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4201U -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4201U
CN205874201U CN201620862360.7U CN201620862360U CN205874201U CN 205874201 U CN205874201 U CN 205874201U CN 201620862360 U CN201620862360 U CN 201620862360U CN 205874201 U CN205874201 U CN 205874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thickness
cutting
station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62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海舰
米军哲
史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62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4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4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4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玻璃生产成品率。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包括:切割工位;所述切割工位上具有玻璃切割机,用于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工位上还具有厚度测量传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可省略现有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避免了由于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引起的纵向切割时玻璃温度较低,造成纵向切割不良的概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玻璃切割的成品率。

Description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溢流法玻璃生产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工艺,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玻璃。
在溢流法玻璃生产中,需要对玻璃生产装置制造出来的玻璃带进行切割和厚度测量,切割又分为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步骤。现有的生产工艺中,玻璃带首先进入横向切割工位,对玻璃带进行横向切割,然后,被横向切割获取后的玻璃进入厚度测量工位,厚度测量传感器对玻璃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玻璃厚度信息发送给玻璃生产装置,根据测量的玻璃厚度对玻璃生产装置进行调节,以纠正生产出玻璃的厚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溢流法玻璃生产工艺的切割中,对玻璃温度的控制及其重要,被横向切割工位被横向切割后的的玻璃,需要进入下一工位厚度测量工位之后,再进入纵向切割工位进行纵向切割,这样导致纵向切割时玻璃温度较低,造成纵向切割不良的概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玻璃生产成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包括:
切割工位;
所述切割工位上具有玻璃切割机,用于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切割;
所述切割工位上还具有厚度测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具有固定间隔距离。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还具有防护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外围的防护外罩。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所述防护外罩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具有隔热空间。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
所述横向切割工位包括驱动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机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切割的驱动台;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通过所述驱动台与所述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同步移动,并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控制所述驱动台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移动的第一开启控制电路;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包括控制开启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的第二开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启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启控制电路通过同一控制按键控制。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所述横向切割工位与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相邻。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传送待加工测厚玻璃传送机构;
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的安装座上。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垫衬,所述垫衬与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相对,所述垫衬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一表面一侧,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一侧,当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一表面上进行切割,所述垫衬顶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二表面上。
可选的,前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中所述测量传感器采用激光厚度传感器、超声波厚度传感器或微波厚度传感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的切割工位同时安装有玻璃切割机以及对待加工测厚玻璃测厚的厚度测量传感器。将玻璃切割机与厚度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同一个工位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可省略现有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避免了由于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引起的纵向切割时玻璃温度较低,造成纵向切割不良的概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玻璃切割的成品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包括:
切割工位;
所述切割工位上具有玻璃切割机10,用于对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进行切割;
所述切割工位上还具有厚度测量传感器20,用于对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进行厚度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待加工测厚玻璃呈带状,是由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加工而成,需要通过玻璃切割机进行切割成分体,并对由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加工而成的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测量,并通过测量的实际厚度参数,对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节,以矫正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加工而成的待加工测厚玻璃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的切割工位同时安装有玻璃切割机以及对待加工测厚玻璃测厚的厚度测量传感器。将玻璃切割机与厚度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同一个工位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可省略现有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避免了由于单独的厚度测量工位引起的纵向切割时玻璃温度较低,造成纵向切割不良的概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玻璃切割的成品率。
具体的,厚度测量传感器与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连接,用于为溢流法玻璃加工设备提供对待加工测厚玻璃测量的厚度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的度测量工位上,待切割测厚玻璃是被传送装置传送的,在进行横向切割后的玻璃单体,被厚度测量传感器通过定时进行厚度测量的,实际中,由于目前常规玻璃传送装置速度不稳定,测量传感器的测厚采集点在玻璃单体上的位置不一,难以实现测量传感器在玻璃单体上的定距离厚度采样测量,测量标准不一。进一步的,为了对玻璃单体测量的标准化,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10与所述玻璃切割机20之间具有固定间隔距离,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与所述玻璃切割机同步工作,被厚度测量传感器测量的点,距离被玻璃切割机切割的切口的距离均为定值,可满足标准化测量。具体的,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位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前,也可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位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后。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10与所述玻璃切割机20可固定于同一基体(图中未示出)上。
当玻璃切割机在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切割中,容易出现飞溅的残渣,被溅射到厚度测量传感器上,将厚度测量传感器的检测端破坏,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20的检测端与所述玻璃切割机10之间还具有防护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20外围的防护外罩30。具体的,防护外罩可包括有竖立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的竖挡板,以及与所述竖挡板相连接的横挡板,所述横挡板向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的检测端方向延伸。可将厚度测量传感器靠近玻璃切割机的一侧包裹起来,防溅射效果较好。
在将厚度测量传感器上增加防护外罩后,防护外罩会吸收从待加工测厚玻璃吸收的大量热量,为了降低防护外罩对厚度测量传感器的热辐射,上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所述防护外罩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具有隔热空间。隔热空间的存在,可利用空气隔热,降低厚度测量传感器自身的温度。具体的,所述防护外罩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的距离可在5-15mm。
其中,待加工测厚玻璃在进行切割中,需要分为两部,横切和纵切,在具体操作中,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位于横切工艺中,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所述横向切割工位包括驱动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机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切割的驱动台;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通过所述驱动台与所述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同步移动,并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其中,横切工位的玻璃切割机需要驱动台进行驱动进行横向切割,将厚度测量传感器直接或间接与驱动台连接,使得驱动台同时能够对厚度测量传感器以及横切工位的玻璃切割机进行驱动。
在具体的操作中,现有技术中切割、厚度测量为两个工艺,分布进行,分别需要一个时间段,为了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时间,上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台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移动的第一开启控制电路;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包括控制开启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的第二开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启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启控制电路通过同一控制按键控制。操作中,操作人员可通过一次性的开启控制按键,来使得横向切割工艺与厚度测量工艺在同一时间内同步运行,降低了加工测厚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的,所述横向切割工位与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相邻。在横向切割工位经过横向切割和厚度测量之后,可直接进行纵向切割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省略了单独存在的厚度测量工位。
在具体操作中,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位于纵切工艺中,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传送待加工测厚玻璃传送机构;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的安装座上。玻璃传送机构在将待加工测厚玻璃传送的同时,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无需移动,便可对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纵向厚度进行测量。
在将厚度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切割工位后,切割待加工测厚玻璃中,待加工测厚玻璃会容易发生颤抖,导致了厚度测量传感器对颤抖的待加工测厚玻璃的厚度测量精度较低,为了提高测量厚度的精度,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的垫衬40,所述垫衬40与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10的刀具相对,所述垫衬40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的第一表面一侧,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10的刀具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一侧,当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10的刀具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的第一表面上进行切割,所述垫衬40顶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的第二表面上。即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被夹持在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10的刀具与垫衬40之间,可降低待加工测厚玻璃x100在切割时候发生的颤抖,提高厚度的测量精度。
具体的,所述测量传感器可采用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触式传感器,为了降低待加工测厚玻璃在被切割是发生的颤抖对测量传感器的伤害,可采用非接触式触式传感器为宜,如,所述测量传感器采用激光厚度传感器、超声波厚度传感器或微波厚度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工位;
所述切割工位上具有玻璃切割机,用于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切割;
所述切割工位上还具有厚度测量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具有固定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还具有防护在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外围的防护外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外罩与所述玻璃切割机之间具有隔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
所述横向切割工位包括驱动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机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切割的驱动台;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通过所述驱动台与所述横向切割工位的玻璃切割同步移动,并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台在待加工测厚玻璃上横向移动的第一开启控制电路;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包括控制开启对待加工测厚玻璃进行厚度检测的第二开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启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启控制电路通过同一控制按键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切割工位与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传送待加工测厚玻璃传送机构;
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横向切割工位以及纵向切割工位;
所述厚度测量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纵向切割工位的安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垫衬,所述垫衬与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相对,所述垫衬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一表面一侧,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位于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一侧,当所述切割工位上的玻璃切割机的刀具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一表面上进行切割,所述垫衬顶在所述待加工测厚玻璃的第二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传感器采用激光厚度传感器、超声波厚度传感器或微波厚度传感器。
CN201620862360.7U 2016-08-10 2016-08-10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Active CN205874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2360.7U CN205874201U (zh) 2016-08-10 2016-08-10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2360.7U CN205874201U (zh) 2016-08-10 2016-08-10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4201U true CN205874201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0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62360.7U Active CN205874201U (zh) 2016-08-10 2016-08-10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4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25A (zh) * 2022-06-28 2022-11-04 湖南兴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切割装置、玻璃切割系统及玻璃切割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25A (zh) * 2022-06-28 2022-11-04 湖南兴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切割装置、玻璃切割系统及玻璃切割方法
CN115286225B (zh) * 2022-06-28 2024-03-01 湖南兴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切割装置、玻璃切割系统及玻璃切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2738U (zh) 钢筋切割机定长定位装置
CN105789082B (zh) 一种硅片隐裂检测系统
CN108500126A (zh) 一种能够故障检测的片体定距输送冲孔机
CN205874201U (zh) 溢流法玻璃生产装置
CN203545137U (zh) 大平面真空吸附搬运装置
CN204221127U (zh) 一种切割板材的装置
CN104181235A (zh) 一种基于虚拟时间反转的声发射被动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3601361B (zh) 用于切割液晶基板的切割装置及其刀压调试方法
CN203465980U (zh) 线束布线生产装置
CN103453846B (zh)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带钢端面形貌的装置及方法
CN208984551U (zh) 一种在线x射线全自动玻璃检测设备
CN206597806U (zh) 高精度切断装置及其高精度冲孔切断设备
CN104089559B (zh) 一种电池测厚装置
CN202540456U (zh) 一种移动式切坯钢丝架
CN205652824U (zh) 一种检测条自动装条装置
CN205300528U (zh) 表面平面精准检测装置
CN202216678U (zh) 电极检测自动处理系统
CN206779564U (zh) 型材自动切断机
CN203976616U (zh) 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
CN207616016U (zh) 用于鼓簧插套自动组装机的固定装置
CN110406976A (zh) 一种应力检测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09007702U (zh) 一种sim卡标记装置
CN205660485U (zh) 一种机床用激光检测装置
CN204818228U (zh) 一种铜板带的等长剪裁装置
CN205518019U (zh) 一种矿量调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8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050035 No. 9, the Yellow River Avenue, hi tech Zone, Hebei, Shijiazhuang

Patentee afte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100070 Beijing Seahawks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Road No. 9 Building No. 2 room 266 (Park)

Patentee before: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TUNGHSU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