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1640U -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 Google Patents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1640U
CN205831640U CN201620107222.8U CN201620107222U CN205831640U CN 205831640 U CN205831640 U CN 205831640U CN 201620107222 U CN201620107222 U CN 201620107222U CN 205831640 U CN205831640 U CN 205831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ll
pot
phase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7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周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72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1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1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164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锅外壁和锅内壁连接,使锅内壁和锅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腔,密闭空腔通过连接环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内注入非相变换热工质,连接环上设置阀门,上腔体的外表面开设排气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均热锅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均热锅,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作为隔热腔,同时在高压泄压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下腔体内部为非相变换热工质,在非相变换热工质不发生相变的温度或压力范围内,依靠微观工质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热量从发热源通过非相变换热工质传导至热源以外的其他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均热锅制作方法,对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非相变换热工质进行划分,使其能够满足发挥最大的导热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用品领域,尤其是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背景技术
烹饪食材时,一般都是在锅的底部或靠近锅底的局部锅壁加热。此时锅体内的食材加热依靠锅壁导热实现。由于锅体各部分的温度相差大,导致位于锅体内不同位置的食材的温差大,容易出现锅底食材焦糊而锅内其它位置的食材未熟甚至未热的问题。上述问题最终会影响食物外观、口感以及营养价值,特别是当食物受热不充分、不均匀时,其内有效营养成分分子团不能充分分解,营养物质不能有效释放,这将极大程度影响人体通过食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相变热管技术原理应用于锅的制造。如一种技术方案中,在锅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部注入换热工质。利用换热工质的相变热管热传导制作均热锅,从而解决上述由于热传导速率低、均温性差等带来的问题。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变热管技术对热管结构及相变换热工质的要求较高,要实现相变热管循环,必须在管内设计毛细结构,这将增加锅的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同时,由于该热传导过程依靠换热工质相变循环实现,有可能出现热失控或换热失效问题,相变气化后热管内压力升高也不利于锅的长期使用;以上问题都将最终影响锅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利用非相变热超导原理及技术,制造均热锅,实现锅的迅速及均温加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包括锅外壁和锅内壁,所述锅内壁位于所述锅外壁内,所述锅外壁和锅内壁连接,使所述锅内壁和所述锅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通过连接环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为真空腔,所述下腔体内注入非相变换热工质,所述连接环上设置阀门,所述上腔体的外表面开设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作为隔热腔,同时在高压泄压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下腔体为工作腔,是实现锅体均温的主要部分,其内部为非相变换热工质,在非相变换热工质不发生相变的温度或压力范围内,依靠微观工质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热量从发热源通过非相变换热工质传导至热源以外的其他部位,实现均温。阀门作为安全阀,当下腔体的压力过大时,阀门开启可将上、下腔体导通,起到泄压缓冲的作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下腔体内设置多个加强柱或连接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占所述下腔体体积的88-95%。通过控制非相变换热工质的充装量以保证使用环境状态下腔体内具备足够的工作工质,而且,能够保证非相变换热工质处于有效地工作温度和压力环境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25℃或以上温度的环境使用时,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为气态的蒸馏水;在低于25℃温度的环境使用时,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为气态的醇类或脂类。对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非相变换热工质进行划分,使其能够满足发挥最大的导热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块包括旋转上连接块和旋转下连接块,所述旋转上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锅内壁上,所述旋转下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锅外壁,所述旋转上连接块和旋转下连接块通过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均热锅,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作为隔热腔,同时在高压泄压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下腔体为工作腔,是实现锅体均温的主要部分,其内部为非相变换热工质,在非相变换热工质不发生相变的温度或压力范围内,依靠微观工质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热量从发热源通过非相变换热工质传导至热源以外的其他部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旋转上连接块和旋转下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测试环境为不盛放任何物质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图5是盛放4/5体积高的水分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图6是盛放2/5体积高的水分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图7是盛放3/5体积高的水分与1500g米混合物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包括锅外壁1和锅内壁2。锅内壁2为一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圆柱形,锅内壁2的开口向外弯折形成锅沿后仍往下延伸形成外上壁21。锅外壁1为一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圆柱形。锅外壁1的边缘与外上壁21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在密闭空腔内焊接一个连接环3,连接环3将密闭空腔分隔成上腔体41和下腔体42。在连接环3上安装安全阀5。在锅外壁1上开设充装口8,通过充装口8向下腔体42内注入非相变换热工质6。上腔体41与下腔体42的容积比为1:6。上腔体41起缓冲压力作用,还可以隔热,避免温度过高烫手。在锅外壁1的外表面开设排气孔10,以保证过高的压力能够从密闭空腔中排出。为了提高密闭空腔的承压能力,在下腔体42内焊接多个加强柱9。在25℃或以上温度的环境使用时,非相变换热工质6为气态的蒸馏水;在低于25℃温度的环境使用时,非相变换热工质6为气态的醇类、脂类。
如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旋转上连接块71和旋转下连接块72来替代加强柱9。旋转上连接块71焊接在锅内壁2上,旋转下连接块72焊接在锅外壁1。旋转上连接块71的侧面为斜面,旋转下连接块72的侧面为斜面,旋转上连接块71与旋转下连接块72通过旋转,使两者的侧面斜面完全贴合,实现卡接连接。
对上述的均热锅进行温度测试,在锅内壁2的底部粘贴三个温度感应片、在侧壁的不同水平高度粘贴三个温度感应片,获得不同加热时间时的均热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其中将获得的最大监测温度值(max)、最小监测温度值(min),以及max-min的最大温度差值,分别作最大监测温度值(max)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小监测温度值(min)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max-min的 最大温度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温度值为纵坐标,得到图4至图7的时间-温度曲线图。其中,图中,max代表最大监测温度值(max)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in代表最小监测温度值(min)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ax-min代表最大温度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4是测试环境为不盛放任何物质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图5是盛放4/5体积高的水分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图6是盛放2/5体积高的水分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图7是盛放3/5体积高的水分与1500g米混合物的均热锅测试得到的时间-温度曲线图。从图4至图7的实验数据结果可知,上述的均热锅在锅底、锅壁以及锅内的温度差在5摄氏度以内,均热锅能够实现整锅均匀加热的效果,包括锅体内部实现温度均匀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包括锅外壁和锅内壁,所述锅内壁位于所述锅外壁内,所述锅外壁和锅内壁连接,使所述锅内壁和所述锅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腔通过连接环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为真空腔,所述下腔体内注入非相变换热工质,所述连接环上设置阀门,所述上腔体的外表面开设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腔体内设置多个加强柱或连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其特征在于:在常温状态下,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占所述下腔体体积的88-9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其特征在于:在25℃或以上温度的环境使用时,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为气态的蒸馏水;在低于25℃温度的环境使用时,所述非相变换热工质为气态的醇类或脂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旋转上连接块和旋转下连接块,所述旋转上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锅内壁上,所述旋转下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锅外壁,所述旋转上连接块和旋转下连接块通过卡接连接。
CN201620107222.8U 2016-02-02 2016-02-02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31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222.8U CN20583164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222.8U CN20583164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1640U true CN205831640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722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31640U (zh) 2016-02-02 2016-02-02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1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291A (zh) * 2016-02-02 2016-05-04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291A (zh) * 2016-02-02 2016-05-04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5104U (zh) 电热水壶的内胆加热结构
CN105078212B (zh) 一种均温式锅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7688096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5831640U (zh)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
CN202489789U (zh) 一种快速煮茶器
CN204654467U (zh) 主动式升温降温保温杯
CN202477345U (zh) 一种多用途石墨电子锅
CN204698343U (zh) 基于相变储能的太阳能开水壶及系统
CN101530284A (zh) 高效节能两用电压力锅
CN20535924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9331749U (zh) 一种快速切换火候的电蒸箱
CN209995848U (zh) 蓄热式保温餐具
CN105534291B (zh) 基于非相变热超导的均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CN207270232U (zh) 热循环煮食器锅胆及采用该锅胆的电饭锅和煮食锅
CN107625263A (zh) 烧水加热一体饭盒
CN205891674U (zh) 一种高容量果肉保温桶
CN207640149U (zh) 蒸汽锅
CN203234546U (zh) 一种保温电饭锅
CN220192401U (zh) 一种具有防烫结构的自热餐盒
CN205181152U (zh) 一种保温加热箱
CN201346117Y (zh) 高效节能两用电压力锅
CN204318381U (zh) 太阳能示温饭煲
CN108095528A (zh) 热循环煮食器锅胆
CN209960452U (zh) 一种相变储能锅炉
CN201123709Y (zh) 液态导热蒸饭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