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8936U - 一种自行车线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8936U
CN205858936U CN201620835173.XU CN201620835173U CN205858936U CN 205858936 U CN205858936 U CN 205858936U CN 201620835173 U CN201620835173 U CN 201620835173U CN 205858936 U CN205858936 U CN 205858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bicycle
reinforcing ring
enlarging
p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51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351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8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8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8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线管,涉及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管的扩口受到与其相连接的插接头的挤压而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影响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自行车线管,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线管本体,线管本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扩口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扩口端开设有扩口,插接端设有插接头;扩口端套设有加强环。该自行车线管能有效降低线管本体扩口处发生破裂的几率,确保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线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线管。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和变速系统对自行车的车速控制至关重要,是掌握行车速率与安全的关键。自行车线管在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中主要用于包覆系统用线,在保证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上还能在一定程度保护刹车线或者变速线,延长其使用寿命。
现有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所用的线管多由若干个形状结构一致的线管一一串接而成,为了保证相邻线管之间连接的紧凑度和匹配度,现有的小线管一般会在其两端设有相匹配的扩口和插接头,使用时,线管的插接头能够和与其相邻连接的线管的扩口匹配连接,在确保线管之间有一定弯转度的基础上,还能使线管之间的连接紧凑、匹配。但是,在自行车刹车或者变速的过程中,线管受力,线管之间产生互相作用力,线管在扩口处受到与其相连接的插接头的挤压后,扩口处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影响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自行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线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管的扩口受到与其相连接的插接头的挤压而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影响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线管,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线管本体,所述线管本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扩口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扩口端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扩口,所述插接端设有插接头;相邻所述线管本体之间,所述插接端的插接头插入至与其相邻的所述扩口端的扩口内;所述扩口端套设有加强环。
进一步的,所述扩口端的外圆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加强环镶嵌于所述环形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线管本体位于所述扩口端与所述插接端之间的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加强环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扩口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加强环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环形槽的轴向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为铝合金加强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为钛合金加强环。
进一步的,所述扩口为球面扩口,所述插接头为与所述球面扩口相匹配的球形插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插接头的端部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线管本体为碳纤维线管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线管,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线管本体,使用时,将刹车线或者变速线从中空管状结构中穿过,刹车线或变速线将线管本体一一串接起来,其中,相邻线管本体的插接端和扩口端之间相互连接,插接端的插接头和与其相邻的扩口端的扩口匹配插接,在自行车刹车或者变速的过程中,自行车线管受力,线管本体之间互相作用,插接头插接于扩口内并对扩口处施力,线管本体沿其轴向的相互作用力对其影响较小,这里不再进行讨论;线管本体在扩口处受到插接头对其施加的沿其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后,自身沿其径向向内施加反作用力,同时,线管本体沿其径向向外发生形变;由于线管本体的扩口端外套设有加强环,当其扩口处受力时,加强环为了阻止线管本体的变形,沿线管本体径向向内对其施力,平衡插接头对线管本体的作用力。
扩口端外套设有加强环后,线管本体在其径向同时受到插接头、加强环以及自身施加的作用力,线管本体自身处于压紧状态;其中,加强环对线管本体起到结构补强的作用,减少了线管本体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线管本体扩口处发生破裂的几率,确保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线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线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线管本体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线管本体 2-加强环
11-扩口端 12-连接部 13-插接端
111-扩口 112-环形槽 131-插接头
13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是一种自行车线管,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线管本体1,线管本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扩口端11,另一端为插接端13;扩口端11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扩口111,插接端13设有插接头131;相邻线管本体1之间,插接端13的插接头131插入至与其相邻的扩口端11的扩口111内;扩口端11套设有加强环2。如图1和图2所示,为单个线管本体1与加强环2配合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线管本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使用时,将刹车线或者变速线从中空管状结构中穿过,刹车线或变速线将线管本体1一一串接起来,其中,相邻线管本体1的插接端13和扩口端11之间相互连接,插接端13的插接头131和与其相邻的扩口端11的扩口111匹配插接,在自行车刹车或者变速的过程中,自行车线管受力,线管本体1之间互相作用,插接头131插接于扩口111内并对扩口111处施力,线管本体1沿其轴向的相互作用力对其影响较小,这里不再进行讨论;线管本体1在扩口111处受到插接头131对其施加的沿其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后,自身沿其径向向内施加反作用力,同时,线管本体1沿其径向向外发生形变;在线管本体1的扩口端11套设有加强环2,当其扩口111处受力时,加强环2为了阻止线管本体1的变形,沿线管本体1径向向内对其施力,平衡插接头131对线管本体1的作用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扩口端11套设有加强环2后,线管本体1在其径向同时受到插接头131、加强环2以及自身施加的作用力,线管本体1自身处于压紧状态;其中,加强环2对线管本体1起到结构补强的作用,减少了线管本体1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了线管本体1扩口111处发生破裂的几率,确保自行车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的正常使用。此外,加强环2还可以对线管本体1的外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坏的几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鉴于被连接后的线管本体1之间沿其轴向的作用力对其影响较小,这里不再进行讨论,此后,文中所讨论的线管本体1之间的施力或受力均指线管本体1沿其径向的相互作用力。
具体的,在扩口端11套设加强环2可以包括两种情况:首先,加强环2包覆于扩口端11外壁的轴向长度大于扩口端11的轴向长度,此时,加强环2在对扩口111起到结构补强的基础上,还可以保护线管本体1的扩口端11以及其他部分的外壁,减少其受到外部因素的损伤;再者,加强环2仅包覆于扩口端11外壁,由于刹车线或变速线将线管本体1串接在一起后,在刹车或变速过程中,线管本体1沿其径向的相互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扩口端11的扩口111处,其中,插接端13的插接头131对与其匹配插接的相邻扩口端11的扩口111处施加作用力,同时,扩口端11外套接的加强环2为了阻碍扩口端11沿其径向的形变,也通过扩口端11对其扩口111处施加反作用力,此时,扩口端11沿其径向的受力包括插接头131、加强环2以及扩口端11自身沿其径向的施力,其施力点以及受力点集中在扩口端11开设有扩口111的一段,所以只要在扩口端11外壁套设加强环2就可以完成其结构补强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减少加强环2的材料消耗,节约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扩口端11的外圆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112,加强环2镶嵌于环形槽112中。在线管本体1外圆周面开设环形槽112,相当于减小了线管本体1这段的壁厚,在插接头131对与其匹配插接的扩口111施加作用力时,该线管本体1由于外壁变薄,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发生形变的趋势更大,但此时,加强环2会补偿线管本体1发生形变趋势的那些作用力,使线管本体1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刹车或变速过程中,相邻线管本体1之间以及线管本体1与加强环2之间的受力与前面所述的受力过程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环2镶嵌于线管本体1开设的环形槽112内,在保证其结构补强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限制加强环2在线管本体1上的位置。加强环2受插接头131的作用和环形槽112侧壁的作用,只能固定在环形槽112内,不会发生沿线管本体1轴向的移位,从而确保加强环2对线管本体1的结构补强作用,延长线管本体1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保证中空管状结构能够穿过系统线的基础上,还可以减少线管本体1以及加强环2的材料耗费,降低成本。
此外,加强环2镶嵌于环形槽112内,整个自行车线管的外部凸起较小甚至没有凸起,不仅能够减少外部对加强环2凸出部分的磨损,也使得自行车线管外表整齐、美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线管本体1位于扩口端11与插接端13之间的部位为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外径与加强环2的外径相同。当刹车线或变速线将线管本体1一一串接起来,相邻线管本体1之间,其中一个线管本体1的扩口111和另一个线管本体1的插接头131匹配插接,由于加强环2镶嵌于环形槽112内其外径与连接部12外径相同,自行车线管之间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圆管,外表美观;此外,自行车线管外壁没有凸起,减少了凸起处相对磨损较为严重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减少加强环2的材料耗费,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环形槽112的轴向长度与扩口111的轴向长度相同,加强环2的轴向长度与环形槽112的轴向长度相同。此时,线管本体1之间以及线管本体1与加强环2之间的作用力与前面所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由于线管本体1之间以及线管本体1与加强环2之间的施力均集中在开设有扩口111的这段,因此加强环2沿线管本体1轴向长度为扩口111沿线管本体1的轴向长度时,加强环2不仅可以保证其对线管本体1的结构补强,还可以大大减少其材料耗费;另外,还可以减轻自行车线管的重量,使刹车或者变速过程更加顺畅、轻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加强环2可以为铝合金加强环。首先,铝合金是一种以铝元素为基掺入少量铜、锌、锰、硅、镁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材料,其密度低,且强度较高,接近甚至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将其作为加强环2的材料,在保证其结构补强作用的基础上,相较其他材料,还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使自行车线管在刹车系统或变速系统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其次,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其中,其含量最多的铝是一种密度较小的轻金属,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价格低廉,不会过多增大加强环2的成本,从而减轻用户的消费压力。
除铝合金外,本实施例中,加强环2还可以选用钛合金加强环。与铝合金类似,钛合金是以钛元素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在工业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1g/m3左右,仅为钢的60%,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可制造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因此,钛合金制成的加强环2能够很好地保证对线管本体1的结构补强作用,同时也不会较多的加重自行车线管的重量。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线管本体1扩口端11的扩口111可以为球面扩口,插接头131为与球面扩口相匹配的球形插接头。首先,球面扩口与球形插接头的匹配插接能够保证相邻两个线管本体1的连接;其次,球面扩口相对于常见的锥形扩口而言,表面积要大,即相邻两个线管本体1的插接接触面积要大,使得相邻两个线管本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再者,由于被系统线连接起来的线管本体1要有一定的弯转度,以保证系统线在自行车架之间的弯转、盘绕,所以相邻线管本体1之间相互插接的扩口111和插接头131之间要能够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弯转,根据球面的特性可知:两个相互匹配的球面扩口和球形插接头之间的贴合度不受其贴合角度的影响,由球面的弧度变化可知,球形插接头与球面扩口之间能够完成一定角度的弯转,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其弯转角度的范围是一定的。由上可知,球面扩口和球形插接头的匹配连接,不仅能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而且还能使相邻线管本体1之间完成一定角度的弯转,以确保系统线在自行车架之间的弯转、盘绕。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球形插接头的端部可以为平面。线管本体1之间相互插接时,球形插接头难免会与别处发生碰撞,其中,球形插接头的端部最容易与别处发生碰撞,球形插接头的端部受到碰撞时,当受到的碰撞力大小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受到的碰撞压强越大。当球形插接头的端部为尖锐端部时,发生碰撞时,由于受到压强较大,很容易发生折断损伤,影响线管本体1的使用;相应的,将球形插接头的端部加工成平面,可以增大端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其受力压强,从而减小其受到碰撞发生折断损伤的情况。
考虑到系统线穿入线管本体1时的便捷性,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插接端13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导向孔132。由前面可知,系统线将多个线管本体1一一串接使用,其中,系统线需要穿过线管本体1的中空管状结构来完成对线管本体1的串接。在插接端13开设有导向孔132,导向孔132靠近线管本体1外侧一端的孔口直径要大于中空管状结构的直径,另一端与中空管状结构的直径相同,在不影响自行车线管使用的基础上,增强了系统线穿入线管本体1的便捷性。
系统线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刹车系统和变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度,一般会在刹车线或者变速线外涂有铁氟龙涂层,或者将铁氟龙管包覆于刹车线或者变速线外。当使用铁氟龙管的时候,一般的安装顺序是先将铁氟龙管穿入线管本体1的中空管状结构中,再将系统线穿过铁氟龙管,由于铁氟龙管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穿入线管本体1时相对较为困难,这时,导向孔132的设置可以使铁氟龙管的穿入更加便捷。这里所说的铁氟龙是常用于自行车线管中起润滑作用的一种材料,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替换。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线管本体1可以选用碳纤维线管本体。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鉴于碳纤维的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和高模量的特性,将碳纤维原料加工成碳纤维线管本体,其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保证了线管本体1的基本用途;其轻质的特点使自行车刹车系统或者变速系统使用更加轻便、高效;其耐腐蚀的特性保证了线管本体1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线管,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线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本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扩口端(11),另一端为插接端(13);所述扩口端(11)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扩口(111),所述插接端(13)设有插接头(131);相邻所述线管本体(1)之间,所述插接端(13)的插接头(131)插入至与其相邻的所述扩口端(11)的扩口(111)内;所述扩口端(11)套设有加强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端(11)的外圆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112),所述加强环(2)镶嵌于所述环形槽(1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本体(1)位于所述扩口端(11)与所述插接端(13)之间的部位为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外径与所述加强环(2)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12)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扩口(111)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加强环(2)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环形槽(112)的轴向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2)为铝合金加强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2)为钛合金加强环。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111)为球面扩口,所述插接头(131)为与所述球面扩口相匹配的球形插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插接头(131)的端部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13)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导向孔(13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本体(1)为碳纤维线管本体。
CN201620835173.XU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自行车线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8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5173.XU CN205858936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自行车线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5173.XU CN205858936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自行车线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8936U true CN205858936U (zh) 2017-01-04

Family

ID=5952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51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8936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自行车线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8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8936U (zh) 一种自行车线管
CN204538919U (zh) 定子浸漆架
CN1784961B (zh) 钓竿用竿体
CN104847765B (zh) 承载轴、导向轴、销轴组件、臂架及其装配方法和起重机
CN211142629U (zh) 一种高性能不锈钢丝绳
CN206111820U (zh) 一种抗弯传动轴
CN206522536U (zh) 钩织多孔与薄壁层状金属复合管
CN206101368U (zh) 鱼竿防抱死装置
CN205596943U (zh) 筏钓微铅竿及筏竿
CN210104414U (zh) 一种阻旋转钢丝绳
CN207939094U (zh) 一种用于软质绳索的旁路牵引装置
CN209555637U (zh) 一种耐磨加强型绳缆
CN208058397U (zh) 一种帽型钢
CN217538919U (zh) 一种高强度风力发电机刹车盘
CN207079412U (zh) 一种钢丝帘线
CN207597144U (zh) 一种弹性模量高速铁路专用钢绞线
CN21440496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强度方管
CN206636298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薄壁高强度电线杆结构
CN210739062U (zh) 一种轴销
CN204458877U (zh) 扭矩传递组件
CN207529721U (zh) 一种新型成缆机
CN2533904Y (zh) 膨胀连接式包胶哑铃
CN212470272U (zh) 一种高强度特种焊丝
CN206308530U (zh) 一种钢丝绳扣
CN211600200U (zh) 一种新型锻造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