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6091U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56091U CN205856091U CN201620789517.8U CN201620789517U CN205856091U CN 205856091 U CN205856091 U CN 205856091U CN 201620789517 U CN201620789517 U CN 201620789517U CN 205856091 U CN205856091 U CN 2058560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wastewater
- regenerative wastewater
- hydrojet nozzle
- neutral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包括再生废水中和池、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水力喷嘴搅拌器、防腐混凝土压块、再生废水入口管、中和用浓酸管、中和用浓碱管、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再循环管、合格废水排放母管、水力喷嘴分配母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容纳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酸、碱再生废水的中和池进行快速中和、达到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当今大容量高参数的电厂无论是核电厂或者是火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其特点是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需处理的凝结水量大,前置阳床和/或高速混床配置数量多,相应对前置阳床树脂和高速混床树脂再生频度也是相当高,树脂再生所产生的废水量大,必须及时的对再生后废水进行有效的中和,使废水的pH值控制在6~9范围内达标排放至下一级处理程序。对再生后废水进行中和处理的过程是:先根据在线分析仪表所测得的废水酸、碱度,采用相应剂量的浓酸或浓碱加入中和池,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在加入浓酸或浓碱的同时,要求其必须快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废水池,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废水进行中和反应,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目标值要求。由于中和池容纳量较大一般单座有效容积约200m3或以上,要使浓液快速、均匀、扩散到整个废水池并同废水中和,在实际操作上很难令人满意:不是出现浓酸液或浓碱液加入过量、中和滞后的问题,就是搅拌时间过长,难以适应现场设备再生的需要,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寻求一个具备高效搅拌手段和操作系统来能满足实际要求。当前在再生后废水中和池常用的搅拌方式有:中和池水泵水力循环方法和压缩空气搅拌方式。这些方式虽然能起到搅拌但均存在不足。中和池废水泵水力循环方法:由于水泵容量有限,要对大容纳量的中和池搅拌均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水循环,耗用时间过长,特别是当加入浓酸或浓碱后对废水进行中和时,会出现严重的中和滞后现象,因此单纯的水循环方式不被现场使用所接受;压缩空气曝气搅拌方法:需要另外接入专用气源,如厂用压缩空气或配备罗茨风机及系统,再者用压缩空气曝气搅拌有如下方面的限制:废水pH较低,有形成酸雾可能时,需慎重考虑是否采用空气搅拌;废水中含有极易挥发或/和有毒有害物类时,需慎重考虑是否采用空气搅拌。因此在中和曝气搅拌过程中,特别是对阳树脂再生废水的中和,会随曝气流向大气释放出大量有刺激性的氨味充斥整个厂房极不环保,采用空气搅拌的方式一般不能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能够对容纳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酸、碱再生废水的中和池进行快速中和、达到排放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包括再生废水中和池、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水力喷嘴搅拌器、防腐混凝土压块、再生废水入口管、中和用浓酸管、中和用浓碱管、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再循环管、合格废水排放母管、水力喷嘴分配母管,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的一侧面设置有再生废水入口管、中和用浓酸管、中和用浓碱管,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顶部设置有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的出口分两路,并列设置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各自有相应的再循环管和合格废水排放母管相连,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设置在水力喷嘴分配母管上,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上设置有多块带槽口的防腐混凝土压块。
作为优选,所述再生废水入口管、中和用浓酸管、中和用浓碱管上均设有自动阀门,所述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均为自动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再循环管由再生废水中和池的池顶沿池壁夹角垂直向下设置到池底,再沿池壁与池底交界水平布置,一直延伸设置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
作为优选,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沿再生废水中和池的池壁与池底交界夹角单侧水平布置,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本体的出口轴线与再生废水中和池的池底呈45°倾角,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的中心轴线与水力喷嘴分配母管轴向中心呈垂直状态牢固接合。
作为优选,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设置有自动液位控制仪,所述自动液位控制仪与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联锁,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的出口设置有在线pH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根据废水池结构和废水池容量而进行系统设计,将水力喷嘴搅拌器组合并排布在废水池内,用中和池废水泵再循环水为原动力,压力废水从水力喷嘴搅拌器喷嘴中喷出,液流以其高速度在其锥形扩散管入口形成负压,从而从池中吸入并带动一股液流使其加速,在喷射器内形成高度涡漩,产生了一个内部混合的混合液。在水力喷嘴搅拌器出口处,这种混合速度部分被转换为压力,使从喷射器中喷出的混合液成圆锥状扩散,并将其周围的液体带起来,使再生废水和中和用浓液在池内激烈翻转但不翻滚,这是一种溶液无空气混合搅拌,对提高溶液混合和促进中和溶液均匀度是相当有效。用水力喷嘴搅拌器组合的协同效应,当加入浓酸或浓碱对废水进行中和的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快速实现中和达标,允许排放至下一级处理程序。整个系统的特点是不存在死角、节时高效、运行可靠,对环境无污染。废水中和池的水力喷嘴搅拌器根据需要可以布置在池底底边的一侧、可以对边相对布置、也可以池底中心布置和池底环形布置;还可以不同标高分层组合布置的方式,但池底布置的方式可以达到高的流通率可优先选用。水力喷嘴混合器出口角度也可以根据废水池的结构、废水池水容积和废水输送泵的扬程、出力进行设计采用水平、垂直或倾角等等方式灵活布置。水力喷嘴搅拌器有多种规格,所配置数量要视废水池的有效容积、几何尺寸和需要的搅拌周期而定;此外,水力喷嘴搅拌器的总用水量和压力必须与废水池的废水泵出力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再生废水中和池、2-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3-水力喷嘴搅拌器、4-防腐混凝土压块、5-再生废水入口管、6-中和用浓酸管、7-中和用浓碱管、8-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9-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10-再循环管、11-合格废水排放母管、12-水力喷嘴分配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包括再生废水中和池1、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水力喷嘴搅拌器3、防腐混凝土压块4、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再循环管10、合格废水排放母管11、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一侧面设置有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1顶部设置有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的出口分两路,并列设置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各自有相应的再循环管10和合格废水排放母管11相连,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设置在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上,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上设置有多块带槽口的防腐混凝土压块4,所述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上均设有自动阀门,所述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均为自动阀门,所述再循环管10由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顶沿池壁夹角垂直向下设置到池底,再沿池壁与池底交界水平布置,一直延伸设置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沿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壁与池底交界夹角单侧水平布置,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本体的出口轴线与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底呈45°倾角,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的中心轴线与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轴向中心呈垂直状态牢固接合,再生废水中和池1设置有自动液位控制仪,自动液位控制仪与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联锁,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的出口设置有在线pH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根据废水池结构和废水池容量而进行系统设计,将水力喷嘴搅拌器组合并排布在废水池内,用中和池废水泵再循环水为原动力,压力废水从水力喷嘴搅拌器喷嘴中喷出,液流以其高速度在其锥形扩散管入口形成负压,从而从池中吸入并带动一股液流使其加速,在喷射器内形成高度涡漩,产生了一个内部混合的混合液。在水力喷嘴搅拌器出口处,这种混合速度部分被转换为压力,使从喷射器中喷出的混合液成圆锥状扩散,并将其周围的液体带起来,使再生废水和中和用浓液在池内激烈翻转但不翻滚,这是一种溶液无空气混合搅拌,对提高溶液混合和促进中和溶液均匀度是相当有效。用水力喷嘴搅拌器组合的协同效应,当加入浓酸或浓碱对废水进行中和的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快速实现中和达标,允许排放至下一级处理程序。整个系统的特点是不存在死角、节时高效、运行可靠,对环境无污染。废水中和池的水力喷嘴搅拌器根据需要可以布置在池底底边的一侧、可以对边相对布置、也可以池底中心布置和池底环形布置;还可以不同标高分层组合布置的方式,但池底布置的方式可以达到高的流通率可优先选用。水力喷嘴混合器出口角度也可以根据废水池的结构、废水池水容积和废水输送泵的扬程、出力进行设计采用水平、垂直或倾角等等方式灵活布置。水力喷嘴搅拌器有多种规格,所配置数量要视废水池的有效容积、几何尺寸和需要的搅拌周期而定;此外,水力喷嘴搅拌器的总用水量和压力必须与废水池的废水泵出力相匹配。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废水中和池(1)、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水力喷嘴搅拌器(3)、防腐混凝土压块(4)、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再循环管(10)、合格废水排放母管(11)、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一侧面设置有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1)顶部设置有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的出口分两路,并列设置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各自有相应的再循环管(10)和合格废水排放母管(11)相连,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设置在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上,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上设置有多块带槽口的防腐混凝土压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废水入口管(5)、中和用浓酸管(6)、中和用浓碱管(7)上均设有自动阀门,所述废水输送泵出口再循环门(8)和废水输送泵出口合格废水排放门(9)均为自动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10)由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顶沿池壁夹角垂直向下设置到池底,再沿池壁与池底交界水平布置,一直延伸设置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沿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壁与池底交界夹角单侧水平布置,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本体的出口轴线与再生废水中和池(1)的池底呈45°倾角,所述水力喷嘴搅拌器(3)的中心轴线与水力喷嘴分配母管(12)轴向中心呈垂直状态牢固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废水中和池(1)设置有自动液位控制仪,自动液位控制仪与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联锁,所述自吸式再生废水输送泵(2)的出口设置有在线pH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89517.8U CN205856091U (zh) | 2016-07-26 | 2016-07-26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89517.8U CN205856091U (zh) | 2016-07-26 | 2016-07-26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56091U true CN205856091U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4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89517.8U Active CN205856091U (zh) | 2016-07-26 | 2016-07-26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560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4991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
2016
- 2016-07-26 CN CN201620789517.8U patent/CN2058560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4991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41316U (zh) | 一种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臭氧氧化设备 | |
CN202705107U (zh) | 高效射流臭氧混合反应器 | |
KR100951578B1 (ko) | 저에너지를 사용하는 오존 수처리 시스템 | |
CN205856091U (zh)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
CN100515963C (zh) | 负压微泡投加臭氧处理水的方法 | |
CN105858864A (zh) | 一种臭氧氧化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 |
CN205760691U (zh) |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 |
CN106044991A (zh) | 一种再生废水中和水池水力喷嘴搅拌系统 | |
CN208742282U (zh) | 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 |
CN205803263U (zh) | 制药废水处理成套设备 | |
CN214270569U (zh) | 一种蒸发母液零排放处置系统 | |
CN108773904A (zh) | 一体化小型生化处理装置 | |
CN203946939U (zh) | 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 | |
CN211712720U (zh) | 一种新型臭氧氧化塔 | |
CN210528562U (zh) | 一种高膨胀高流化无堵塞芬顿流化床 | |
CN207294468U (zh) | 一种含dmac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08449219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塔 | |
CN208980401U (zh) | 一种新型芬顿反应装置 | |
CN101250010B (zh) | 一种环形接触氧化反应处理污水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3513336U (zh) |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5472858U (zh) | 一种电镀废水ph调节池 | |
CN208814744U (zh) | 一体化小型生化处理装置 | |
CN208684681U (zh) | 一种涂装污水排放处理设备 | |
CN203602399U (zh) | 新型射流曝气器 | |
CN21653801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