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276U - 一种挂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276U
CN205854276U CN201620543806.XU CN201620543806U CN205854276U CN 205854276 U CN205854276 U CN 205854276U CN 201620543806 U CN201620543806 U CN 201620543806U CN 205854276 U CN205854276 U CN 205854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main
single pin
fringe
main cou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38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438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车车架,至少包含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主桁架体和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边桁架体,在车架前端设置前端梁,两个单榀边桁架体以其端部分别垂直安装在前端梁的两端,两个单榀主桁架体以其端部垂直安装在前端梁上,并位于两个单榀边桁架体之间,且与单榀边桁架体平行;在车架前部,两个单榀主桁架体之间,由若干与之平行的纵向板梁,与连接在纵向板梁之间或连接在纵向板梁与单榀主桁架体之间的连接板构成前部板梁结构,在前部板梁结构下部设置牵引板和牵引销。本实用新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设计合理,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耗材少,承载能力大,油耗小,同时降低成本、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挂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车车架,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货运类车辆(含半挂车及全挂车)的车架设计中,主要结构是由左右分开的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在纵向上设计截面较高大的“工”字形或槽型截面的两根纵梁和两根边梁以承担垂直载荷(抗弯),在横向上(纵梁、边梁之间)设计截面较小的横梁,以连接纵梁和横梁,并承担横向载荷(抗扭);纵梁、边梁、横梁组成横截面为梯形或矩形的车架。这种车架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工”字形或槽型截面的抗扭能力及横向稳定型均较差,无法分担扭矩;而横梁由于其截面较小,且与纵梁、横梁,边梁与横梁的连接面积非常有限,也无法高效传递载荷,致使横梁也无法分担垂直载荷。其设计结果必然是,纵梁抗弯,横梁抗扭,各干各的活儿,彼此互不分担;未能充分发挥所有元件的自有能力,造成车架自重大、承载面高、质量利用系数低、横向稳定型差,抵抗振动性能差的结果。
对于减轻自重,提高质量利用系数问题,目前在经典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指导下,无法从结构上实现突破,只能是从材料上入手----利用高强度(屈服强度较高)的钢材,以满足极限应力为条件替代屈服极限较低的钢材;利用低密度、高强度、高成本的轻质材料铝合金和碳纤维等替代传统材料,此方法减重效果虽然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轻质材料在与传统材料连接而构成承载结构时,由于无法采用低成本的焊接形式,而不得不采用成本较高的绝缘铆接、绝缘螺接或粘接等工艺方式,且这些连接方式也很难快速有效的传递载荷。这不仅使得车架的原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同时还会在异种材料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早期损坏的隐患。
对于车辆承载面的高度,关系着运输安全,也影响能源的消耗,更与它的通过性有关。这在一般的车辆中,矛盾还不十分显著,而在集装箱运输中就比较突出,因为这直接决定于它是否超高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压缩半挂车架与牵引车上固定的牵引座接触部分的高度,但这部分高度受相应截面弯矩的控制,无法实现大幅度的降低。
目前,对半挂车和全挂车的改造,主要方式有:在主承载结构(“工”字型主纵梁及横梁)上:以高强度钢(屈服极限达到550甚至700Mpa)替代常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屈服极限345Mpa)和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极限235Mpa);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达到减小截面(以薄代厚),有的还在腹板上打孔(减重效果不明显,且工艺复杂),最终实现减重的目的。在辅助结构(承托面板及护栏)上:以铝合金替代碳钢;必须绝缘连接(铆接、螺接),防止异种金属材料间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非承载或装饰件上(挡泥板、工具箱、牌照板等),以新型的复合材料(碳纤维或SMC等)替代碳钢;必须螺接或粘接。上述办法虽然实现了减重效果,减重约18%~25%(从7500kg~8000kg减至6000kg~6500kg);但在减重的同时,大大削弱了车架的抗弯、抗扭能力,从而降低了车架的承载能力,将车架的实际承载能力降低了50%~58%(由原来的60吨~80吨,减到了33吨左右;有的甚至只承诺30吨)。极大地降低了车架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即使是40吨的载荷也坚持不了3年,整个车就已经接近报废,大梁甚至车架严重扭曲、弯曲变形而无法承载,有些车甚至三个月就“散架”了;高度方面,半挂车架与牵引车上固定的牵引座接触部分的高度(半挂车牵引销处)无论减重前后,依然维持在230mm~260mm之间。可见,现有技术改进后,依然存在自重大,载荷能力低,质量利用系数低,横向稳定型差,抵抗振动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设计合理,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耗材少,承载能力大,油耗小,同时降低成本、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的挂车车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车车架,至少包含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主桁架体和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边桁架体,在车架前端设置前端梁,两个单榀边桁架体以其端部分别垂直安装在前端梁的两端,两个单榀主桁架体以其端部垂直安装在前端梁上,并位于两个单榀边桁架体之间,且与单榀边桁架体平行;在车架前部,两个单榀主桁架体之间,由若干与之平行的纵向板梁,与连接在纵向板梁之间或连接在纵向板梁与单榀主桁架体之间的连接板构成前部板梁结构,在前部板梁结构下部设置牵引板和牵引销,前部板梁结构与中后部衔接处以横向贯通式板梁将两个单榀主桁架体和两个单榀边桁架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单榀边桁架体包括一根边桁架上弦杆,辅助边桁架,辅助边桁架设置在边桁架上弦杆与前部板梁结构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辅助边桁架包括与边桁架上弦杆平行的边桁架下弦杆,位于边桁架下弦杆两端,连接边桁架上弦杆的边桁架主腹杆,边桁架主腹杆两端通过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与边桁架上弦杆和边桁架下弦杆垂直连接的若干边桁架直腹杆,连接在两根边桁架直腹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边桁架上弦杆和边桁架下弦杆相连的边桁架斜腹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单榀主桁架体包括一根主桁架上弦杆,在主桁架上弦杆与前部板梁结构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设置的中辅助主桁架,以及从中辅助主桁架至车架尾部之间设置的后辅助主桁架;所述中辅助主桁架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平行的主桁架前下弦杆,位于主桁架前下弦杆两端,连接主桁架上弦杆的主桁架主腹杆,两端通过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与主桁架上弦杆和主桁架前下弦杆相连接;以及与主桁架上弦杆和主桁架前下弦杆垂直并通过主桁架直腹杆节点板、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连接的若干主桁架直腹杆,连接在两根主桁架直腹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桁架上弦杆和主桁架前下弦杆相连的主桁架斜腹杆;所述后辅助主桁架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平行的主桁架后下弦杆,以及通过后腹杆节点板连接在主桁架上弦杆和主桁架后下弦杆之间的若干后腹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单榀边桁架体的辅助边桁架与单榀主桁架体的中辅助主桁架之间,或两个相邻的单榀主桁架体的中辅助主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八字形连接杆组。
更进一步的,所述八字形连接杆组的下端头分别连接辅助边桁架的边桁架下弦杆和中辅助主桁架的主桁架前下弦杆,或两根相邻的中辅助主桁架的主桁架前下弦杆上;八字形连接杆组的上端头通过八字连接杆组节点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单榀边桁架体之间,按照车架的支反力和单榀主桁架体、单榀边桁架体的桁架传递载荷节点要求,在桁架的各个节点上布置横向贯通的若干贯通横梁。
更进一步的,所述贯通横梁构成的面与单榀边桁架体、单榀主桁架体构成的面形成上下两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与牵引车上固定的牵引座接触部的垂直高度小于9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贯通横梁的横断面是圆形、方形、三角形、“Z”型、工字型或槽型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挂车车架的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在工装上将单榀主桁架上弦杆、单榀主桁架主腹杆、单榀主桁架直腹杆、单榀主桁架斜腹杆、单榀主桁架前下弦杆、单榀主桁架后下弦杆按照设计尺寸连接好;并在各个杆件的交汇处加装相应的节点板且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制造出两个完全对称的单榀主桁架;
其次,在工装上将单榀边桁架上弦杆、单榀边桁架直腹杆、单榀边桁架斜腹杆、单榀边桁架下弦杆按照设计尺寸连接好;并在各个杆件的交汇处加装相应的节点板且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制造出两个完全对称的单榀边桁架;
第三步,分别将左右对称的两个单榀主桁架和两个左右对称的单榀边桁架,装入工装内;在前部,用板梁结构将各个桁架的上弦杆以及牵引销按照设计的尺寸牢固地连接起来;在中后部,用八字连接杆组及八字连接杆组节点板按照设计的尺寸彼此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主承载结构;
最后,在连接好的桁架结构上,按照车架的支反力和桁架节点传递载荷的要求,以堆垒叠加的方式,在桁架的各个节点上布置若干根横向贯通的承托和传递外载荷的贯通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前部的板梁结构接受传来的垂直外载荷,并将其转化为板梁的弯曲正应力,同时,将此拉应力或压应力等效的传递给后部的桁架并变成各桁架的上弦杆的轴向力;后部桁架接受板梁结构的轴向力的同时,也接受垂直外载荷,并将所有节点处传来的垂直外载荷转化为桁架结构各个杆件的轴向力,分担到每一根杆件上,最终以全部构成杆件分担外载荷,实现整体构件的全承载;而沿横向贯通布置的贯通横梁承担着其上的货物外载荷,并将其以垂直载荷的形式等效地传递给各个桁架及牵引销处的板梁结构上,继而实现了对外载荷的有效承载和流畅分散。由于前部板梁结构在前后衔接处以横向贯通式连接实现前后结构的有机结合,将前部和后部形成一个承载共同体,实现了整体承载;在车架的抗弯、抗扭上实现了整个车架的所有部件共同承担弯矩和扭矩,充分发挥了所有原件的承载能力,在载荷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车架自重,提高了车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榀主桁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榀边桁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后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组成半挂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端梁,2、单榀边桁架体,21、边桁架上弦杆,22、辅助边桁架,221、边桁架下弦杆,222、边桁架主腹杆,223、边桁架直腹杆,224、边桁架斜腹杆,225、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226、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227、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228、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9、边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3、单榀主桁架体,31、主桁架上弦杆,32、中辅助主桁架,321、主桁架前下弦杆,322、主桁架主腹杆,323、主桁架直腹杆,324、主桁架斜腹杆,325、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326、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 327、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328、主桁架直腹杆节点板,329、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33、后辅助主桁架,331、主桁架后下弦杆,332、后腹杆,333、后腹杆节点板;4、板梁结构,41、纵向板梁,42、连接板,43、横向贯通式板梁,5、牵引板,6、牵引销,7、后端梁,8、贯通横梁,9、八字连接杆,10、八字连接杆节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挂车车架,至少包含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主桁架体3和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边桁架体2,在车架前端设置前端梁1,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以其端部分别垂直安装在前端梁1的两端,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以其端部垂直安装在前端梁1上,并位于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之间,且与单榀边桁架体2平行;在车架前部,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之间,由若干与之平行的纵向板梁41,与连接在纵向板梁之间或连接在纵向板梁与单榀主桁架体3之间的连接板42构成前部板梁结构4,在前部板梁结构4下部设置牵引板5和牵引销6,前部板梁结构4与中后部衔接处以横向贯通式板梁43将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和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连接。
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包括一根边桁架上弦杆21,辅助边桁架22,辅助边桁架22设置在边桁架上弦杆21与前部板梁结构4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辅助边桁架22包括与边桁架上弦杆21平行的边桁架下弦杆221,位于边桁架下弦杆221两端,连接边桁架上弦杆21的边桁架主腹杆222,边桁架主腹杆222两端通过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 225、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 226、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 227与边桁架上弦杆21和边桁架下弦杆221相连接;以及与边桁架下弦杆221垂直、以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8和边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229相连接的若干边桁架直腹杆223,连接在两根边桁架直腹杆2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边桁架上弦杆21和边桁架下弦杆221以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8相连的边桁架斜腹杆224。
所述单榀主桁架体3包括一根主桁架上弦杆31,在主桁架上弦杆31与前部板梁结构4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设置的中辅助主桁架32,以及从中辅助主桁架32至车架尾部之间设置的后辅助主桁架33;所述中辅助主桁架32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31平行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位于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两端,分别直接或通过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325、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326、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327连接主桁架上弦杆31的主桁架主腹杆322,两端通过主桁架直腹杆节点板328、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 329与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前下弦杆321垂直连接的若干主桁架直腹杆323,连接在两根主桁架直腹杆3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前下弦杆321相连的主桁架斜腹杆324;所述后辅助主桁架33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31平行的主桁架后下弦杆331,以及通过后腹杆节点板333连接在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后下弦杆331之间的若干后腹杆332。
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的辅助边桁架22与单榀主桁架体3的中辅助主桁架32之间,或两个相邻的单榀主桁架体3的中辅助主桁架32之间,设置有若干八字形连接杆组9。
所述八字形连接杆组9的下端头分别连接辅助边桁架22的边桁架下弦杆221和中辅助主桁架32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或两根相邻的中辅助主桁架32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上;八字形连接杆组9的上端头通过八字连接杆组节点板10连接。
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之间,按照车架的支反力和单榀主桁架体3、单榀边桁架体2的桁架传递载荷节点要求,在桁架的各个节点上布置横向贯通的若干贯通横梁8。
所述贯通横梁8构成的面与单榀边桁架体2及单榀主桁架体3构成的面形成上下两层结构。
上部的若干根贯通横梁8(通过四边的边框连接后---与下部的带板梁结构4的空间桁架结构共用其边桁架的上弦杆21和前端梁1和后端梁7)所组成的框架式结构是个完整独立的承载主体,可作为独立的承载整体承担外载荷。上部的贯通横梁8在下部的带板梁结构4的空间桁架结构的节点处以堆垒叠加的方式固接在其上。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总体结构分为上下两层,可轻松拓展出系列车型:1、当两层同时使用时,作为通常的普通散货平板车;2、当作为专用集装箱骨架车时,只需去除上层的贯通横梁8即可实现;3、当需要作为工程机械的低平板车时,只需将各榀桁架的上弦杆做成曲梁即可实现。
所述车架与牵引车上固定的牵引座接触部的高度小于90mm。
所述贯通横梁8的横断面是圆形、方形、三角形、“Z”型、工字型或槽型中的一种。所述组合结构车架外形可以是长方形、方形、梯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所述组合结构车架横断面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方形、梯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所述桁架式车架可以是由纵向的两榀、三榀、四榀和五榀的平面桁架组成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上弦杆3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的桁架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主腹杆32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直腹杆32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斜腹杆324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后下弦杆33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上弦杆2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Z”型、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下弦杆22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主腹杆22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直腹杆22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斜腹杆224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横向连接杆9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Z”型、工字型和槽型中的一种;所述贯通式板梁结构与桁架式车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接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直腹杆323与主桁架上弦杆31、与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之间以及与主桁架直腹杆节点板328、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329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接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主桁架斜腹杆324与主桁架上弦杆31以及与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329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接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直腹杆223与边桁架上弦杆21以及与边桁架下弦杆221、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8、边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229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接中的一种;所述桁架的边桁架斜腹杆224与边桁架上弦杆21以及与边桁架下弦杆221、边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229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接中的一种。
首先,在专用工装上,按照图2所示:将单榀主桁架上弦杆31、单榀主桁架主腹杆322、单榀主桁架直腹杆323、单榀主桁架斜腹杆324、单榀主桁架前下弦杆321、单榀主桁架后下弦杆331按照设计尺寸连接好;并在各个杆件的交汇处加装如图2所示的相应的节点板----且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制造出两个完全对称的单榀主桁架3;
其次,在专用工装上,按照图3所示:在工装上将单榀边桁架上弦杆21、单榀边桁架主腹杆222、单榀边桁架直腹杆223、单榀边桁架斜腹杆224、单榀边桁架下弦杆221按照设计尺寸连接好;并在各个杆件的交汇处加装如图3所示的相应的节点板----且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制造出两个完全对称的单榀边桁架2;
第三步,分别将左右对称的两个单榀主桁架3和两个左右对称的单榀边桁架2,装入专用的工装内;在前部,以板梁结构4将各个桁架的上弦杆以及牵引销6按照设计的尺寸牢固地连接起来;在中后部,用八字连接杆组9及八字连接杆组节点板10按照设计的尺寸彼此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主承载结构---三维空间桁架结构组成组合结构车架的下半部分。
最后,在连接好的三维空间桁架结构上,按照车架的支撑特点(支反力)和桁架的力学特点(节点传递载荷)的要求,以堆垒叠加的方式,在桁架的各个节点上布置若干根横向贯通的承托和传递外载荷的贯通横梁8,就构成了本专利的组合结构车架。
从图5所示的半挂车成品在车架承载过程中,车架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并结合结构力学可知:
对于上层的贯通横梁8而言:沿横向贯通布置的贯通横梁8就相当于简支于主桁架3、边桁架2的简支梁;贯通横梁8承担着其上的货物外载荷;并将此外载荷在与各个桁架的连接处,以垂直载荷的形式等效地传递给各个桁架和牵引销处的板梁结构;继而实现了对外载荷的有效承载和流畅分散。
对于下部的桁架体而言:整个桁架体作为一个刚性的整体简支于牵引销6与悬挂之间;首先, 前部的板梁结构4,接受由贯通横梁8在连接处传来的垂直外载荷,并将其转化为板梁4的弯曲正应力,也就是沿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同时,将此拉应力或压应力等效的传递给后部的桁架体结构,并变成各个单榀桁架的上弦杆的轴向力;后部桁架接受板梁结构的轴向力的同时,也接受由贯通横梁8在节点处传来的垂直外载荷(而无间接载荷),由结构力学可知:桁架体会将所有节点处传来的垂直外载荷转化为构成桁架结构的各个杆件的轴向力。其次,桁架体同时还承担着来自悬挂的垂直向上的支反力和左右不平衡所产生的扭转力矩;由结构力学可知:桁架体在承受上述外载荷时,将所有外载荷(弯曲、扭转)均转化为构成桁架的杆件内部的轴向力的形式来分担到每一根杆件上;最终桁架以全部构成杆件来共同承担全部的外载荷;实现了整体构件的全承载。
对于整个车架而言,实现整体承载是由于前部板梁结构4在与后部的三维空间桁架结构的衔接处为横向贯通式连接,从而将前部板梁结构4和后部桁架组合成一个牢固的承载共同体,在承载方面实现了整体承载的模式。故此,在车架的抗弯、抗扭两个主要问题上,本实用新型均实现了使整个车架的所有部件共同承担弯矩和扭矩,也就是整体承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纵梁和边梁单独承受弯矩而无法分担扭矩,同时横梁也只能承担扭矩而无法分担弯矩的弊端;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所有原件的承载能力;结果必然是载荷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车架自重,同时提高了车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解释,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定,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所公开基础上无创造性的变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主桁架体(3)和两个纵向设置的单榀边桁架体(2),在车架前端设置前端梁(1),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以其端部分别垂直安装在前端梁(1)的两端,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以其端部垂直安装在前端梁(1)上,并位于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之间,且与单榀边桁架体(2)平行;在车架前部,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之间,由若干与之平行的纵向板梁(41),与连接在纵向板梁之间或连接在纵向板梁与单榀主桁架体(3)之间的连接板(42)构成前部板梁结构(4),在前部板梁结构(4)下部设置牵引板(5)和牵引销(6),前部板梁结构(4)与中后部衔接处以横向贯通式板梁(43)将两个单榀主桁架体(3)和两个单榀边桁架体(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包括一根边桁架上弦杆(21),辅助边桁架(22),辅助边桁架(22)设置在边桁架上弦杆(21)与前部板梁结构(4)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辅助边桁架(22)包括与边桁架上弦杆(21)平行的边桁架下弦杆(221),位于边桁架下弦杆(221)两端,连接边桁架上弦杆(21)的边桁架主腹杆(222),边桁架主腹杆(222)两端通过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225)、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226)、边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227)与边桁架上弦杆(21)和边桁架下弦杆(221)相连接;以及与边桁架下弦杆(221)垂直、以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8)和边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229)相连接的若干边桁架直腹杆(223),连接在两根边桁架直腹杆(2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边桁架上弦杆(21)和边桁架下弦杆(221)以边桁架直腹杆节点板(228)相连的边桁架斜腹杆(2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榀主桁架体(3)包括一根主桁架上弦杆(31),在主桁架上弦杆(31)与前部板梁结构(4)衔接处为起始点至后轮支撑处之间设置的中辅助主桁架(32),以及从中辅助主桁架(32)至车架尾部之间设置的后辅助主桁架(33);所述中辅助主桁架(32)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31)平行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位于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两端,分别直接或通过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A(325)、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B(326)、主桁架主腹杆节点板C(327)连接主桁架上弦杆(31)的主桁架主腹杆(322),两端通过主桁架直腹杆节点板(328)、主桁架直斜腹杆节点板(329)与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前下弦杆(321)垂直连接的若干主桁架直腹杆(323),连接在两根主桁架直腹杆(3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前下弦杆(321)相连的主桁架斜腹杆(324);所述后辅助主桁架(33)包括与主桁架上弦杆(31)平行的主桁架后下弦杆(331),以及通过后腹杆节点板(333)连接在主桁架上弦杆(31)和主桁架后下弦杆(331)之间的若干后腹杆(3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的辅助边桁架(22)与单榀主桁架体(3)的中辅助主桁架(32)之间,或两个相邻的单榀主桁架体(3)的中辅助主桁架(32)之间,设置有若干八字形连接杆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字形连接杆组(9)的下端头分别连接辅助边桁架(22)的边桁架下弦杆(221)和中辅助主桁架(32)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或两根相邻的中辅助主桁架(32)的主桁架前下弦杆(321)上;八字形连接杆组(9)的上端头通过八字连接杆组节点板(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单榀边桁架体(2)之间,按照车架的支反力和单榀主桁架体(3)、单榀边桁架体(2)的桁架传递载荷节点要求,在桁架的各个节点上布置横向贯通的若干贯通横梁(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横梁(8)构成的面与单榀边桁架体(2)及单榀主桁架体(3)构成的面形成上下两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牵引车上固定的牵引座接触部的高度小于9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横梁(8)的横断面是圆形、方形、三角形、“Z”型、工字型或槽型中的一种。
CN201620543806.XU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挂车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3806.XU CN205854276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挂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3806.XU CN205854276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挂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276U true CN205854276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3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38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276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挂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2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164A (zh) * 2016-06-07 2016-08-31 吕馗 一种挂车车架
US11945506B2 (en) 2020-11-04 2024-04-02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164A (zh) * 2016-06-07 2016-08-31 吕馗 一种挂车车架
US11945506B2 (en) 2020-11-04 2024-04-02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0676B (zh) 多横梁无纵梁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板整体钢桥面构造
US8201874B2 (en) Integral compartment vehicle body
CN205854276U (zh) 一种挂车车架
CN201432723Y (zh) 复合式全承载客车车身
CN105946977A (zh) 汽车车身骨架
CN105667596A (zh) 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
CN105905164A (zh) 一种挂车车架
CN105667597B (zh) 一种组合式车架
CN207987777U (zh) 一种高墩钢梁顶推支撑装置
CN206813099U (zh) 一种大件运输牵引车车架总成
CN205601923U (zh) 一种组合式车架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216508581U (zh) 一种轻量化半挂车车架
CN202063185U (zh) 重型汽车改进的一体式车架总成
CN202416173U (zh) 带水平k撑宽桁桥面系结构
CN204846059U (zh) 一种仿生无大梁半挂车架
CN212379043U (zh) 一种组合结构桥梁静载试验台
CN204821706U (zh) 一种仿生车架
CN104843075A (zh) 一种仿生无大梁半挂车架
CN202827741U (zh) 一种重型车加强型车架横梁
CN103061417A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CN209652756U (zh) 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
CN104843072A (zh) 一种仿生车架
CN206797476U (zh) 一种电动牵引车车架
CN215361542U (zh) 一种单胎铝合金骨架车大梁的变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