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4409U - 钢板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板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4409U
CN205814409U CN201620534908.5U CN201620534908U CN205814409U CN 205814409 U CN205814409 U CN 205814409U CN 201620534908 U CN201620534908 U CN 201620534908U CN 205814409 U CN205814409 U CN 205814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ing thread
hole
steel plate
fixation devic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49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49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4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4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4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克服了现有的固定装置容易松动、不易调节的缺点,提高了固定装置的易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钢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下胫腓骨、掌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韧带是人体内进行骨骼连接的重要纤维组织,当由于人体由于运动不慎摔伤导致韧带断裂后,需要采用医疗器具替代韧带来固定两块骨,通过例如肩锁关节脱位、下胫腓骨分离、掌骨固定等手术来实现,传统的这类手术都是用锚钉系统来固定,采用锚钉系统固定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锚钉松动、断裂,且坚强的锚钉固定不利于韧带本身生理愈合特性的修复,并且带线锚钉通常需要进行打结操作以保证缝合线的缝合强度,由于所述结的额外表面积会增加对周围组织的创伤风险,因此需要限制与这样的装置结合使用的结的数目,进一步导致了所述结的松动的可能性。这些都会导致两块骨头之间存在缝隙,不利于韧带的快速重建。
为此,需要研制一种固定装置,能稳定的固定两块骨头,安全可靠的提供对韧带移植物的固定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本装置可应用于肩锁关节、踝关节、掌骨等的固定,调节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帮助其韧带快速修复或肌腱重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
具体地,所述缝合线可调节长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
具体地,所述缝合线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离开所述接收部。
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在分别从所述第一钢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钢板后,从所述接收部的第一开口穿过缝合线中的第二开口离开缝合线,并且穿过所述缝合线中的第三开口接收在缝合线内。
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一通孔,然后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二通孔,然后与缝合线交叉后再回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板还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具体地,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所述缝合线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
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置于分离的两块骨头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以及可以灵活调节的缝合线,进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容易松动、不易调节的缺点,提高了固定装置的易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钢板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缝合线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缝合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钢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的示意图。由图1可知,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11,缝合线12和第二钢板13。对于第一钢板,根据图3,所述第一钢板11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钢板11可以具有细长的、稍微矩形的形状,具有圆形的或弯曲的末端端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可以彼此邻近,并定位成使得它们的中心位于第一钢板11的纵向轴线上。除了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之外,第一钢板11上还可以设置多个通孔,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钢板11上还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可以定位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之间,并且它的中心可以从纵向轴线偏移一定距离。第一至四通孔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孔径,也可以设置为部分相同或全部不同的孔径。
缝合线延伸穿过第一钢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常见的缝合线通过线结的方式进行固定,缝合线长度不可调节,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同时由于线结的存在,线结和软组织摩擦会导致软组织的损伤。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缝合线可调节长度,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缝合线12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121和第二开口端122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121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122离开所述接收部。通过在缝合线上设置具有摩擦阻尼的接收部,能够避免使用线结,且缝合线组成的线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例如,所述缝合线12的一端在分别从所述第一钢板11的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12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钢板11后,从所述接收部的第一开口111穿过缝合线中的第二开口112离开缝合线,并且穿过所述缝合线中的第三开口接收在缝合线内。
缝合线12可以是交织或编织缝合线,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并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通过牵拉缝合线12的单个自由端,可调缝合线组成的节环的长度,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之间距离的最小值至约40mm,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热封刀使缝合线在缝合线12的第一开口端121和第二开口端进行融化结合操作,进而防止缝合线松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22的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钢板21的第一通孔,然后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第一钢板21的第二通孔,然后与缝合线22交叉后再回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缝合线22可以是交织或编织缝合线,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并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通过牵拉缝合线22的单个自由端,可调缝合线组成的线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钢板31,根据图4所述的第二钢板的示意图,所述第二钢板13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131,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132,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131和第二豁口132。为了避免缝合线脱离第二钢板,可靠固定,所述第一豁口131和第二豁口132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
具体使用时,所述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3置于分离的两块骨头的外侧。先利用克氏针在需要安装钢板的两块骨头上钻一个隧道,然后使第一钢板固定于第一骨头的外侧,牵引缝合线通过隧道,到达第二骨头的外侧,然后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二钢板的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拉紧缝线线的自由端至第一骨头和第二骨头紧密固定,则分离的两块骨可以回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线可调节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线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离开所述接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的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在分别从所述第一钢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钢板后,从所述接收部的第一开口穿过缝合线中的第二开口离开缝合线,并且穿过所述缝合线中的第三开口接收在缝合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一通孔,然后回穿过所述第 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二通孔,然后与缝合线交叉后再回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还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置于分离的两块骨头的外侧。
CN201620534908.5U 2016-06-02 2016-06-02 钢板固定装置 Active CN205814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4908.5U CN205814409U (zh) 2016-06-02 2016-06-02 钢板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4908.5U CN205814409U (zh) 2016-06-02 2016-06-02 钢板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4409U true CN205814409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4908.5U Active CN205814409U (zh) 2016-06-02 2016-06-02 钢板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44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2954A (zh) * 2016-06-02 2016-08-17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钢板固定装置
CN107028683A (zh) * 2017-03-31 2017-08-11 上海长海医院 一种喙锁韧带重建装置
CN107280809A (zh) * 2017-07-13 2017-10-24 李彦林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及其编织方法
CN109394385A (zh) * 2017-08-17 2019-03-01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加压韧带重建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2954A (zh) * 2016-06-02 2016-08-17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钢板固定装置
CN105852954B (zh) * 2016-06-02 2019-10-25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钢板固定装置
CN107028683A (zh) * 2017-03-31 2017-08-11 上海长海医院 一种喙锁韧带重建装置
CN107280809A (zh) * 2017-07-13 2017-10-24 李彦林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及其编织方法
CN109394385A (zh) * 2017-08-17 2019-03-01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加压韧带重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14409U (zh) 钢板固定装置
CN105852954A (zh) 钢板固定装置
US11129654B2 (en) Adjustable suture-button construct for ankle syndesmosis repair
US9381053B2 (en) Bone plate with suture holes for soft tissue reattachments on the diaphyseal region of the plate
JP5882337B2 (ja) 組織固定具
US9561027B2 (en) Tissue graft anchoring
CN105979883B (zh) 连接装置、试剂盒和方法
US20110224729A1 (en) Hallux valgus repairs using suture-button construct
EP2462876A2 (en) Suture button construct with dog bone shaped button for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fixation
US20130023927A1 (en) Whipstitched graft construc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6016330A (ja) 靭帯移植片の調製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548507A (zh) 用于拉链结acl固定的系统和方法
BR102014030919B1 (pt) Implante cirúrgico
BRPI0510975B8 (pt) sutura farpada
US202300922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reinforced graft constructs
CN105640599A (zh) 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装置
WO2014128551A4 (en)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atomically correct reconstruction of ligaments
CN105125320B (zh)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一体重建的固定装置
EP4151179A1 (en) Medical loo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A3005322C (en) High-strength allograft tendon construct
CN105943149A (zh) 一种下胫腓分离的固定方法
CN205866896U (zh) 可调的固定装置
CN204049724U (zh) 新型带针圈形肌腱缝线
CN202589590U (zh) 手术缝线固定装置
US20210401567A1 (en) Surgical fixation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issue repai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