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6948U - 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6948U
CN207426948U CN201721068997.XU CN201721068997U CN207426948U CN 207426948 U CN207426948 U CN 207426948U CN 201721068997 U CN201721068997 U CN 201721068997U CN 207426948 U CN207426948 U CN 207426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rgan cover
slide plate
guide rai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89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诚
汤德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tth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tth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tth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89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6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6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6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X轴、X轴平台、驱动机构,X轴平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滑板、第一动子,第一导轨对称的设于第一底板,第一滑块对称的设于第一导轨上;第一滑板两侧与第一滑块相连;第一动子设于第一滑板下端面;第一滑板左右两侧壁上设有支撑板;Y轴平台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滑板、及第二动子,第二底板水平设于第一滑板上,并与之平行,第二导轨对称设于第二底板上,第二滑块对称设于第二导轨上;第二滑板两侧与第二滑块相连,第二动子设于第二滑板下端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第二动子在第一、第二底板上滑动。效果:本实用新型就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以及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已逐步取代滚珠丝杠成为驱动直线运动的主流。
现有的双轴直线电机,也即是在X轴平台上安装一个Y轴平台,形成双轴直线运动平台,从而实现双轴直线运动,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Y轴平台在X轴平台上作往复运动,使得X轴相对于Y轴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因此,仅仅依靠X轴上的滑块来支撑Y轴平台,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包括:
X轴平台,所述X轴平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滑板及第一动子,所述第一导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沿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方形延伸,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滑块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一动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下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一滑板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沿第一导轨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板上端面齐平;
Y轴平台,所述Y轴平台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滑板及第二动子,所述第二底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上,并与所述第一滑板垂直,所述第二导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且沿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滑块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滑板设置于第二导轨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动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的中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及所述第二动子在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上滑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直线电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板下端面的四角相连,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的四角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呈T字形结构,包括安装部及垂直于所述安装部中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安装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通过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固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两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板左侧壁的前端及右侧壁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撞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风琴罩,还包括风琴罩,所述风琴罩包括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所述第一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前端的第一端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壁相连,所述第二风琴罩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后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后端的第一端板相连;所述第三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左端的第二端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壁相连,所述第四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右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右端的第二端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的底面均开设有倒置的U型结构的引导槽,两所述第一导轨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第一风琴罩及第二风琴罩底面的引导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两所述第二导轨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底面的引导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所述第一导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栅尺,且第一动子上设置有第一读数头;任意一所述第二导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栅尺,且第二动子上设置有第二读数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X轴平台的第一滑板之上设置Y轴平台,中间未使用转接板,节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空间;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零部件都设置在底板、端板所形成的空间之内,结构紧凑,缩小了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体积,从而缩减了十字平台的整体体积。
2、在X轴平台上的滑板上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与滑板上端面齐平,如此,使得X轴平台对Y轴平台的支撑更为稳定,进而,能够提高X、Y轴平台在独立运动时的稳定性,故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
3、在X轴平台上及Y轴平台的两端的端板上设置防撞块,防撞块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撞作用,从而减小撞击磨损,X轴平台及Y轴平台上设置的风琴罩,可以很好的保护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内部结构,避免粉尘、金属屑等进入到平台之内,故而,可以提高十字平台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风琴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X轴平台10;
第一底板11;
第一导轨12;
第一滑块13;
第一滑板14;
支撑板141;
安装部1411;
支撑部1412;
螺纹孔1413;
第一动子15;
第一端板16;
第一风琴罩17;
引导槽171;
第二风琴罩18;
Y轴平台20;
第二底板21;
第二导轨22;
第二滑块23;
第二滑板24;
第二动子25;
第二端板26;
第三风琴罩27;
第四风琴罩28。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X轴平台10,Y轴平台20及驱动机构。
具体的,X轴平台10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导轨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板14及第一动子15,第一导轨12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底板11上并沿第一底板11的长度方形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底板11及其上的第一导轨12的截面形成为U型结构,从而在第一底板11及两第一导轨1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滑块1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滑块13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导轨12上,并可沿着第一导轨12滑动;第一滑板14设置于第一导轨12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多个第一滑块13相连,如此,第一滑板14及多个第一滑块13可同步运动,多个滑块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引导第一滑板14走直线运动;在第一滑板14的下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动子15设置于该第一凹槽内,在第一动子15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定子,第一定子沿第一底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底板11上的该第一安装槽内;第一滑板14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沿第一导轨12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141,支撑板141的上端面与第一滑板14上端面齐平。
Y轴平台20包括第二底板21、第二导轨22、第二滑块23、第二滑板24及第二动子25,第二底板21水平的设置于第一滑板14上,并与第一滑板14垂直,也就是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形成“十”交叉的结构。第一滑板14上端面与其两端的支撑板141的上端面齐平,因此,设置于第一滑板14上的第二底板21沿第一底板11的宽度方形可被支撑板141托起;第二导轨22对称的设置于第二底板21上,且沿第二底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底板21及其上的第二导轨22的截面形成为U型结构,从而在第二底板21及第二导轨22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二滑块23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滑块23对称的设置于第二导轨22上,并可沿着第二导轨22滑动;第二滑板24设置于第二导轨22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多个第二滑块23相连,如此,第二滑板24与多个第二滑块23可同步运动,多个第二滑块23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引导第二滑板24走直线运动;在第二滑板24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动子25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在第二动子2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子,第二定子沿第二底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二底板21上的该第二安装槽内。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动子15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动子15在第一底板11上滑动,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动子25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动子25在第二底板21上滑动,如此,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单独控制X轴平台10及Y轴平台20的运动,使得两个平台的运动互不干扰,故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定滑动速度及滑动距离,有利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滑块13及第二滑块23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滑块13分别与第一滑板14下端面的四角相连,四个第二滑块23分别与第二滑板24下端面的四角相连,如此,连接在第一滑板14下端面的四个角上的四个第一滑块13便可稳定的引导第一滑板14沿着第一导轨12滑动,对应的,四个第二滑块23也能够稳定的引导第二滑板24沿着第二导轨22滑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运动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支撑板141呈T字形结构,包括安装部1411及垂直于安装部1411中部的支撑部1412,支撑部1412两侧的安装部1411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413,支撑板141通过与螺纹孔1413相适配的螺杆固设于第一滑板14两侧壁上,如此,支撑板141的安装方便,拆卸也方便,同时,还能很好的对第二底板21进行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两支撑板141分别位于第一滑板14左侧壁的前端及右侧壁的后端,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安装有两个第一拖链,其中一个第一拖链的一端安装第二底板21上,并与第一滑板14左侧壁的后端的位置相对,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底板11左侧壁上的安装板上,另一个第一拖链安装在第二底板21上,并与第一滑板14右侧壁的前端相对,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底板11右侧壁上的安装板上,如此,两支撑板141的这种安装方式,为两个第一拖链的一端提供了合适的安装位置,使得安装方便;当然,还可以在第二底板21上安装第二拖链,安装方式在此不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底板1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16,第二底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板26,第一端板16及第二端板26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撞块,防撞块用于防止第一动子15及第二动子25滑到极限位置时,对相对应的底板上的端板造成撞击而发生磨损,其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防撞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风琴罩,风琴罩包括第一风琴罩17、第二风琴罩18、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第一风琴罩17一端与第一底板11前端的第一端板16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滑块13的前侧壁相连,第二风琴罩18的一端与滑块的后侧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底板11后端的第一端板16相连;第三风琴罩27一端与第二底板21左端的第二端板26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3的左侧壁相连,第四风琴罩28一端与第二滑板24的右侧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底板21右端的第二端板26相连。风琴罩具有遮盖的作用,用于防止设备运行过程中,粉尘、金属屑等细小的颗粒碎屑进入到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21或者粘附在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上,而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风琴罩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魔术贴进行粘贴,也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风琴罩17、第二风琴罩18、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的底面均开设有倒置的U型结构的引导槽171,两第一导轨12的外壁贴合于第一风琴罩17及第二风琴罩18底面的引导槽171的相对的两槽壁上,两第二导轨22的外壁贴合于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底面的引导槽171的相对的两槽壁上。
也就是说,第一风琴罩17及第二风琴罩18的宽度大于第一导轨12的宽度,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的宽度大于第二导轨22的宽度,如此,第一风琴罩17及第二风琴罩18便可对第一导轨12及第一底板11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包围,进而,将该空间进行盖合,故而,遮盖效果好,防尘防铁屑效果好;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可对两个第二导轨22及第二底板21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包围,进而,将该空间进行盖合,故而,遮盖效果好,防尘防铁屑效果好;另外,第一风琴罩17、第二风琴罩18、第三风琴罩27及第四风琴罩28的底面开设的倒置的U型结构的引导槽171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便于引导风琴罩沿着第一导轨12或者第二导轨22拉伸或者收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任意一第一导轨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栅尺,且第一动子15上设置有第一读数头;任意一第二导轨2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栅尺,且第二动子25上设置有第二读数头,如此,通过第一光栅尺及第一读数头,第二光栅尺及第二读数头便可分别获取第一动子15及第二动子25运动的位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X轴平台10的第一滑板14之上设置Y轴平台,中间未使用转接板,节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空间;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零部件都设置在底板、端板所形成的空间之内,结构紧凑,缩小了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体积,从而缩减了十字平台的整体体积。
2、在X轴平台上的滑板上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板141,支撑板141上端面与滑板上端面齐平,如此,使得X轴平台10对Y轴平台20的支撑更为稳定,进而,能够提高X、Y轴平台20在独立运动时的稳定性,故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
3、在X轴平台上及Y轴平台20的两端的端板上设置防撞块,防撞块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撞作用,从而减小撞击磨损,X轴平台及Y轴平台上设置的风琴罩,可以很好的保护X轴平台及Y轴平台的内部结构,避免粉尘、金属屑等进入到平台之内,故而,可以提高十字平台的工作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X轴平台,所述X轴平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滑板及第一动子,所述第一导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沿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方形延伸,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滑块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一动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下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一滑板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沿第一导轨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板上端面齐平;
Y轴平台,所述Y轴平台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滑板及第二动子,所述第二底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上,并与所述第一滑板垂直,所述第二导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且沿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滑块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滑板设置于第二导轨上方,下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动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的中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及所述第二动子在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板下端面的四角相连,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的四角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T字形结构,包括安装部及垂直于所述安装部中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安装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通过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固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两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板左侧壁的前端及右侧壁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撞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琴罩,所述风琴罩包括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所述第一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前端的第一端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壁相连,所述第二风琴罩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后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后端的第一端板相连;所述第三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左端的第二端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壁相连,所述第四风琴罩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右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右端的第二端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琴罩、第二风琴罩、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的底面均开设有倒置的U型结构的引导槽,两所述第一导轨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第一风琴罩及第二风琴罩底面的引导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两所述第二导轨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第三风琴罩及第四风琴罩底面的引导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第一导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栅尺,且第一动子上设置有第一读数头;任意一所述第二导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栅尺,且第二动子上设置有第二读数头。
CN201721068997.XU 2017-08-23 2017-08-23 直线电机 Active CN207426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997.XU CN207426948U (zh) 2017-08-23 2017-08-23 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997.XU CN207426948U (zh) 2017-08-23 2017-08-23 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6948U true CN207426948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8997.XU Active CN207426948U (zh) 2017-08-23 2017-08-23 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69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483A (zh) * 2017-12-30 2018-05-29 苏州欧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电机
CN115193727A (zh) * 2022-07-18 2022-10-18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运动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483A (zh) * 2017-12-30 2018-05-29 苏州欧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电机
CN115193727A (zh) * 2022-07-18 2022-10-18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运动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6948U (zh) 直线电机
CN207548682U (zh) 精密设备及其气浮式工作台
CN211490477U (zh) 一种高速插件机用双驱龙门直线电机平台
CN109604822A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可靠性高的激光雕刻设备
CN217227540U (zh) 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测量装置
CN215469540U (zh) 一种双工位龙门双驱直线电机运动平台
CN207281182U (zh) 多向近场扫描架测试装置
CN207142709U (zh) 一种牵车机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CN205070753U (zh) 一种有铁芯直线电机
CN201091959Y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205739057U (zh) 一种全封闭丝杆滑台
CN207758575U (zh) 一种受电弓检修工作台
CN204566337U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模具
CN201091961Y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207161647U (zh) 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
CN207525185U (zh) 一种焦炉料杆侧炉门防尘装置
CN208033980U (zh) 钣金切割机
CN208138742U (zh) 一种短距离控制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装置
CN206863335U (zh) 一种电动角位移台
CN21999240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海上平台维护用组合架
CN212558390U (zh) 一种伺服控制模组装置
CN205541616U (zh) 一种直线电机倒立摆
CN213449393U (zh) 一种建筑防水维修支撑装置
CN219094156U (zh) 一种焊接角度调整架
CN220035170U (zh) 一种河面栈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4 / F, building 9, Nangang first industrial park, Songbai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TOTEK SMAR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