晃动,若在有行人经过时门扇因风的作用突然关闭可能会碰伤行人,或者在遇到紧急疏散时门扇被人不小心带动导致关闭会给疏散造成极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在将门扇打开后可以将门扇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火门,包括门框103、门扇104和用于限制门扇104绕其门轴朝向门扇104关闭的方向转动的防误闭锁机构123,门框10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101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102,横梁101垂直于纵梁102,且相邻的横梁101与纵梁102固定连接;门扇安装在门框103内,门扇1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101转动连接,门扇104相对于横梁101转动的轴心线与纵梁102平行,防误闭锁机构123设置在门扇104上。
防火门通常情况呈打开状态,此时门扇104与门框103为转动连接的关系,因此在有风或者有人经过时极易晃动,若在有行人经过时门扇104因风的作用突然关闭可能会碰伤行人,或者在遇到紧急疏散时门扇104被人不小心带动导致关闭会给疏散造成极大的影响。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123,在将门扇104打开后可以将门扇104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104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门扇10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107,两根横梁101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盲孔107同轴,第一盲孔107与第一通孔同轴,门扇104通过转轴109与横梁101连接,转轴109与第一盲孔107同轴,转轴109的一端位于第一盲孔107内,转轴109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通孔内。门扇104通过转轴109与门框103连接,同时,因为门扇104上设置的是盲孔,位于底部的转轴109可以给门扇104提供一定的支持力,使门扇104的转动更加的灵活。
门扇104设置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与第一盲孔107同轴,且第二盲孔的直径大于第一盲孔107的直径;防误闭锁机构123包括第一棘齿108、第一挡块110和第一复位弹簧111,第一棘齿108设置在第二盲孔内,第一棘齿108沿第二盲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二盲孔的内壁上,第一挡块110安装于转轴109与第二盲孔对应的位置,第一挡块110沿转轴109的径向向外凸出,转轴109还设置有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112由转轴109的径向向内凹陷,第一挡块110位于第一凹槽112的开口处,第一挡块110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2的侧壁活动连接,令第一挡块110的另一端向转轴109的径向方向向外转动,第一凹槽112的槽底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111,第一复位弹簧111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2的底壁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11的另一端与第一挡块110连接;防误闭锁机构123还包括控制装置122,启动控制装置122令第一挡块110回到第一凹槽112,此时门扇104可反向转动。
防误闭锁机构123的存在使控制装置122未启动时,转轴109沿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挡块110在第一棘齿108的作用下回到第一凹槽112内,因此转轴109可以持续转动直至门扇104与墙壁接触,门扇104此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行人可以顺畅的通过,当转轴109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一挡块110的端面会抵在第一棘齿108的端面,因此此时转轴109不能转动,当需要关闭防火门时,启动控制装置122,此时第一挡块110回到第一凹槽112内,转轴109在失去第一挡块110的限制后,可以方向转动,此时可以关闭防火门。
控制装置122包括把手105、转动轮和细绳113,转动轮与把手105固定连接,细绳113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转动轮转动令细绳113缠绕在转动轮的周面上,细绳113贯穿转轴109,细绳11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凹槽112的槽底与第一挡块110连接。转动把手105,把手105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使更多的细绳113缠绕在转动轮上,细绳113的收缩,拉动第一挡块110,使第一挡块110收回第一凹槽112内,这样门扇104就能反转了。
转动把手105,把手105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使更多的细绳113缠绕在转动轮上,细绳113的收缩,拉动第二挡块115,使第二挡块115收回第二凹槽117内,这样门扇104就能反转了。
门扇104内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件。当遇到突发火势时,门扇104因高温可能会膨胀,使门扇104和门框103之间出现间隙,而火势可能从这个间隙向外面蔓延,防火膨胀密封件能在门扇104时,使防火门仍呈密闭状态,能有效防止火势的蔓延。
门扇104内预埋有拉筋。拉筋能提高门扇104的整体性,使门扇104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使防火效果更出色。
防火门还包括固定锁106,固定锁106的包括设置有锁舌的锁头和用于容纳锁舌的锁腔,锁头固定安装在门扇104上,锁腔固定安装在门框103上与锁头相对应的位置。防火门有时需要关闭,安装固定锁106后,将门扇104转到闭合状态,在将固定锁106锁上,使锁舌伸入门框103上的锁腔内,就能将门扇104与门框103固定了,从而达到锁门的目的。
实施例2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防火门,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门的防误闭锁机构123包括第二棘齿114、第二挡块115和第二复位弹簧116,第二棘齿114设置在转轴109上,第二棘齿114均匀分布在转轴109的外周面上,第二挡块115安装于第一盲孔107与第二棘齿114对应的位置,第二挡块115沿第一盲孔107的径向向内凸出,第一盲孔107内设置第二凹槽117,第二凹槽117沿第一盲孔107的径向向外凹陷,第二挡块115位于第二凹槽117的开口处,第二挡块115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17的侧壁活动连接,令第二挡块115的另一端向第一盲孔107的径向方向向内转动,第二复位弹簧116呈压缩状态,第二复位弹簧116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17的底壁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16的另一端与第二挡块115连接;防误闭锁机构123还包括控制装置122,启动控制装置122令第二挡块115回到第二凹槽117,此时门扇104可反向转动。
转轴109沿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二挡块115在第二棘齿114的作用下回到第二凹槽117内,因此转轴109可以持续转动直至门扇104与墙壁接触,门扇104此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行人可以顺畅的通过,当转轴109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二挡块115的端面会抵在第二棘齿114的端面,因此此时转轴109不能转动,当需要关闭防火门时,启动控制装置122,此时第二挡块115回到第二凹槽117内,转轴109在失去第二挡块115的限制后,可以方向转动,此时可以关闭防火门。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122包括把手105、转动轮和细绳113,转动轮与把手105固定连接,细绳113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转动轮转动令细绳113缠绕在转动轮的周面上,细绳11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凹槽117的槽底与第二挡块115连接。
实施例3
参照图8,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防火门,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2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2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门的门扇104设置有第三凹槽118,第三凹槽118位于第二凹槽117的槽底,第三凹槽118沿第一盲孔107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三凹槽118的延伸方向与门扇104的扇面平行;控制装置122包括滑块119、连接块120和呈压缩状态的第三复位弹簧121,滑块119位于第三凹槽118内,滑块119沿第三凹槽118的凹陷方向相对于门扇104滑动,滑块119的一端与第二挡块115连接,第三复位弹簧121位于第三凹槽118内,第三复位弹簧121的一端与第三凹槽118的槽底连接,第三复位弹簧121的另一端与滑块119远离第二挡块115的一端连接,连接块120的一端与滑块119固定连接,连接块120与滑块119同步滑动,连接块120的另一端伸出门扇104的扇面。
呈压缩状态的第三那复位弹簧使滑块119远离第三凹槽118的槽底,在需要关闭防火门时,滑动连接块120,连接块120带动滑块119靠向第三凹槽118的槽底,滑块119带动第二挡块115回到第二凹槽117内,此时转轴109可以反向转动,门扇104可以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设置有防误闭锁机构,在将门扇打开后可以将门扇锁紧,避免因疏忽导致门扇关闭,使生命通道在需要打开时随时保持畅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扇和用于限制所述门扇绕其门轴朝向所述门扇关闭的方向转动的防误闭锁机构,所述门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纵梁,且相邻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门扇安装在所述门框内,所述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横梁转动连接,所述门扇相对于所述横梁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纵梁平行,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两根所述横梁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盲孔同轴,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所述门扇通过转轴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且所述第二盲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盲孔的直径;所述防误闭锁机构包括第一棘齿、第一挡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棘齿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第一棘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块安装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盲孔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挡块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转轴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活动连接,令所述第一挡块的另一端向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向外转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块凸出所述第一凹槽或者回到所述第一凹槽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门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转动轮和细绳,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细绳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轮转动令所述细绳缠绕在所述转动轮的周面上,所述细绳贯穿所述转轴,所述细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机构包括第二棘齿、第二挡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棘齿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棘齿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二棘齿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挡块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第一盲孔内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外凹陷,所述第二挡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活动连接,令所述第二挡块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方向向内转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防误闭锁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启动所述控制装置令所述第二挡块回到所述第二凹槽,此时所述门扇可反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三凹槽沿所述第一盲孔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门扇的扇面平行;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块、连接块和呈压缩状态的第三复位弹簧,滑块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三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对于所述门扇滑动,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二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块同步滑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门扇的扇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转动轮和细绳,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细绳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轮转动令所述细绳缠绕在所述转动轮的周面上,所述细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内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内预埋有拉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固定锁,所述固定锁的包括设置有锁舌的锁头和用于容纳所述锁舌的锁腔,所述锁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锁腔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上与所述锁头相对应的位置。
CN201620736033.7U 2016-07-12 2016-07-12 防火门 Active CN205876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033.7U CN205876107U (zh) 2016-07-12 2016-07-12 防火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033.7U CN205876107U (zh) 2016-07-12 2016-07-12 防火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6107U true CN205876107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6033.7U Active CN205876107U (zh) 2016-07-12 2016-07-12 防火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6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013A (zh) * 2019-12-10 2021-06-11 江西大发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锁闭功能的门铰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013A (zh) * 2019-12-10 2021-06-11 江西大发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锁闭功能的门铰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0233B2 (en) Skylight with manual closing feature
CN104105837A (zh) 带压差缓和机构的门装置
CN205876107U (zh) 防火门
US9340948B2 (en) Explosion mitigating vault
CN209539154U (zh) 一种重力泄爆门
CN206174808U (zh) 一种自动泄压装置
CN206035322U (zh) 一种环保型防火门
CN209277773U (zh) 一种防火卷帘门
KR200492197Y1 (ko) 현관 방화문 장치
KR101278571B1 (ko) 안전강화 수밀 및 풍우밀 선박 강재문
CN205638145U (zh) 防火门
JPWO2018043740A1 (ja) 防災用扉構造
JP2017223103A (ja) 差圧緩和型迅速作動両開き扉
KR20110101839A (ko) 창틀의 개폐장치
JP2020165739A (ja) ブローアウトパネル開閉装置
CN205677102U (zh) 一种具有双重阻隔作用的耐火盖
CN205669356U (zh) 机柜锁和户外机柜
KR101624802B1 (ko) 방화셔터용 경첩의 회전축 연결구조
CN210828664U (zh) 一种消防栓门锁定装置
KR20220006346A (ko) 방화댐퍼
CN105134035B (zh) 一种密封门结构
CN205477245U (zh) 双扇带玻璃木质防火门
US6725603B1 (en) Emergency exit revolving door
CN205477247U (zh) 防火门
AU2011205195A1 (en) Access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