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2539U -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2539U
CN205792539U CN201620475781.4U CN201620475781U CN205792539U CN 205792539 U CN205792539 U CN 205792539U CN 201620475781 U CN201620475781 U CN 201620475781U CN 205792539 U CN205792539 U CN 205792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holder assembly
card holder
gai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57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4757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253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1748 priority patent/WO201720185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2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2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该组件包括卡座和卡盖。卡盖连接于卡座。卡座设有主板,卡盖上具有传感器。卡盖的传感器和卡座的主板均与终端主板电性导通。从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集成了传感器的功能与卡座的功能,不需要额外开设卡槽来单独设置卡盖或者卡座,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提高了结构件的强度,同时使得整机外观整洁、美观,产生了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并满足移动终端向轻薄化发展的要求,方便用户快速取卡/插卡,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不断向智能化发展,利用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功能进行解锁、快捷支付等操作已经越来越普遍。目前的指纹识别模块和SIM卡座部件一般都是独立的,每个接口或者设置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一般在手机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在手机的侧面设置SIM卡座部件。
现有的手机在侧面已经设置了许多必要部件,如:声音调节键、锁屏/关机键、耳机孔、USB充电孔等等,这些部件的安装都需要预先在手机结构件的侧面进行开孔。然而,目前的结构件一般都是采用塑胶或是塑胶加金属制造、以及全金属外壳,由于塑胶件注塑成型工艺,金属CNC加工工艺等的制造工艺影响,当在侧面开了较多的孔后,整个结构件的强度无疑会降低很多,而现在的手机在朝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强度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如何可以有效的减少结构件侧边开孔/开槽结构状态下,对提高结构件的强度就显得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减少手机开孔/槽,提高结构件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卡座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卡座和卡盖,所述卡盖连接于所述卡座,所述卡座设有主板,所述卡盖上具有传感器,所述卡盖的传感器和所述卡座的主板均与终端主板电性导通。
可选地,所述卡座包括卡座主体、位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弹片,卡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主板导通。
可选地,所述卡座设有馈点,所述馈点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卡盖的传感器通过和所述馈点的电性接触以与所述主板电性导通。
可选地,所述卡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个侧壁上的一对滑槽,所述卡盖具有一对滑舌,所述一对滑舌分别在所述一对滑槽内滑动,使所述卡盖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卡座。
可选地,所述馈点为球头馈点,所述球头馈点位于所述卡座主体包围所述滑槽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卡座和所述卡盖之其中一个设有轴孔,另一个设于转轴,使所述卡盖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座。
可选地,所述卡盖上的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卡盖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区域、人脸识别区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位于移动终端正面、背面、侧面之任一位置的集成卡座组件,所述集成卡座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
可选地,所述卡盖包括卡扣,通过所述卡扣将所述集成卡座组件卡固于所述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通过将具有传感器的卡盖与带有主板的卡座进行组装,集成了卡盖的传感器功能与卡座的功能,不需要额外开设卡槽来单独设置卡盖或者卡座,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提高了结构件的强度,同时使得整机外观整洁、美观,产生了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并适用移动终端向轻薄化发展,方便用户快速取卡/插卡,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卡座组件爆炸图,该集成卡座组件包括卡座、卡盖和卡;
图2为图1中卡座的立体图;
图3为图3中卡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卡盖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卡座和卡盖为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装入卡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卡与卡座、卡盖组装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集成卡座组件的组装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卡座组件的爆炸图。在图1中,集成卡座组件100包括卡座10、卡盖20和卡30。其中,卡盖20连接于卡座,卡座10设有主板(图未示),该卡盖20上具有传感器,卡盖20的传感器和卡座10的主板均与终端(例如手机)主板电性导通。卡座10设有馈点,馈点与卡座10内的主板连接,当卡盖20组装于卡座10时,卡盖20的传感器通过馈点与卡座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作为优选,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等,且在接收用户的指纹输入或者人脸识别时,完成相应地操作,例如指纹或人脸解锁、指纹或人脸支付等。卡30收容于卡座10内,并与卡座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
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卡座组件100,通过将带有传感器的卡盖20与装有卡30和主板的卡座10进行组装,集成了传感器功能与卡座10的功能,不需要额外开设卡槽,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提高了结构件的强度,同时使得整机外观整洁、美观。另一方面,该集成卡座组件100在取/放卡30时,不需要额外的附件(如捅针等),只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按压卡盖20,并滑动卡盖20,即可完成打开或者关闭卡盖20的动作,将卡30外露或者封闭于卡盖20与卡座10内,以便于快速取卡/插卡。
请参照图2,为卡座10的立体图。卡座10包括卡座主体11、位于卡座主体11内的弹片12、设于卡座主体11两个侧壁上的一对滑槽13。
卡座主体11整体类似于方形体,具有开口111,以收容弹片12,卡口111的形状与卡30(如图1所示)的形状相适应。卡座主体11具有第一端112和与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3,该第一端112为卡盖20(如图2所示)滑入卡座主体11的插入端,该第二端113为卡盖20扣合于卡座主体11的锁合端。
弹片12远离开口111的一端与卡座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朝向开口111的一端与卡30相接触。
滑槽13自靠近第一端112的位置延伸至第二端113。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卡座主体11包围一对滑槽13的内壁上设有球头馈点14,在本实施例中,该球头馈点14位于与第二端113对应的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球头馈点14可以设置于每个包围滑槽的内壁的任意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具体限制。球头馈点14通过焊接与卡座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4,为卡盖20的立体图。卡盖20包括卡盖本体21、自卡盖本体21延伸的一对卡扣22以及自卡盖本体21延伸的一对滑舌23。
该卡盖本体21整体呈与卡座10相对应的方形板状,卡盖本体21在远离卡座10的一端具有指纹识别区域211。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卡盖20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时,卡盖本体21在远离卡座10的一端具有人脸识别区域211。
每个卡扣22自卡盖本体21的一端接近平行于卡盖本体21的方向延伸。
每个滑舌23与相对应的卡扣22相邻设置,并自卡盖本体21的边缘朝向卡座10方向延伸,滑舌23从侧面角度呈类似于“C”形。
卡盖本体21远离卡座10的表面且靠近卡扣22和滑舌23处凸设卡盖扣手2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扣22可将集成卡座组件100卡固于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座10和卡盖20之其中一个设有轴孔,另一个设有转轴,以使卡盖20翻转地连接于卡座10。从而集成卡座组件100在取/放卡30时,不需要额外的附件(如捅针等),只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翻转卡盖20,即可完成打开或者关闭卡盖20的动作,将卡30外露或者封闭于卡盖20与卡座10内,以便于快速取卡/插卡。
具体地,当卡座10设有轴孔,卡盖20设有转轴时。卡座10的轴孔可以设于卡座主体11的第一端112或者第二端113。该轴孔可以贯穿该第一端112或者第二端113,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端112或者第二端113的两侧。相应地,球头馈点14可以设置于与轴孔相对的第二端113或者第一端1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球头馈点1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3之间的任意位置。卡盖20的转轴设在与卡扣22、滑舌23相对的一端,以与卡座10的轴孔相配合。
卡座10设有转轴且卡盖20设有轴孔,是与卡座10设有轴孔且卡盖20设有转轴相反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组装集成卡座组件100时,请参照图5,将卡盖20的滑舌23对准卡座10的滑槽13。请同时参照图6和图7,将卡30放入卡座10的开口111内,且卡30的芯片端朝向卡座10的弹片12,当卡30收容于卡座10时,卡30与弹片12接触,以与主板导通,从而实现卡的功能。请参照图8,对卡盖扣手212施加一外力,以带动滑舌23在该外力作用下在滑槽13内沿着由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3的方向滑动,直至滑舌23与卡座10的球头馈点14接触,以与主板导通,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拆卸集成卡座组件100时,对卡盖扣手212施加另一外力,以带动滑舌23在该另一外力作用下在滑槽13内沿着由第二端113至第一端112的方向滑动,使滑舌23与卡座10的球头馈点脱离,直至完全露出卡30。将卡30从卡座10内取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卡座组件100,通过将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卡盖20与装有卡30的卡座10进行组装,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与卡30的功能,不需要额外开设卡槽,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提高了结构件的强度,同时使得整机外观整洁、美观。
进一步地,卡30包括但不限于SIM卡、SD卡、NANO卡等用户卡。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卡30为SIM卡,从而卡座10为适用于SIM卡的尺寸。
进一步地,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座10也可以适用于SD卡的尺寸,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与SD卡功能相结合的组件,不需要额外开设SD卡槽,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座10还可以设置为同时适用于SIM卡与SD卡的尺寸,满足了指纹识别功能、SIM卡功能和SD卡功能的组件,省去了开设SIM卡槽与SD卡槽,有效节约了整机空间,减少了结构件开孔/槽,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终端,至少包括集成卡座组件100。通过卡盖20的卡扣22将集成卡座组件100固定在移动终端对应的上。该集成卡座组件100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正面、背面、侧面等任意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或人脸识别功能、SIM卡功能和/或者SD卡功能的集成卡座组件100,减少了移动终端结构件开孔/槽,且提高了整机的强度,适用于移动终端向轻薄化发展,产生了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另一方面,集成卡座组件100在取/放卡30时,不需要额外的附件(如捅针等),只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按压卡盖20,并滑动卡盖20,即可完成打开或者关闭卡盖20的动作,将卡30外露或者封闭于卡盖20与卡座10内,以便于快速取卡/插卡,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卡座和卡盖,所述卡盖连接于所述卡座,所述卡座设有主板,所述卡盖上具有传感器,所述卡盖的传感器和所述卡座的主板均与终端主板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包括卡座主体、位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弹片,卡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主板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设有馈点,所述馈点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卡盖的传感器通过和所述馈点的电性接触以与所述主板电性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个侧壁上的一对滑槽,所述卡盖具有一对滑舌,所述一对滑舌分别在所述一对滑槽内滑动,使所述卡盖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卡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点为球头馈点,所述球头馈点位于所述卡座主体包围所述滑槽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和所述卡盖之其中一个设有轴孔,另一个设于转轴,使所述卡盖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上的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区域、人脸识别区域。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移动终端正面、背面、侧面之任一位置的集成卡座组件,所述集成卡座组件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卡座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包括卡扣,通过所述卡扣将所述集成卡座组件卡固于所述移动终端。
CN201620475781.4U 2016-05-23 2016-05-23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792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5781.4U CN205792539U (zh) 2016-05-23 2016-05-23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PCT/CN2016/091748 WO2017201858A1 (zh) 2016-05-23 2016-07-26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5781.4U CN205792539U (zh) 2016-05-23 2016-05-23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2539U true CN205792539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5781.4U Active CN205792539U (zh) 2016-05-23 2016-05-23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2539U (zh)
WO (1) WO201720185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458A (zh) * 2017-04-26 2017-07-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盖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7566003A (zh) * 2017-08-23 2018-01-09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7948356A (zh) * 2017-11-27 2018-04-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及终端
CN108401456A (zh) * 2017-08-15 2018-08-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卡托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1127728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2062275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手表的智能基底及智能手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403B1 (en) * 1999-09-10 2001-04-10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IC card with fingerprint sensor
CN102710816B (zh) * 2011-03-28 2015-09-2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存储卡卡座及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写保护方法
CN102902989B (zh) * 2011-07-27 2016-01-06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读卡器、电子设备及存储卡的保护方法
CN103633505A (zh) * 2012-08-24 2014-03-12 西安秦昊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sim卡座
CN204633038U (zh) * 2015-05-23 2015-09-09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掀盖式卡座连接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458A (zh) * 2017-04-26 2017-07-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盖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8401456A (zh) * 2017-08-15 2018-08-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卡托组件和终端设备
WO2019033280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卡托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7566003A (zh) * 2017-08-23 2018-01-09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7948356A (zh) * 2017-11-27 2018-04-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及终端
CN107948356B (zh) * 2017-11-27 2021-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及终端
CN11127728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2062275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手表的智能基底及智能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1858A1 (zh)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2539U (zh) 集成卡座组件及具有该集成卡座组件的移动终端
TW580820B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rising a retractable screen
US7189118B2 (en) Mini SD card adapter
US20100069118A1 (en) Modular Structure to Expand and Enhanc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Functionality
US20170125932A1 (en) Tf card connector which is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thereof
CN10660222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20130056666A (ko) 휴대폰용 카드 장착 소켓
CN204425332U (zh) 一种防水的终端
CN104038587B (zh) 一种新型手机卡座
CN106598160A (zh) 移动终端
JP4656032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CN106412189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及移动终端
CN202454805U (zh) 电连接器
CN206004730U (zh) 终端设备
CN107799931B (zh) 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7343067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9496759U (zh) 一种带背光的无线按压接触开关
CN205812149U (zh) 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
CN201910521U (zh) 一种沉板式SIM卡和T-Flash卡二合一卡座
CN209017139U (zh) 通过usb线连接智能手机实现上网的车载电子设备
CN208363819U (zh) 具有锁孔盖板的指纹门锁
CN205828838U (zh) 一种转换插头
CN205725887U (zh) 电子装置
CN101170883B (zh) 具有扩充卡保护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14886217U (zh) 一种指纹式折叠钥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