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4248U - 一种洁面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洁面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4248U
CN205814248U CN201620440913.XU CN201620440913U CN205814248U CN 205814248 U CN205814248 U CN 205814248U CN 201620440913 U CN201620440913 U CN 201620440913U CN 205814248 U CN205814248 U CN 205814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vibration
cleaning instrument
face cleaning
roll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09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勇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izhiz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izhiz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izhiz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izhiz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09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4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4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424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面仪,其包括壳体及凸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转动刷及包围所述转动刷的振动刷,所述洁面仪还包括定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电机及转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所述振动刷振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刷转动,所述振动电机及所述转动电机同时分别驱动所述振动刷及所述转动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转动刷转动,外围的振动刷振动,消费者可以对脸部进行一边清洁,一边按摩,一次性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大大节省消费者护理的时间。同时,采用一个洁面仪就可以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节省使用仪器的数量,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洁面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面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女性对自身形象要求越来越高,对脸部的保养非常重视。在美容行业,通常采用洁面仪对脸部的进行按摩及清洁。
现有技术中的洁面仪功能比较单一,刷头只能转动或者只能按摩。因此,消费者在进行脸部清洁的时候,需要使用多台仪器才能完成脸部的清洁及按摩功能,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洁面仪功能单一,从而造成时间浪费及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洁面仪包括壳体及凸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转动刷及包围所述转动刷的振动刷,所述洁面仪还包括定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电机及转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所述振动刷振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刷转动,所述振动电机及所述转动电机同时分别驱动所述振动刷及所述转动刷。
优选地,所述洁面仪还包括振动支架、第一振动连接圈及第二振动连接圈,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轴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连接圈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及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之间,所述振动刷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
优选地,所述振动支架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振动刷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转动刷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从而将所述振动刷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
优选地,所述洁面仪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凸设有定位柱及第二卡持部,所述转动刷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卡槽,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从而将所述转动刷定位于所述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洁面仪还包括减速传动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刷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以驱动所述转动刷转动。
优选地,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级传动机构及第二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电机的第一转轴啮合,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啮合,所述转动刷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的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传动轮包括底轮及凸设于所述底轮的第一齿轮,所述底轮的外缘套设有减振环,所述减振环与所述凹槽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及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啮合的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包括第二齿轮及凸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孔及凸设有多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沿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二转轴的端部,所述夹持臂夹持所述轴套,所述轴套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从而将所述第二转轴定位于所述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洁面仪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套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遮蔽所述刷头。
优选地,所述振动刷包围所述转动刷,所述振动刷与所述转动刷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刷头设有感应片,所述洁面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感应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通信连接。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转动刷转动,外围的振动刷振动,消费者可以对脸部进行一边清洁,一边按摩,一次性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大大节省消费者护理的时间。同时,采用一个洁面仪就可以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节省使用仪器的数量,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洁面仪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洁面仪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圆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振动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振动刷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支撑架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转动刷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减速传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同时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洁面仪100包括壳体10、刷头20及保护盖30。所述刷头20凸设于所述壳体10的一端,所述刷头20包括转动刷22及包围所述转动刷22的振动刷21。所述保护盖30可拆卸式地套设于所述刷头20以遮蔽所述刷头20。当所述洁面仪100不使用的时候,所述保护盖30套设于所述刷头20以保持所述刷头20的卫生清洁。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所述洁面仪100还包括定位于所述壳体10内的振动电机70及转动电机80。所述振动电机70驱动所述振动刷21振动,所述转动电机80驱动所述转动刷22转动,所述振动电机70及所述转动电机80同时分别驱动所述振动刷21及所述转动刷22。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振动电机70及转动电机80,振动电机70及转动电机80同时分别驱动振动刷21及转动刷22运动,使得所述洁面仪100的振动刷21在振动以实现对脸部的按摩功能的同时,所述转动刷22也同时转动以实现对脸部的清洁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100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转动刷22转动,外围的振动刷21振动,消费者可以对脸部进行一边清洁,一边按摩,一次性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大大节省消费者护理的时间。同时,采用一个洁面仪100就可以完成对脸部的清洁按摩护理,可以节省使用仪器的数量,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了成本。
请同时参照图4,具体地,所述洁面仪100包括振动支架40、第一振动连接圈50及第二振动连接圈60。安装时,所述振动电机70的振动轴71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连接圈60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40及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50之间,所述振动刷21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40,如图3所示。
也就是说,所述振动电机70的振动轴71的振动通过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50及所述第二振动连接圈60传递到所述振动支架40,从而带动所述振动刷21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支架40设有第一通孔41及第一定位槽42,所述第一定位槽42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卡持部43。所述振动刷21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211,如图5所示。安装时,所述转动刷22定位于所述第一通孔41内,所述第一卡持部43卡入所述第一卡槽211,从而将所述振动刷21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40,如图3所示。
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所述洁面仪100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41内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设有第二定位槽201,所述第二定位槽201的底部凸设有定位柱203及第二卡持部202。所述转动刷22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221及第二卡槽222,如图8所示。安装时,所述定位柱203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21,所述第二卡持部202卡入所述第二卡槽222,从而将所述转动刷22定位于所述支撑架2,如图3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刷21与所述转动刷22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当需要取下刷头20时,只要施力于所述振动刷21,就可以同时将所述振动刷21及所述转动刷22分别从振动支架40及支撑架2中取出。取出后,由于所述振动刷21与所述转动刷22是可拆卸式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将所述振动刷21及所述转动刷22分离,以方便清洁。当需要安装刷头20时,可以将振动刷21及转动刷22分别卡入所述振动支架40及所述支撑架2。也可以先将振动刷21及转动刷22先固定安装于一体形成所述刷头20,再将刷头20直接卡入振动支架40及支撑架2。
所述洁面仪100包括减速传动装置90,所述减速传动装置90连接于所述转动刷22与所述转动电机80之间,以驱动所述转动刷22转动,如图3所示。
请参照图9。具体地,所述减速传动装置90包括第一级传动机构92及第二级传动机构93,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92与所述转动电机80的第一转轴81啮合,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93与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92啮合,所述转动刷22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93的第二转轴91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转动电机80的转速通过二级减速后传递到所述转动刷22以驱动所述转动刷22低速转动,消费者在进行脸部护理的时候,转动刷22的低速转动可以带来一种舒适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92包括第一传动轮921及第二传动轮922,所述第一传动轮92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81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81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轮922与所述第一传动轮921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轮921设有凹槽9211,所述第二传动轮922包括底轮9221及凸设于所述底轮9221的第一齿轮9222,所述底轮9221的外缘套设有减振环9223。安装时,所述减振环9223与所述凹槽9211啮合,所述第一齿轮9222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93配合。所述减振环9223的设置,可以有效缓冲所述转动电机80的振动,使得所述转动刷22的转动更加平稳,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
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93包括第三传动轮931及与所述第三传动轮931啮合的第四传动轮932,所述第三传动轮931包括第二齿轮9311及凸设于所述第二齿轮9311的第三齿轮9312,所述第二齿轮9311与所述第一齿轮922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9312与所述第四传动轮932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轮932为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9311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9222的齿数,所述第四传动轮932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9312的齿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80与所述转动刷22之间的转速的比值为45: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传动装置90还包括轴套1,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孔206及凸设有多个夹持臂205,所述夹持臂205沿所述第二定位孔206的圆周方向设置,如图7所示。安装时,所述轴套1套设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90的第二转轴91的端部,所述夹持臂205夹持所述轴套1,所述轴套1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06,从而将所述第二转轴91定位于所述支撑架2,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1由塑胶材质制成,主要是对所述第二转轴91起到一个辅助定位的作用,有效防止所述第二转轴91脱离所述转动刷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头20设有感应片(未图示)。所述洁面仪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控制电路板(未标识),所述感应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通信连接。当所述刷头20安装到壳体10的端部后,所述感应片发射无线信号给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根据所述无线信号启动所述振动电机70及转动电机80。也就是说,只有当刷头20安装到壳体10的端部后,所述振动电机70及所述转动电机80才能工作,以避免所述振动电机70及所述转动电机80在没有安装刷头20时也转动,造成能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洁面仪,包括壳体及凸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转动刷及包围所述转动刷的振动刷,所述洁面仪还包括定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电机及转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所述振动刷振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刷转动,所述振动电机及所述转动电机同时分别驱动所述振动刷及所述转动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支架、第一振动连接圈及第二振动连接圈,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轴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连接圈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及与所述第一振动连接圈之间,所述振动刷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支架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振动刷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转动刷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从而将所述振动刷定位于所述振动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凸设有定位柱及第二卡持部,所述转动刷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卡槽,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从而将所述转动刷定位于所述支撑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传动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刷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以驱动所述转动刷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级传动机构及第二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电机的第一转轴啮合,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啮合,所述转动刷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的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传动轮包括底轮及凸设于所述底轮的第一齿轮,所述底轮的外缘套设有减振环,所述减振环与所述凹槽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配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孔及凸设有多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沿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二转轴的端部,所述夹持臂夹持所述轴套,所述轴套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从而将所述第二转轴定位于所述支撑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设有感应片,所述洁面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感应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通信连接。
CN201620440913.XU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洁面仪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14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0913.XU CN205814248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洁面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0913.XU CN205814248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洁面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4248U true CN205814248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5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091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14248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洁面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42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2225A (zh) * 2016-05-16 2016-08-10 深圳贵之族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洁面仪
CN107836810A (zh) * 2017-10-20 2018-03-27 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样清洁方式的电动清洁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2225A (zh) * 2016-05-16 2016-08-10 深圳贵之族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洁面仪
CN107836810A (zh) * 2017-10-20 2018-03-27 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样清洁方式的电动清洁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14248U (zh) 一种洁面仪
PT1259455E (pt) Dispositivo de elevacao
CN105832225A (zh) 一种洁面仪
CA2331590A1 (en) Powered drain cleaner
CN202665434U (zh) 擦玻璃机器人
DE59810767D1 (de) Antriebsvorrichtung
CN203450943U (zh) 一种自动化毛衣拆线机
ATE545736T1 (de) Oberflächenbehandlungsmaschine
ATE254200T1 (de)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e waschmaschine
CN203256495U (zh) 一种自动旋转晾衣架
CN207138440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试管清洗器
CN109349845A (zh) 电动摇椅
CN109279065A (zh) 一种洁净风管包封装置
CN104226165B (zh) 一种自动控制混匀装置
CN205756667U (zh) 一种钓鱼线自动收线器
CN207524093U (zh) 一种gdx2型透明纸包装机驱动改进装置
CN203677500U (zh) 一种微型脸部按摩器
CN202705734U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的减速离合器
CN204208485U (zh) 一种自动控制混匀装置
CN205236584U (zh) 旋转支架装置
CN207566593U (zh) 一种用于棉线生产中绕线柱的支撑装置
CN201656872U (zh) 有刷直流电机的定位停机操作机构
CN205521478U (zh) 一种机器人新型活动关节
CN103510199A (zh) 气流纺纱机喂棉罗拉控制装置
CN105433884A (zh) 一种旋转拖把的模块化差速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