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5286U -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5286U
CN205835286U CN201620843701.6U CN201620843701U CN205835286U CN 205835286 U CN205835286 U CN 205835286U CN 201620843701 U CN201620843701 U CN 201620843701U CN 205835286 U CN205835286 U CN 20583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e rod
tooth bar
gripping portion
trigger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3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SHI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SHI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SHI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SHI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3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5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包括夹取部、触发部以及管部,所述管部包括管体和滑动设置在管体中且一端连接所述夹取部的齿条,所述管部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中的拉条,所述拉条连接所述触发部,且所述拉条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齿条上的齿相啮合的齿块;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拉动所述拉条时对所述齿块进行挤压,使所述齿块与所述齿条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移动进而使所述夹取部进行夹取的凸起机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齿条、拉条和凸起机构,通过拉动拉条驱动拉条上的齿块与齿条相啮合,进而拉动所述齿条,减少了动作传递所需的部件,进而缩短了夹取部的反映时间,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拾物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掉落物件,且有时会掉落在难以拾取的位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拾物钳恰恰解决了这类问题,同时拾物钳也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物件的拾取,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物件难以拾取的问题。
为了实现拾物嵌对物件进行夹取,需要设置齿条、操作杆、有齿杆锁定机构、缆线等部件,而实现拾物钳的夹取动作,主要通过触发器通过传动部件拉动缆线,从而驱动齿条限位件运动,进而使得操作杆旋转从而与齿条卡合,带动齿条一同运行,从而控制夹取部进行夹取。
即现有技术中伸缩杆最终驱动齿条运动均需要通过缆线进行运动的传动,以及多个运动部件的配合,因此降低了其运行的反应速度,灵敏性降低。
如中国专利:CN102026780B,一种用于抓持物件的可调整长度的拾取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包括:a)头部区域,所述头部区域包括两个相对卡爪部件; b)管区域,所述管区域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头部区域;以及 c)手柄区域,所述手柄区域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管区域,且包括触发器;所述管区域包括:缆线,所述缆线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触发器;有齿杆,所述有齿杆包括多个齿,且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卡爪部件;以及有齿杆锁定机构,所述有齿杆锁定机构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缆线;通过挤压所述触发器,使所述有齿杆锁定机构可操作地与所述有齿杆配合;通过挤压所述触发器,使所述卡爪部件朝彼此运动,且所述管区域包括可调整的长度,其中所述有齿杆锁定机构包括操纵杆,通过所述缆线的运动来可控制地配合或脱开所述操纵杆。
该装置中,触发部触发拾取装置进行物件的拾取,需要经过缆线进行运动的传递,带动多个部件运动,才能使得齿条运行,增加了夹取时的反映时间,降低了拾物钳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无需通过缆线进行运动的传递,减少运动部件,使得动作传递更迅速的可伸缩的拾物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包括夹取部、触发部以及管部,所述管部包括管体和滑动设置在管体中且一端连接所述夹取部的齿条,所述管部还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中的拉条,所述拉条连接所述触发部,且所述拉条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齿条上的齿相啮合的齿块;
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拉动所述拉条时对所述齿块进行挤压,使所述齿块与所述齿条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移动进而使所述夹取部进行夹取的凸起机构。
较佳的,所述凸起机构包括凸块。
较佳的,所述拉条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用以容置所述凸块的凹槽,所述齿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
较佳的,所述凸起机构还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嵌设在所述管体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调节管的内壁。
较佳的,所述调节管中还设置有用以所述拉条及所述齿条的穿设的拉条孔和齿条孔。
较佳的,所述触发部包括:
手杆,所述手杆与所述管体相连;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嵌设在所述手杆中,且所述触发器的一端与所述手杆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拉条;
以及在自然状态下使所述触发器翘起的弹性件。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手杆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触发器相抵。
较佳的,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套设在所述内管体外,所述外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夹取部相连,另一端可调节的与所述内管体相连,所述内管体靠近所述夹取部的一端嵌设有调节管,另一端与触发部相连且滑动设置有所述齿条。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中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抵,用以限定所述齿条与第二弹簧间的最短距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台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台上的限位块。
较佳的,所述凸块的长度大于拉筒使夹臂闭合所需的滑动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齿条、拉条和凸起机构,通过拉动拉条驱动拉条上的齿块与齿条相啮合,进而拉动所述齿条,减少了动作传递所需的部件,进而缩短了夹取部的反映时间,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
(2)同时所述触发部中,所述触发器直接触发拉条,减少了中间的传动部件,也使得动作传递的时间减少,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
(3)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中设置限位机构,对所述齿条的运行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所述夹取部的位置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管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第一连接管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套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拉筒的剖视图。
附图中,1、夹取部;11、拉杆;12、调节套;121、凸台;13、第一连接管;131、限位台;14、拉筒;141、环形安装平台;15、夹臂;16、限位块;17、第二弹簧;2、管部;21、齿条;22、拉条;221、齿块;222、凹槽;23、调节管;231、凸块;232、拉条孔;233、齿条孔;24、外管体;25、内管体;26、第二连接管;27、松紧套;3、触发部;31、触发器;311、卡合槽;32、手杆;33、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拉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包括夹取部1、管部2以及触发部3,所述管部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夹取部1和所述触发部3,将触发部3的运动传递至所述夹取部1,促使夹取部1运行,对物件进行夹取。其中,所述管部2包括:管体、齿条21、凸起机构以及拉条22,所述齿条21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中,并平行于所述管体滑动,所述齿条21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取部1,另一端与所述管体滑动连接。所述拉条22设置在所述管体中,所述拉条22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31,另一端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齿条21上的齿相啮合的齿块221。所述凸起机构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齿块221相配合,拉动所述拉条22时,促使所述齿块221与所述齿条21相啮合,进而拉动所述齿条21。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齿条21、拉条22和凸起机构,通过拉动拉条22驱动拉条22上的齿块221与齿条21相啮合,进而拉动所述齿条21,减少了动作传递锁所需的部件,进而缩短了夹取部1的反映时间,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管的剖视图,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机构包括凸块和调节管,所述凸块231与所述拉条22上的齿块221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凸块23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23的内壁,所述调节管23嵌设在所述管体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1,所述调节管23中还设置有拉条孔232和齿条孔233,分别用以所述拉条22及所述齿条21的穿设,同时也对所述拉条22以及所述齿条21的运动进行了限位,防止所述拉条22和所述齿条21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且所述拉条22与所述调节管23中的凸块231相配合,所述调节管23的设置方便了凸块231的安装,简化了凸块231的制造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拉条22与所述凸块231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用以容置所述凸块231的凹槽222,所述齿块221位于所述凹槽222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1。在不使用状态时,所述凸块231嵌设在所述凹槽222中,所述齿块221与所述凸块231的一端相抵,且相贴合的一面倾斜。工作状态时,触发触发部3使得所述拉条22向触发部3方向移动,所述齿块221背部与凹槽222相比为凸起的状态,因此与凸块231相抵,凸块231将所述齿块221压向所述齿条21,进而使所述齿块221与所述齿条21相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21向所述触发器31方向运动。
图6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体24和内管体25,所述外管体24套设在所述内管体25外,所述外管体2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3与夹取部1相连,另一端可调节的与所述内管体25相连,所述内管体25嵌设在所述外管体24中,靠近所述夹取部1的一端嵌设有所述调节管23,另一端与触发部3相连且滑动设置有所述齿条21。
所述外管体24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组件与所述内管体25相连,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26以及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6外的松紧套27,所述第二连接管26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外管体24上,另一端与所述内管体25滑动连接,所述松紧套27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6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6螺纹连接,当所述松紧套27将所述第二连接管26拧紧时,所述第二连接管26与所述内管体25紧密贴合,从而连接所述内管体25和外管体24,同时也通过松紧套27控制所述外管体24与内管体25连接的位置。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外管体24与所述内管体25的连接位置,从而调节管体的长度,使得管体可收缩。
所述触发部3包括手杆32、触发器31以及弹性件,所述手杆32套设在所述内管体25的另一端,所述触发器31嵌设所述手杆32中,一端与所述手杆32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以设置所述拉条22的卡合槽311,所述手杆32与所述触发器3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性压片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手杆3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触发器31相抵,所述第一弹簧33在自然状态下使所述触发器31翘起,从而不对所述拉条22进行拉动,当按下所述触发器31时,所述触发器31与所述拉条22相连的一端拉动拉条22,使所述拉条22向触发部3方向移动。松开所述触发器31后,在所述第一弹簧33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触发器31复位,同时也使得所述拉条22复位。
所述触发器31与所述拉条22连接,直接将运动传递至所述拉条22,删减了传动部件,减少了拉条22的反映时间,提高了拉条22的灵敏性。
图8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中第一连接管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调节套的剖视图,请结合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夹取部1包括夹持组件、拉杆11、调节套12以及第二弹簧17,所述拉杆11的一端与所述齿条21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中,所述调节套12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中,且所述调节套12上的凸台12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一端相抵,防止所述调节套12向所述齿条21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套1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取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套设在所述拉杆11中,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套12内的凸台121相抵。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台131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台131上的限位块16,所述外管体24与所述夹取部1相连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中,并与所述限位台131的一侧相抵,所述限位台131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拉杆11穿过所述限位台131与所述齿条21相连,自然状态下所述齿条21与所述限位块16相抵。所述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限定所述齿条21与第二弹簧17间的最短距离。
因此向设置夹取组件方向拉动所述调节套12,由于所述拉杆11的一端与所述齿条21相连,而齿条21与所述限位块16相抵,因此对所述拉杆11进行限位,此时,所述调节套12的凸台121对所述第二弹簧17进行挤压,所述第二弹簧17压缩,所述调节套12上移,所述凸台12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3脱离,所述调节套1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3之间的摩擦减小,转动所述调节套12可对所述夹取部1的方向进行调节。
所述限位台131及限位块16的设置对夹取组件的轴向运动进行了限位,使得所述调节套12向所述第二弹簧17方向运动时,与所述夹取组件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移,所述第二弹簧17压缩,从而使得所述调节套12上的凸台121与所述第一连接套脱离,方便了所述调节套12的旋转,从而对所述夹取部1进行方向的调节,同时停止对所述调节套12进行拉伸后,由于第二弹簧17的作用,所述调节套12复位。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拾物钳中拉筒的剖视图,请结合图11所示。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臂15以及拉筒14,所述拉筒14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套12中,拉筒14内设置有环形安装平台141,且所述拉杆11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安装平台141与所述环形安装平台141相扣合,所述第二弹簧17部分设置在所述拉筒14中,并一端与所述拉筒14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套12的凸台121相抵,使所述拉杆11始终保持与所述环形安装平台141相抵。所述拉筒14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夹臂15分别铰接,而两个夹臂15还分别与所述调节套12相铰接。所述拉筒14在所述调节套12中滑动,使得所述夹臂15以与所述调节套12的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进而进行物件的夹取。
所述凸块231的长度大于所述拉筒14使所述夹臂15闭合所需的滑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过程:按压所述触发器31带动所述拉条22向所述触发部3一侧移动,所述拉条22的齿块221的背部与所述凸块231相抵,所述齿块221与所述齿条21相啮合,带动所述齿条21一同向所述触发部3方向运动,进而拉动所述拉杆11,带动所述拉筒14在所述调节套12中滑动,最终促使所述夹臂15进行夹取。松开所述触发器31,在第一弹簧33回复力的作用下拉条22复位,同时带动所述齿条21复位,同时第二弹簧17也复位,进一步的对齿条21进行拉动,也使得拉筒14复位,夹臂15打开。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齿条21、拉条22和凸块231,通过拉动拉条22驱动拉条22上的齿块221与齿条21相啮合,进而拉动所述齿条21,减少了动作传递锁所需的部件,进而缩短了夹取部1的反映时间,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同时所述触发部3中,所述触发器31直接触发拉条22,减少了中间的传动部件,也使得动作传递的时间减少,使得夹取动作更加的灵敏。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中设置限位机构,对所述齿条21的运行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所述夹取部1的位置可调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包括夹取部(1)、触发部(3)以及管部(2),所述管部(2)包括管体和滑动设置在管体中且一端连接所述夹取部(1)的齿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2)还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中的拉条(22),所述拉条(22)连接所述触发部(3),且所述拉条(22)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齿条(21)上的齿相啮合的齿块(221);
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拉动所述拉条(22)时对所述齿块(221)进行挤压,使所述齿块(221)与所述齿条(21)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21)移动进而使所述夹取部(1)进行夹取的凸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机构包括与所述拉条(22)上的齿块(221)相配合的凸块(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条(22)与所述凸块(231)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用以容置所述凸块(231)的凹槽(222),所述齿块(221)位于所述凹槽(222)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机构还包括调节管(23),所述调节管(23)嵌设在所述管体的一端,靠近所述夹取部(1),所述凸块(23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23)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23)中还设置有用以所述拉条(22)及所述齿条(21)的穿设的拉条孔(232)和齿条孔(2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3)包括:
手杆(32),所述手杆(32)与所述管体相连;
触发器(31),所述触发器(31)嵌设在所述手杆(32)中,且所述触发器(31)的一端与所述手杆(32)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拉条(22);
以及在自然状态下使所述触发器(31)翘起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手杆(3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触发器(31)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体(24)和内管体(25),所述外管体(24)套设在所述内管体(25)外,所述外管体(2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3)与所述夹取部(1)相连,另一端可调节的与所述内管体(25)相连,所述内管体(25)靠近所述夹取部(1)的一端嵌设有调节管(23),另一端与触发部(3)相连且滑动设置有所述齿条(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中设置有与所述齿条(21)相抵,用以限定所述齿条(21)与第二弹簧(17)间的最短距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台(131)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台(131)上的限位块(16)。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任意一条所述的可伸缩的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31)的长度大于拉筒(14)使夹臂(15)闭合所需的滑动距离。
CN201620843701.6U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Active CN20583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3701.6U CN205835286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3701.6U CN205835286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5286U true CN20583528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3701.6U Active CN205835286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52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783A (zh) * 2017-09-05 2017-12-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夹纸机构及玻璃拆包机
EP4118947A1 (en) * 2021-07-16 2023-01-18 Husqvarna Ab Hand-held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783A (zh) * 2017-09-05 2017-12-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夹纸机构及玻璃拆包机
EP4118947A1 (en) * 2021-07-16 2023-01-18 Husqvarna Ab Hand-held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96207A (en) Well pipe handling machine
US7140443B2 (en) Pipe handling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4709766A (en) Well pipe handling machine
CN205835286U (zh) 一种可伸缩的拾物钳
CN102449259B (zh) 立管输送系统和方法
AU2016371265B2 (en) Pipe handler and pipe loader for a well rig
NO309129B1 (no) Kraftdrevet stöttetang
ITTO940489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manovra di caricamento ed avvitamento di aste e tubazioni di rivestimento componenti una batteria di trivellazione per impianti di perforazione del sottosuolo.
KR102263335B1 (ko) 드릴 스트링 구성요소와 암반 굴착장치 취급 장치
US7114234B2 (en) Conductor torquing system
CA2298845C (en) Drill rod loader
CN105332663A (zh) 一种钻杆立柱自动排放机械手
US6793021B1 (en) Screen table tong assembly and method
KR102272201B1 (ko) 암반 굴착 장치에 대한 드릴 스트링 요소를 위한 취급장치 및 암반 굴착 장치
US9551194B1 (en) Tong assembly with floating jaw
US10590718B2 (en) Pipe handling unit
CN113279799A (zh) 双推进梁钻注锚一体机头、台车及隧道锚杆施工工艺
JPH04207A (ja) ケーブル張線装置
CN203742489U (zh) 钻机管柱输送机械手
JP2020145818A (ja) 掴線器並びに電線の支持及び張緩用器具
US2612343A (en) Reversible pipe puller
US9097071B1 (en) Tong arm assembly with floating jaw
JPH086151Y2 (ja) クランプ装置
CN110714729A (zh) 一种井口管柱接送装置
CN201081982Y (zh) 多功能手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