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4285U - 一种双联手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手动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24285U CN205824285U CN201620661095.6U CN201620661095U CN205824285U CN 205824285 U CN205824285 U CN 205824285U CN 201620661095 U CN201620661095 U CN 201620661095U CN 205824285 U CN205824285 U CN 205824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pacer
- valve body
- air inle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联手动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的进气孔,阀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构造相同的手动单阀,所述手动单阀包括设于阀体内的阀腔及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的端盖,阀腔内设置有阀杆,阀杆底部设有复位弹簧,阀体上还设有与阀腔相对应的工作孔,进气孔通过进气流道与阀腔连通,工作孔通过出气流道与阀腔连通,阀腔内分别设有与进气流道相对应的第一隔套及与出气流道相对应的第二隔套,第一隔套与端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隔套与第二隔套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均与阀杆密封配合,阀杆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一只阀控制两台设备,可以一人控制多台直捻机,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手动阀。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纺织业的迅猛发展,直捻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直捻机是一种将两根棉纱经过特殊加工缠绕成一支粗棉线的机械设备。每当一支棉纱用完或者从中断裂,需要重新将棉纱穿过加工孔继续工作,一般直捻机使用手动阀配合直捻机上真空发生装置可以快速从加工孔中抽出细线继续工作。然而现有的手动阀只能控制一台直捻机,使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联手动阀,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可一只阀控制两台设备,并且气路简单,便于检修,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高了直捻机的生产效率,可以一人控制多台直捻机,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联手动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的进气孔,阀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构造相同的手动单阀,所述手动单阀包括设于阀体内的阀腔及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的端盖,阀腔内设置有阀杆,阀杆伸出于端盖的外部,阀杆底部与阀体之间抵设有复位弹簧,阀体上还设有与阀腔相对应的工作孔,进气孔通过进气流道与阀腔连通,工作孔通过出气流道与阀腔连通,阀腔内分别设有与进气流道相对应的第一隔套及与出气流道相对应的第二隔套,第一隔套设有用于连通进气流道与阀腔的第一通孔,第二隔套设有用于连通出气流道与阀腔的第二通孔,第一隔套与端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隔套与第二隔套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均与阀杆密封配合,阀杆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当环槽随阀杆运动至与第一隔套位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通路被截断,当所述环槽随阀杆运动至与第二密封圈位置相对应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通路被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和阀体之间通过螺钉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顶端设有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顶端设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常闭阀,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孔和两个工作孔,两个工作孔分别控制两台直捻机。压缩空气由进气孔通过进气流道进入阀腔,当按下阀杆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导通,使阀腔内形成气流通路,从而使气体从出气流道流出,进入工作孔,松开按钮后,阀杆在弹力作用下恢复闭合状态。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可一只阀控制两台设备,并且气路简单,便于检修,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高了直捻机的生产效率,可以一人控制多台直捻机,降低了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阀体、2阀杆、3端盖、4压板、5复位弹簧、6螺钉组件、7第一隔套、8第二隔套、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进气孔、12工作孔、13阀腔、14、进气流道、15出气流道、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21手柄、22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联手动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上的进气孔11,阀体1内并列设置有两个构造相同的手动单阀,所述手动单阀包括设于阀体1内的阀腔13及与所述阀体1配合连接的端盖3,阀腔13内设置有阀杆2,阀杆2伸出于端盖3的外部,阀杆2底部与阀体1之间抵设有复位弹簧5,阀体1上还设有与阀腔13相对应的工作孔12,进气孔11通过进气流道14与阀腔13连通,工作孔12通过出气流道15与阀腔13连通,阀腔13内分别设有与进气流道14相对应的第一隔套7及与出气流道15相对应的第二隔套8,第一隔套7设有用于连通进气流道14与阀腔13的第一通孔16,第二隔套8设有用于连通出气流道15与阀腔13的第二通孔17,第一隔套7与端盖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第一隔套7与第二隔套8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9及第二密封圈10均与阀杆2密封配合,阀杆2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22,当环槽22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一隔套7位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通孔16与所述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截断,当所述环槽22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二密封圈10位置相对应时,第一通孔16与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导通。
所述手动单阀为常闭阀,压缩空气由进气孔11通过进气流道14进入阀腔13,由于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与阀杆2之间的配合,使气流通路呈闭合状态,当按下阀杆2后,环槽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二密封圈10位置相对应时,使环槽22与第一隔套7之间形成间隙,第一通孔16与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导通,从而使进气流道14、第一通孔16、阀腔13、第二通孔17和出气流道15之间连通,使气体进入工作孔12,当松开阀杆2后,由于复位弹簧5的弹力使阀杆2复位,环槽22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一隔套7位置相对应时,第一通孔16与所述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截断,从而使阀呈闭合状。
阀体1上的两个手动单阀分别控制一台直捻机,实现了一只阀控制两台直捻机的的目的。
所述端盖3和阀体1之间通过螺钉组件6固定连接,端盖3顶端设有压板4。螺钉组件6和压板4使端盖3和阀体1之间配合的密封性更好,结构更为稳定。
所述阀杆2顶端设有手柄21,手柄21使阀杆2在操作使更为方便,且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双联手动阀,其特征是: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上的进气孔(11),阀体(1)内并列设置有两个构造相同的手动单阀,所述手动单阀包括设于阀体(1)内的阀腔(13)及与所述阀体(1)配合连接的端盖(3),阀腔(13)内设置有阀杆(2),阀杆(2)伸出于端盖(3)的外部,阀杆(2)底部与阀体(1)之间抵设有复位弹簧(5),阀体(1)上还设有与阀腔(13)相对应的工作孔(12),进气孔(11)通过进气流道(14)与阀腔(13)连通,工作孔(12)通过出气流道(15)与阀腔(13)连通,阀腔(13)内分别设有与进气流道(14)相对应的第一隔套(7)及与出气流道(15)相对应的第二隔套(8),第一隔套(7)设有用于连通进气流道(14)与阀腔(13)的第一通孔(16),第二隔套(8)设有用于连通出气流道(15)与阀腔(13)的第二通孔(17),第一隔套(7)与端盖(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第一隔套(7)与第二隔套(8)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9)及第二密封圈(10)均与阀杆(2)密封配合,阀杆(2)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22),当环槽(22)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一隔套(7)位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通孔(16)与所述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截断,当所述环槽(22)随阀杆(2)运动至与第二密封圈(10)位置相对应时,第一通孔(16)与第二通孔(17)之间的通路被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手动阀,其特征是:所述端盖(3)和阀体(1)之间通过螺钉组件(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手动阀,其特征是:所述端盖(3)顶端设有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手动阀,其特征是:所述阀杆(2)顶端设有手柄(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1095.6U CN20582428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双联手动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1095.6U CN20582428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双联手动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24285U true CN205824285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6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61095.6U Active CN20582428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双联手动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242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1764A (zh) * | 2017-06-13 | 2017-08-18 |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瞬间关断阀 |
-
2016
- 2016-06-24 CN CN201620661095.6U patent/CN2058242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1764A (zh) * | 2017-06-13 | 2017-08-18 |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瞬间关断阀 |
CN107061764B (zh) * | 2017-06-13 | 2019-05-21 |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瞬间关断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79280U (zh) | 活塞式先导电磁阀 | |
CN205824285U (zh) | 一种双联手动阀 | |
CN203442213U (zh) | 一种两位三通按钮阀 | |
CN203627901U (zh) | 一种两位五通双h气阀 | |
CN204345034U (zh) | 一种压缩天然气用先导式电磁阀 | |
CN204213437U (zh) | 气阀 | |
CN107246489B (zh) | 一种电磁阀 | |
CN204573209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单向阀 | |
CN203963079U (zh) | 金属调压阀 | |
CN2913752Y (zh) | 活塞式回压阀 | |
CN202558585U (zh) | 自动式气动压盖机 | |
CN205064938U (zh) | 气动单向阀 | |
CN204061998U (zh) | 常闭型三位五通电磁阀 | |
CN204704462U (zh) | 一种气动薄膜执行机构 | |
CN204372226U (zh) | 一种电磁阀 | |
CN202790817U (zh) | 一种电磁气阀改进结构 | |
CN202812249U (zh) | 双向使用阀座的平衡式多级调节阀 | |
CN203665041U (zh) | 气动式egr阀上盖扣接工装 | |
CN202972028U (zh) | 制氧机组合控制阀 | |
CN202604579U (zh) | 一种咖啡机用泄压回流阀 | |
CN204959460U (zh) | 钢丝绳双捻机气缸顶紧装置 | |
CN201277353Y (zh) | 喷水织布机单向阀 | |
CN205173605U (zh) | 一种锅炉安全阀 | |
CN201575211U (zh) | 内联动式减压阀 | |
CN203272963U (zh) |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先导式电磁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