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0946U -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0946U
CN205840946U CN201620711616.4U CN201620711616U CN205840946U CN 205840946 U CN205840946 U CN 205840946U CN 201620711616 U CN201620711616 U CN 201620711616U CN 205840946 U CN205840946 U CN 205840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moving contact
oil
engine motor
sta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16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峰
李成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16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0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0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0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浮子,所述浮子可浮动地设在机油上;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且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浮子联动,以在所述机油达到预定量时移动至与所述静触头连通的位置并触发所述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将机油量的变化转化为动触头的运动,进而可以方便地实现机油量的自动检测,便于使用者控制机油量,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该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润滑是通过存放在油底壳中的机油来实现的,当机油量不足时易对发动机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造成维修成本大幅升高甚至事故隐患。相关技术中检测机油量的方式是通过机油标尺来实现的,驾驶员在观察机油量时,需要先将机油标尺拔下,并将机油标尺上的机油擦干净,然后将机油标尺插入机油管到最底部,再将机油标尺拔出并观察机油量,如果机油量在机油标尺的上限与下限之间则说明机油量正常。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机油量完全依靠人工测量,操作麻烦,且无法提前预警,需要依赖驾驶员的经验预判机油量是否临近见底,然后驾驶员才主动去通过机油标尺检测机油量,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以监控机油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的油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浮子,所述浮子可浮动地设在机油上;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且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浮子联动,以在所述机油达到预定量时移动至与所述静触头连通的位置并触发所述报警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将机油量的变化转化为动触头的运动,进而可以方便地实现机油量的自动检测,便于使用者控制机油量,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包括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所述静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所述机油达到第一预定量时所述第一动触头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静触头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所述机油达到第二预定量时所述第二动触头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连通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油底壳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浮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均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静触头设在所述油底壳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浮子的上方,所述第一静触头安装在所述限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报警器和所述第二报警器集成设置,且所述第一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集成,所述连杆为金属制成,且所述另一极、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均与所述连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报警器和所述第二报警器集成设置,且所述第一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集成,且均为正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还包括:浮动通道,所述浮动通道由油底壳的侧壁与机油加注通道的侧壁限定出,所述浮子设在所述浮动通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浮子构造为工字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油底壳,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
所述油底壳与上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 1,
报警器 11,
第一静触头 121,第二静触头 122,
第一动触头 131,第二动触头 132,
浮子 14,浮动通道 141,连杆 15,弹簧 16,限位块 17,
发动机缸体 21,油底壳 22,机油加注通道 23,机油口盖 24,齿轮 25,机油 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如图1-图2所示,发动机缸体21下方设有油底壳22,油底壳22用于容纳机油26,齿轮25半浸泡在机油26中,发动机缸体21上还设有机油加注通道23,机油加注通道23的开口端设有机油口盖24用于封闭机油加注通道23。
如图1-图2所示,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包括报警器11、静触头、动触头和浮子14。
其中,报警器11包括两极,在两极连通时,报警器11可以被触发并发出警报。浮子14可浮动地设在机油26上,随着机油量的变化,漂浮在机油26上的浮子14可以上下浮动,比如加机油26时,浮子14随着机油26向上浮动,消耗机油26时,浮子14随着机油26向下浮动。静触头与报警器11的一极电连接,动触头与报警器11的另一极电连接,且动触头与浮子14联动,以在机油26达到预定量时动触头移动至与静触头连通的位置并触发报警器11。
也就是说,动触头可以随着机油量的变化而运动,在机油26达到预定量时,浮子14浮动到对应的位置,动触头也随浮子14运动到与静触头连通的位置,此时报警器11的两极连通,报警器11被触发并发出警报。上述预定位置可以为机油26消耗到一定量需要加机油26的位置,也可以为机油26加满时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将机油量的变化转化为动触头的运动,进而可以方便地实现机油量的自动检测,便于使用者控制机油量,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报警器11可以为声音式或发光式。优选地,报警器11可以与车辆的中控显示设备连通,以在中控显示设备上显示机油量的状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还可以包括浮动通道141,浮动通道141可以由油底壳22的侧壁与机油加注通道23的侧壁限定出,浮子14可以设在浮动通道141内。
可以理解的是,浮动通道141用于限定浮子14的浮动范围,对浮子14的浮动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使浮子14的运动方向保持在上下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浮子14可以构造为工字型。由此,在保证浮动通道141对浮子14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可以减轻浮子14的重量,浮子14更易随着机油量的变化而浮动,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的灵敏性更高。
可选地,浮子14可以由耐油性的塑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报警器11可以包括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静触头可以包括第一静触头121和第二静触头122,动触头可以包括第一动触头131和第二动触头132。
其中,第一静触头121与第一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第一动触头131与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机油26达到第一预定量时第一动触头131移动至与第一静触头121连通的位置,此时,第一报警器的两极连通,第一报警器被触发并发出警报,提示使用者机油26已达到第一预定量。优选地,第一预定量可以为机油26加满的状态。
第二静触头122与第二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第二动触头132与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机油26达到第二预定量时第二动触头132移动至与第二静触头122连通的位置,此时,第二报警器的两极连通,第二报警器被触发并发出警报,提示使用者机油26已达到第二预定量。优选地,第二预定量可以为机油26消耗过多,需要补充机油26的状态。
由此,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可以提供两种极限状态下的报警,便于使用者将机油26始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可以集成设置,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与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集成,且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与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可以均为正极。
也就是说,第一静触头121与第一报警器的负极电连接,第二静触头122与第二报警器的负极电连接,第一动触头131与第一报警器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动触头132与第二报警器的正极电连接,且第一报警器与第二报警器共用正极。由此,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的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
优选地,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可以集成为同一个报警器11,且该报警器11可以包括两种报警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还可以包括连杆15和限位块17。
连杆15的一端可以铰接在油底壳22的侧壁上,连杆15的另一端可以与浮子14滑动连接,比如连杆15的另一端可以设有滑块,浮子14的上表面可以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或者连杆15的另一端可以设有滚轮,浮子14的上表面可以设有与滚轮活动连接的滚动槽。在浮子14沿上下方向浮动时,连杆15的另一端可以沿浮子14滑动,且连杆15可以绕铰接轴转动。
第一动触头131和第二动触头132可以均安装在连杆15上,第二静触头122可以设在油底壳22的侧壁上,且第二静触头122可以与第二动触头132相对设置,限位块17可以安装在浮子14的上方,第一静触头121安装在限位块17上,且第一静触头121与第一动触头131相对设置。
比如,第二动触头132可以安装在连杆15的靠近铰接轴的部分,且朝下凸出,第一动触头131可以安装在连杆15的远离铰接轴的部分,且朝上凸出。机油量增加时,浮子14上浮,连杆15顺时针转动,且在机油26加满时第一静触头121与第一动触头131导通;机油量减少时,浮子14下行,连杆15逆时针转动,且在机油26缺少到一定量时第二静触头122与第二动触头132导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还可以包括弹簧16,弹簧16弹性连接在限位块17与连杆15之间。在连杆15转动到第一动触头131止抵第一静触头121的位置时,弹簧16被压缩,浮子14受到的浮力需要克服弹簧16的弹性力;在连杆15转动到第二动触头132止抵第二静触头122的位置时,弹簧16被拉伸,浮子14和连杆15需要克服弹簧16的弹性力才能使第二动触头132止抵第二静触头122。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运动过程中的振动会导致机油26上下晃动,通过设置弹簧16,可以提供一定的阻尼,防止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误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杆15可以为塑料件,且连杆15上可以设有导线,导线用于连通报警器11的另一极与动触头。由此,连杆15的质量轻,对浮子14的浮动影响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的中,如图1所示,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可以集成设置,且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与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集成,连杆15可以为金属制成,且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第一动触头131和第二动触头132可以均与连杆15电连接。由此,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的结构简单,连杆15既作为传动机构又作为导电体。
优选地,连杆15可以为轻质金属制成,比如铝合金或中空状的铜质材料等。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将机油量的变化转化为动触头的运动,进而可以方便地实现机油量的自动检测,便于使用者控制机油量,防止机油26加注过多或机油26见底,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22。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22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22,便于对机油量进行监控,及时补充机油26,防止发动机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警器;
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
浮子,所述浮子可浮动地设在机油上;
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且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浮子联动,以在所述机油达到预定量时移动至与所述静触头连通的位置并触发所述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
所述静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一极电连接;
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所述机油达到第一预定量时所述第一动触头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静触头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另一极电连接,所述机油达到第二预定量时所述第二动触头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连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油底壳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浮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均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静触头设在所述油底壳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浮子的上方,所述第一静触头安装在所述限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器和所述第二报警器集成设置,且所述第一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集成,所述连杆为金属制成,且所述另一极、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均与所述连杆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器和所述第二报警器集成设置,且所述第一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的所述另一极集成,且均为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浮动通道,所述浮动通道由油底壳的侧壁与机油加注通道的侧壁限定出,所述浮子设在所述浮动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构造为工字型。
10.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
CN201620711616.4U 2016-07-07 2016-07-07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Active CN205840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1616.4U CN20584094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1616.4U CN20584094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0946U true CN20584094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1616.4U Active CN20584094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0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420A (zh) * 2017-07-04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油量显示异常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420A (zh) * 2017-07-04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油量显示异常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490420B (zh) * 2017-07-04 2019-11-22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油量显示异常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0946U (zh) 发动机机油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油底壳
CN104554674A (zh) 一种延缆往复运动控制机构
CN21026883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10028712U (zh) 一种2,3-二氟-5-氯吡啶生产中的溶剂回收缓存装置
CN209855877U (zh) 一种带警报功能的免插拔机油尺
CN207426948U (zh) 直线电机
CN211393954U (zh) 一种软水器盐箱
CN218781097U (zh) 精准控油润滑泵
US2470630A (en) Liquid level alarm particularly for storage battery electrolytes
CN214951526U (zh) 一种湿地水域环境研究用监测装置
CN215363033U (zh) 一种储油罐浮标结构
CN216050171U (zh) 一种用于预制泵站的液位器
CN101186260A (zh) 一种滑车钢丝绳跳槽报警用的装置
CN102607672A (zh) 液位传感器
CN205781907U (zh) 一种链条润滑装置
CN220412549U (zh) 一种电梯导轨集油杯
CN2915781Y (zh) 一种油浸式电动滚筒
CN215677138U (zh) 一种智能化不易损坏的电极
CN201027557Y (zh) 发动机外示机油标尺
CN220269106U (zh) 一种润滑油自动泵油位和油温检测装置
CN203964095U (zh) 油烟机和用于油烟机的油杯组件
CN211810408U (zh) 一种转子充氮箱
CN202501906U (zh) 液位传感器
CN112803355B (zh) 土豆机工作电路紧急保护装置
CN217804234U (zh) 一种新能源冷藏车用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Assign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45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gine oil alarm device and oil pan with i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7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gine oil alarm device and oil pan with 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