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3792U - 线控器 - Google Patents

线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3792U
CN205793792U CN201620505941.5U CN201620505941U CN205793792U CN 205793792 U CN205793792 U CN 205793792U CN 201620505941 U CN201620505941 U CN 201620505941U CN 205793792 U CN205793792 U CN 20579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ble
control machine
line control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59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东衡
雷奎
樊帆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059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3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控器,包括前面板;底壳,所述底壳位于所述前面板一侧,且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底壳之间,且所述主板上设有接线端子;以及接线组件,部分所述接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接线组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第一过线孔密闭连接,且所述接线组件具有导通状态,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外部线束导通。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湿气进入线控器内部,腐蚀主板。

Description

线控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控器不具备防潮功能,一般是在线控器的外壳上开有过线孔和安装孔,潮气会经过线孔沿线路进入主板,进而造成对主板的腐蚀,另外安装孔离接线端子太近,也会造成接线端子腐蚀,引起断路或者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控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控器,包括:
前面板;
底壳,所述底壳位于所述前面板一侧,且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
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底壳之间,且所述主板上设有接线端子;以及
接线组件,部分所述接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接线组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第一过线孔密闭连接,且所述接线组件具有导通状态,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外部线束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接线块,穿过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接线组件位于所述接线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的边部开设有缺口,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接线块与所述接线端子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旋紧件和旋压件,所述旋压件位于所述接线块内,部分所述旋紧件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外,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旋紧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接线端子与所述旋压件相 配合,且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外部线束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紧件为螺栓,螺帽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外,且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螺杆与所述第一过线孔密闭连接,所述旋压件为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螺栓拧紧,且所述螺母与所述接线端子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矩形螺母,且所述接线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矩形螺母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矩形螺母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为铜螺栓,所述矩形螺母为矩形铜螺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卡接件和卡接扣,所述卡接扣位于所述接线块内,部分所述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外,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卡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卡接扣卡接,且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卡接扣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呈框型,所述主板与所述前面板周向密闭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盖,所述底壳与所述安装盖卡接,且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和第二过线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线控器,所述第二过线孔位置与所述第一过线孔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一种线控器,其中的部分接线组件位于第一过线孔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接线组件分别穿过第一过线孔和接线端子,且接线组件与第一过线孔密闭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湿气进入线控器内部,腐蚀主板。
另外,接线组件包括旋紧件和旋压件,其中旋紧件为螺栓,旋压件为与螺栓配合的螺母,螺栓的螺帽与外部线束连接,螺杆穿过第一过线孔与螺母配合,拧紧螺栓,螺母旋转上升自锁,且与接线端子紧密贴合,接线端子、螺母和螺栓与外部线束导通,能够进一步防止外界湿气进入线控器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线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线控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线控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线控器100、前面板110、接线块111、凹槽111a、底壳120、第一过线孔121、主板130、接线端子131、缺口132、接线组件140、旋紧件141、旋压件142、安装盖150、安装孔151、第二过线孔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控器100,该线控器100包括前面板110,底壳120,该底壳120位于前面板110一侧,与前面板110相对放置,且底壳120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121。主板130,主板130位于前面板110和底壳120之间,且主板130上设有接线端子131。接线组件140,部分接线组件140位于第一过线孔121外,与外部线束(图中未示出,一般在装配时体现该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接线组件140分别穿过第一过线孔121和接线端子131,接线组件140与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且接线组件140具有导通状态,处于导通状态时,接线端子131与外部线束导通。
使用本实施例线控器结构,其中接线组件140与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的同时接线组件140具有导通状态,处于导通状态时,接线端子131与外部线束导通,避免传统线控器中,底壳上的过线孔直接对着主板,因此潮气会由过线孔进入,进而腐蚀主板,本实施例的线控器构造,可以隔绝外部潮湿空气进入主板130。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前面板110上设有接线块111,该接线块111可以与前 面板110一体成型,穿过接线端子131的接线组件140位于该接线块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主板130的边部开设有缺口132,其中接线端子131位于该缺口132内,且接线块111与接线端子131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线组件140包括旋紧件141和旋压件142,旋压件142位于接线块111内,部分旋紧件141位于第一过线孔121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旋紧件141分别穿过第一过线孔121和接线端子131与旋压件142相配合,且当该线控器处于导通状态时,该旋压件142可以和接线端子131贴合,此时可以使得接线端子131与外部线束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旋紧件141可以为螺栓,其中的螺帽部分位于第一过线孔121外,且与外部线束连接,另外的螺杆部分与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其中旋压件142可以为与上述螺栓配合的螺母,处于导通状态时,该螺栓拧紧,在拧紧的过程中,螺母上升自锁,能够防止滑丝,并且螺母与接线端子131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母可以为矩形螺母,且接线块111上开设有与矩形螺母相适配的凹槽111a,该矩形螺母位于凹槽111a内,采用矩形螺母,能够防止该螺母转动,能够更好地与螺栓进行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导电,可以选取铜螺栓,当然矩形螺母也可为矩形铜螺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线组件140还可以包括卡接件和卡接扣,该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并未示出,现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文字说明,卡接扣位于接线块内,部分卡接件位于第一过线孔121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卡接件分别穿过第一过线孔121和接线端子131与卡接扣卡接,且处于导通状态时,接线端子131与卡接扣贴合,在该结构中,卡接件也与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当卡接件与卡接扣卡接时,此时接线端子131便与卡接扣贴合,这样接线端子、卡接件、卡接扣以及外部线束便处于导通状态,当然本实施例的卡接件和卡接扣也应当具备导电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前面板110呈框型,其中主板130与前面板110周向密闭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防止外界湿气进入该线控器内部,还可以包括安装盖150,其中底壳120与安装盖150卡接,同时其周向还可以与底壳密闭连接,且安装盖150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51和第二过线孔152,安装孔用于固定该线控器,另外第二过线孔152位置与第一过线孔121位置相对应。
在安装时,可以先将矩形螺母放在前面板110的凹槽111a内,再将主板130通过限位结构(图中的圆柱形导向柱)安装在前面板110上,主板130上的接线端子131(铜片)压紧固定矩形螺母,再将底壳120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前面板110上,卡紧后底壳120会压紧固定主板130,同时也会压紧固定矩形螺母。此时线控器结构已经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如图2所示,只有底壳120的右下角处有2个小通孔,即第一过线孔121。
接线时,在这2个第一过线孔121处安装铜螺栓,其中铜螺栓最终固定在内部主板130下的矩形螺母上,随着铜螺栓拧紧,矩形螺母通过螺纹受力自紧上升,能够保证螺栓、主板130的接线端子131即铜片和矩形螺母能够紧密接触,外部线束固定在铜螺栓的螺帽上,这样内、外部线路通过铜螺栓连通。同时,拧紧后的铜螺栓也会堵上2个第一过线孔121,保证了整个线控器的密封性,外界潮气不会进入,整个内部空间完全密闭。
最终将前面装配好的线控器部分,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到安装盖150上,安装盖150用于线控器固定和过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面板(110);
底壳(120),所述底壳(120)位于所述前面板(110)一侧,且所述底壳(120)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121);
主板(130),所述主板(130)位于所述前面板(110)和所述底壳(120)之间,且所述主板(130)上设有接线端子(131);以及
接线组件(140),部分所述接线组件(140)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外,与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接线组件(14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和所述接线端子(131),所述接线组件(140)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且所述接线组件(140)具有导通状态,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131)与所述外部线束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10)上设有接线块(111),穿过所述接线端子(131)的所述接线组件(140)位于所述接线块(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30)的边部开设有缺口(132),所述接线端子(131)位于所述缺口(132)内,且所述接线块(111)与所述接线端子(131)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140)包括旋紧件(141)和旋压件(142),所述旋压件(142)位于所述接线块(111)内,部分所述旋紧件(141)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外,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旋紧件(141)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和接线端子(131)与所述旋压件(142)相配合,且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131)与所述外部线束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件(141)为螺栓,螺帽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外,且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螺杆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密闭连接,所述旋压件(142)为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螺栓拧紧,且所述螺母与所述接线端子(131)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矩形螺母,且所述接线块(111)上开设有与所述矩形螺母相适配的凹槽(111a),所述矩形螺母位于所述凹槽(111a)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铜螺栓,所述矩形螺母为矩形铜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140)包括卡接件和卡接扣,所述卡接扣位于所述接线块(111)内,部分所述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外,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卡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121)和所述接线端子(131)与所述卡接扣卡接,且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接线端子(131)与所述卡接扣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10)呈框型,所述主板(130)与所述前面板(110)周向密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盖(150),所述底壳(120)与所述安装盖(150)卡接,且所述安装盖(150)上开设有安装孔(151)和第二过线孔(152),所述安装孔(151)用于固定所述线控器,所述第二过线孔(152)位置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21)位置相对应。
CN201620505941.5U 2016-05-27 2016-05-27 线控器 Active CN20579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5941.5U CN205793792U (zh) 2016-05-27 2016-05-27 线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5941.5U CN205793792U (zh) 2016-05-27 2016-05-27 线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3792U true CN205793792U (zh) 2016-12-07

Family

ID=59980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5941.5U Active CN205793792U (zh) 2016-05-27 2016-05-27 线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3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6321A (zh) * 2016-05-27 2016-08-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线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6321A (zh) * 2016-05-27 2016-08-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线控器
CN105916321B (zh) * 2016-05-27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线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1563B2 (en) Insulated water-tight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set screw driver and plug
JP2007311369A (ja) 電線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CN206685565U (zh) 电连接器
CN105807079B (zh) 高速车用电机的速度传感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53185A (zh) 电连接器
CN205793792U (zh) 线控器
DE69931080T2 (de)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Gasentladungslampe
US8485852B2 (en) Wire locking structure
CN204668136U (zh) 一种防窃电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护罩
CN105916321A (zh) 线控器
JP2000151123A (ja)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JP2016059242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1601313U (zh) 防水连接器
CN206471559U (zh) 电器箱
CN208386060U (zh) 一种电器盒专用端子
JP2010040620A (ja) サーミスタ
WO2017114189A1 (zh) 线缆接线模块以及电控设备
CN202084876U (zh) 一种配电室电缆固定装置
CN201749959U (zh) 端子排
CN201697941U (zh) 使用接线框的电表外壳
CN206098912U (zh) 一种操作简单的矩形连接器用工装
CN207217883U (zh) 一种用于汽车控制器的连接器防水密封装置
CN21886749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弹簧接线端子
CN216489614U (zh) 一种防水塞
CN207944796U (zh) 一种电子、指纹门锁的面板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